超低价19.9元!清末学者来裕恂《萧山来氏中国文学史稿》,繁体竖排,是研究早期《中国文学史》撰写的一个标本。来新夏审订,王振良整理,陈平原作序推荐。
来裕恂是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来新夏教授的祖父,曾师从国学大师俞樾,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全书只有十余万字的篇幅,言约意丰,是晚清新学滥觞以来*早的文学史之一,书中充溢老辈匡正学术思想危机的用心与特识。
★32开平装,岳麓书社出版。
★来裕恂,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来新夏教授的祖父,师从国学大师俞樾,先后在崇文书院及求是书院任教职,民国时出任过绍兴县县长。
★来氏文学史的价值,体现出中国学术研究从传播走向现代化的端倪,成为研究早期《中国文学史》撰写的一个标本。
★本书由来新夏教授审订,王振良整理,学者陈平原作序推荐。
来裕恂先生于光绪三十年(1905)始撰的《中国文学史稿》,是《中国文学史》撰写出版*一个高潮的产物。来氏文学史的价值,体现出中国学术研究从传播走向现代化的端倪,成为研究早期《中国文学史》撰写的一个标本。本书由来新夏教授审订,王振良先生整理,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作序推荐。
来裕恂,字雨生,号匏园,萧山长河镇人,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来新夏教授的祖父。少攻经史,师从国学大师俞樾,“颇通许郑之学”。先后在崇文书院及求是书院任教职。1903年游学于日本弘文书院师范科。辛亥革命后,从事教育与著述。民国时出任过绍兴县县长等地方官,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以终,其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生平著作宏富,有《汉文典》(已多次重版)、《萧山县志稿》、《中圖文学史稿》、《匏园诗集》、《匏园诗续集》、《杭州玉皇山志》、《萧山人物志》《春秋通义》及《姓氏源流考》等。
最新旧籍新刊的则有来裕恂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稿》,尘封百年而得以重现天日。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像京剧的名角,往舞台中央一站,满堂的气氛都是他的。又像国画巨子,一笔下去,满纸的气氛都出来了。总之,眉目朗然清晰。
全书只有十余万字的篇幅,言约意丰,简明条畅的叙述中,峰回路转,作者之用意阐发得淋漓尽致。
萧一山先生以为清代之汉学曾出现瑰丽之奇观,不幸最后走向末流,“清儒最精诣的地方,未能实施于一般社会,而只在故纸堆里盘旋,以经义训诂掩蔽了一切,买椟还珠,日趋于琐碎支离……”(清史大纲,62页)失却了治学的目的,难怪后人要痛诋之了。何以至此惨切的地步,则来先生绪言已将要害揭橥出来,至第九编更将汉学与宋学之对立情形所造成之拘泥拈出。
著书亦如酿酒然,水分愈少,其力愈厚。来先生此书,高瞻千古,远瞩八方,乃高屋建瓴的综合的把握大势。来先生于元代诗学之后讲元代医学,唐代诗学之后辅以佛学成就,且篇幅充盈,似此虽非狭义之文学,实质却与文学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者文学并非纯之又纯的真空,二者参照系渊然而明,犹如沙盘推演,战略态势历历在目,于读者自大处把握文学之处境,学术之流别,功莫大焉。
来先生著书极擅大处把握,篇目章节之合纵,亦如占象州郡山川一般烂熟罗于胸中,以文学史为主轴的学术阵形朗然在目前。这需要高度的把握能力,以超群绝伦的智慧,从故纸堆中归纳,辨析,总结之。参照作者所生活的急剧转型的时代,种种观念事态的冲击,附丽近代学术的估衡,在博综的基础上触类旁通。
作者具有深邃之眼光,于人所不经意的地方,一见即能执其关纽、间隙,故其论断臻于一种超迈的境界。于古于今皆然,须知来先生著书之前,虽无系统之文学史著,却有山垒海积之诗文评,如无超卓的综合辨析工夫,焉能超乎古人自成一家?此则鉴别发挥的功力有古人未到之处;至其视今人著述,更是下望齐州九点烟,令今人难以企及。盖今人虽有数千部文学史,但其疏漏平庸与兔园册子无异,文采、思想、见识,真是“要啥没啥”,观之令人气沮。
《中国文学史稿》概括力极强,取精用宏,斐然成章。民初和民国中期的文学史虽有区别,但同一特征,即文字叙述讲究,读来舒服。这是晚清新学滥觞以来最早的文学史之一,著者的价值判断,深沉正大,书中充溢老辈匡正学术思想危机的用心与特识。他当清末写此书,可谓嘤鸣甚切,到了民国中期,则可说是友声频闻了。
本书整理时,力求最大限度保存原稿本初始面貌,为学者研究二十世纪初起步段的中国文学史撰写情况提供一个足供解剖的标本。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一、整理本以原稿本为底本,著者之修订以出注形式保留内容,以见其文学思想之变化。
二、原稿本段落长短不一且差别巨大,整理本不作合并或拆分,包括著者引用的长篇作品。原稿之双行小注改入正文,用圆括号标志。
三、原稿本著述体例前后不一,如引用作家作品,有时以双行小注形式注在篇目之下,有时另起段落随文引用,整理本不作统一。
四、作者书写习惯不十分稳定,一字前后多有异写,整理本不按现今规范字形统一。当时民间已通行之简化字和避字等,亦均保留原貌。
五、引用作家作品,内容与今之通行本多有歧异,全部保留引文原貌,不作更动。但少量极为明显的错字,酌予改正注出。
......
《中国文学史稿》
作者:来裕恂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806651186
出版时间:2008/8/1
开本:32开
页数:214
定价:75
目录:
前言
陈平原序
整理凡例
绪言
编 中国文学之起源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文字之起源三及构成
第三章 黄帝之学术
第四章 五帝三代之文学及沿革
第五章 尧舜之学术
第六章 禹之学术
第七章 殷之学术
第八章 周代学术
第九章 周代之学制
第十章 诸子以前之文章
第十一章 诸予以前学术之本原
第十二章 旧说破而新说兴
第二编 诸子时代
章 总论
第二章 老子之道
第三章 孔子之道
第四章 墨子之道
第五章 三家总论
第六章 老孔墨演为九家
第七章 诸家之派别
第八章 先秦文学之评议
第九章 诸子之文章
第十章 孔子之六经
第十一章 儒学之势力
第十二章 秦代焚书坑儒
第十三章 秦改定新文字
第三编 汉代之文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武帝以前之文学
第三章 武帝以后之文学
第四章 儒学之统一
第五章 两汉之经师
第六章 汉代乏大著作
第七章 两汉之文辞
……
第三编 汉代之文学
第四编 汉以后之文学
第五编 唐代之文学
第六编 宋朝之文学
第七编 宋以后之文学
第八编 明代之文学
第九编 国朝之文学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