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艺术>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国文化艺术名著丛书”4册:李朴园《中国艺术史概论》、郑昶《中国画学全史》《中国美术史》、祝嘉《中国书学史》。底本上乘、精编精校,深具学术和阅读价值。

精选各著作原始版本为底本,内附详细注解,资料丰富严谨,详实可靠,系统而全面地再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演变,深具阅读、研究价值。

×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所选著作,皆以其原始版本为底本,甄选不同版本分别勘校,择优整编成书
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但易引起误解的人名、地名仍保持繁体;习见的异体字、通假字,原则上保持原貌
各书附后记,整理者对著者爵里、版本流布及相关评论均有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ztw*** 2024/3/9 20:18:16
    文化。买。没有理由。好书真的是太多了,难过人生短暂,读书时间被压缩的不能再压缩了(好像自己多忙),如果念书时光能重新来过,选择天天泡在图书馆里。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张之洞有言:“凡有力好事之人,若自揣德业学问不足过人,而欲求不朽者,莫如刊布古书一法。其书终古不废,则刻书之人终古不泯。且刻书者,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亦利济之先务,积善之雅谈也。”
美哉斯言,《中国文化艺术名著丛书》的出版,正是不朽之事业。

分册介绍

《中国艺术史概论》
从原始社会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一段数千年的历史,本书将其划分为十个时期来讲述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重点涉及各个时代造型艺术即建筑、雕刻、绘画的发展。每个时期为一章,通过解释时代命名的由来,介绍该时期物质生活条件和该时期的社会文化,使读者了解该时期的艺术背景,*后分别介绍该时期建筑、雕刻、绘画的发展状况、技巧、思想等.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了从原始社会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艺术变迁史。作者运用了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艺术时代进行划分,相对于前人传统的划分更为灵活,堪称独到。
作者简介
李朴园(1901-1956),又名李文堂,河北曲周人。早年考入河北第四师范,1926至1927年就学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后追随校长林风眠南下。历任民国时期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专美术史论教授、出版课课长、图书馆馆长,国立艺专和江苏教育学院教授。抗日战争时期,李朴园到重庆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后来被派为西北抗日戏剧宣传队第八队(简称剧宣八队)队长。李朴园率领这个队在陕、甘、宁、青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成绩颇著。1941,李朴园带领该队来西宁,住昆仑旅社。这个宣传队有大型话剧《雷雨》《日出》《野玫瑰》《雾重庆》等;小戏有《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歌曲有《保家乡》《大刀进行曲》《抗日游击队歌》《流亡三部曲》和《黄河大合唱》等,都是当时抗日大后方流行的名剧名曲,也有相声、快板等小节目。

《中国书学史》
全书共分为十四章,上自唐虞以前,下至晚清末年。按惯常历史断代分类,每一朝代单列一章,同一朝代因政权交替分立以及书风演变较大者另分而论之。如汉代书学分西汉与东汉,晋代书学分西晋与东晋,宋代书学亦内分北宋与南宋。每一朝代均先有总论,再详列本朝书家,擅帖或擅碑者,并无偏废。《书学史》统括了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全貌,书中所列书家计有2000多人,所引用书目达500多种,搜罗详尽,史料翔实,粗具书法通史的结构体系,是中国书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祝嘉(1899-1995),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理论家,1941年完成30余万字的《书学史》,一生共撰写书学专著、文章约70种计360余万字,特别是其《书法史》一书影响颇大, 其对中国书法史、 尤其是碑学等的研究有较大学术意义。叶康宁,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艺术史研究室主任,《艺术学研究》执行主编,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画学全史》
全书起自上古,迄于清末,分作实用时期、礼教时期、宗教化时期、文学化时期,而仍不打破其朝代,唐虞以前为实用时期,三代秦汉为礼教时期,三国至五代为宗教化时期,自宋迄清为文学化时期。周秦以前,绘画幼稚,资料不充,另法叙述外,自汉迄清,则每一时代为一章,每一章作概况、画迹、画家、画论四节,历叙各代绘画流派、名家名作及绘画理论,广征博引,条分缕析,叙次井然。
作者简介
郑昶(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亦善诗词、书法。精画学理论。作品屡次赴英、德、日、美等国展出并获奖。著《中国美术史》、《中国壁画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画学全史》等。

