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精译版《二十五史》全8册,综合清代影响重大的官刻本武英殿本、荟萃各史较早刻本进行影印的民国百衲本两版的优点整理而成,在体例上各部史书按照简介、原文、译文顺序进行编排,详尽记述了从上古的黄帝到清末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灾害变异等史实,不仅真实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广阔画卷,更可作为了解和研究我国历史的参考文献。精美插盒,底部采用布面装帧,耐磨损,收藏送礼俱佳。定价380元,现团购价48元包邮!
★ 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的编写
★ 二十五史之中,除第1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
★ 本套以流行的武英殿本(清代官刻本)和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两个版本的优点,进行了精心标点和翻译
★ 本套丛书是专为实现“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而量身定制的精选精译版
“二十五史”所记载的内容,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活动于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灭亡,涵盖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其编写工作起自西汉,止于民国。
“二十五史”说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魏晋南北朝时,世人称《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后,以范晔《后汉书》代替《东观汉记》,合称“二史”;再加上《三国志》,是为“前四史”。其后,《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志上》“正史类”,除了载有“前四史”外,还有《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是为“十三史”。《宋史卷二百三.艺文志二》“正史类”,增加了《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是为“十七史”。明世宗嘉靖时校刻史书,于《宋史》所述“十七史”中去掉《旧唐书》《旧五代史》,增加《北史》《南史》《宋史》《辽史》《金史》和《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时,《明史》定稿,诏刊“二十二史”,又诏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薛居正《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也即“钦定二十四史”。《清史稿》完成之后,时人将其列入,合称为“二十五史”。
流行的“二十五史”版本有两种,一为武英殿本,即清代官刻本,清末以来各种翻刻本大多以此为据;一为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集合各史较早刻本进行影印,原书刻误多据殿本修改,但也有误改之处。本次出版的“二十五史”,综合了上述两个版本的优点,进行了精心标点和翻译。
由于“二十五史”卷帙浩繁,全部通读费时费力,有鉴于此,我们出版了这套精选本,以便读者“管中窥豹”,对“二十五史”有个大体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文学修养。
在编排体例上,本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各部史书简介、原文(正文、引文)、译文。其中,各部史书的简介,位于各部史书伊始;原文、译文是以卷为单位进行分隔的,即一卷的原文结束之后再排译文,少量卷中则以人物或地区进行分隔,一个人物或地区结束之后排译文。
《二十五史(全八册)》
作者:《二十五史》编委会编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10287
出版时间:2016/3/1
开本:16
页数:1268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二十五史》共有3795卷, 4000余万字, 详尽记述了从上古的黄帝到清末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灾害变异等史实, 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貌, 它向我们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广阔画卷, 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历史的最基本文献。
《二十五史(套装共8册)》包括《二十五史第1册》《二十五史第二册》《二十五史第三册》《二十五史第四册》《二十五史第五册》《二十五史第六册》《二十五史第七册》《二十五史第八册》共8册。《二十五史(套装共8册)》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的编写。二十五史之中,除第1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入合为二十五史。
目录:
第一册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汉书卷六
武帝纪第六
汉书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韩 信
后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后汉书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杨修
后汉书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窦 武
后汉书卷八十八
西域传第七十八
安 息
天 竺
第二册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三国志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晋书卷三十四
列传第四
杜 预
晋书卷四十九
列传第十九
阮 籍
宋书卷一
本纪第一武帝上
宋书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一
檀道济
第三册
南齐书卷一
本纪第一高帝上
南齐书卷二十五
列传第六一
张敬儿
南齐书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
王敬则 陈显达
梁书卷一
本纪第一武帝上
梁书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
萧子显
梁书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二
范 缜
陈书卷八
列传第二
周文育
陈书卷九
列传第三
欧阳頠
陈书卷十
列传第四
程灵洗
第四册
魏书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
崔 浩
魏书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一
李 冲
魏书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四
李 崇
北齐书卷十七
列传第九
斛律光
北齐书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祖瑛
北齐书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八
苏 琼
周书卷五
帝纪第五武帝上
周书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苏 绰
第五册
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
炀帝上
隋书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三
杨 素
隋书卷八十五
列传第五十
宇文化及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
武帝刘裕
南史卷十
陈本纪下第十
后主陈叔宝
南史卷十三
列传第三
刘义庆
北史卷六
齐本纪上第六
高祖神武帝
北史卷十四
列传第二
冯淑妃
第六册
旧唐书卷二
本纪第二
太宗上
旧唐书卷八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狄仁杰
新唐书卷七十六
列传
武皇后
杨贵妃
新唐书卷九十七
列传第二十二
魏 徵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传百五十上
安禄山
旧五代史卷十三
梁书十三 列传第三
刘知俊
旧五代史卷二十五
唐书一 武皇纪上
李克用
旧五代史卷八十八
晋书十四 列传第三
张希崇
旧五代史卷一百九
汉书十一 列传第六
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一
周书二 太祖纪第二
第七册
新五代史卷二
梁本纪第二
太祖下
新五代史卷四
唐本纪第四
庄宗上
新五代史卷八
晋本纪第八
晋高祖
新五代史卷十
汉本纪第十
汉高祖
新五代史卷十二
周本纪第十二
周世宗
宋史卷一
本纪
太祖一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
列传第七十三
范仲淹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百二十四
岳 飞
辽史卷四
本纪第四
太宗下
辽史卷七十一
列传第一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辽史卷八十二
列传第十二
耶律隆运
第八册
金史卷七十四
列传第十二
完颜宗翰
完颜宗望
金史卷一百六
列传第四十四
张 暐
张行简
术虎高琪
元史卷一
本纪第一
太 祖
元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八
速不台
明史卷一
本纪第一
太祖一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十三
徐 达
常遇春
明史卷二百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
徐 阶
张居正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第十一
郑成功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
列传第一百六
和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