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诺奖作家古尔纳作品五册《最后的礼物》《赞美沉默》《天堂》《来世》《海边》,拼凑出宏大叙事图景,为读者带来丰富的文化想象与情感体验。特别收录古尔纳获奖演说未删节全译,一睹跨越两个大陆、多种文明交融下的成长与写作秘密。
《天堂》和《来世》追溯了桑给巴尔祖辈的故事,读者可将这两部作品作为成长小说阅读。
《海边》是最能体现古尔纳对难民处境关注的一部作品,尤其是对身处不同文化夹缝中的难民群体的关注。
《赞美沉默》和《最后的礼物》可视作姐妹篇,聚焦移民两代所遭遇的身份危机,并尝试探讨出路何在。
★32开精装,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古尔纳的作品大多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
★此次团购的5册图书系中国大陆首次出版的古尔纳作品中文译本。
《最后的礼物》
本书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出版于2011年的作品,也是他的另一部小说《赞美沉默》的姐妹篇。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阿巴斯因自卑和猜忌,在十九岁时抛妻弃子,逃离故乡桑给巴尔,成为一名水手,穿梭于世界各大港口,过着居无定所的阿飞生活。直到十五年后,他在英国埃克塞特与一位出生后即遭遗弃的黑人混血姑娘玛丽亚姆一见钟情,二人决定在诺里奇定居,开启一段生儿育女的平凡生活。
然而,人生并非从此幸福美满。英国移民的卑微身份始终如梦魇般弥漫整个家庭。而阿巴斯闭口不提桑给巴尔的一切,更是令一对儿女如同无根的浮萍,在身份认同的问题上迷失了自我。阿巴斯在六十三岁那年中风,此后便缠绵于病榻,直至过世。在这段临终岁月里,他用尽大半生努力淡忘的那片遥远故土,在他脑海中变得愈发清晰,令他魂萦梦牵。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最终对着一台录音机,缓缓道出了他完整的人生故事,为孩子们留下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礼物。
《赞美沉默》
我感到胸口有硬块,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心脏病,而我的确有心病。
离开非洲故土20年,我在英国的中学干着不喜欢的工作,和爱玛的爱情在平庸的日常摩擦中消耗殆尽。
直到一封家书邀请我回国探亲,他们在为我张罗相亲的事儿。是的,我从未向他们告知英国的一切,在他们眼中,我还是个单身汉。此行我也另有目的,我想要母亲打破多年的沉默,让她说出父亲的出走之谜。他为什么可以抛下妻儿,一走了之?
我坚信在厘清过往的谜团之后,我和爱玛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但终将事与愿违……
《天堂》
故事发生在百年前处于德国殖民阴影下的东非桑给巴尔,这片多种文明交融、多种宗教并存的古老土地。男孩优素福被父亲抵押给商人阿齐兹偿债,从此跟随商队行走异乡,亲历生存之难。他困惑于他成长仪式上的领路人阿齐兹的阴阳莫测;他好奇于被深锁在花园背后的疯女人的泣泣私语;他痴迷于旅途中那座火焰墙般的巍峨悬崖,它仿若天堂之门,令他天眼开启:是忍辱偷生,守着方寸店铺变成一个小掌柜,还是在残酷的世界中变得像铁一样结实,去找寻有花园和喷泉,更有自由与尊严的穷人的天堂?
《天堂》发表于1994年,是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少年未经世事、不加滤镜的视角,将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嵌于社会动荡、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通过书写一代移民的前生,来“努力保存那种记忆,找回人们赖以生活,并以此认知自我的那些时刻与故事”。
《来世》
“……我失去了父母,甚至都不了解他们。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记得他们。后来,我失去了哥哥伊利亚斯,我小时候,他的出现就像真主的恩赐。我无法忍受再失去你。”
“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哈姆扎说,“我小时候也失去了父母。我失去了家,因为盲目渴望逃离,还差点儿丢了命。在我来到这里遇到你之前,我过的就不叫日子。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来世》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非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伊利亚斯就在东非海岸上被德国殖民军队拐走。离家多年以后,伊利亚斯回到自己的村庄,得知父母早已去世,妹妹阿菲娅寄人篱下,说是收养,实则如奴隶般饱受虐待。哈姆扎同样从战场归来,肉体、精神都已伤痕累累,几乎一无所有——直到他遇见了美丽而勇敢的阿菲娅。随着这几个年轻人生活、工作和恋爱,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而就在此时,战争的阴影又一次迫近,历经艰险才得以重聚的亲人又一次面临分离。
《海边》
本书是2021年诺奖作家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20世纪末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中年人萨利赫·奥马尔的遭遇。抵达英国后,奥马尔被安排暂住在一个海边小镇,由于入境时使用了昔日家乡仇敌赖哲卜·舍尔邦的名字,其子拉蒂夫找上门来,由此引出了两家人的恩怨情仇。一同身处饱受敌视的异国他乡,奥马尔和拉蒂夫渐渐敞开心扉,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小说采用倒叙、插叙等方式交代了主人公奥马尔背井离乡的原因,由此引出种种记忆,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桑给巴尔的殖民独立史。叙述角度的不断变化,回忆与遗忘相互交叠,形成了古尔纳独特的叙事艺术。《海边》展现了古尔纳对难民处境的深切关注,尤其是对于身处不同文化夹缝中的难民。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年12月20日出生于桑给巴尔(现隶属坦桑尼亚),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英国籍坦桑尼亚裔作家,代表作有《天堂》《沙漠》《海边》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陆续出版了10多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2021年10月7日,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2022年9月,古尔纳的首辑中文译本面世,包括《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5部作品。
2024年3月,古尔纳来华访问。
《最后的礼物》
作者:(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0883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32开
页数:296
定价:78
目录:
1 一天
2 搬家
3 逃跑
4 归来
5 仪式
译后记
附录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获奖演说“写作”
《赞美沉默》
作者:(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0913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32开
页数:261
定价:68
目录:
第一部分 003
第二部分 119
第三部分 205
附录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奖演说“写作”
《天堂》
作者:(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0890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32开
页数:283
定价:78
目录:
译序 故事与译事
第一章 有围墙的花园
第二章 山乡小镇
第三章 内陆之旅
第四章 火焰门
第五章 心心念念的树林
第六章 血块
附录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奖演说“写作”
《来世》
作者:(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0876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32开
页数:342
定价:78
《海边》
作者:(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0906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32开
页数:296
定价: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