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刻书迹例说》大16开精装,繁体竖排,1300余幅彩色影印插图,精选大量宋、元、明、清时期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图版资料充实丰富,研究文字系统全面。
《古籍版刻书迹例说》达30余万字,由祁小春教授精选大量宋、元、明、清时期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汇编成书,内容涵盖正史、野史、文集、地方志和书画录等,书中还增加了大量对具体书籍版本、所刻书迹及作者的考证与解说,展示了古籍版刻中书家与文人的书法面貌,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 大16开精装,布面书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 中国书法家协会重点学术课题研究项目
★ 祁小春教授对于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意义与方法做了系统、概括的阐释,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角度,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新的研究方法,将书法史研究与古籍版本研究联系起来,使后人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艺术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
★ 著名书法家刘恒和日本书法研究学家杉村邦彦作序
★ 历代古籍中所见的序跋题赞等,往往都是邀请当时的名家撰文并书写,而这些人的书迹又可以通过书籍而保存下来
★ 古籍版刻书迹的书写者身份还包括各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画家等,版刻书迹是书写者水平较高的,也是他们自己较为满意的代表之
在现存的版刻古籍中藴含着丰富的书迹资料,其中凡是古籍中手写上板的书迹都可称作「版刻书迹」。版刻书迹的数据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在宋元明清各时期书籍中使用的字体,与现今出版物的印刷字体不同,通常用手写体或手写体演化的刻书字体。特别是古籍中常见的附于卷前卷后的序跋题赞和歌等,其字体大部分是手写体,这些书迹多出自当时的名人或书家之手,而依靠古籍得以保存了下来。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本书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名家点评
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专门的知识、素养及经验,小春先生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不仅受过古籍版本方面的学术训练,还曾对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善本古籍做过系统调查,同时更是国内专门研究版刻书法的拓荒者。正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本书所提出的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等基本原则便显得具有指导性,高屋建瓴,视野开阔。
——刘恒(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从古籍板刻中去发现和寻找书法史新资料这一想法,在中国似未见还有第二人,所以我说祁君是首倡者,应不为过。祁君之所以能有如此发现,应该与他曾亲自整理研究过大量古籍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又是书法史研究者,因而才能将此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考察。于是,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就这样诞生了!
——杉村邦彦
祁小春,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9-2002年历任立命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讲师,2002-2007年任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专任讲师、助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教学指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书法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书法史论研究(尤以魏晋南北朝书法史、王羲之研究见长)。著有《中國古籍の板刻書法》日文版、《古籍版刻書跡例說 》、《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等。
《古籍版刻书迹例说》
作者:祁小春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060786
出版时间:2017-04
开本:16开
页数:396
定价:298.00
目录
书法史研究的新视角(代序)
日文版《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杉村邦彦先生序
自序
方法编
一、本研究的对象
二、本研究的特点
三、方法与注意点
例说编
一、宋刻本版刻书迹
二、元刻本版刻书迹
三、明刻本版刻书迹
四、清刻本版刻书迹结语
资料编
一、宋刻本所见版刻书迹选粹
二、元刻本所见版刻书迹选粹
三、明刻本所见版刻书迹选粹
〔一〕明刻本《顾氏画谱》版刻书迹选粹
〔二〕明刻本《程氏墨苑》版刻书迹选粹
〔三〕明刻本《方氏墨谱》版刻书迹选粹
四、清刻本所见版刻书迹选粹
〔一〕清刻本版刻书迹选粹
〔二〕林佶写刻本《古夫于 亭稿》选粹
〔三〕清刻本《泛槎图》版刻书迹选粹
附録编
一、略述古籍雕版印刷工序流程
二、明万历刻本《程氏墨苑》书人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