《中国美术史》
本书分为六章,在绪论中,作者将中国美术的演进同世界美术的发展进行比较,从而提出中国艺术的发展应致力于不断抉发民族精神,开拓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新局面。后五章内容系统而简明地阐述了雕塑、建筑、绘画、书法和陶瓷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并按照时代的发展和技巧的演进来详述各种美术形态的源流、派别,以及各派代表作家或代表作品、特殊事实等。书末附参考书,每章均设有思考题,有助于学者的参考研究。
本书初版于1935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发行,列入“中华百科丛书”。此次出版即以此为底本编辑整理,将繁体字竖排改为简化字横排,在尊重底本的前提下对个别字词和标点作了技术处理,余则保持底本原貌。
作者郑昶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中国艺术史概论》
作者:李朴元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4757
出版时间:2014-01
开本:16开
页数:182
定价:28.00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意义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原始社会一般的文化
  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艺术
第二章  初期宗法社会
  第一节  初期宗法社会释义
  第二节  初期宗法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初期宗法社会一般的文化
  第四节  初期宗法社会的艺术
第三章  后期宗法社会
  第一节  何谓后期宗法社会
  第二节  后期宗法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后期宗法社会一般的社会文化
  第四节  后期宗法社会的艺术
第四章  初期封建社会
  第一节  何谓初期封建社会
  第二节  初期封建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初期封建社会一般的社会文化
  第四节  初期封建社会的艺术
第五章  后期封建社会
  第一节  后期封建社会解题
  第二节  后期封建社会之物质生活
  第三节  后期封建社会一般的文化
  第四节  后期封建社会的艺术
第六章  第一过渡期社会
  第一节  第一过渡期社会解题
  第二节  第一过渡期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第一过渡期社会一般的社会文化
  第四节  第一过渡期社会的艺术
第七章  初期混合社会
  第一节  初期混合社会论
  第二节  初期混合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初期混合社会一般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初期混合社会的建筑艺术
  第五节  初期混合社会的雕刻艺术
  第六节  初期混合社会的绘画艺术
第八章  后期混合社会
  第一节  后期混合社会解题
  第二节  后期混合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后期混合社会一般的文化
  第四节  后期混合社会之建筑
  第五节  后期混合社会之雕刻
  第六节  后期混合社会之绘画
第九章  第二过渡期社会
  第一节  第二过渡期社会解题
  第二节  第二过渡期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第二过渡期社会的一般文化
  第四节  第二过渡期社会的建筑
  第五节  第二过渡期社会的雕刻
  第六节  第二过渡期社会的绘画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解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一般的文化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筑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雕刻
  第六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绘画
第十一章  中国艺术之将来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现在与将来
  第二节  中国雕刻之现在与将来
  第三节  中国绘画之现在与将来
总结
后记



《中国画学全史》
作者:郑昶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5143
出版时间:2014-08
开本:16开
页数:456
定价:58.00

目录:

自序
实用时期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一节 画之起源
  第二节 画之成立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第三章 汉之画学
  第五节 概况
  第六节 画迹
  第七节 画家
  第八节 画论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第十节 画迹
  第十一节 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第十四节 画迹
  第六节 画迹
  第七节 画家
  第八节 画论
宗教化时期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第十节 画迹
  第十一节 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第十四节 画迹
  第十五节 画家
  第十六节 画论
 第六章 隋之画学
  第十七节 概况
  第十八节 画迹
  第十九节 画家
  第二十节 画论
 第七章 唐之画学
  第二十一节 概况
  第二十二节 画迹
  第二十三节 画家
  第二十四节 画论
 第八章 五代之画学
  第二十五节 概况
  第二十六节 画迹
  第二十七节 画家
  第二十八节 画论
文学化时期
 第九章 宋之画学
  第二十九节 概况
  第三十节 画迹
  第三十一节 画家
  第三十二节 画论
 第十章 元之画学
  第三十三节 概况
  第三十四节 画迹
  第三十五节 画家
  第三十六节 画论
 第十一章 明之画学
  第三十七节 概况
  第三十八节 画迹
  第三十九节 画家
  第四十节 画论
 第十二章 清之画学
  第四十一节 概况
  第四十二节 画迹
  第四十三节 画家
  第四十四节 画论
附录一 历代关于画学之著述
附录二 历代各地画家百分比例表
附录三 历代各种绘画盛衰比例表
附录四 现近画家传略
后记


《中国书学史》
作者:祝嘉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4733
出版时间:2014-01
开本:16开
页数:372
定价:48.00


目录:
于序
自序
第一章  唐虞以前之书学
第二章  三代之书学
    第一节  夏朝之书学
    第二节  商朝之书学
    第三节  周朝之书学
第三章  秦朝之书学
第四章  汉朝之书学
    第一节  西汉之书学
    第二节  东汉之书学
第五章  三国之书学
第六章  晋朝之书学
    第一节  西晋之书学
    第二节  东晋之书学
第七章  南北朝之书学
    第一节  南朝之书学
    第二节  北朝之书学
第八章  隋朝之书学
第九章  唐朝之书学
第十章  五代之书学
第十一章  宋朝之书学
第十二章  元朝之书学
第十三章  明朝之书学
第十四章  清朝之书学
附录一  历代书家一览
附录二  引用书目
后记


《中国美术史》
作者:郑昶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4795
出版时间:2014-01
开本:16开
页数:98
定价:20.00


目录:
编辑大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雕塑
第三章  建筑
第四章  绘画
第五章  书法
第六章  陶瓷
参考书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