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 8开宣纸线装,竖体排版,彩绘插图
★ 红色精致盒装典藏版,布面封面
★ 刘一达京味儿文学作家
★ 本套图书总发行一千套
★ 附收藏证书一张,可做收藏佳品
书友说
-
特价很合适
-
头火:刘一达京味小说手稿,书还不错,可以看看
读者评论
◆我非常喜欢刘一达写的书,刘一达真有两把刷子,写书也带抖包袱
——stellarcw
◆虽然在刘一达众多京味儿小说中排名不很靠前,也不知命,但是它就想豆汁儿一样,绝对够味儿
——Joey Drizzt
◆比起王朔的小说,更多的老北京文化,刘一达的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
——杰平
作者简介
刘一达,笔名达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理事、北京记协理事,现在《北京晚报》主持“京味报道”专版。是北京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的获得者。从1970年开始潜心研究北京历史文化民俗,至今已出版30余部书,其中《人虫儿》、《胡同根儿》、《百年德性》、《北京爷》、《再说人虫儿》、《故都子民》等已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他的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当代文坛比较活跃和读者喜欢的作家,又是京城“名记”,因以京味著称,被誉为新世纪京味文学的“领军人物”。
编辑推荐
刘一达是有名的“胡同儿记者”,他以地道的“京味儿”,描写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北京城大厨赫二爷敢恨敢爱的一生,用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一场情断衷肠仍是爷的悲喜剧,可以说是一幅人生百态、世俗风情的写照。刻画了十几个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诠释了长达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民族饮食文化。小说的京味语言原汁原味,活泼生动,风趣幽默;历史掌故颇多,如同一部京味语言词典。
头火:刘一达京味小说手稿(竖排典藏本编号本 共2册)
文章节选
天还没亮,赫二爷便拎着鸟笼子出了家门,踩着云步奔了天坛。
清晨,天坛是老人们的世界。遛鸟的,打拳的,练气功的,跑步的,新近又添了洋派的玩意儿:老年迪斯科。一进公园,这些上岁数的人便撒起欢儿来。先是扯着嗓子“啊啊啊噢噢噢” 地痛痛快快喊一气,把闷了一宿的浊气撒出来,让五脏六腑灌满新空气,然后各找各的地盘,松快一下老胳膊老腿。
古树参天,环境幽静,入此境,大活人仿佛笼中之鸟重归大自然,那种感觉并非笔墨所能形容。乐和!老北京人知道什么叫享受。
北京城六十岁往上的老人已然超过一百八十万,实实在在的老年化城市。在拥挤喧嚣的都市里,难得有这么一方清静的世界。
赫二爷是“坛根儿”长大的,穿开裆裤那会儿就在坛里泡,乳臭未干,跟一位拳师练过几天“形意”,虽说功夫还差得远,没入门呢,他便把心思放在了别处。可是这点儿底子,让老爷子很得意,人前总端出“练手子”的架势。
其实,他的拳打出来不伦不类,那路数,哪一派也不靠。不过,他倒也不在意,只不过是活动身子骨儿。“六十六,不死也得掉块肉”。他不想死,也不想掉肉,所以又把扔了几十年的拳捡了起来。
六十六,赫二爷的身板对得起这岁数。练过几天拳,给他留下一副强健的骨架,长年在灶上,他不缺嘴,胖脸永远是红润而舒展的,寿眉很浓很黑,头发不见白茬儿,大眼睛,并不难看。因为上了年纪,眼皮下松松弛弛地耷拉着半圆的肉口袋,上面挂着些横纹,喝过酒,肉口袋变得发红发紫,鼻子宽而大,腮上留着刷子似的胡茬儿,身量不低,而且没放肉,脱了衣服,两条胳膊见棱见角,大手像个蒲扇,奔古稀之年了,走道儿依然挺着胸脯、晃着膀子,气度不减当年。
他的那身行头,看上去并不显老八板儿,却也不是新派。两个挂罩的鸟笼子,一手一个,前后晃悠着。其实他并不单为了出来遛鸟儿。手里拎着鸟笼子,不过是为了摆个老谱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