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文化学者赵珩《故人故事》《二条十年》《逝者如斯》精装,中华书局出版。娓娓道来近百年社会生活掌故笔记、1955-1964年北京胡同生活回忆、陈梦家等50余位知名学人侧记

赵珩出身世家,赵家与清末民国以来的许多政要和文化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自幼嗜读诗书,与许多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文人有过密切的交往,而他们恰好也是中国百余年来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三部作品堪称个人视角下的近现代史和当代文化史记录。

×

关键字
纪实 民俗风物
团购价¥66.0 ¥163.0 折扣4.0
已售72套,数量有限,下单要快哟

推荐理由

32开精装(其中《故人故事》《逝者如斯》为布面),中华书局出版。

赵珩,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曾祖父赵尔丰、曾伯祖赵尔巽都是清末封疆大吏,赵尔巽还曾任清史馆馆长,主持纂修《清史稿》。

《二条十年1955-1964》曾获深圳读书月2019年度十大文学好书、《南方都市报》2019年度十大好书。

《故人故事》讲述旧京文人的雅事趣闻,也描绘百姓的衣食住行,在高雅和世俗日常间书写了一幅旧京生活画卷。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曾获“2017书业年度评选·年度图书”、“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书底部有激光刻字,是出版方所作的特价标记,介意的读者慎拍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ton*** 2025/1/27 12:27:42
    品相全新,印装质量很好。史料价值、阅读体验都很好。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赵珩先生生于北京,长于北京,有着不同一般的家世背景。他的曾祖父赵尔丰、曾伯祖赵尔巽都是清末封疆大吏,赵尔巽还曾任清史馆馆长,主持《清史稿》的纂修。父亲赵守俨先生,曾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实际主持了二十四史与《清史稿》的点校工作。赵家与清末民国以来的许多政要和文化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珩先生也与许多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文人有过密切的交往,更自幼嗜读诗书,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条十年 1955-1964》 

本书是赵珩先生的新作。作者追忆自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在东四二条的十年生活,为那个时代的北京留影和画图,虽然写的是一地一城,却折射出那个时代普遍发生的历史变迁。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家事,从曾祖一辈到祖父定居北京讲起,回忆家中老辈亲人、个人少年时光以及周围的生活场景(隆福寺、王府井、东安市场等)。下篇主要描写家中往来的亲友、学界师友(如宋云彬、贺次君等)与形形色色的客人(如张君秋、溥佐、奚啸伯等),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中上层人物的生活侧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文字具有特别的表现力,描摹场景、刻画人物、记叙事件都有独到的功力,令人读之不忍释卷。


《故人故事》

一本着眼于近百年社会生活的掌故笔记。近年来,社会生活史已经成为近代学术的重要领域,我国对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近三十年来也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发展。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与不同时期的政治历史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近百年的社会生活,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变化急速。还原曾经发生过的生活场景不但需要史料的记述和现代影像资料,也需要凭借一代人的记忆。《故人故事》虽然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但只是根据个人闻见的零星记录,希望这些材料可以作为史料的参补。逝去的旧事和人物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这本小书虽然内容芜杂,并且难免有个人闻见的局限,但是作者愿意就此与读者共同探讨社会生活史料的作用与价值。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

六十年来,由于家世的原因与工作的关系,作者与许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老辈文化人、学者先后结识,如陈梦家、启功、王世襄、朱家溍、史树青、翁偶虹、邓云乡、吴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们离世。而这些老辈文化人、学者,恰好也是中国百余年来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本书叙述了作者与这些前辈交往的点滴,描摹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并着力钩沉他们在学术文化上的贡献,从而使本书具有当代文化史的意义与价值,今天的读者也得以据此领略他们的德行与风采。

作者简介

赵珩,1948年生,北京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编审。现为北京市文物局专家,学术委员。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首都博物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从事文化史、社会生活史、戏曲史研究。著有《老饕漫笔》《老饕续笔》《彀外谭屑》《旧时风物》《百年旧痕》等。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二条十年 1955-1964(精)》
作者:赵珩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9679
出版时间:2018/4/1
开本:32开
页数:279
定价:56

目录:

