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家画集《叶浅予画集》全一册,12开铜版纸全彩,一代宗师叶浅予早年以漫画出道,后根据速写加工,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逐渐形成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画风。本书收录其1954-1994年间创作的国画和书法作品160余幅,题材包括舞蹈人物、戏曲人物、少数民族人物、花鸟和山水,每幅作品均标注名称、年代和规格,部分还有局部放大图,书后附叶浅予年表、常用印和款识,以便读者多角度了解大师风采和作品。定价160元,现团购价59元包邮!
★ 12开平装,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 叶浅予先生是我国画坛一代宗师,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现代漫画的先驱
★ 先生凭借自身的秉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孜孜探求,融中西之长而别开蹊径,自立面目,创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成为一代宗师。徐悲鸿称“浅予在艺术上的成就,诚非同小可也”
★ 先生将文人画的笔墨程式与民间美术的用色特点相结合,追求自然典雅的色彩效果。不论是构图、用色,还是在人物造型上,他所创作的人物画都具有独特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开一代人物画的新生面。”
叶浅予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绘画上的造诣首先体现在速写上。可以说速写既是他成为漫画艺术和中国人物画大师的基础,又完全成为独立的,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面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中的生动形象,他通过敏锐的追踪、捕捉、提炼、精选,以他心、手、眼协调一致的独到功力,刻划了众多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显示了超凡的艺术造诣。由于他在速写上的长期积累,形成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当他转向中国画时,便得心应手,卓成一家面貌。诚如徐悲鸿先生在《叶浅予之国画》一文中所称:“浅予之国画一如其速写人物,同样熟练;故彼于曲直两形体均无困难,择善择要,捕捉撷取,毫不避忌,此在国画上如此高手,五百年来,仅有仇十洲、吴友如两人而已,故浅予在艺术上之成就,诚非同小可也。”
叶浅予转向中国画的时期,正值张大干、常书鸿等人西赴敦煌、使敦煌艺术的风采重新展现之际。浅予先生历来重视中国绘画传统,他也从敦煌绘画宝库中汲取了艺术修养,并集中地表现在他的中国画人物画上。他采用敦煌绘画的重彩方式表现舞蹈人物,形成了他浓郁热烈的舞蹈人物画风格。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他长期专攻舞蹈人物画这一课题,画稿无数,精品纷呈。他研究舞蹈人物的动态规律,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和优美动感的人物形象,他将传统绘画的线造型发挥到极致,形成了炉火纯青、传神写意的笔墨语言,许多作品堪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当代典范。在舞蹈人物画这一题材上,他寄注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理想和达观的人生情怀。使作品实现了新内容与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丰富了中国画人物画的内涵和意境。
从1947年徐悲鸿先生亲自聘请他到国立北平艺专任教开始,叶浅予先生在美术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之后,他投以全力筹建中国画系,并长期担任系主任职务。在他任职期间,团结了中国画系各位名家,抱定“学为人师,甘为人师”的宗旨,立足培养艺术人才、建设教师队伍和弘扬民族绘画传统。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终于建立起以白描写生为主、写生与临摹并重、练形与练笔结合的中国画基础教学系统,创立了“传统、生活、创造”三位一体及“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1978年后,浅予先生主持研究生班期间,又总结出“吞吐古今,涉猎中外,自学为主,启导为辅,尊重个性,鼓励独创”的二十四字教学指导方针,并将自己的艺术论点著述成书,结集出版了《画余论画》《画余论艺》二书。几十年来,他培养了一大批业务能力强并且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其中许多人今天成为美术工作的骨干,结下了累累桃李硕果。
叶浅予先生所以受到画坛的广泛尊重和爱戴,不仅在于他自强不息、探索求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的耿直磊落、胸襟开阔的人格和人品。他炯炯有神的双眼,永远灼烁着两道犀利的目光,在不停地审视着世界.他面对社会与人生,总是鞭笞假、恶、丑,歌颂真、善、美,无论在侵略者面前和十年动乱恶势力猖獗之时,他大义凛然,不卑不亢,横眉冷对。在得到重新工作的机会之后,他更加无私无畏,把艺术财富奉献给人民。他将“文革”后补的个人工资全部捐献给学院,设立奖学金.他对青年学生一片真情,十分关心,许多晚辈得到过他的帮助和指教。他不顾年迈体弱,在83岁高龄之后,还发起组织“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举行了三次深入生活的行路和艺术研讨活动,促成了“叶浅予师生画展”学术成果,身体力行地实践艺术来自生活的道路。他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将晚年力作《富春山居新图》《富春人物百图》等捐赠给家乡人民。在多次研讨会上,他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理论主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叶浅予先生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亲自经历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进程,他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以艺术和人生的完美统一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代表画家。