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沙”3册,由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等人执笔,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长沙茶文化、民间艺术及名人陵寝进行系统梳理,向读者全面解读并展示长沙的文化魅力。
《茶文化采风》《长沙民间艺术》《名寝与名人》3册,作者们或深入民间探查寻访,或广猎群籍,收集、整理了古往今来关于长沙的大量资料,其中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珍贵历史图片系首次对外公开,引领读者更好地了解长沙。
★16开平装,云南民族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湖南省文史研馆馆员、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等人撰稿
★《名寝与名人》系统地记录了分布在长沙各地的名人陵寝及陵寝主人生平事迹
★《茶文化采风》收集、整理长沙地区古往今来茶文化资料
★《长沙民间艺术》记录了长沙的各种民间艺术文化并加以描述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品相自然旧,介意的读者慎拍
《长沙民间艺术》
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留下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既具有浓厚的湘楚文化底蕴,也具有鲜明的湘楚地域特色。远古时期,长沙地区的居民以越、蛮、濮等民族为主,最初的本土文化乃是这些民族创造的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巫傩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向洞庭湖以南地区扩张,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相继进入湖南并逐渐成为湖南境内的主体,也使楚文化成为湘楚文化的源头。随着屈原的放逐沅湘并创作出传世之作《九歌》,楚文化被发挥到极至。到秦灭楚统一六国后,随着汉文化势力的南下,湖南本土的巫傩文化逐渐受到冲击。湖南境内原有的大部分土著民族逐步向西部、西南部山区退徙,留下广大的江湖平地供中原人和楚人聚居。处湘中北的长沙,大片的江湖平原地带遂成为从中原而来的汉文化的传播地。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湘楚汉文化便逐渐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在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中,巫傩文化并没有在汉族居住地区完全绝迹,仍然有许多痕迹留存在长沙民间艺术当中。
撰稿者简介
陈先枢,汉族,1945年5月30日出生,中共党员,湖南长沙人。先后为长沙市一商业局经济师、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研究员、长沙学院特聘教授,现为湖南省地名区划学会会长、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顾问等。多年从事经济科学、湖南地方史和湖湘文化的研究,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调研与保护工作。
《茶文化采风》
本书作为第一部长沙茶文化专著,正是围绕上述目的,历经首创的艰难,抱着抛砖引玉的期待,力图通过对长沙地区古往今来茶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以及文化精神的弘扬,从一个侧面和一个领域来解读长沙、宣传长沙、展示长沙,为长沙茶产业乃至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利用的原始资料和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催生出长沙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化推动力,从而创造长沙茶业新的辉煌,打造长沙古城新的名片!
撰稿者简介
汤青峰,市某文化机关干部,茶文化研究者,《中国茶全书湖南卷》顾问。
《名寝与名人》
由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泽珲主编,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等人历时两年撰写而成。该书分古代名人、近代经世派人物、旧民主主义革命志士、民国名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和抗日英烈六章,收录了长沙今存名人陵寝共82座,珍贵历史照片400余幅。
其中45座已公布为全国、省、市、县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28%,辛亥革命领袖黄兴墓、反袁护国英雄蔡锷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暂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陵寝中,其墓主人也都极负盛名,如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元代一代宗师欧阳玄、清代大书法家黄自元、抗日名将齐学启等。
