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艺术>团购详情

淘书团

戏剧史家周贻白的戏剧理论代表作《中国戏剧史·中国剧场史》,布面精装。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图文并举,对中国戏曲和剧场发生、发展、演变做了系统梳理与独到阐释。

《中国戏剧史》完整介绍了我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评介了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收集的材料丰富详尽。

《中国剧场史》分为剧场的形式、剧团的组织、戏剧的出演三部分,概要而又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国戏剧舞台产生和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

×

推荐理由

16开精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周贻白为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

《中国戏剧史》以曲本史为纲,为案头与场上相结合的首部中国戏剧之全史

《中国剧场史》以演出史为纲,是中国戏剧史学研究上首部全面考察中国剧场与演剧历史的专著

漫画大集结
书友说
  • 匆匆过*** 2024/6/1 6:40:38
    可以还可以
  • ztw*** 2024/5/4 10:48:07
    装帧精美的令人难以释手,史料详细,可读性极强!!
  • ztw*** 2024/1/3 10:06:40
    内容很丰富,需要慢慢读。
  • ztw*** 2023/11/24 20:53:50
    一本好书,以后再看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中国戏剧史》为案头与场上相结合的第一部中国戏剧之全史;为由古及今的第一部中国戏剧之通史。全书论述中国戏剧产生的源流,以及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引证剧本,颇多私人珍秘。凡从事中国戏剧史、论研究者或戏曲剧本、舞台艺术创作实践者备作参考引据,有价值。

《中国剧场史》的撰写主体突出,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图文并举,既科简练地勾画出中国剧场演进的规律,又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演剧艺术的全貌,是中国戏剧史学研究上第一部全面考察中国剧场与演剧历史的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周贻白(1900-1977),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一作夷白。原名炳垣(一作炳然),曾名一介、慕颐,笔名六郎、剑庐、云谷,一度化名杨其敏。湖南长沙人。童年丧父,少年辍学,流浪江湖,在文明戏班、京剧班、马戏班搭班学艺,同时刻苦攻读文史群籍。曾为湖南《自治新报》撰写小说、杂文。1927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1929年至1934年在福建泉州、厦门等地教授国文。 1935年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嗣后又在中国旅行剧团及新华、金星影业公司等处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并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等校讲授国文。演出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摄为电影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玫瑰》、《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标准夫人》等;发表有京剧剧本《朱仙镇》等。1947年,应欧阳予倩之约,赴香港永华影片公司任编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田汉、欧阳予倩函召,于1950年1月至北京,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戏剧学习》、《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中国戏剧史·中国剧场史》
作者:周贻白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ISBN:7535553516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663
定价:98

目录:
中国戏剧史
 凡例
 自序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胚胎
  第一节  周秦的乐舞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散乐
  第三节  隋唐歌舞与俳优
  插图:(一)兰陵王(40)(二)拔头(41)(三)胡饮酒(42)
 第二章  中国戏剧的形成
  第一节 宋代大曲与词
  第二节 宋元俳优与戏剧
  第三节 傀儡与影戏
  第四节 诸宫调与唱赚
 第三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渊源
  第二节 曲调与排场
  第三节 文辞与声律
 第四章 元代杂剧
  第一节 杂剧的体例
  第二节 文辞与结构
  第三节 排场及其演出
 第五章  明代传奇
  第一节 南戏复兴与《琵琶记》  
  第二节 从《荆》、《刘》、《拜》、《杀》到《香囊记》
   第三节 传奇的格律与声腔
 第六章 明代戏剧的演进
   第一节  《浣纱记》与昆山腔
   第二节 沈璩与汤显祖
   第三节 杂剧的南曲化
   第四节 明代戏剧的扮演
 第七章 清初的戏剧
   第一节 昆弋两腔的争胜
   第二节  《桃花扇》与《长生殿》  
   第三节 昆曲衰落的前后
 第八章 清代戏剧的转变
  第一节 花部的勃兴
  第二节 京腔与秦腔
  第三节 四大徽班与皮黄
 第九章 皮黄剧
  第一节 皮黄剧的初期
  第二节 升平署与内廷演剧
  第三节 各地乱弹与皮黄剧本
  第四节 剧场的沿革与扮演
  插图:(一)脸谱(612)(二)行头(615)(三)道具(618)
 附录  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
中国剧场史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