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1-4册,收集和编译日本【战史丛书】【朝日新闻】中关于武汉会战的资料和报道,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原貌呈现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
《<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立足全局,从宏观整体角度来叙述武汉会战,书中有较多的日本政府、大本营、参战各军的谋略、命令等,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方对武汉会战的决策进程;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3册收录《朝日新闻》对日军在武汉会战的表现进行的动态报道,也包括日本国内及中国武汉的相关报道,从中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日军行动的进程和细节。
四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日本人“眼中”的武汉会战,不少图片和资料系国内初次公开发表,为研究武汉会战日本一方动态全貌的一手资料。
★ 32开平装,武汉出版社出版
★ 1-4分别是:《<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7月)》《<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8-9月)》《<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10月)》
★ 《<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收录了日军攻陷南京后日本政府、大本营及日军各层的对华政策、方针、计划、谋略与作战命令等原始文件,叙述了日军为了攻占徐州、台儿庄、武汉等地而进行的军队调动、整编及军队编制、力量构成等,记述了日军攻占台儿庄、徐州、武汉等地的详细经过,并附有作战地图、图片等
★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选取和翻译了《朝日新闻》中与武汉会战直接有关的、具有史料价值的报道和特写文章,逐日编排,6、7月内容为一册,8、9月内容为一册,10月内容为一册
★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7月)》收录了两个重要附录:《朝日新闻》关于日军进攻安庆之前对武汉两次大的空袭和日方关于中山舰的相关资料
从1938年6月到10月,中日两国军队围绕武汉进行的武汉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投入兵力*多、战线*长、时间*久、规模*大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人数*多的一次战役。
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组织一批中日学者,利用三年时间收集和编译日本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史料,推出了《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
《〈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收录了当时日本政府及大本营关于武汉会战的决策命令等,记述了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进程,是日本方面研究武汉会战的重要资料。
《战史丛书》是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战史部的前身防卫厅研修所战史室于1966年到1980年编纂,汇集朝云新闻社出版的和日本有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官方战史。由陆军69卷、海军32卷、共通年表1卷多构成,总共102卷,另附录图、表类。《<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收录了其中第89卷“支那事变陆军作战”、第8卷“大本营陆军部”、第74卷“中国方面陆军航空作战”、第79卷“中国方面海军作战”中关于武汉会战的内容,几乎将《战史丛书》关于武汉会战的内容一网打尽,因而极富史料价值。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共分三卷,分别收录了1938年6~7月、8~9月、10月《朝日新闻》关于武汉会战的报道和部分图片,动态地反映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详细过程。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7月)》这一册收录了两个重要的附录,一是《朝日新闻》关于日军进攻安庆之前对武汉两次大的空袭即所谓二·一八空战和四·二九空战的报道,二是日方关于中山舰的相关资料。
武汉会战前后,日本空军多次空袭武汉,其中有四次遭到了中国空军的迎头痛击,这就是著名的二·一八空战、四·二九空战、五·三一空战、八·三空战。后两次空战在《<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7月)》、《<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8-9月)》中均有详细报道,前两次空战作为附录收人《<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7月)》之中,读者可以对日方报道中的武汉空战有更完整的了解。
