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出版]商务国际·汉语与汉字相关5册:《中国汉字源流》阐述汉字的演变发展、文化底蕴、规范改革、现状前途等;《古代汉语三百题》以问答形式,从文字、音韵、修辞、文化等方面介绍古代汉语常识;《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常用字》分析了日常书报、电视、网络中常见汉字的规范读音;《汉字部件解析》对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的形体、读音、名称、作用、构字数量等进行解析;《汉字部首解说》对部首的造字本义及其统属字的关系进行了解说。总定价138.4元,现团购价54元包邮!
★ 32开精装、平装,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7、2018年出版
★ 董琨《中国汉字源流》精装:阐述汉字的源流演变、文化底蕴、发展传播、规范改革、现状前途等,着重普及汉字知识
★ 吴润仪《汉字部件解析》精装:解析了514个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包括其历史演变轨迹、形体、读音、名称、作用、在常用字中出现的频率和构字数量等
★ 魏励《汉字部首解说》平装:论述了部首查字法的产生和发展,介绍了部首序的编排方案,对201部首的造字本义以及部中统属字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讲解
★ 杜永道《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常用字》平装:收录短文232篇,多选自语言文字专家杜永道十多年来在报刊专栏对读者关于常用汉字读音问题的答复
★ 祝鸿熹《古代汉语三百题》精装:采用问答的形式编写,针对古代汉语常识的学习提示要点、解释难点、辨析疑点,系统而概括地介绍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 本套书在指引入门、丰富知识、服务考试、查阅资料等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供广大师生和古代汉语研究者使用
《中国汉字源流》
汉字突破了古今几千年、纵横数千里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发挥其超时空的书写和识读功能,完整地记载与传承了中国文化。汉字作为汉语蕞好的记录工具、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
本书阐述了汉字的源流演变、文化底蕴、发展传播、规范改革、现状前途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普及汉字知识,讲解深入浅出,行文通俗易懂,是一本较好的汉字普及读物,可供关注汉字和对汉字感兴趣的读者领略、参考。
作者董琨,1946年生,福建福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研究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应用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专长是汉语文字、辞典编纂及研究,从事古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词典》审定委员会委员,主持修订第3版《辞源》。
《汉字部件解析》
本书以《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和《汉字部首表》为依据编写,详尽解析了514个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
部件解析内容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部件的历史演变轨迹,展示其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形体;第二部分介绍部件的读音、名称、作用以及在合体字中的位置和称谓;第三部分介绍部件在常用字中出现的频率和构字数量。可供学生、语文教师和广大汉字爱好者参考使用。
编著者吴润仪,语文出版社副编审,曾任语文音像出版社负责人,《汉语拼音报》《语言文字报》主编。主编作品《汉字详解字典》《多音多义辨析字典》《趣味汉字》等。
《汉字部首解说》
本书论述了部首查字法的产生和发展,指出了《说文》540部、《康熙字典》214部以及今天的201部《汉字部首表》规范的成绩和不足,介绍了国家标准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部首序的编排方案,对201部首的造字本义以及部中统属字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讲解,可供学生和语文教师学习使用,对部首查字法的研究与规范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魏励,商务印书馆编审,曾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20年,专门从事汉字规范化方面的研究,201部《汉字部首表》草案研制者之一,国家标准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汉字部首序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字学、辞书学。主要著作有《汉字规范字典》(主编),《简体繁体、海峡两岸东方汉字辨析手册》,《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中华大字典》(主编)等。
《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常用字》
