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毛边本《名家读史笔记》3册,杨天石主编,包含了中国杂文大家邵燕祥所著《闭门日札》、著名学者王学泰所著《写在历史的边上》、著名文化学者陈丹晨所著《风雨微尘》。怀故人,忆旧事,读书论史。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厚的情感力量和思想力量,是史料的整集,更是岁月的回味。原价150元,现团购价112元包邮!
★ 16开精装毛边本,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 丛书由学者杨天石主编,汇集三位著名作家邵燕祥、王学泰、陈丹晨的读史笔记,记录他们读书、读人、读史的所感所想
★ 文笔细腻朴实,内容发人深省,观点独到,借古喻今
★ 留存文坛风云碎片,体察历史珍贵瞬间
《闭门日札》
诗人才情,用诗歌吟诵世态,谱写沧桑;
战士风骨,用匕首解剖自己,审视历史;
闭门读史,秉烛夜思;
读“人所常见之书”,言“人所不敢之言”;
一段珍贵的文字与思想存证。
《闭门日札》是邵燕祥在1989年到1990年期间几个月闭门写出来的读史笔记。闭门在家,每日一篇,既打发时间,也作为一段私人记录。日札整理成书,首次公开出版。邵燕先生读古诗词、读鲁迅的文章、读《管锥篇》,有对书中人名、地名的考证和探究,有对前人书中思想的思考和质疑,有对书中情景的想象,读后种种妙悟汇成一集。
邵燕祥,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49年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著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等,有《邵燕祥抒情长诗集》。
《写在历史的边上》
半生坎坷唯嗜书。
学文治史,借古喻今;
说传统风俗,润物无声;
论古代制度,萧规曹随;
遨游书海,细品世情;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写在历史的边上》是著名学者王学泰的读史笔记。不同于以研究为目的的史学家,王学泰先生注重历史的趣味或“好玩”,翻看历史的另一面,因而写出来的读史笔记是“写在历史的边上”。“历史的边上”即历史边边沿沿的一些小事件、小问题,也是史学家不太关注的点或不曾关注的视角,如在此书中,他读王安石变法、北京的幽默、《丑陋的中国人》、礼乐文化中的玉,甚至立春、清明等节气,有一己之见,足以引众人之思。
王学泰,1942年12月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学术专长是文学史与文化史,现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流民》(独著)、《人世百态》(独著)、《中国人的幽默》(独著)、《全宋词》(合著)、《“说唐”小说系演变中所反映的游民意识》(论文)等。著有《中国人的饮食世界》、《华夏饮食文化》《幽默中的人世百态》、《燕谭集》、《多梦楼随笔》、《水浒与江湖》、《重读江湖》、《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中国饮食文化史》、《发现另一个中国》等。
《风雨微尘》
数十载过眼沧桑,唯歌吟真善美;
怀故人,忆旧事,读书论史,留存文坛风云碎片;
不虚饰,不遮掩,细微体察,艰难跋涉人心幽微。
文稿分为“风雨微尘”“书里风雨”和“梦里微尘”三个部分,将作者多年来读书、读人、读史的所感所想集成一册,其中有着对巴金、萧乾、高莽等著名文人的回忆感悟,也有对历史事件的重新梳理,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已逝历史和人物的无尽感怀与哀叹。
一代人,一段史,在读史读人之中,我们不禁频频回顾过往的历史云烟;此是史料的整集,更是岁月的回味。
陈丹晨,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市税务局宣传干事,《中国文学》杂志社编辑、编委,《光明日报》文艺部负责人,《文艺报》副主编,编审。著有《巴金全传》《走近巴金四十年》《艺术的妙谛》《在历史的边缘》《美和死亡》等。
主编
杨天石,笔名苏人、江东阳、吴之民、梁之彦等,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推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百年潮》杂志主编、《炎黄春秋》特约编委等。
《风雨微尘》
I S B N : 9787506088534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作 者:陈丹晨
开 本:16开
页 数:274
定 价:49元
目 录
目录
风雨微尘
002 美和死亡
004 如烟如尘忆旧梦
007 思君不见人空老
012 美的殉道者
—— 关于傅雷的断想
016 言慧珠:“我要演戏”
024 遥祭梁羽生
029 他留下的绝笔
033 追思吴小如师
037 怆然而涕下
—— 送宪益远行
041 罗孚的传奇人生
046 怀念蒋先生
052 水不在深
055 作家的儿女们
书里风雨
058 了解作家心灵的窗子
061 文化巨人的音容笑貌
066 《胡适自述》中的小说
070 “畏友”的故事
—— 巴金与萧乾
078 巴金与胡乔木
084 关于巴金著《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090 巴金和书
096 赵树理的两本书及其他
103 七片长青的绿叶
107 张大千的情和理
110 高莽和四幅漫画
—— 关于文艺批判的第一枪
114 《渔童》札记
117 一部记录研究病史的书
—— 《人有病 天知否》读后
126 《纳兰词新解》札记
130 为了明天
—— 关于杜高的《又见昨天》
136 往事如鉴
141 哲人之思,舞者之诗
145 “出逃”与人生
148 文椿的童心
151 他教我们怎样看待世界
155 “聪明”与“寻短见”
—— 与李国文兄商榷
159 唐弢和毛边本及其他
168 宁式床之梦
171 厚殓•祭祀•谥号
177 “无为”之为
186 从“家书”想到的
190 四面楚歌
梦里微尘
194 快乐而自由的梦想
197 一个逝去的弦歌之梦
—— “沪新”杂忆
207 在北大听大报告的一些花絮
214 北大的另类另事
—— 《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札记
219 我也有一个“上海情结”
224 南阳桥•法藏寺•大铁门
227 北京,不能承受之重
231 悠远岁月
234 想起了郊游踏青
236 林荫道上
238 沙尘与野鸭子
241 天童之梦
243 爱情的圣庙
246 青青的,清清的
249 大榕树下
252 四海之内
255 感激
262 平静的超越
273 外面的月亮
《闭门日札》
I S B N : 9787506089791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作 者:邵燕祥
开 本:16开
页 数:267
定 价:49元
目 录
目 录
题记
惜昙花
北京三地名
三谈骂人
狱中诗
近作三首
失路与无路
重读一页历史
矛盾与突变
纸窗
东车站
“嘲风月,弄花草”亦不易
说演讲
也谈“忘却的魅力”
我也养过蚕
读《懒寻旧梦录》二首
寒衣
假如阿Q还活着
读聂绀弩
听耳鸣
管窥《管锥编》
无从预测,但岂是茫然?
