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年终盛宴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华书局《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作者为乔冠华和龚澎的女儿,以女儿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乔冠华和龚澎的传奇人生和三十年风雨同舟的动人情感。还首次披露了龚澎去世后,乔冠华晚年走过的沧桑,并讲述了所谓乔家的“家变”,并第一次回应了“家变”的种种传闻。原价46元,现团购价16.9元包邮!

×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乔松都为乔冠华和龚澎的女儿
视角独特、真情实感、图文并茂
作为乔冠华的子女第一次回应了关于乔家“家变”的种种传闻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ztw*** 2021/11/19 10:51:36
    透过作者的回忆,了解了一个了不起的女性龚澎
  • san*** 2020/8/23 0:11:57
    乔冠华跟章含之,人人皆知。但是乔冠华跟龚澎,知道的不多。这本书写的内容,对了解事情的原委,有帮助。
  • leo*** 2020/6/8 6:14:08
    通过名人传记,了解一下当时历史。
  • sha*** 2020/4/22 22:47:01
    淡化了主要工作的场景,似乎就是要对照着读 才有味道,但是这样的牵扯就有些拉扯到他们的思路上去了。当然这不是作者的问题,作者就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父母,甚至连继母名字都不提。
  • 点点的*** 2020/1/10 12:13:16
    没货,没有收到。
  • LYY*** 2019/7/13 19:51:09
    了解历史人物
  • zhe*** 2018/12/4 18:36:52
    读此书如同读那段历史,手里有一本书摊买的,这本买来收着。
  • *** 2017/12/29 20:28:47
    外交家的故事,值得一读
  • 133*** 2017/3/20 21:01:25
    乔冠华是周总理从1940年代一手提携起来的干部,二人关系情同父子。到关键时刻,却是真刀真枪。倒是江青的护士小赵,总理不过是解了她一次难,“批周”时她竟在大会堂对着张佐良说:“张大夫,你还不知道呢,他们白天睡觉,晚上来开会整总理,……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张要她轻点声,她说:“张大夫,你不用害怕,我说话,我负责,我说的全是真话,我不怕坐牢!”相形之下,乔的表现未免令人寒心。
  • 133*** 2017/3/7 19:35:51
    说来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但乔松都写起爸爸妈妈来,始终像个乖得有些笨拙的孩子。仅以此论,我更相信她笔下的历史。
查看下一条 >>

出版社简介

  本书作者为乔冠华和龚澎的女儿,作者以一个女儿的独特视角和挚切情感,为读者展示了乔冠华和龚澎的传奇人生和三十年风雨同舟的动人情感。本书还首次披露了龚澎去世后,乔冠华晚年走过的沧桑,并讲述了所谓乔家的“家变”,作为乔冠华的子女第一次回应了关于乔家“家变”的种种传闻。

作者简介

  乔松都,1953年生人,197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后任解放军262医院军医,20世纪80年代赴法国学习,90年代赴美国学习。现在国务院所属单位工作。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乔冠华与龚澎