中山舰是中国近现代名舰,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武汉会战时期壮烈殉国。“中山舰日方资料汇编”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山舰”和日本长崎》,首先介绍了中山舰与日本重要港口城市长崎的渊源关系之后,对《中国炮舰“中山舰”的生涯》一书作了详细介绍,并节译了其目录及其与武汉会战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山舰”的几件日文资料》,翻译介绍了关于中山舰的三件重要日文资料。为了忠实历史、方便读者,这些资料皆用电子扫描仪扫描原样刊出后,再译成中文。这些资料均为国内初次公开发表,相信它们的问世能够推动关于中山舰的研究。
《<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
作者: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 著,东晓、陈刚 译,邓红、邓正兵 校注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ISBN:9787543073463
出版时间:2012/1/1
开本:32开
页数:410
定价:68
目录:
总序
编译说明
关于《战史丛书》
第一部分 《战史丛书(89)支那事变陆军作战(2)昭和十四年九月为止》
前言
凡例
第一章 昭和十三年三月时整体状况
一、局面不扩大方针的决定和作战指导纲要
处理支那事变根本方针的决定
准备长期战和不扩大方针
陆军的作战指导纲要
二、战斗序列的变更和在支各军的基本任务
中支那派遣军
北支那方面军
驻蒙兵团
三、昭和十三年三月时的战况概要
北支方面的概况
蒙疆方面的概况
中支方面的概况(参照插图第三)
第二章 不扩大方针的破坏和徐州会战
一、台儿庄方面的作战
津浦沿线方面敌军的活跃
第二军击攘指示
第十师团的南进命令
北支那方面军命令
第二军的南进命令
濑谷支队的南进
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前进
坂本支队南下的困难
台儿庄方面的战局激化
濑谷支队主力向台儿庄进攻
坂本支队向台儿庄方面前进
两支队脱离台儿庄方面
坂本支队配属于第十师团长
中国方面的战胜宣传
北支那方面军变更战斗序列
二、徐州作战的发展和作战计划
北支那方面军的徐州作战要求
大本营下达徐州作战令
大本营派遣班
北支那方面军的会战指导方策
方面军的准备命令
作战协商会议
第一军占领开封的要求
方面军命令下达
中支那派遣军的徐州会战计划
三、徐州作战的经过概要
第二军抓住敌人主力的战
第二军发动徐州作战和对作战的指导
大本营关于作战地境的指示和快速进击
第一军的徐州作战准备和横渡黄河
中支那派遣军的作战指导
北支那方面军的追击
四、徐州会战期间占据区域的警备
第一军的肃清作战
北支那方面军直辖区域的警备
中支占据地的警备
第三章 武汉攻略作战
一、汉口作战的决定和采取的相关方策
汉口作战实施决定的经过
内阁改造和国内战时体制的强化
对中国现在的中央政权采取的对策
建立支那新中央政府的指导方策和内部指导大纲
陆军以秋季作战为中心的战争指导大纲
整体的兵力整备和对苏警戒
二、大本营的作战构想和当地军的调整
三、中支那派遣军的作战准备
徐州作战后获得立足点的作战
中支那派遣军、第二军和第十一军的战斗序列
汉口作战的兵力部署和集中
第十一军夺取集中地的作战和集结
四、作战经过概要
大本营及其派遣军的攻略命令
第二军的信阳攻略和大别山脉突破作战
第十一军向瑞昌、德安、广济、田家镇前进
向瑞昌西方前进和第十一军作战指导的变更
第十一军进攻武汉和截断粤汉线
武汉攻略后的追击作战
武汉作战时的航空作战概要
伴随武汉作战结束而向警备体制的转移
武汉攻略期间北支方面的概况和对武汉作战的策应
第二部分 《战史丛书(8)大本营陆军部(1)昭和十五年为止》
第四章 支那事变的扩大和长期化
五、战争向攻略汉口和广东扩大
战局不扩大方针的破产
徐州会战让敌人逃跑了
向汉口攻略体制的转移
国内战时体制的强化
对如何指导终结事变的迷茫
汉口作战的准备和对苏警戒
汉口攻略
第三部分 《战史丛书(74)中国方面陆军航空作战》
第一编 支那事变扩大期的航空作战
第四章 汉口、广东攻略时的航空作战
一、汉口作战的航空作战准备
汉口作战的决定
航空战备的推进
利用作战间隔强行改编
二、汉口攻略时航空兵团的作战
汉口攻略作战的发动
第一、第三、第四飞行团的战斗
汉口作战的结束
第四部分 《战史丛书(79)中国方面海军作战(2)昭和十三年四月以降》
第一编 支那事变中的中国方面海军作战
第一章 昭和十三年(四月以后)的海军作战
一、昭和十三年三月末的海军体制
支那事变应对方针
支那方面舰队的兵力配备
二、四月以后的战争指导以及作战指导事变处理方针
进攻作战的再兴
海军的事变处理方针
事变年内处理方针的确立
中国政府的动静
海军的作战指导
三、协同徐州会战
准备徐州作战
协同徐州作战
四、扬子江溯江作战
溯江作战的准备
进攻九江作战
进攻汉口作战
昭和十三年(四月以降)主要航空作战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10月》
作者:杨卫东、邓红 主编,东哲也、邓红译 译注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ISBN:9787543070837
出版时间:2013/1/1
开本:32开
页数:896
定价:158
目录: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7月)》
总序
编译说明
从《朝日新闻》报道看到的“武汉攻略”
1938年6月
1938年7月
附录一:2月18日、4月29日武汉空战报道
附录二:中山舰日方资料汇编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8-9月)》
总序
编译说明
1938年8月
1938年9月
《<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10月)》
总序
编译说明
193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