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旅行文学作家简·莫里斯经典之作2册《威尼斯:逝水迷城》《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秉承作家一贯风格,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描绘了威尼斯、悉尼这两个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变迁,威尼斯的辉煌、衰落、神秘、疯狂,悉尼的夸张、年轻、阳光,读者跟随她,不仅是游历了一趟城市风光,更是经历了一次从古至今乃至未来的穿越之旅!定价80元,现团购价36元包邮!
★ 32开平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 简·莫里斯是著名诗人、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林达称“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莫里斯的判断力和敏锐直觉使她总是能够看到简单表象之下的复杂内核
★ 作者将历史巧妙穿插进叙述中,古往今来的人文风光、自然风景、风土人情都一一展现
★ 《卫报》:威尼斯对于某些人而言是一次回忆、一件未来的乐事,甚至一个梦想,他们对这本描绘了全世界*复杂、*独特、*活泼的城市一千年来的生活画卷的书永远不会失去兴趣。
★ 《泰晤士报》:她笔下的画面并不是一张起源卑微、简单美观的明信片,而是展现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复杂特性……几乎没有几个作家——除了屈指可数的小说家外——能如莫里斯那么深入剖析悉尼的本质……几乎没有几个悉尼人对自己城市的历史与轶事的了解比得上她
《威尼斯:逝水迷城》
威尼斯对于某些人而言是一次回忆、一件未来的乐事,甚至一个梦想,他们对这本描绘了全世界*复杂、*独特、*活泼的城市一千年来的生活画卷的书永远不会失去兴趣。
——《卫报》
任何明智之人在参观游览威尼斯之前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是对这座城市必不可少的介绍,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
——《观察家报》
一部值得阅读和珍藏的美妙之作。
——作家 哈罗德·尼科尔森
莫里斯城市散文中的精品之作,本书秉承其一贯风格,将历史巧妙穿插进叙述中,读者跟随她,一遍遍游览那些教堂、宫殿,一次次路过那些桥梁、小巷,一趟趟乘坐贡多拉、桑多洛,遇到船夫、老妇、公爵、总督、诗人、作家……威尼斯的辉煌、衰落、神秘、疯狂都一一展现,我们仿佛不是游历了一趟威尼斯,而是经历了一次从古至今乃至未来的穿越。
《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
简·莫里斯冣有创造力的作品。
——《卫报》薇拉·鲁尔
这是简·莫里斯无与伦比的形式的dian峰……就像在一个良宵,聆听一位健谈者。文章令人信服、切中肯綮、清晰流畅、不时抛出有争议的观点,但又绝不专横……谁不希望与之为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迈克尔·迪布丁
简·莫里斯的游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走一遭,但却极少有人付诸实施或者有能力实施的:始终充满警觉、好奇、分析和接纳。
——《星期日电讯报》杰西卡·曼
悉尼当为此感到荣幸。一位伟大的肖像画家选择其作为最近的写作主题,她笔下的画面并不是一张起源卑微、简单美观的明信片,而是展现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复杂特性……几乎没有几个作家——除了屈指可数的小说家外——能如莫里斯那么深入剖析悉尼的本质……几乎没有几个悉尼人对自己城市的历史与轶事的了解比得上她。
——《泰晤士报》玛莎·邓斯坦
这本书的写作,有时候就像是海上冲浪;她笔下的句子如滔天巨浪,不曾因为失去平衡而喷涌而散。狂喜之情或由洞察力,有时又或是鄙夷之心克制着……简·莫里斯用它的历史令人信服地阐释了现代悉尼。
——《观察家报》凯特·凯拉韦
简·莫里斯的旅行文学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国内已经出版的有《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的里雅斯特——无名之地的意义》。《悉尼》也是其旅游文学作品之一,作者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描绘了悉尼这一澳大利亚冣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变迁。《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所展现的东西,在帝国退潮后还遗留在历史的海岸,壮观、知名,并且更为光彩夺目。我发现在这些帝国残骸中冣为优秀的非悉尼莫属一一我并不认为它是大英帝国创造的冣好的城市,也不认为它是冣美的城市,但是它确实是其中冣为夸张,心态冣为年轻,又冣为阳光的城市。
