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穿越中国画的笔墨时空》精美花口本!三面刷边,裸脊锁线。100幅古画名作,100篇千字短文,读懂中国画背后的文化内涵。画里是风景,画外是人生。
从魏晋到清末民初,本书精心甄选了中国历代名家绘画代表作100幅进行解读,将画作产生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画派特点、源流及画家性情等巧妙糅合其中。美学的思维,诗化的语言,哲学的视角,既有知识性又有文学性、趣味性。从某一角度说,本书堪称一部可读性极强的中国绘画史。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历代名画从文学、文化、绘画史等各种角度交织解读,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又有精神上的启悟
★本书风格素雅内敛,有着历史的丰厚,从而引领读者看到中国画中的文化蕴涵
★在轻快的短篇幅中,画作相关知识被糅合其中,资料翔实严谨,行文晓畅优美
★作者胡烟,青年作家,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开设《读画知人》专栏。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北京文学年度散文奖、广西文学年度散文奖等
这是一本定位于“轻阅读”的文化普及图书。作者长期沉浸于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她精心甄选中国历代名家绘画代表作进行解读。100幅古画名作,100篇千字短文。文章富有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又有精神上的启悟。
从某一角度说,这是可读性极强的中国绘画史。从魏晋到清末民初,在轻快的短篇幅中,作者将画作产生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画派特点、源流及画家性情等巧妙糅合其中,资料翔实严谨,行文晓畅优美。
中国画从成教化、助人伦,渐至澄怀观道,以期触物成春,陶冶性灵,嗣后文心入画,使其韵味绵长,耐人品读。胡烟所著《见山》集传世名画,以生花妙笔,阐幽发微,生动有趣,不失文心传道。
——著名画家 吴悦石
以活泼的语言,讲作画的机缘,讲如画的人生,分享其中的生存智慧,胡烟这部新作,带领读者走入一个美好世界。
——北京大学教授 朱良志
一个人,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捧一本书,沏一杯茶,看一幅画,读一段文字,这大概是许多人的梦吧?一本书、一段文字和一幅画,都足以自成一个世界,但如果书、文字和画都能整合进一本书中,可细读,可浏览,可翻阅,那无疑更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胡烟的新著《见山》,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好书——100幅古画,100篇文章,从唐代的吴道子一口气写到晚清的虚谷,与读者一起走过中国美术史的壮阔波澜、岁月山河。
——独立学者、自由艺术家 刘墨
一部书稿,读得我眼花缭乱。是“美人如花隔云端” 的那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那种。 这终归不是“乱花”,而是一本很典雅的、有秩序的书。你一口气读完,消化不了,色彩和文字交相辉映。 它把我们淹没了,以它的眩目、丰富。这部书需要静下心慢慢读,品味。然后再读一遍。 这是一部按照作者意愿写成的中国美术史。就像她对仇英作品的解读那样:
“仇英的《剑阁图》细节毕现,像是炫技,要将山景的险峻描绘到极致。据记载,从唐代王维、宋代郭熙、元代王蒙到明代沈周等重要画家,都曾绘制这一题材。最早的,或许是李昭道的这 幅《明皇幸蜀图》。”一幅画,涉及多幅画,她讲的是关于剑阁题材的一部微型美 术史。一叶知秋,一幅画揭开时间的千年掩映,绘画 随人们,历经几千年。 这是一部感性与知性“落霞与孤骛齐飞”般的关于中国绘画艺术的讲堂。这讲义 却明显排斥章节分明、叠床 架屋的条分缕析的吭吭哧哧。诸多名家理论、真知灼见、嘉言、史册典籍,随手拈来,恰到好处。作者自己的 引证、体味,嵌入其中,融入其间。如这段文字:“有了‘真’的核心,余下的便是技法。自宗炳提出“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绘画如此,胡烟的文字,当亦如是。)的法则后,画家们纷纷围绕‘山之高’‘水之长’做文章, 但效果不尽人意,意境失之 单薄。” 这是一部适合很多人读的散文作品。大学生、中学生,所有美术爱好者,都能从中得到熏陶,得到滋养。《见山》中的诸多篇什,行文从容舒缓娓娓道来,论道、谈史、叙事抒情,用作家的情怀、现代人的视角,向前贤及其伟大作品致敬。“ 荆浩有学养,用笔精,禀性清正,以艺明志,终于突破桎梏,画出了山之巍峨、水之灵秀、气之雄浑、象之博大。”使人动容。一部经得起人们反复阅 读的书一定是立意高远之作,具有美术史视野、哲学观和审美高度的作品。胡烟准确地把握了“要想深入中华文化的肌理,绝非易事,须从儒释道文化进入”,信哉斯言。
