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8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问答的形式,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典籍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读。史料丰富、问题精到、解读精彩、定价低廉,是一套向广大读者普及正确历史知识和历史价值观的读本。原价120元,现团购价32元包邮!
★ 32开平装,华龄出版社出版
★ 由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常振国作序
★ 文字精简、条理清晰、史料丰富、问题精到、解读精彩、定价低廉
★ 采用答问的形式,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
★ 书内附放大镜,便于老年读者阅读
友情提示:本套图书非全套,介意的读者慎拍!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丛书从二十五史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有价值的数千个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用原书中记载的史实作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解答,不作随意发挥,更没有妄自“戏说”,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出版界老前辈许力以先生说,这套书创意好,编得也不错,对于普及中华历史知识,弘扬和传播中华文明大有益处。他建议,如有可能,再出版一套简读本,每册所列问题精到一些,字数压缩一些,书价便宜一些,这样,普及面就可以更广泛一点。我将许老的意见同本套丛书的创意人来新国、王文成二位仁兄转达后, 当即得到了赞同。新国兄不无感慨地说,我们编书、出书,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书。只有让人读了书,我们的一切初衷才能真正实现。于是,有了今天《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精编本)的问世。
《后汉书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756
出版时间: 2008/1/1
开 本: 32
页 数: 240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后汉书》是一部东汉断代史,为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撰。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晋安帝隆安二年(398),他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曾官至尚书吏部郎。他一直以身出名门自居,性情孤傲,不拘小节,凡事都不甘居人之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因行为不检点被贬为宣城太守,范哗从此感到郁郁不得志,便以著书为生活的主要內容, 《后汉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撰写的。后来,范哗又卷入皇室的权力斗争中,元嘉二十二年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在范晔撰写《后汉书》之前, 已经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纪传体重要著作已有很多部,比如类似于正史的《东观汉记》、三国时期东吴学者谢承的《后汉书》、晋薛莹的《后汉记》、晋司马彪的《续汉书》、晋华峤的《后汉书》等等。范晔在撰写《后汉书》的时候,主要是以《东观汉记》为史料依据,以华峤的著作为蓝本,参考诸家,博采众长,删繁补缺,订伪考异, 自成体例,超越众家,写出了自己的《后汉书》。该书与《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并称“四史”,盛行于世。以至于现在我们研究东汉的历史, 了解东汉社会,范晔的《后汉书》都是*基本的文献依据.
《三国志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763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32
页 数: 240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中国的历史记载从先秦时代萌芽、发展,此后历代不绝,犹如一条长河,奔流不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国家,“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历史记录逐渐发展。西周共和(前841)开始,我国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春秋以后,不仅周王朝有史官史书,各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史书。《春秋》、《左传》、《国语》等历史著作相继问世。《春秋》一字褒贬,寓意深刻,对后来的史书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的出现,无论从史学意识、史学目的、史学编纂,还是史学规模、史学语言等,都是对先秦史学的一次系统总结,同时又开辟了史学的新道路,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晋书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770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32
页 数: 242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晋书》为唐代房玄龄等人所撰,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一百五十六年的历史,包括西晋和东晋,并且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按照“二十五史”所记载历史的先后顺序,《晋书》紧随《三国志》之后,属于第五史,但其成书年代却在南北朝各史书之后。关于两晋的历史,从晋代到南北朝时期有很多人撰写,其数量多达二十家以上,即使到了唐初,还有所谓“十八家晋书”之说。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撰写一部较为严密详细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646),李世民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到贞观二十二年(648)成书,历时不到三年。《晋书》之后,历代正史的编撰都是非官修不可。可以说,《晋书》的修撰是中国史学史上由私人修史到国家修史的一个转折点。
《晋书》修撰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作为官修史书,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足够的保障,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很多以前的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就快得多。
《晋书》所参考的资料,主要是臧荣绪的《晋书》,另外还有其他的晋史资料和文集,比如《世说新语》、《幽明录》、《搜神记》等。这就造成《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太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语涉神怪,选材芜杂,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晋书解读》中记事亦有前后矛盾、疏漏和重复的地方。此外,《晋书》还有一些缺陷:作为官修史书,它的忌讳很多,这就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历史;晋代佛教和道教较为发达,但书中对士大夫与道教的关系以及对高僧和佛教的记载不甚全面。但是,《晋书》毕竟是参考了很多史书编撰而成的,可以说,两晋时期重要的史实,《晋书》保存得最为集中和系统。
《北朝史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794
出版时间: 2008/1/1
开 本: 32