据陈先枢介绍,该书中,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名人陵寝,也全面地介绍了名人的生平传奇事迹,其中不少历史故事是首次公开,同时也首次将挽长沙名人的诗联选系统对外公开。名人陵寝是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笔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撰稿者简介
梁小进(1949——),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泽珲,汉族,1957年10月出生,湖南宁乡人,1974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长沙市委原常委、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
《名寝与名人》
作者:陈泽珲 主编,陈先枢、梁小进 撰稿
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
ISBN:753673445x
出版时间:2007/8/1
开本:16开
页数:386
定价:52
目录:
序/陈泽珲
第一章 古代名人
1/利苍、辛追墓
4/长沙国丞相利苍
7/吴著王陵
9/西汉长沙靖王吴著
11/韩玄墓
12/东汉长沙太守韩玄
14/易雄墓
14/两晋义士易雄
17/灵祐祖塔
18/大圆禅师灵祐
22/裴休墓
23/晚唐名相裴休
26/张浚墓
26/抗金名相张浚
30/刘锜墓
30/抗金名将刘锜
34/张栻墓
34/南宋大儒张栻
38/赵汝愚王陵
39/南宋福王赵汝愚
42/易祓墓
42/经学大家易祓
46/欧阳玄墓
46/一代宗师欧阳玄
50/张武墓
50/“靖难”功臣张式
53/王伟墓
53/明兵部侍郎王伟
56/朱见浚王陵
57/明吉简王朱见浚
60/吴道行墓
61/大明忠儒吴道行
63/蔡道宪墓
64/大明忠臣蔡道宪
67/陶汝鼐墓
67/“楚陶三绝”陶汝鼐
70/何凌汉墓
72/“顺天清官”何凌汉
第二章 近代经世派人物
75/ 何绍基墓
76/晚清书法大冢何绍基
80/ 曾国藩墓
84/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
89/左宗棠墓
90/杰出的爱国将领左宗棠
96/ 谭钟麟墓
97/“慈善总督”谭钟麟
101/朱昌琳祖墓
101/湘中巨商朱昌琳
105/谭继洵墓
105/湖北巡抚谭继洵
110/李朝斌墓
111/ 湘军水师名将李朝斌
113/ 周达武墓
114/沩宁虎将周达武
116/黄自元墓
117/“字圣”黄自元
119/ 王先谦墓
119/史学大师王先谦
123/ 刘人熙墓
123/“蔚庐夫子”刘人熙
127/ 张百熙墓
127/京师大学堂创始人张百熙
131/ 欧阳中鹄墓
131/“瓣姜先生”欧阳中鹄
134/谭嗣同墓
134/汐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
140/李闰墓
140/“巾帼完人”李闰
144/ 杨昌济墓
144/新民学会精神导师杨昌济
第三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志士
148/黄兴墓
151/辛亥革命杰出领袖黄兴
156/蔡锷墓
157/反袁护国英雄蔡锷
163/ 禹之谟墓
163/同盟会湖南分会会长禹之谟
166/余昭常墓
166/浏阳豪杰余昭常
169/ 黄钺墓
169/秦州起义第一人黄钺
172/ 陈天华、姚宏业墓
173/蹈海烈士陈天华
176/蹈江壮士姚宏业
178/何南熏墓
179/孙中山的侍卫长何南熏
182/杨卓林墓
182/“孙文之副将军”杨卓林
186/谭馥墓
186/保亚会会首谭馥
189/彭遂良、彭昭墓
189/“钟毓彭氏两国殇”
193/林修梅墓
193/陆军上将林修梅
197/刘道一墓
197/同盟会第一烈士刘道一
200/童建吾墓
200/巴陵豪杰童健吾
203/蒋翊武墓
203/辛亥元勋蒋翊武
207/焦达峰墓
208/湖南首任都督焦达峰
212/陈作新墓
212/“十日千秋”陈作新
217/李仲麟墓
217/湖南“护国元勋”李仲麟
221/易本羲墓
221/最年轻的华兴会员易本義
225/刘昆涛墓
225/护法元勋刘昆涛
230/程宣墓
230/北伐平叛烈士程宣
233/龚宪墓
233/北伐战将龚宪
235/援鄂护国阵亡将士公墓
236/辛亥援鄂与讨袁护国之英魂
第四章 民国名人
241/杜心武墓
242/湖湘大侠杜心武
245/胡元倓墓
246/“乐诚老人”胡元倓
251/方叔章墓
251/三湘名流方叔章
255/张辉瓒墓
256/民囯将领张辉瓒
260/任凯南墓
260/湖大校长任凯南
263/杨树达墓
263/语言文字学大师杨树达
267/丁文江墓
267/地质学家丁文江
272/覃振墓
272/国民党元老覃振
277/易鼎新墓
277/电工专家易鼎新
280/谢祖尧墓
281/湘中教育家谢祖尧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
283/姜梦周墓
284/“真正的共产党”姜梦周
288/ 陈章甫墓
288/中共早期党员陈章甫
293/黄爱、庞人铨墓