本书收录短文232篇,多选自语言文字专家杜永道十多年来在报刊专栏对读者关于常用汉字读音问题的答复。书中所涉及的字音问题,常见于图书、报刊、电视、网络,具有普遍性。作者追本溯源,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翻阅本书,既可读准常用汉字的规范读音,也可轻松愉快地获取一些字音知识。
作者杜永道,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原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特约语言文字顾问。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语言文字报》、《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上撰写语言文字问题的专栏文章。
《古代汉语三百题》
问答呼应,帮你通晓文言知识;学思结合,助你读懂古代汉语。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编写,针对古代汉语常识的学习提示要点、解释难点、辨析疑点,内容涉及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诗律、词律、曲律、文体、文化常识等方面。其中绝大多数答问简明扼要,篇幅在千字左右;少数答问因为内容是综述性的,篇幅较长;且对于某些在学术界存有分歧的问题,只做客观介绍,供读者参考。
书中精选近300个专题,系统而概括地介绍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拨到位,语言通俗,科学实用,在指引入门、丰富知识、服务考试、查阅资料等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供广大师生和古代汉语研究者使用。
编著者祝鸿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建国后历次参加《辞海》修订工作,主编及参编辞书10多种。出版专著《文史工办书词典》(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繁简字 异体字 正体字举例对照辨析手册》(主编,西泠印社,2004)等。
《中国汉字源流》
作者:董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3368
出版时间:2017年1月第1版 2018年1月第2次印刷
开本:32开
页数:195
定价:35元
目录
一、汉字的起源
(一)仓颉的传说及其他
(二)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
(三)陶器、龟甲上的图形、刻画符号
二、汉字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
三、汉字的古文字阶段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简牍文
(四)其他材料上的古文字
(五)战国文字
(六)小篆
四、汉字的孳乳
(一)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二)造字法的总结——“六书”
(三)汉字的数量和字典
五、汉字的进一步定型
(一)隶书
(二)草书
(三)楷书
(四)行书
(五)简易律和区别律
六、正俗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正俗字
(二)古今字
(三)异体字
(四)繁简字
七、汉字与汉语关系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造成的汉字字音的变化
(二)词义的发展造成的汉字字义的变化
(三)词的形式的发展造成的汉字性质的变化
八、汉字和中国古代文化
(一)天干和地支
(二)从禾苗到China
(三)“羊”的地位
(四)鼻子扫帚
(五)“天人合一”的思想折射
(六)从“幺”体现的思维方式
(七)“合”字的哑谜
(八)拆字与政治斗争
(九)汉字的“塔布”——避讳
九、汉字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字的双向影响
(一)汉字对历代少数民族文字的影响
(二)汉字对某些外国文字的影响
(三)外族或外国文字对汉字的影响
十、汉字在历史上的功与过
十一、汉字的规范和改革
十二、汉字的现状和前途
十三、历代的汉字研究概况
后记
《汉字部件解析》
作者:吴润仪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5041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414
定价:39.8元
目录
前言
笔画序检索表
正文
附录
本书常用术语
现代常用字部件表
汉字部首表
《汉字部首解说》
作者:魏励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1340
出版时间:2015年6月第1版 2018年1月第5次印刷
开本:32开
页数:130
定价:14.8元
目录
说明
部首概述
201部首表
部首解说
附录
历代字书(字词典)部首数量表
参考文献
《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常用字》
作者:杜永道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1593
出版时间:2015年7月第1版 2018年1月第3次印刷
开本:32开
页数:193
定价:13.8元
目录
一 ABB式形容词中BB的读法
二“阿”的两种读音
三“挨”在“挨着坐”和“挨到天亮”中的读音
四“谙”“铵”“胺”怎么读
五“拗”在“违拗”和“真拗”中的读音
六“稗官野史”的“稗”读bai,不读bi
七“宝藏”和“矿藏”中“藏”的读音
八“堡”在地名中的读音
九“曝光”中“曝”的读音
一〇“背包”的读音
一一“奔”读一声ben和读四声ben意思不同
一二“绷得紧紧的”的两种读法
一三“薄”在“薄壳结构”中怎么读
一四“匕首”的“匕”读三声bi,不读四声bi