共同的回忆(代序)/吴丽娱

自序

上篇  我在二条的生活

一、我的家在北京

祖辈荫泽

颠沛

栖居东北

赵尔巽的去世

再度定居北平

离开“幻园”后的日子

二、二条胡同七号院

二条七号院的历史沿革

四合院里的邻居们

我家在西跨院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条的佣人

厨子冯祺

女佣淑贤和春华

福妈

男佣老夏

与福建祥一起凑合的那五年

三、我与我的老祖母

暂居烧酒胡同的南弓匠营

老祖母的溺爱

再次搬家

老祖母的旧日情怀

四、七号院门外的世界

二条胡同

东四牌楼南北东西大街的记忆

博氏幼儿园

我的小学——培元小学

上学放学的路上

每天必逛的隆福寺

五、在二条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校园里的“非主流”孩子

下馆子、看戏、集邮

我的刀枪剑戟

儿时的玩具——小兵人

少年时代的阅读

我和家中的猫

我爱画画

我与唱片

儿时的体育运动

六、记忆中的东安市场和王府井

魂牵梦萦的东安市场

北京的香榭丽舍——王府井

下篇  二条七号院往来的各色人物

七、家中往来的亲友

我的外公外婆

十六外公

我的姑姑和伯母

母亲的兄弟姐妹

八、父母的师友与客人

文史学家宋云彬

北大西语系教授杨善荃

关于贺次君

钱景贤、蔡文庆夫妇

父亲的同事邹德璋

Nancy

九、二条上房里形形色色的来客

八爷溥佐

朱三爷与朱二太太

陶良五、李家祯夫妇

朱海北、张学铭郎舅

懋隆洋行的金世煜

张君秋旧事

王绯丽其人

我所知道的傅士达

杨厚安父女

桀骜不驯的老田

小顾

老茹

和祖母在区政协一起活动的朋友们

恽慰甘的胡琴

“湖南公主”与两位“四郎”

三格格金蕊秀和郭布罗·润麒夫妇

北京饭店资方经理邵宝元

往来于二条的几位古玩珠宝行生意人

精明绝顶的徐震伯

文珍斋的刘云普

补记何山药

万聚兴老葛

修钟表的李坦

廊坊头条的老铁

几位梨园界来客

命运多舛的华慧麟

爱说爱笑的奚啸伯

息影舞台的雪艳琴

福建祥的偶像——叶盛兰

我的数学家教王祖荣

后记


《故人故事(精)》
作者:赵珩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9626
出版时间:2016/8/1
开本:32开
页数:279
定价:49

目录:

自 序

松风画会旧事

文人雅集的最后一瞥

民国初年两次重要的文物展览

岁时节令戏与合作戏、义务戏

清末民初文人士大夫的春节活动

漫话堂会

有正书局与珂罗版

百年摄影与业态发展

堂谕与点名单

闲话老饭店

北京的骡车、洋车与三轮

民国时期北京兴建的两处公墓

春节花卉与果盒

家厨的前世今生

也说民国衣裳

门洞春秋

今昔天乐园

祭祀与摆供

朱启钤与北京中山公园

水梦庚和他的几个子女

恽毓鼎恽宝惠父子

杨锺羲和他的《雪桥诗话》

陈鸿年与他的《故都风物》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
作者:赵珩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7140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32开
页数:306页
定价:58

目录:

自序

永远的长者——怀念启功先生

斯人去矣 大雅云亡——王世襄先生

附:畅安先生的学问

晚年的苗子先生

史树青先生二三事

一弯新月又如钩——陈梦家先生五十年祭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怀念朱家溍先生

档案学方志学的大家——忆傅振伦先生

我的姨公许宝骙先生

太初先生与绍良先生

义宁之学的传人——王永兴先生

治史藏书两相得——记黄永年先生

古都保护的直言者——徐苹芳先生

一位被湮没的学者——记袁行云先生

邮坛雅望尊一老——忆吴凤岗先生

粉墨筝琶终不悔——记翁偶虹先生

从生理学家到顾曲名宿——记刘曾复先生

小如先生与戏

文化古城的拾荒者——邓云乡先生

在上海美丽园的日子——记黄裳、施蛰存、郑逸梅、陈从周、金云臻

附:庆余别墅与王元化、朱维铮

与扬州有关的两位学者——卞孝萱先生与祁龙威先生

我所知道的袁翰青先生

《辞源》的两位主编——吴泽炎先生与刘叶秋先生

翠微路2号院中的三位传奇人物——丁晓先 李又然 关露

杨锺羲和他的《雪桥诗话》

夏枝巢与《北京市志稿》

陈兼与先生和《旧都文物略》

瀛生先生和他的《京城旧俗》

留作他年记事珠——也谈唐鲁孙先生

寒夜客来.失之交臂——关于逯耀东先生

“翠微校史”拾零——住在西北楼里的教授们

怀念父亲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