简·莫里斯(Jan Morris),诗人、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改名为简,并专职写作。她的著作超过30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悉尼、牛津、曼哈顿、威尼斯、香港、西班牙、欧洲等的记述。其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布克文学奖。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15位作家之一。
得益于早期国际采访的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敏锐直觉使她总是能够看到简单表象之下的复杂内核,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有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威尼斯:逝水迷城》
作者:(英)简·莫里斯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2292
出版时间:2018/3/1
开本:32开
页数:354页
定价:45.0
目录:
前言
初见陆地
威尼斯人
1. 岛民
2. 威尼斯方式
3. 强大的人民
4. 不对每个人说真话
5. 论妇女
6. 威尼斯少数居民
7. 盛大庆典和灵丹妙药
8. “然后才是基督徒”
9. 少数族裔
10. 忧郁
威尼斯城
11. 前岛屿
12. “街道淌满了水”
13. 威尼斯的石头
14. 市政服务
15. 年代
16. 动物寓言集
17. 阿拉伯风格
18. 四季
19. 里阿尔托的新鲜事
20. 古董
21. 致天才
22. 目的
礁湖
23. 第七座海
24. 护城河的职责
25. 航行
26. 边缘
27. 岛上的城镇
28. 圣水
29. 死与生
30. 神圣的堤岸
31. 迷失
出发
大事年表
《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
作者:(英)简·莫里斯(Jan Morris)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06468
出版时间:2014/1/1
开本:32开
页数:283
定价:35.0
目录:
开篇掠影
我写了一系列的书来纪念维多利亚王朝的盛衰,在对英国最后的殖民地香港的研究中为它写下一曲挽歌。我想以一本书结束我的帝国情结,这本书所展现的东西,在帝国退潮后还遗留在历史的海岸,壮观、知名,并且更为光彩夺目。我发现在这些帝国残骸中最为优秀的非悉尼莫属——我并不认为它是大英帝国创造的最好的城市,也不认为它是最美的城市,但是它确实是其中最为夸张,心态最为年轻,又最为阳光的城市。
悉尼创世纪
悉尼人总说他们的城市缺乏历史感,就此我不敢苟同。我发现悉尼的“过去”比其他大多数城市都更易追溯,我们对这片新大陆的开拓者如此熟悉——或知道他们的名字,又或对他们仅有泛泛的印象,我们对早期一幕幕场景的想象何其容易。如今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纪念碑依然矗立,象征着维多利亚式的辉煌。
悉尼的外观
卫星图上,悉尼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地质特征,而不是一座城市,在那一片暗灰和红色之中,在大海与高山之间,市区几不可见。
1.市区
2.郊区
悉尼的风格
纵观悉尼的历史,这个城市都被贴上了“非常随性”的标签,这种“随性”至今延续。它是这个幸运国度里的大都市——这个国度幸运到可以带着它逃离大英帝国。
悉尼人
悉尼人有时候会被叫做“悉尼这边人”(sydneysiders)。但是没人能准确说出这个称呼语出何处……不管语出何处,这个称呼都适合他们。这个词坚定、直白并且令人餍足,总体上,将这里的人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悉尼这边人”整体来说比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更有辨识度。无论从风格、历史还是地形上来看,他们的所在都是一个强势城镇,而两个世纪的定居也造就了一群性情与之相称的市民。
1.多数族群
2.原住民
3.少数族群
悉尼的自娱精神
这是一个美好的悖论——悉尼,这个在痛苦中分娩的城市,竟然拥有强大的自娱自乐的真正天赋……如今周五下午已经发展成悉尼的习俗——在这个约定俗成的时刻,在一周内第五天的下午,许多人坐享快乐;但其实无论是一周中的哪一天或一天中的哪一刻,悉尼都比大多数城市更懂得自我享受。
悉尼的城市抱负
悉尼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我认为它还保留着一种持续的贫乏感,这让它一路走一路都在向上攀登。在心情和条件一应俱全时,它就会任性地朝着幻象一意孤行。
1.城市功能
2.公共体系
悉尼的帝国情结
作为回报,许多悉尼市民珍视“母国”复兴的自豪感——并非一种势利的怀旧心态,而是一种在一项伟大志业中并肩作战的同志情谊。因为那个帝国的缘故,这个城市得以存世,而它也一直深刻影响着这里世代居民的生活,这种影响至今都显而易见。
尾声回望
总而言之,这是多么美好而有趣的城市!这是多么富有魅力的一群人!我发现在我即将完成这本悉尼之书之际,渴望之情又情不自禁重返我心。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