他留下遗愿,将大批作品、藏画、藏书等文物捐献给国家及家乡,这种高风亮节令人敬仰L为历史所铭记,他的艺术精神和财富将在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叶浅予:1907年3月31日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自幼热爱绘画及民间艺术。中学毕业后赴上海,从事过广告、书籍插图、染织设计、舞台布景等工作.后主要从事漫画创作.并与张光字等创编《上海漫画》周刊,主编《时代画报》,发表了长篇连环漫画《王先生》。抗战时期,成立并领导《抗日漫画宣传队》,致力于抗日宣传工作,并在香港主编《今日中国》画报。1933年以来,长期从事生活速写。1942年始,以传统笔墨创作人物画,为中国画开启了新的境界。1947年应骋执教于北平艺专,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国画系主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历届副主席及第二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至1975年,十年动乱,蒙冤入狱,1979年正式平反,平反后将补发工资全部捐赠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国画系奖学金。1988年将其个人大部分画作,藏画、藏书捐赠家乡桐庐县。晚年虽多病体衰,仍坚持作画著书,并组织师生艺术行路团,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和研讨。
终生从事艺术教育,并建立了一套中国画教学体系;同时勤奋创作,兼顾理论研究,以其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培育新人,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卓著贡献,成为中国画一代宗师。
一九九五年五月因病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叶浅予画集》
作者:叶浅予 绘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05949721
出版时间:2005/5/1
开本:12开
页数:180
定价:160.0
目录:
叶浅予简介
于阗装 1955年
和阗之声 1990年
纪念绘画艺术大师
画家叶浅予碑记
天安门神游 1984年
西藏高原舞一姿
西藏高原舞一姿局部
朝族少女 1963年
共饮一江水 1985年
鼓手 1977年
出海 1961年
维吾尔族姑娘 1994年
舞红绸 1994年
印度旧稿
西藏舞步 1982年
延边长鼓 1979年
断桥一折 1994年
关汉卿剧中一幕 1991年
夏河之夜 1992年
天山之舞 1989年
天山之舞局部
四季
浓装素裹分外娇 1990年
烈日炎炎瓜正甜 1990年
霜叶红于二月花 1990年
老梅绽开一枝香 1990年
农妇麦收 1960年
百色水库 1961年
三0九医院所见 1980年
三0九医院所见 1980年
葫芦瀑 1980年
结核大院黄叶飞
半山松
曼陀罗 1979年
水蜜桃 1980年
西藏热巴群舞 1991年
西双版纳人善舞 1981年
荷花灯舞 1980年
敦煌莫高窟 1954年
鸟语蝉鸣
黑天鹅 1960年
快乐的罗索 1977年
快乐的罗索局部
北方扇子舞 1963年
刀马之舞 198 1年
御风 1 981年
拉萨舞姿
印度舞姿 196 1年
苗岭踏青 1980年
京剧人物 1980年
追鱼 1981年
龙脊大队
桐庐印象之一 1977年
桐庐印象~ 1977年
桐庐印象之三 1977年
巴基斯坦舞姿 1982年
访苗乡旧稿 1989年
印度舞一姿 1984年
印度舞一姿局部
头等羊毛 1954年
民族团结
西藏舞步 1978年
江南评弹 1991年
维吾尔族姑娘 1984年
荷花幻想曲 1977年
孔雀舞
扑蝶一姿 1992年
傣人孔雀舞步 1991年
于阗装 1955年
维吾尔人以接眉为美 1980年
陕北秧歌 1992年
小鹿 1981年
沈家门渔家 1960年
西藏高原热巴群舞一姿1984,年
京韵大鼓 198 1年
夏河之舞 1954年
解放了 1960年
为贤者献 1977年
为贤者献 局部
苗乡集市 1989年
共饮一江水 1983年
舞红绸一姿 1991年
印度装 1991年
苟慧生 1982年
五指山下舞翩翩 之一 1980年
五指山下舞翩翩 之二 1980年
五指山下舞翩翩 之三 1980年
彩蝶纷飞 1977年
彩蝶纷飞 1977年
华山 之一 1957年
华山 之二 19 57年
藏装
怀来山寨 之一 1956年
怀来山寨 之二 1956年
怀来山寨 之三 1956年
内蒙草原钟(盅)碗声 1980年
内蒙草原钟(盅)碗声 局部
春到边寨 1979年
香蕉林中 1957年
苗家姑娘 1989年
天竺宴居图 1991年
秦川麦收 1962年
靖西之秋 1964年
瑶人之舞 1946年
内蒙草原盅碗舞 1991年
凉山舞步 1962年
锡兰缶舞 1962年
拉萨青年 1981年
拉萨青年局部
评剧舞台印象 1979年
江南集市 1964年
抱鸡少女 1948年
印度舞姿 1948年
献花舞 1949年
印度鼓手 1961年
天山之舞 1977年
天山之舞局部
在内蒙古草原上 1961年
孔雀新稿 1978年
在内蒙草原上 1980年
巴安舞步 1963年
平凉麦客 1962年
刘三姐 1960年
呼和浩特晚会 1963年
苗岭踏青 198 1年
水乡送粮 1982年
水乡送粮局部
凉山舞步 1990年
孔雀舞新稿 1979年
加尔各答大街 1989年
印度装 1962年
大凉山舞步 1962年
夏河浪山节 1979年
印度装 1962年
水乡送粮一舞姿 1982年
巴基斯坦之夜 1992年
巧绣飞鸽颂和平 199 1年
西双版纳青年 1982年
拉萨舞步 1979年
寂乡之舞 1990年
小两口赶集 1990年
酒杯舞 1977年
酒杯舞局部
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 1992年
延边之春 198 1年
象脚鼓 1981年
舞红绸 1980年
盛夏 1990年
印度小景 1948年
舞红绸双飞燕 1991年
苗家女 1989年
延边之舞 1992年
船老大 1961年
献花舞 1991年
快乐的大凉山大妹 1994年
热巴一姿 1964年
共饮一江水 1964年
川剧秋江 1992年
小两口赶集 1990年
渔翁追鱼鱼戏翁 1986年
于阗装
长安怀古秦汉唐 198 1年
长安怀古马前卒 198 1年
长安怀古半坡文 198 1年
长安怀古长恨歌 198 1年
书法
新疆归途赋 1984年
太子庵破庙吟 19 90年
访屯溪句 1984年
新疆吐鲁番句 1984年
宁波姑娘 1989年
年表
叶浅予常用印
叶浅予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