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淘书团>艺术>团购详情

淘书团

《古琴三书》毛边本,西泠印社出版。收录三位古琴大师廖元善、傅惜华、王光祈的琴学名著。一部集古琴历史、经典古琴曲谱介绍以及减字谱指法符号规范于一体的古琴书。

本书收录廖元善《中国古琴考——七弦琴》、傅惜华《中国现存琴曲考》、王光祈《翻译琴谱之研究》三部经典古琴论著。三位不同领域的大师各自从不同角度,对古琴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述。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由浅及深,是学习古琴、了解古琴文化的上佳图书。

×

关键字
签名/特装本
团购价¥35.0 ¥88.0 折扣4.0
已售65套,数量有限,下单要快哟

推荐理由

32开平装,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古琴历史、经典曲谱介绍以及减字谱指法符号的规范等问题出发,将廖元善、傅惜华、王光祈三位学者对古琴不同面向的论述整理成册,可更好地满足古琴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全面系统的论述,适合各层次读者——无论你是古琴的初学者,还是已经有所造诣的高手,都能从中得到对古琴文化更深的理解
全文以简体横排形式呈现,所涉指法符号皆做成了规范处理,更加方便读者学习古琴、了解古琴文化
【毛边本】是一种别致的收藏级版本。书籍书边不齐,毛茸茸的,读者在阅读时,别有一番雅趣。鲁迅先生就是毛边本的资深爱好者

漫画大集结
书友说
  • ztw*** 2024/6/14 6:18:54
    商品符合描述,快递小哥送货速度快
  • ztw*** 2024/4/24 18:19:35
    不太懂,买给朋友当礼物,古琴专业类书籍
  • ztw*** 2023/10/27 9:40:19
    古琴艺术类的,内容不错,特价的,遗憾的是没有塑膜,封面划了一道明显痕迹,又有的擦拭不去的脏。
  • ztw*** 2023/10/9 22:07:01
    商品符合描述,快递小哥送货速度快
  • ztw*** 2023/10/8 13:16:03
    包装很好,没有破损。书很有质感,是自己想要的那种。给古琴爱好者看适合。
  • 祖哈巨*** 2023/3/26 22:28:09
    内容很好,最近对古琴非常感兴趣,唯一让阅读变困难的地方在于,宣纸材质,还需要自己用刀裁开才能读,一个手残就裁坏了,太伤心了。。。
  • 扫地老*** 2023/2/2 19:58:29
    针不戳真不错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基于当下学习古琴的书籍大多或侧重于技法教育,或侧重在琴学思想一端,于初学古琴者而言,未必适用。本书遂从古琴历史、经典曲谱介绍以及减字谱指法符号的规范等问题出发,将廖元善、傅惜华、王光祈三位学者对古琴不同面向的论述整理成册,可更好地满足古琴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廖元善等三位作者的古琴论著涉及多个面向,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由浅及深。此次整理嵬集成册,全文以简体横排形式呈现,所涉指法符号皆做成了规范处理,能为读者学习古琴、了解古琴文化提供些许方便。

廖元善《中国古琴考——七弦琴》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古琴形态、沿革、历代琴式及历代名作等,同时他在研究古琴指法符号方面也有贡献。
傅惜华《中国现存琴曲考》考证了现存的十余首早期琴曲,现重新搜集补入相关减字琴谱,方便读者检阅。
王光祈《翻译琴谱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琴谱翻译问题,他将古琴谱以西方五线谱的形式呈现,试图与现代音乐打谱方式连接。他还重新整理了琴谱符号和指法符号,或直接用西方符号,或自行创制符号系统。

作者简介

廖元善(1891-1956),字望之,号擎宇、今雨。祖籍永定,自其祖起既定居福州。曾就学于福建高等学堂,1914年考入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后回国,任民国国务院参事等职。1922年后离开政界,此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去世前为福建师范学院(今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傅惜华(1907-1970),又名宝泉,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1931年在梅兰芳、齐如山等人创办的北平国剧学会任编辑部主任,代理事长,并参与主编了《国剧画报》《戏剧丛刊》。1941年后,在北京大学开始讲授中国文学、戏曲。1949年后,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研究员、图书馆馆长等。

王光祈(1892-1936),字润玙,笔名若愚。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四川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1920年赴德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36年1月12日,病逝于德国波恩。

前言

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关于古琴的各类书籍在市面上逐渐增多,各地的古琴爱好者亦适时举办“古琴雅集”。这些活动对古琴的推广多所助益,使古琴这一古老的拨弦乐器,于海内外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基于当下学习古琴的书籍大多或侧重于技法教育,或侧重在琴学思想一端,于初学古琴者而言,未必适用。我们遂从古琴历史、经典曲谱介绍以及减字谱指法符号的规范等问题出发,将廖元善、傅惜华、王光祈三位先生对古琴不同面向的论述整理成册,或可更好地满足古琴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廖元善先生的《中国古琴考一七弦琴》,曾发表在《福建文化》1947年第三卷第一期。此次整理对文中的复合字做了重新梳理,力求清晰、规范,以方便读者阅读。又将所涉五十一种古琴样式图,代之以较精美的古琴拓片。
傅惜华先生的《中国现存琴曲考》,曾在《国民杂志》1941年的创刊号中发表。编者依据傅惜华先生文中所介绍的十二种古琴曲,从历代古琴谱中择优拣出,相应曲谱附于介绍之文后,以方便读者研习。
王光祈先生的《翻译琴谱之研究》1931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是书为王光祈先生于1929年7月在德国柏林留学期间完成,全书分导言、定弦、徽位、左右手指诀、附用符号、翻译之例、琴书举要共八章。王光祈先生试图使古琴的指法符号得以规范,以纠过往“指法繁难,弹奏不易”和“一种指法,亦复往往解释互异”的弊端,其目的无非是要“振兴国乐”,拳拳之心可见矣。可惜先生于1936年1月12日病逝于德国波恩,可谓天妒英才。
我们将三位先生的论述辑成《古琴三书》,既为追忆逝者,又欲为“振兴国乐”添一份薄力,亦望能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一份可靠又实用的基础材料。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古琴三书》毛边本
作者:廖元善,傅惜华,王光祈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550834712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开本:32开
页数:315
定价:88元

目录
中国古琴考——七弦琴(廖元善)
(一)琴之定名及其意义
(二)琴之功用
(三)琴之名称
(四)琴之形态
(五)琴之象形
(六)琴之沿革
(七)历代琴式
(八)五音
(九)十三徽
(十)七弦
(十一)指名与指法
(十二)琴谱示例
(十三)历代名作
(十四)参考书籍
中国现存琴曲考(傅惜华)
(一)高山
(二)流水
(三)苍梧怨
(四)风雷引
(五)羽化登仙
(六)列子御风
(七)雉朝飞
(八)梧叶舞秋风
(九)静观吟
(十)捣衣
(十一)潇湘水云
(十二)良宵引
翻译琴谱之研究(王光祈)
(一)导言
(二)定弦
(三)徽位
(四)右手指诀
(五)左手指诀
(六)附用符号
(七)翻译之例
(八)琴书举要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