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曾国藩
出版社:线装书局
ISBN:9787801066862
出版时间:2007-8-1
开本:16
页数:全四册
装帧:精装
定价:598.00 元
内容简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世乱,戎马倥偬问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居其一。其文韬武略、处世绝学和官场秘经始终为人们评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是清朝成同中兴第一名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英雄贤者。他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28岁便入京赴考中得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仕郎,后建湘军,为清王朝平定天下。他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可以说,独树一帜的曾氏绝学,在人际关系多样化、复杂化的今天仍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长期以来曾国藩曾被一些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扬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曾国藩绝学之智谋权变、处世方略、学问人品、修身养性、文治武功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依然具有可借鉴价值。
曾国藩熟读历史,参深悟透,学有本源,有一整套“官场绝学”,有体有用,有招有术。他集历代齐家治国、修身治学、用人行政、驭下奉上、统军作战的各种学问于一身,并自觉地把这些历代经典理论和历史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居官实践之中。曾国藩标榜理学,实则融通百家,性格强毅,亦极能通变用权。他大抵以“虎气”为主,兼采“猴气”,以“仁义”为旗而实用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目前流行曾国藩热,说明人们还希望在曾国藩身上找到可资借鉴的东西,用以帮助自己走向成功。曾国藩一生的辉煌,决不是偶然的,有他个人的因素和时代的因素,他以坚毅不屈的耐力和超人的智慧完成了时代所赋予自己的任务,力挽清王朝于既倒,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挺经》——从政为官宝典
《挺经》是曾国藩吐尽毕生的心血于临终前写成的一部“压案之作”,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是其从自身的成败得失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到的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历尽劫波,以坚韧无畏的精神而成就了“天下之大功”。
2、《冰鉴》——识人鉴人奇书
《冰鉴》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曾国藩以一介儒生举兵湘乡,镇压勃然兴起的太平军,挽狂澜于既倒,成大清之柱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知人善任,善于“以相取人”。
3、《家书》——持家教子之法
《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介绍,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4、《谋略》——修身处事秘笈
《谋略》是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他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是每个渴望成功者的楷模。研究曾国藩的成功谋略,学习其修身智慧、齐家准则、处世技巧、用人方略、为官之道、治军韬略,在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