作者:乔松都
出版社:中华书局
条形码:9787101060041
出版时间:2008-3-1
开本: 16
页数: 421
定价:46元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乔冠华与龚澎的女儿乔松都。
  乔冠华——新中国第四任外交部长,杰出的外交家。他才华横溢,被毛泽东称之为“南北二乔”的“南乔”(北乔为胡乔木)。
  龚澎——新中国外交部的第一任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杰出的外交家。她的才干,她的人格魅力不仅为她的同志所钦佩,也令无数对手所折服,周恩来说:“没有人能够代替她。”
  作者乔松都以一个女儿的独特视角和挚切情感,为读者展示了乔冠华与龚澎的革命传奇人生和三十年风雨同舟的动人情感,读来催人泪下。作者还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龚澎去世后乔冠华晚年走过的历程及家庭的变迁,这是乔冠华子女首次向外界披露这段引人关注而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代序
前言
上篇 母亲龚澎
第一章 在颠沛流离中成长
在流亡中降生
姥爷龚镇洲
姥姥徐文
从横滨到广东
淮海路上的小姑娘
圣玛丽亚女中
第二章 妈妈的青春之歌
未名湖畔
亲历“一二·九”学生运动
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敢死队员
传播《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人
抉择
马列学院第一期学员
第三章 太行情深
巧遇彭德怀
刘白羽忆龚澎
一段动人的故事
第四章 雾都六年
走进红岩村
曾家岩号
周恩来初试龚澎
皖南事变前后
《新华日报》女记者甩尾巴
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辅导周恩来学英文
生离死别
第五章 激情岁月
黎明之外是青山
有缘千里来相会
纯阳洞的故事
化龙桥二重奏
断肠人找到心上人
第一个家 第一个孩子
战斗在敌人心脏
重庆谈判前后
三个美国士兵要见毛泽东
陪同毛泽东会见美国友人
与社会各界的交往
老记者重访团
第六章 走向新中国
北平军调处
上海马斯南路号
第一份外文期刊《新华周刊》
紧急撤退
创办《中国文摘》
首任社长老乔
香港流年碎影
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
第七章 主持新闻工作
开国
政务院的花名册
组建情报司
老外交部街号
另起炉灶
制定新法规
言传与身教
死马当活马医
重要的是客观报道
外国记者到西藏
采访大陈岛
毛主席来到新闻报道组:龚小姐,你好啊!
组织记者盛会
新闻发言的奠基人
当好中央的耳目喉舌
冷眼向洋看世界
创业时代:一个难忘的晚上
一部获百花奖的新闻纪录片
第八章 外交生涯
年日内瓦会议亮相
万隆会议与“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
年日内瓦会议
亚非欧国之行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访华纪实
埃德加·斯诺重访中国(一)
埃德加·斯诺重访中国(二)
与爱国作家韩素音的交往
难忘的合作
第一个电视采访中国领导人的西方记者格林
第九章 新闻司的当家人
同事眼里的龚澎
为培养新中国外交人才尽心竭力
敢于为下级承担责任
妇女半边天
县委农工部部长龚澎
第十章 阳光明媚的家
台基厂国际和平委员会大院
国际俱乐部琐记
无量大人胡同号
报房胡同温馨的家
爸妈共同的小名
妈妈没有走
以身教者从
慈母
妈妈和老疙瘩的朋友
启蒙
钢琴梦
北戴河的天伦之乐
妈妈教练
第十一章 疾风识劲草
势如破竹
夹着尾巴做人
龚澎,你怎么可能是三反分子呢?
难忘的除夕之夜
请让龚澎同志坐下!
坚决顶住!
老乔,过来听《国际歌》!
九十一人大字报
在东交民巷上班的日子
望着面色苍白的龚澎,周总理沉默了
*时髦的装束
*后一别
妈妈送我“上山下乡”
妈妈的来信
*后的四口之家
第十二章 春蚕丝尽
三月八日雪花飘飘
重托
周恩来探视:冠华同志,你要坚强一些!
我捧着妈妈的骨灰
阿格不在了吗?
尾声
下篇 我和父亲
第一章 寻根
苏北东乔庄
博学少年与马克思主义
东京帝国大学
留德同学
第二章 初展才华
“乔的文章顶得上两个坦克师”
转折
哲学家的争论
双飞燕
第三章 建国初期
出席年联合国安理会
板门店停战谈判
与开城的不解之缘
第一次见父亲
第四章 笔杆子
北戴河的秀才们
论战后面的故事
茅台酒
军队进行曲
文开一代外交风
第五章 回望双亲
珠联璧合
我和龚澎可不是一般的夫妻
慈父
寓教于乐
老黄牛
和爸爸一起摸彩
逛厂甸
第六章 从走资派到复出工作
一边挨斗,一边工作的走资派
打倒“陈、姬、乔”以后
复出
父母的牵挂
连夜鏖战—五二○声明
第七章 爸爸失去了一半生命
永远没有仙客来
不思量,自难忘
妈妈出远门的日子
天涯若比邻
与陈老总的一段交往
爸爸与诗
第八章 走向事业高峰
爸爸要去联合国
绿色中国—长城挂毯
搭令,我要动身了!
途中插曲
“乔的笑”
与华裔雇员在一起
老同学聚会
归来
出名后的新问题
起草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前后
联大纪实
友情·亲情
第九章 突如其来的变迁
百味人生
年的父亲
爸爸的心事
哥哥为什么要搬走
我是怎样离开家的
家,没有了—搬离报房胡同
少年已识愁滋味
写给妈妈的信
天凉好个秋
中南海西花厅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与爸爸分别的日子
祈祷与守望
第十章 重新走近父亲
心结
爸爸,我想对你说
母亲十年祭
和你妈妈在一起的日子我一天也没有忘记
小手指姑娘
爸爸的书桌
与夏衍的半世之交
第十一章 *后的日子
过去的事情一风吹
*后的晚餐
永别
尾声
后记
朋友的话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