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遗产》,收录首届全国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长培训班讲义22篇,作者均为文物古建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涉及世界遗产及中外文物、古建的修复、保护和相关法规等。
本书所收文章由国内众多文物、古建、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囊括葛承雍【中国先进文化与古建保护修复】、侯幼彬【中国建筑的符号遗产】、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刘大可【古建筑瓦石作相关知识】、陈志华【乡土建筑保护十议】等二十余篇,书后附《建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文件》《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
★16开平装,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物研究所主编,集合国内各文物研究院及高校学者共同编写
★以真实准确的数据和大量有据可查的史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家级和世界级文物、古建、遗产的概况、修复、保护、规划等
中国文物建筑如同一石刻的史学年鉴,一砖一瓦都在谱写着历史的篇章,一梁一柱都在诉说着文明的变迁。五千多年的中国建筑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和空间演变,浓缩结晶成了当今珍贵异常的人类文化遗产。满载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的古代建筑展现在世人面前时,那种丰厚的历史价值、绝伦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科学价值都对人们产生了强大的震憾力和民族自豪感。
文物建筑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是多种历史信息的载体,这些被蕴涵的历史信息是其存在的基础和本质特征。文物建筑比较全面地记录着一个或几个历史阶级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对其保护就是尽可能地保留、保持并反映其中的信息。文物建筑的保护目标与其它文物完全一致,但由于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尺度及功能等因素,保护也需要更多地综合方法、涵盖着石质、木质、生物、化学、环境等诸多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物建筑保护就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历史阶段,文物建筑保护的兴起已成必然。与国际上百年来文物建筑保护学科发展的历程相比,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尽管历史短,手段少,经费缺,但发展仍十分迅速。近年来从工程实践到管理类型、规模、深度已经逐渐与国际同类行业接轨,许多建筑院校也开展了文物建筑保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目前仍处在一个经济建设初步发展的过程。
五六十年代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与环境问题不幸地在中国大地上重演,文物建筑不加保护的拆毁和搬迁更为严重,许多地方把文物建筑作为旅游休闲的摇钱树而无限制地开发。这些情况的出现有许多因素,从文物建筑保护自身角度来讲,学科本身的不成熟是重要原因。在教育方面,我国目前各界对文物建筑保护的学科与名称还存在差异,而原有的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与文物建筑保护有一定的差异。在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基础理论较弱,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条件相对较差,在很多方面还是空白,这种滞后性对文物建筑保护实践无疑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使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能够适应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开展了全国省级文物古建研究所(保护中心)所长(主任)专业管理的培训工作。目的在于:掌握政策法规,学习基础理论,提高管理能力,增强业务素质,使受培训者在领导管理机构、组织业务实施,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一个显著的提高;并积极编制教学大纲、整理学员论文,对教学研讨,实习实践报告等教学成果进行转化,服务于行业工作的深入发展;建立所长信息动态数据库,为今后轮训提供基础资料。同时要求培训单位不断总结培训、教学经验,在培训模式、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组织安排等方面,为持续发展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中国文物研究所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培训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师选聘和教材编写等方面要求制定了详尽的培训计划、实施组织和保障措施,全国省级文物古建研究所(保护中心)所长(主任)专业管理培训班于2003年10月13日正式开班,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的22名省级文物古建研究所(保护中心)所长(主任)参加了为期2个月高强度、大信息量的脱产学习。培训期内,特别邀请了35名国内外知名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专家、学者授课,按计划开设课程16门类,理论教学200余学时、报告14场、文保论坛15次、外地考察实习3处,以及多次近地现场考察。在本次培训工作中,国家文物局寄予了高度的重视,多位领导亲自讲学;中国文物研究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领导跟踪每个阶段和环节的具体工作,培训中心无疑付出了相当大的劳动;各省、直辖市的文物主管部门对这次培训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派出本系统的骨干参加学习。特别使我们感动的是,所有被邀请授课的专家、学者,他们不同程度地克服了因身体不适、业务繁忙、交通不便和天气不利等困难,不遗余力地传授技艺;如王仲杰先生带病坚持登上讲台。每位学员在工作单位都是领导,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集中精力专心学习,很快就完成了从领导到学生、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变,令人敬佩。
开设的16门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行政管理、专业理论、专题研讨、现场实习六大方向;理论教学都采用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每场报告都是一个精彩的知识点播,内容宽泛、演讲精彩,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各位所长(主任)既是本次培训班中的学员又是长期从事古建筑保护的实践工作者,所以我们请每位学员开学前准备一份报告,在学习期间开辟文保论坛,互相交流各地各自的实践经验,共同促进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效果非常显著。可谓耕耘颇深,收获颇丰。
本次“全国省级文物古建研究所(保护中心)所长(主任)专业管理培训班”是国家文物局系列培训班的第一期,经专家验收评估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汇编的“全国省级文物古建研究所(保护中心)所长(主任)专业管理培训班讲义”应该说是其中计划的一项转化成果,尽管因故不够完整,有所遗憾,但对促进我国古建筑乃至整个文物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最后,感谢为第一期“全国省级文物古建研究所(保护中心)所长(主任)专业管理培训班”工作付出辛苦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协助支持单位、各位学员及其服务人员,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将永远记载你们的一份努力。
《文物·古建·遗产——首届全国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长培训班讲义》
作者:中国文物研究所 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16139
出版时间:2004-01
开本:16开
页数:379
定价:88.00
目录
中国先进文化与古建保护修复 葛承雍
文物保护工程法律规范概要 李晓东
中国建筑的符号遗产 侯幼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王景慧
古建筑保护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姜怀英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主要理念 王世仁
关于旅游规划 刘德谦
中西方建筑文化概论 王贵祥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马炳坚
古建筑瓦石作相关知识 刘大可
国外古建筑木质表面装饰材料的保护修复简述 詹长法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若干问题探讨 谢凝高
世界遗产事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郭旃
乡土建筑保护十议 陈志华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概述 刘曙光
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的重要举措 柴晓明
建筑考古学 杨鸿勋
文物保护项目中的概、预算编制与管理 付清远
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 姜中光
多学科在古建保护中的应用 黄克忠
文物保护测绘 注祖进
从北京古建筑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萧默
附件:
建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文件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1964年5月25日在威尼斯通过)
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
(1994年11月1一6日,奈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