一五“便”的两种读音
一六“殡”读四声bin,不读一声bin
一七“屏”在“屏除杂念”中的读音
一八“柏”在“柏拉图”中的读音
一九“泊”在“门泊东吴万里船”和“罗布泊”中的读音
二○“簸”在“颠簸”中读三声bo,不读四声bo
二一“嘈杂”的“嘈”怎么读
二二“草丛”的“丛”怎么读
二三“差”有四个读音
二四“裳”在“霓裳”中读ch6ng,不读shang
二五“场”在“一场风波”中怎么读
二六“唱片”中的“片”读第几声
二七“陈寅恪”的“恪”怎么读
二八“谌”做姓氏怎样读
二九“称”在“称职”“称心如意”中的读音
三○“炽热”的“炽”读chi,不读zhi
三一“臭”在“铜臭”中的读音
三二“处”在“处理
三三“创”在“创伤”“重创”中的读音
三四“撮”在“一撮头发”中读zu6
三五“大大咧咧”等词的读法
三六“大腹便便”中的“便便”读pianpian,不读bianbian
三七“呆板”怎样读
三八“逮”在“逮住”“逮捕”中的读音
三九“当年”的两种读音
四〇“档案”的“档”读四声dang,不读三声dang
四一“地方”的丽种读音和意思
四二“调配”的两种读音和意思
四三“度”在“揣度”中读音
四四 “嗯”应该怎么读
四五“儿”的几种读法
四六“坊”在“牌坊”中怎么读
四七“绯闻”的“绯”怎么读
四八“菲薄”“芳菲”中“菲”的不同读音
四九“拂面”“拂袖”中的“拂”读fu,不读fo
五〇“脯”在“果脯”中读fu,不读pu
五一“噶”在“准噶尔盆地”中的读音
五二“盖”做姓氏时怎么读
五三“杆”的两个读音
五四“扛鼎之作”的“扛”怎么读
五五“胳肢”“胳肢窝”中“胳”的不同读音
五六“更”在“打更”“深更半夜”中的读音
五七“供”在“供应”“供认”中的读音
五八“勾当”的“勾”怎么读
五九“呱”在“呱呱坠地”和“蛙声呱呱”中的不同读音
六〇“骨头”的读法
六一“冠心病”“花冠”中的“冠”怎么读
六二“汗”在“可汗”中读二声han
六三“荷”在“荷枪实弹”中的读音
六四“哼”有几个读音
六五“横”在“横加”跟“横财”中读音不同
六六“红”( hong)在“女红”中读gong
六七“哄”在“一哄而起”中的读音
六八“划”在“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中怎么读
六九“华”在“华山”中读四声hua,不读二声hua
七〇“晃”在“在我眼前一晃”中的读音
七一“会”‘桧”“刽”的读音
七二“诲”只读四声hui,不读三声hui
七三“混”读四声hun,读二声hun时宜写成“浑”
七四“和泥”跟“和稀泥”中“和”的读音
七五“藉”在“狼藉”“慰藉”中的不同读音
七六“几”在“几乎”中读一声j
七七“奇数”的“奇”读ji,不读qi
七八“济”在“济南”“济州岛”中的读音
七九“脊梁”中的“脊”读三声ji,不读二声ji
八〇 “夹”在“夹击”“夹衣”中的不同读音
八一“戛”在“戛然而止”“戛纳”中的读音
八二“间”在“间隔”“当间儿”中的读音
八三江姐的名字“江竹筠”怎么读
八四“酵母”“发酵”中的“酵”读jiao
八五“结”的两个读音怎么读
八六“尽”在“尽量”中的两种读音
八七“劲”在“强劲”中的读音
八八“禁”在“不禁”中读一声jin,不读四声jin
八九“颈椎”的“颈”读三声jing,不读四声jing
九〇“灸”读三声jiu,不读一声jiu
九一“咎由自取”中的“咎”读四声jiu,不读一声jiu
九二“绢”读四声juan,不读一声juan
九三“角斗”的“角”怎么读
九四“倔”单说时读四声jue,在“倔强”中读二声jue
……
《古代汉语三百题》
作者:祝鸿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3757
出版时间:2017年1月第1版 2017年9月第2次印刷
开本:32开
页数:287
定价:35元
目录
引言
001 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否就指文言文?
002 现代人为什么要学古代汉语?不研究古籍的人要不要学习古代汉语?
003 学习古代汉语从何着手?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004 怎样对待古文阅读中的拦路虎?
005 为什么说学习古代汉语要善于发疑?
字典辞书
006 学习古代汉语要经常使用哪些字典、辞书?
007 解决古代汉语的疑难问题可以借助现代汉语字典、辞书吗?
008 《经籍籑诂》是怎样一部辞书?
009 继承和发展《经籍籑诂》的《故训汇纂》是怎样一部工具书?
010 《说文解字》是怎样一部书?查考汉字本义是不是可以依靠它
011 《说文》四大家指谁?各有哪些代表作
012 雅系辞书有哪些?
013 怎样评价和利用《康熙字典》?
014 常用的汉字检字法有哪几种?
015 我国古代辞书的编制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辞书有哪些是最早和最有影响的?
016 字书、字典、辞典、辞书有没有区别?它们是同一对象的不同名称还是各有所指的不同对象
文字
017 什么是古文字?什么是古文字学
018 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吗?
019 什么是“六书”?它是汉字造字所依据的原则吗
020 象形字和图画有什么区别?
021 指事字的特征是什么?它同象形字、会意字怎样区别
022 会意字和形声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023 形声字有哪些特殊类型?什么是省声字、亦声字、省形的形声字和多形多声的形声字
024 形声字的意符有什么作用?今天还能利用它吗?
025 形声字的声符有什么作用?今天还能利用它吗
026 部首、偏旁、意符有没有区别?有什么区别
027 什么叫转注
028 什么叫古今字?古今字是怎样形成的
029 什么叫本字?什么叫初文
030 什么叫本义?推求汉字本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031 什么叫引申义?引申有哪些类型
032 什么叫假借义?假借有哪些类型
……
音韵
训诂
语法
修辞
诗律
词律
曲律
古代文化常识
古文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