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方志学家、地理学家陈运溶《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布面精装,地图丰富,底本优良,对于现代人研究与了解湘城(长沙)历代沿革、人文地理及其发展脉络皆大有裨益
《湘城访古录》翔实记述长沙的历史遗迹、名山大川;《湘城遗事记》记述长沙名人事迹为主,兼及诗书、仙释轶事,是《湘城访古录》的补充著述。
本书由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校点,采用仅存的原始底本清光绪长沙学院街萃文堂刻本为校勘本,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无论是对于历史学者、地理学者,还是对于广大文化爱好者来说,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16开布面精装,岳麓书社出版
★本书集合成书于光绪十九年的《湘城访古录》,刊行于光绪二十一年的《湘城遗事记》于一册
★《湘城访古录》翔实记述了长沙的历史遗迹、名山大川,经过缜密细致地考订,共列616个条目,附录大量古今名人诗词、游记等,纠古文献之讹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湘城遗事记》以记述长沙名人事迹为主,兼及诗书、仙释轶事,辑录了众多宋代以前长沙籍名流及明代以前流寓长沙的外籍官宦与名人的生平事迹与著述,是研究长沙人文历史的必备参考
《湘城访古录》成书于光绪十九年(1893),含地图13幅,图表2幅,类述14卷,共17卷,约38万字。卷一为长沙各朝疆域图,卷二为沿革表,卷三为街巷表,卷四至十七分别载记城邑、坊市、门名、书院、祠庙、宫观、寺院、山、水、往迹、第宅、园亭、冢墓和碑碣等。凡此种种,此前别无专载,有关方志也记载得十分简略,该书则于长沙历代关于建制沿革、政治风云、军事角逐、名流佚事,直至街衢间巷,楼台亭榭,市廛苑囿,俚俗民风,无不“旁搜群籍,博采名家,穷厥源流,事俱典雅”。
该书对于湘城(长沙)的历史遗迹、名山大川均有翔实的记述。经过缜密细致地爬梳考订,共列616个条目,每个条目在概述之后则附录古今名人的有关诗词、游记和其他载记。有的条目后还附按语,以纠古文献中的讹误。书中收录的古诗文,有相当部分曾散佚民间,几至湮没,经陈运溶深人发掘,广泛搜集,使其重见天日,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书中真实记录了古城长沙两千多年的变迁和发展。长沙西濒湘江,东临湘山,秦代长沙始设郡时,郡治即设于湘县(今长沙),汉代改临湘县,六朝时置湘州,长沙为其州治。自宋元符元年(1098)直至清末,长沙城分辖于长沙、善化两县。自秦代以来,长沙一直为湖湘首邑,故长沙又有湘城之称。书中收录了大量明代以前有关长沙的原始资料,大多翔实可靠,可补县府志之不载,亦足以纠明、清地方志之讹误。如明嘉靖以来关于湘西县的建制与演变,长沙府县志皆付阙如,而《湘诚访古录》则予以详细记载,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白。
《湘城遗事记》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行,全书分为9卷,分别为人物、游宦、诗话、书画、仙释、鬼神、怪异、方物和故实,共318个条目,约7万字,多从正史和各代名流笔记中辑出。《城遗事记》分别辑录了祝良、刘寿、虞授、虞悝、邓粲、欧阳颁、欧阳询、罗弘信、刘蜕、易元吉、胥偃等44位宋代以前长沙籍名流,以及明代以前101位流寓长沙的外籍官宦与名人的生平事迹与有关著述,其中不乏可供研究者参考的珍贵资料。
作者
陈运溶(1858一1918),字子安,号芸畦,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人,清末著名方志学家和地理学家。陈运溶自幼聪颖,18岁人太学,授修职郎、江苏后补县丞。一生淡泊仕进,耽于著述,长年寓居长沙赵家坪(今肇嘉坪),毕生致力于著书、辑书和刻书,尤其对搜寻、辑录古地理、古艺文佚书倾心投人,不遗余力。其时陈家拥有长沙八角亭等多处地产,陈运溶“以商养文,以地养书”,利用其丰厚的地租收入,辑录、刊印大量的古地理佚书、方志和湖湘历史文献,一时声名鹊起,为士人所推崇。
校点
陈先枢,汉族,1945年5月30日出生,著名文史专家、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9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聘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多年从事经济科学、湖南地方史和湖湘文化的研究,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调研与保护工作。
《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
作者:[清] 陈运溶 纂,陈先枢 校点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807610922
出版时间:2024/10/1
开本:16开
页数:571
定价:98
目录:
湘城访古录
自叙
例言
引用书目
湘城访古录
湘城访古录卷一:疆域图
长沙疆域论
长沙善化合图
前汉临湘县图
后汉临湘县图
吴晋宋临湘县图
吴晋宋湘西县图
齐梁陈临湘县图
齐梁陈湘西县图
隋长沙县图
隋衡山县图
唐长沙县图
唐湘潭县图
故城图
附录
缩摹禹碑帖
湘城访古录卷二:表
沿革表
湘城访古录卷三:表
街巷表
湘城访古录卷四:城邑类
临湘故城
湘西故城
故尉城
三山石下城
南津城
北津城
龙喜故城
常丰故城
陶关
龙回关
古城壕
乡里
湘城访古录卷五:坊市类
濯锦坊
……
湘城遗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