镜花
盖棺论定与身后是非
谁比海灯更可悲
各绿其绿
读药方有感
从一见锺情说到妓女的“权利”
卞之琳的政见
由“母亲型”和“娼妓型”想起的
吃罚酒
韦庄的苦心
无题
最差影片
小论梁山泊的打砸抢烧杀
论对老人的尊敬
卖呆儿
肮脏人事
书市志感
信以为真
末世文场
世纪之思
集邮•世界语•国际主义
拉锯,翻饼:从游戏到整人及其他
生命与色彩
石与文
新碑与旧碑
怀王蒙
读书偶感
一个盲人的复仇
压迫种种
试论鲁滨逊的心态
疑难问题
一句伤心语
书愤
《南京知青之歌》案
不问
说梦
梦与痴
说欺骗
追记往日诗思
三言五语
英雄观
祥林嫂的公式
读斯坦培克
文化的雅俗与精粗
有弓
忽忽之病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吗?
小议权力的私有
读报摘记
读报摘记
读梅志的回忆录
《杀妻》的煞尾
纪晓岚评戴东原
尼克松、李光耀论中国
冬日的花和鸟
不合时宜
颂所不当颂者
当我成为背影时
蛇咬、狗咬和贼咬
推诿责任学
寄岭南友人
竹枝谑词
透视郑孝胥的诗
顿悟
漫谈体力劳动
鳖脚
放天灯
废书而叹读年表
呜呼!冷漠、苟安与自欺
国会街忆旧
叹出版物之未出版
历史的镜子
珍珠港事变纪念
《黄河大合唱》创作50周年
从1976年的评价说起
读史一则
深刻的体会
月当头
萧索时期
再建一座纪念碑议
白居易沐浴诗二首
怀念“奋乃静”
说“为”
漫论“无事忙”
常谈的背后
花轱辘钱儿
最好的圣诞礼物
读《大清洗的日子》
古之清谈与今之无清谈
一项未提出的建议
宣誓无用论
吹求谈
井
夜读偶记
“七月”之讳
历史假想小说
韧
试论知识分子政策没有改变
谈“姑隐其名”
说庸人
也谈重写当代文学史
一个重要的宣传戒律
《扒马褂》析
政治思想教育一例
猜谜前后
高明的算术
读报纪感
尊称
又添白发
人类有过哪些理想
我读毕四海
何其芳的遗憾
玻璃窗
写一本集会结社史
撕破脸
哀文化
柳字第三笔
说“白”
联想无端
痞子文学的由来
得毋庸议
盛唐诗意
《写在历史的边上》
I S B N : 9787506088572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作 者:王学泰
开 本:16开
页 数:295
定 价:52元
目 录
目录
润物无声说风俗
话说元旦
立春琐谈
清明节的变异
杏花•春雨•江南
端午节祭与祭祀泛滥
礼乐文化中的玉
村社组织的粘结剂:传统礼俗——读《礼失求诸野》
萧规曹随论制度
软约束与硬规范
冷血皇帝—乾隆
说“罪己诏”
说“皇恩大赦”
科举制度的本质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作为皇权统治弹性机制的科举
远去一百年的贡院
模糊千年的一条民事法
吏胥之害
“吏治”与“治吏”—— 评刘建基《中国古代吏治札记》
王安石变法与钱
书海世情偶一瞥
汉字
粥的故事
淡: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中英的改革与保守
说跪拜
说诚信
老北京的幽默
市场上应该有些闻香果
呼唤狂者与狷者
君子之德 ,常存敬畏
文化•“武化”•商业化
有感于“电影经典对白的评选”
从“不怕鬼”到“不怕兔”
有组织的犯罪•帮会•黑社会
又见“武林”
从“有鬼无害论”说到“有鬼有害”
做子民、臣民,还是做公民?
黄宗羲定律与“黑宗羲定律”
自然生态下的知识人
长毛状元与国朝诗别裁集
日记漫谈
《闲话藏书》的闲话
《丑陋的中国人》及其风波
写在历史的边上 ——读《中国好人》
审视清代会党泛滥的新角度——评《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
“国学”不可能成为主流学派
传统读书就是慢读书
再说传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