一部好的作品,定是将自己投身其中。但是往往, 我们没有胡烟做的那么好。“这丛雪竹最打动我的,是天真。它们在清寒的雪夜中兀立,蓬勃中有些沧桑,那是自然生长的结果。它不是人类的留声机,没有唱‘ 折不屈’的高调——最右边的两株竹,一株弯弯曲曲忸 着向上,却突然只剩下半截,出乎意料。另一株向画外折去,或许是由于不够粗壮而经不起寒风考验,然而并 没有折断,此刻仿佛听得见它的疼痛。”你能感受到那 种疼痛吗? 超乎寻常的观察能力,如上节所言。非同一般的提炼、概括能力,“这座山,是所有人眼中的神性的山。这座山,值得你许久凝视。与它对视的时候,我感慨着,范宽当时是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上,竟能将这样一座巍峨的山的全貌尽收眼底。范宽与这样一座大山面对面,一点也没拘谨和自惭形秽,他自信、坦然,像一面镜子,消弭了人欲的俗气,映现了这座山的崇高……跟一座 山平起平坐,所见当然与别 人不同……范宽用神性之笔,将看画之人变成神。”我们能够认知这世界的某一事物,我们大抵就有信心认知这个世界。面对这样一本书,面对这样一位写书的人,我们为什么不阅读呢?
作者系著名诗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二〇二三年二月
《见山:穿越中国画的笔墨时空》
作者:胡烟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4577936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415
定价:98元
目录
卷一 见山
神人假手穷造化——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唐玄宗的瓜——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富贵的草稿——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
山川有真意——五代 荆浩《匡庐图》
残竹浴雪——五代 徐熙《雪竹图》
聊赠一枝春——五代 巨然《层岩丛树图》
峰峦与皇权——北宋 郭熙《早春图》
见山——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神秘的无字碑——北宋 李成《读碑窠石图》
美石与炮灰——北宋 赵佶《祥龙石图》
鱼戏——北宋 刘寀《群鱼戏瓣图》
纸上雕塑——南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
与西方静物的『撞衫』——南宋 李嵩《花篮图》
田埂舞台剧——南宋 马远《踏歌图》
丝绸的背影——南宋 梁楷《蚕织图》
禅意山水乐章——南宋 牧溪《潇湘八景图》
阴阳密语——南宋 萧照《山腰楼观图》
江雪——南宋 夏圭《雪堂客话图》
无用的寓言——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养气与养画——元 方从义《云山图卷》
隐者归去来——元 王蒙《具区林屋图》
泉城乡愁——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黑龚』诗意——清 龚贤《茅屋高岗图》
仙人炼玉——清 梅清《黄山天都峰》
坚硬的褶皱——清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卷二 晚归
人神之恋——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山水序章——隋 展子虔《游春图》
一匹马的自由宣言——唐 韩幹《照夜白》
盛唐的花朵——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荒诞的壳,无奈的核——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天堂,天趣,天真——五代 董源《潇湘图卷》
白鹭在呼救——北宋 易元吉《三元得禄图》
牛背上有戏——南宋 李迪《风雨牧归图》
史上最高端聚会——南宋 李松年《西园雅集图》
山野自在——南宋 林椿《果熟来禽图》
钟馗的家眷——南宋 龚开《中山出游图卷》
甘露水,杨柳枝——南宋 佚名《垂杨飞絮图》
马远的衣钵——南宋 马麟《静听松风图》
契丹秋色——辽 佚名《丹枫呦鹿图》
渡江的深意——元 钱选《秋江待渡图》
西风起——元 赵孟頫《调良图》
三枚闲章——元 商琦《春山图卷》
御花园里躲猫猫——明 朱瞻基《唐苑嬉春图》
梦里秋香——明 唐寅《蕉叶睡女图》
闲居记——明 仇英《莲溪渔隐图》
暮色——明 戴进《春游晚归》
语梅——清 金农《停琴举酒图》
广陵春——清 华嵒《桃潭浴鸭图》
共鸣——清 边寿民《芦雁图》
一场雨,几块冰——清 弘仁《雨余柳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