页 数: 240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夺取东晋政权建立宋朝,我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在北方相继有鲜卑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权(史称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氏建立的齐政权(史称北齐)和宇文氏建立的周政权(史称北周),合称北朝。《北朝史解读》主要依据《魏书》、《北齐书》、《周书》和《北史》。
《魏书》是北齐魏收所著的主要记载北魏、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魏收(506~572),字伯起,是魏、齐之际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魏书》共一百三十卷,分十二本纪、九十二列传和十志。因作者身处北齐,故以东魏为正统,而不记西魏。《魏书》特设序纪,记载北魏正式建国以前的祖先,本纪又记未即位的太子;列传则将人物以时代为序,按民族区分,同类合传,次序井然;其十志则置于全书*后,其中《释老志》、《官氏志》等都体现了适应时代的创新。
《五代史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824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32
页 数: 242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五代史解读》包括了:五代十国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哪个历史时期、朱温出身及家世情况如何、朱温是如何起家的、宦官刘季述劝朱温代唐为帝,朱温为什么没有答应、朱温为什么要进军关中其真实意图何在、朱温为什么要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白马之祸”是怎么回事、朱温是怎样篡夺唐朝政权并建立后梁政权的、梁太祖朱温是怎样死的、朱友贞是怎样当上皇帝的、梁末帝是怎么死的、朱友裕是什么人、朱友孜为什么要派人刺杀梁末帝等内容。
《辽金史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848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32
页 数: 242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辽史》、《金史》和《宋史》合称元修三史。其实,金朝建立以后,曾两度修纂《辽史》,分别由耶律固和党怀英等人主持,但在金朝并未正式刊行。
元朝正式建立之前,即有编修辽、金史的意向,但一直议而未行。直至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才下诏正式编纂三史,以脱脱为总裁,另有总裁官多人,而主要执笔者为廉惠山海牙、王沂等数人。《辽史》自至正三年四月修撰,四年三月完成,用时不足一年。元修《辽史》,主要是在耶律俨《辽实录》和陈大任《辽史》的基础上增删修订而成的。全书共一百一十六卷,含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另附《国语解》一卷。
《辽史》的体例有一些新的特点,其表、志不但卷帙较多,而且有所创新。如《营卫志》保存了契丹早期的宫帐及部族组织等重要的历史资料;《仪卫志》对契丹早期本民族车舆、服饰和仪仗制度以及后期采用汉制均有详细记述;《礼志》、《百官志》等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辽史》设表极为全面,曾为史家所称道,有世表、部族表、属国表、皇子表、公主表、皇族表、外戚表、游幸表等,篇幅接近全书六分之一。但其列传相对单薄。《辽史》末附《国语解》,对有关人事、典制等契丹词汇给予译解,成为后世研究契丹语言文字的珍贵材料。《辽史》虽有纪年错误、译名混乱、史实矛盾等缺陷,但史料方面价值极大,为现存唯一一部系统全面记载辽朝历史的著作。
《金史》编修历程近于《辽史》,编纂总裁官为脱脱,而发凡起例及最后定稿者则是欧阳玄。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含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完备记载了女真族建立金朝的始末历史。
《金史》主要取材于《金实录》,另外采用部分野史资料。元修三史中,一般认为《辽史》偏简, 《宋史》偏繁,而《金史》较为适中。《金史》首列《世纪》,对女真历史及金太祖建国前的情况以及女真与辽的关系均有记载,突出了其历史的完整性,另有《世纪补》载录三个有号无位的"皇帝",体现了编者在体例上的创新。表的方面,《金史》特设《交聘表》,列出金与宋、夏以及高丽的交聘情况,驭繁于简,颇富时代特色。其《历志》、《礼志》、《河渠志》、《百官志》等均有很高价值,为人称道。但《金史》也存在运用材料过于偏执、迷信于实录、设传标准失当等明显缺点。
但无论如何,《金史》是现存记载金朝历史中规模最大、最为完整和系统的一部史著,在宋、金史及民族史方面其史料价值极为珍贵。
《元史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855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32
页 数: 242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中国的历史记载从先秦时代萌芽、发展,此后历代不绝,犹如一条长河,奔流不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国家,“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历史记录逐渐发展。西周共和(前841)开始,我国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春秋以后,不仅周王朝有史官史书,各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史书。《春秋》、《左传》、《国语》等历史著作相继问世。《春秋》一字褒贬,寓意深刻,对后来的史书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的出现,无论从史学意识、史学目的、史学编纂,还是史学规模、史学语言等,都是对先秦史学的一次系统总结,同时又开辟了史学的新道路,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而后来的史学,基本都是沿着司马迁开创的史学道路继续前进,所谓“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就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形式的不断发展。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清史解读(精编本)》
主 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
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条 形 码: 9787801785879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32
页 数: 242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清史稿》为“二十五史”中的最后一部,是记录清王朝历史的重要史著。民国初年,为编纂清史,特设“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并主编,因该书为“急就之章”的未定稿,故名《清史稿》。
《清史稿》为纪传体,设有纪、志、表、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三十五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在历代正史中,篇幅仅次于《宋史》。其记事上起1616年努尔哈赤称帝,下至宣统三年(1911)清朝灭亡为止。其中一些列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以后的张勋复辟、溥仪离宫出走天津、王国维投北京昆明湖自杀等事件。《清史稿》的编撰,自1914年开始,至1927年大体完稿,除主编赵尔巽之外,先后参编的有缪荃荪、夏孙桐、柯劭态等一百多人。因修史之人都为晚清学者文人,故《清史稿》的思想体例基本与以前的正史无异。又因《清史稿》成于众人之手,编写之时难以彼此照应统一,完稿之后又未能复核审定即刊行于世,所以体例较为混杂,内容自相矛盾,材料繁简失当等问题相当严重,往往事件发生时间、事实经过以至涉及人名、地名等均有讹误龃龉,甚至有文理不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