293/工运先驱黄爱、庞人铨
298/田波扬墓
298/学运领袖田波扬
303/郭亮墓
304/工运领袖郭亮
308/杨开慧墓
309/湘中“骄杨”杨开慧
314/高继青墓
314/爱国学生的杰出代表高继青
第六章 抗日英烈
319/郑家溉墓
320/威武不屈的长沙翰林郑家溉
323/齐学启墓
324/“现代文天祥”齐学启
327/洪行墓
327/远征名将洪行
330/周光彝墓
330/抗日空军英雄周光彝
333/彭劢墓
334/滇西抗战将领彭劢
337/ 陆军七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338/铁锤第七十三军
342/宁乡战役抗日阵亡烈士公墓
343/宁乡杜家山三百壮士
附录:挽长沙名人诗联选
《茶文化采风》
作者:陈泽珲 主编,陈先枢、汤青峰 撰稿
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
ISBN:9787536734456
出版时间:2007/11/1
开本:16开
页数:312
定价:50
目录:
序/陈泽珲
第一章 长沙茶史钩沉
“长沙茶乡”的由来
马楚王国的“茶马互市”
茶税:宋代潭州的主要财源
明代长沙:中国四大茶市之一
清代湘茶的转口贸易
民国时期长沙茶业的发展
芙蓉国里新茶飘香
第二章 长沙名茶集萃
沩山毛尖
河西园茶
岳麓毛尖
高桥银峰
湘波绿
猴王茉莉花茶
东湖银毫
高桥银毫
金井红碎茶与金井毛尖
浏阳河银峰
怡清源野针王
第三章 茶具茶俗茶艺
“长沙茶器精妙甲天下”
马王堆出土漆茶具
长少窑釉下多彩茶具
圆口玉璧底“茶”字青瓷碗
青釉褐斑贴印椰枣纹壶
釉下彩联珠纹执壶
茶擂钵
瓷茶碾
醴陵釉下五彩瓷茶具
长沙饮茶风俗撷英
民间包壶大碗茶
香喷喷芝麻豆子茶
保健美容吃擂茶
健胃祛寒茴香茶
尊长认亲献抬茶
疗心治疾请神茶
积德行善设义茶
兼容并蓄的长沙茶艺
潇湘八景茶艺
君山银针茶艺
擂茶茶艺
禅茶茶艺
功夫茶茶艺及其他
第四章 茶亭茶馆茶泉
寻访长沙古茶亭
长沙茶馆春秋
回味老茶馆
云阳楼
宜春园与同春园
天然台茶馆
德园茶馆
徐松泉茶馆
洞庭春茶馆
火宫殿茶馆
银苑茶艺馆
扫描新茶馆
名泉茶韵
白鹤泉
白沙井
金井
洗笔泉与稻香泉
白茅尖泉与百汇泉
芦花泉
第五章 茶农茶业茶市
古代长沙制茶工艺的演变
近代长沙茶业的勃兴
长沙百里茶叶走廊
湖南茶叶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湘茶高科技产业园
湖南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金井茶业有限公司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
湖南天牌茶业有限公司
长沙县长春茶厂
长沙县开慧茶厂
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茶博园
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
宁乡沩山茶叶基地
长沙茶庄、茶店与茶市
长沙茶叶内贸史略
空前繁荣的茶庄、茶店
长沙茶市概览
湘茶的对外贸易
茶业行会与行规
第六章 茶人茶事茶诗
炎帝神农氏的茶乡缘
孙思邈妙论茶叶药用功能
怀素与《苦笋贴》
裴休颁《税茶十二法》
李群玉咏茶
齐己禅茶一味
马殷茶政留青史
高郁以茶生财的谋略
李允则减茶税
惠洪:“沩山齿颊茶甘在”
张拭:“白鹤泉头茶味永”
赖文政与辛与辛弃疾
龙膺著茶书
李东阳:茶陵诗派溢茶香
陶澍赋诗推广家乡茶
曾国藩与永丰细茶
左宗棠整顿茶务
茶商巨富朱昌琳
齐白石画茶
《长沙民间艺术》
作者:陈泽珲 主编,陈先枢 撰稿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ISBN:9787508508610
出版时间:2008/5/1
开本:16开
页数:306
定价:49
目录:
序
第一章 湘绣
湘绣史钩沉
湘绣艺术
湘绣名师
第二章 浏阳花炮
浏阳花炮史略
浏阳烟花艺术
烟花鞭炮与长沙民俗
花炮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
第三章 铜官窑陶瓷
铜官窑考古发现
铜官窑陶瓷的艺术特色
铜官窑瓷诗与书法
铜官窑的传人
第四章 浏阳菊花石雕
菊花石的传说和历史
菊花石雕的艺术魅力
菊花石雕新老两代大师
第五章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溯源
望城剪纸的艺术风格
望城民间剪纸艺术家
第六章 长沙湘剧
长沙湘剧的历史沿革
湘剧戏班与戏园
从目连戏到湘剧高腔十大记
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和彭俐侬
第七章 长沙花鼓戏
从地花鼓到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戏班
从《刘海砍樵》到《打铜锣》《补锅》
胡华松和谢莲英的连袂戏
第八章 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的历史渊源
长沙弹词曲目及其艺术特色
弹词曲艺家舒三和、彭延昆
第九章 浏阳祭孔古乐
浏阳文庙与浏阳古乐
浏阳祭孔大典
浏阳古乐创始人邱之稑
第十章 火宫殿火神庙会和传统小吃
火宫殿与火神
火神庙会祭祀风俗
火神庙会民间艺术
傩戏皮影戏木偶戏
评书龙舞狮舞鼓舞
棕编面塑糖画吹糖人
火宫殿传统小吃及其艺术价值
附录 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