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出品《中国近代通史》2册: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    1945】、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32开精装。珍贵史料,聚焦影响中国命运的历次转折,解读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从1937-1949的中国历史进程出发,全面解读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历程,对一些过去因史料未能弄清的史实进行澄清,还对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国共谈判、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等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和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并依凭新史料,重构史实,提出新的认识和见解。

×

推荐理由

32开精装,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叙述清楚透彻,文字流畅可读,充分反映出注重叙事的特点,对所写时段的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进程和相关关系、对历史人物在其中的活动及其背景与由来

丛书在编纂过程中,广泛搜集和使用了各种历史资料。各卷作者还费力搜集和利用了尚未出版的各档案馆存档资料,其中不仅有以往利用较多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还有以往利用较少的中共中央档案、军事档案馆和一些地方的档案馆,以及台北国史馆资料、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档案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图书馆藏国民党军政人物档案、苏联解密的档案等历史资料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ztw*** 2023/2/24 15:36:41
    质量非常好,物流超级快
  • zhz*** 2023/2/24 12:04:52
    很好的—本书
  • ztw*** 2022/12/16 20:45:13
    《中国近代通史》是迄今为止我国大规模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也是唯一一部完整地叙述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的学术专著。该书改变过去单纯政治史的传统模式,以革命范式为主,以现代化范式的补充,全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历程。并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其中许多重要史料是近年来新发现并首先披露),吸收港、台及国际研究的新成果编纂而成。
  • ztw*** 2022/11/28 14:31:01
    这套书绝版了,想不到淘书团能买到,十点蹲守下手要快
  • ztw*** 2022/11/18 17:04:37
    装精精美,印刷精良,值得一看
  • *** 2022/11/18 7:11:17
    两册全新塑封!!
  • ztw*** 2022/11/8 21:01:26
    近代史能收多少是多少
  • 151*** 2022/11/6 10:06:31
    是精装本,内容看起来也还不错。
  • 271*** 2022/11/5 17:49:31
    内容很不错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通史》是中国社科院“十五”期间的重大科研项目,是迄今为止我国*大规模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也是唯*一部完整地叙述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的学术专著。该书改变过去单纯政治史的传统模式,以革命范式为主,以现代化范式的补充,全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历程。并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其中许多重要史料是近年来新发现并首*披露),吸收港、台及国际研究的新成果编纂而成。

本次团购第9-10卷:

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

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作者简介

主编张海鹏,1939年5月生,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著有《中国近代史稿》《中国军事史略》《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东厂论史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等多部著作。

汪朝光,1958年10月出生,江苏南京人,著名民国史学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副所长,民国史研究室研究员,上海大学特聘兼职教授等。曾赴斯坦福、哥伦比亚等大学访问研究,任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客座教授等,是权威版本的《中华民国史》的主要编著者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通史》的主要作者之一。

王建朗,1956年生,江苏姜埝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秘书长、中国抗日战争学会副会长。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庆应大学、岛根大学、中央大学及香港大学等海外高校从事学术交流活动;作为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及近代史研究所领导曾次出访澳大利亚、荷兰、韩国、匈牙利、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曾景忠,江苏省泰兴县人。1937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0年-1974年在办公厅工作,1974年调至美术学院,曾担任政治理论课教学。1979年-1980年在党校理论部进修党史。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先后参与编辑学术刊物《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任《抗日战争研究》主编(执行),为编审(研究员)。编译著成果:合编《宁调元集》、《蒋经国自述》(资料);合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编《中华民国史研究述略》、《中国史研究述评》:主编《抗日烽火群英》、《二十世纪中国大事典》、《血色长空中国空军抗战纪实》(合作):撰著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党史论文多篇:合撰《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卷。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抗日战争(1937-1945)》
作者:王建朗,曾景忠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42040
出版时间:2007/6/1
开本:32
页数:675
定价:52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端
 第二节 国防最高会议设立部署全国抗战
 第三节 淞沪抗战爆发  全国掀起抗战高潮
第二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对日作战
 第一节 华北战场对日作战
 第二节 淞沪会战
 第三节 国民政府迁都与南京沦陷
 第四节 武汉抗战时期南北战场作战
 第五节 敌后游击战
 第六节 中国海军和空军的对日作战
第三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一节 政治上出现新气象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第三节 文化与教育
 第四节 海外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
第四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外交
 第一节 争取苏联援华
 第二节 德国的短暂中立与中德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英美迈出援华的最初步伐
第五章 抗日战争中期的对日作战
 第一节 进人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抗日军事的调整
 第二节 1939年至1940年初的正面战场作战
 第三节 1940年至1941年的正面战场作战
 第四节 中国空军和海军的对日作战
 第五节 敌后抗日战场
第六章   日本扶植傀儡政权以及对沦陷区的统治
 第一节 华北、华中地方傀儡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汪精卫投敌与汪伪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与掠夺
第七章 苦撑待变与外交形势的变化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第二节 中英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美国逐步走上援华制日道路
 第四节 国民政府与日本的秘密接触
第八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对日作战
 第一节 反法西斯国家结盟  中国战区成立
 第二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第三节 滇西失陷与滇西抗战
 第四节 1942年至1943年的正面战场作战
 第五节 敌后战场中共军队的发展和国民政府军的衰微
 第六节 1944年正面战场作战
 第七节 中国空军与海军的对日作战
 第八节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第九章   敌后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与大后方社会危机的出现
 第一节 敌后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与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大后方的政治与经济状况
第十章 战时民主运动的兴起与联合政府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
 ……
第十一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中美的发展 
第十二章 战时的文化、思想与学术
第十三章 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作者:汪朝光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42088
出版时间:2007/6/1
开本:32
页数:601
定价:45

目录:
第一章 战与和的变奏
 第一节  国共重庆谈判
 第二节 边打边谈
 第三节 国共停战与政协会议
 第四节 政治协商进程之顿挫
 第五节 东北局势的演进
第二章 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一节 军事调处的失败
 第二节 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
 第三节 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
 第四节 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
 第五节 国民党的重点军事进攻
第三章 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一节 怨声四起之接收与复员
 第二节 此起彼伏的学潮
 第三节 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分化
 第四节 国民党一党制宪之纷争
 第五节 地方与边疆问题
 第六节 经济恢复重建之困难
 第七节 胜利后的弱势外交
第四章 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一节 国共军事攻守之易位
 第二节 国民党实行“戡乱动员”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之衰颓
 第四节 “训政”终结与“行宪”开场
 第五节 一败涂地的币制改革
 第六节 国共内战与土地改革
 第七节 中共力量的全面崛起
第五章 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
 第一节 决战前的国共两军争夺
 第二节 豫东战役与济南战役
 第三节 辽沈战役
 第四节 淮海战役
 第五节 平津战役
第六章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一节 蒋介石引退与李宗仁登台
 第二节 北平和谈
 第三节 渡江战役与淞沪战役
 第四节 国民党军事的全面败退
 第五节 国民党撤离大陆退守台湾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节 中共建国的理论准备
 第二节 中共建国的实际准备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