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家吴相湘名作《宋教仁传》+台湾“中研院”口述史经典《万耀煌口述自传》,记述革命家宋教仁、国民党名将万耀煌的两部经典传记,深具史料价值。
《宋教仁传》: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的经典作品,广受好评,至今仍是研究宋教仁与民国史的珍贵文献。
《万耀煌口述自传: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亲述》:万耀煌是国民党军中颇有声望的军事教育家,这部口述自传资料甚为详实具体,对于了解研究近现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6开平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万耀煌口述自传》隶属“口述历史辑要丛书”,该丛书是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搜集、编撰的120余种民国时期名流硕彦的访谈录中辑录而成,是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史料全、涉及面广、忆述人物关键、史料价值高的大型系列读物
★《万耀煌口述自传》是大陆读者了解台湾民国史研究的一个窗口
★《宋教仁传》:被视为海内外有关宋教仁研究的奠基之作
《宋教仁传》
《宋教仁传》是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有关*史研究的*本著作,初版于1964年。宋教仁是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又是民初国民党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宋教仁传》以翔实的史料对宋教仁的历史活动做了充分的考察,澄清了以往的误传和错误,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结论,可以说是海内外有关宋教仁研究的奠基之作。吴相湘的某些判断与结论(诸如北京兵变的内情),已经为后来的史料所验证,这也证实了他观察的细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宋教仁传》出版后,一直广受好评,至今仍是研究宋教仁与民国史的书。
【作者简介】
吴相湘(1912-2007),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湖南常德人。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入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部编纂战史。去台后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主任。
吴相湘长期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成果颇丰,著有:《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孙逸仙先生传》《民国百人传》《民国政治人物》《宋教仁传》《晚清宫廷实纪》《三生有幸》《近代史事论丛》《晏阳初传》《海外新见中国现代史史料》等,主编有《中国现代史料丛书》《民国史料丛刊》《乡村建设史料汇编》《天主教东传文献》《清宫秘谭》等,在史学界颇有学术影响。
《万耀煌口述自传: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亲述》
万耀煌(1891-1977),字武樵,湖北黄冈人。17岁投笔从戎,由保定南下参加辛亥革命,后入学保定陆军兵官学堂、保定陆军大学第五期。1919年毕业。是我国早接受完整新式陆军教育的军人和军事专家之一。
1920年后,万耀煌从鄂军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夏斗寅部参谋长,转战两湖,历北伐、讨桂、讨唐、讨阎至抗日战争诸役,以能征善战著称。由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团长至上将。为国民党军中著名军事将领。抗日战争前后,曾担任陆军大学、中央军官学校和中央训练团教育长,为国民党军中有声望的军事教育家。在抗战胜利后担任过湖北省政府主席。一生多任军职,始终以军功自诩。
《万耀煌口述自传》由沈云龙、贾廷诗、陈存恭等人先后访问40次,采录而成,郭廷以亲自校阅整理其口述记录稿。因万耀煌存有历年日记,这部口述自传资料甚为详实具体。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教仁传》
作者:吴相湘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97075
出版时间:2016-1
开本:16开
页数:226
定价:39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求学时代之环境与背景
一 经世致用学风之复兴
二 讲求时务注意新学
三 湖南自立自保之主张
四 湖南留日学生刊行《游学译编》
五 民族主义之教育与湖南自治论
六 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与革命风潮
七 科学补习所与华兴会举义之失败
第二章 日本六年
一 《二十世纪之支那》与《醒狮》
二 中国革命同盟会之成立
三 革命建设基础在高深学养
四 游说马侠与间岛问题
五 同盟会之悲欢离合
第三章 对内政外交的主张
一 对外关系之认识
二 建设真正民权之立宪政治
三 遵奉民生主义推行社会政策
第四章 大革命爆发前后
一 同盟会中部总会之组织
二 长江上下游的奔走联络
三 临时政府之组织
四 袁世凯阴谋与宋之对策
第五章 政党政治之尝试
一 同盟会之团结与改造
二 不恋权位只重政见
第六章 为民主宪法牺牲
一 国民党之组织
二 孙黄北游之前后
三 国会议员选举与大政见
四 盖棺论不定
引用史源及重要参考资料
一、宋氏本人著述
二、同时人著述
三、手写本及档卷
《万耀煌口述自传: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亲述》
作者:沈云龙 等/访问,万耀煌/口述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97020
出版时间:2016/-1
开本:16开
页数:383
定价:49
目录
原版前言
小引
一、家世渊源
二、童年教育
三、军中生涯开始
四、从武昌至保定
五、回鄂参加武昌革命
六、保定军官学校之回忆
七、就学陆军大学以后
八、参加“荆襄自主”之役
九、重回陆大完成学业以后
十、赵恒惕统治下的湖南
十一、鄂军驻湘的困境
十二、北伐开始
十三、调防鄂西
十四、回师备战
十五、再度参加北伐
十六、复员与编遣
十七、变乱纷起
十八、中原大战
十九、剿共与国难
二十、围剿与追击
二十一、西安事变前后
二十二、抗战开始
二十三、陆大教育长时期
二十四、军校教育长时期
二十五、湖北省主席时期
二十六、战略顾问时期
二十七、中央训练团教育长时期
二十八、来台以后
附录 近代军事教育家——万耀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