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年终盛宴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重读中医经典丛书》5册,编者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专科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丛书将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结合,讲述临床应用《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的经典理论。是面向临床不同层次医师的一套提高经典理论知识及升级考试的重要参考书。原价312元,现团购价63元包邮!

×

团购价¥63.0 ¥312.0 折扣2.0
已售80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科学出版社出版
编者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专科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邓铁涛为书题词
根据临床中医师的不同需要,分初、中、高级编写
选取方药原文进行点读,后附历代医家及编者医案加以评述
可供临床中医主治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本次团购《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三大经典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158*** 2019/10/10 15:59:41
    中医学值得中华民族代代传承,这也是一套非常好的书
  • 903*** 2016/4/7 12:56:44
    送人的 应该不错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科学出版社推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该丛书根据初、中、高级职称医师不同的临床需要,将四大经典研习分为3级,共12册,国医大师邓铁涛为书题词"中医经典、临证指南".
丛书总主编为黄小玲、钟嘉熙、林培政,主要编写者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专科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丛书涵盖了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运用经验,是临床医师提高经典理论知识及升级考试的重要参考书.
初级参考读物为临床精要部分,供初涉临床的中医师使用;中级参考读物为临床运用部分,供临床中医主治医师参考;高级参考读物为临床发挥部分,供具备长期临床经验的医师参考.
本书内容既有国内众多医师学习运用传统经典内容的精华,又有作者群体多年"重经典、强临床"的经验.临床精要部分,条分表解,简明扼要;临床运用部分内容丰富,突出实用;经典临床发挥部分较有深度,值得研学.

内容简介

 

 

 

 

 

 

 

 

 

 

 

 

 

 

 

 

内经临床精要
作    者: 吴弥漫、 古继红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
条 形 码:9787030271853
出版时间: 2010-4-1
开    本: 16开
页    数:266
定    价:59元
内容简介
《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著作,对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必读的首部经典.《内经临床精要》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经典必读》中有关《内经》的内容为基础,节选《内经》中对临床具有实用价值的精要理论,分为概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治法、病证、养生共八章.每章中对所选取的原文以注释、语译、经文分析、临床运用等方式阐释其理论内涵,并联系临床说明其在辨证论治疾病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撷采古今精彩医案穿插其中,作为范例以提示其临证运用要领.《内经临床精要》可为学习《内经》掌握其理论精华并贯彻运用于临床,提供切实而有益的参考.
《内经临床精要》作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中《内经》的初级篇,可供初入临床的中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作为中医院校学生的学习参考.
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黄帝内经》简介
一、书名含义及构成
二、成书年代及作者
三、流传与沿革
四、注家和注本
第二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

一、《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
二、《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色
第三节 学习《内经》的方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性质
二、三阴三阳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归类及相生相克
二、亢害承制
三、神机、气立
四、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第三章 藏象经络学说
第一节 脏腑
一、藏象
二、十二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奇恒之府和脏腑的不同性能
四、饮食水谷在人体中的输布代谢
五、脾病则四肢不用
六、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
七、人卧血归于肝
第二节 精气神
一、神的概念及精神思维活动
二、营卫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三、精、气、津、液、血、脉"六气"及其病候
四、五脏藏精神血气魂魄,六腑化水谷而行津液
五、血气喜温恶寒
第三节 经络
一、经脉"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二、经脉的循行起止及其病变、治疗
三、十二经脉气血多少皆有大数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二、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三、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第二节 发病
一、生病起于过用
二、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四、体质与发病
第三节 病机
一、阳气失常病机
二、阴阳失调病机
三、百病生于气
四、病机十九条
五、阴阳寒热虚实病机
六、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七、五实死,五虚死
第五章 诊法
第一节 切诊
一、"切脉常以平旦"和四诊合参
二、平人脉息
三、脉象主病
四、脉合四时阴阳
五、脉以胃气为本和四时五脏平、病、死脉
六、真藏脉
七、脉色舍参
八、尺肤诊法
九、虚里诊一
第二节 望诊
一、五脏"失强"病候
二、五色"欲"与"不欲"
三、面部望诊部位
四、五色主病及望色诊病要领
第三节 闻诊
第四节 问诊
一、诊病之"五过"和"四德"
二、临病人问所便
三、问梦境诊病
第六章 治则治法
第一节 因势利导
第二节 三因制宜
第三节 标本先后
一、病有标本,刺有逆从
二、标本缓急
三、病为本,工为标
第四节 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
二、治求其属
第五节 反佐法及治疗用药法度
一、反佐法及用药法度
二、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
三、有故无殒
第七章 病证
第一节 热病
一、热病的病因病机
二、伤寒的六经分证及治法
三、遗热与食复
四、两感于寒与暑病
五、阴阳交
六、风厥与劳风
第二节 咳证
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二、五脏六腑咳和聚于胃,关于肺
第三节 痛证
一、五脏卒痛的病机
二、各种痛证的具体病机
第四节 痹证
一、痹证的病机
二、痹的五脏六腑分证及其预后和治疗
三、营卫气与痹证的关系
四、痹的各种兼证
第五节 痿证
一、痿证的病机与病候
二、治痿独取阳明
第六节 脾瘅
第七节 肿胀
一、水胀、肤胀、臌胀、肠蕈、石瘕的病候及鉴别
二、水气病(水肿)的病机及治则治法
第八章 养生
第一节 内养正气,外避邪风
一、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二、人体的生长壮老生命过程及肾气在其中的作用
第二节 四气调神
一、四气调神
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不治已病治未病


内经临床运用
作    者:黎敬波、 黄小玲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
条 形 码:9787030271877
出版时间: 2010-4-1
开    本: 16开
页    数:391
定    价:79元
内容简介
《内经临床运用》按《内经》理论体系分为9章,重点讲解了63篇《内经》原文,每篇都按"经文分析"和"临床应用"来讲述,且重点在"临床应用".从所选篇章来说,是对大学本科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从内容和重点来说,是通过对经文的复习,以提升临床水平.《内经临床运用》讲解的《内经》篇章基本上都全篇解读,保证了篇章思想的完整性.第九章 介绍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和意义,对临床实践也很有参考价值.
《内经》承载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全部内涵,它不但是中医理论肇始之作,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养生防病经验的结晶.它涉及的学科和知识很多,理论层次很丰富,它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方法和思想体系.要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将《内经》理论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发挥《内经》对防病治病,维护人类健康应有的重要作用.《内经临床运用》作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中《内经》的中级篇,可供临床中医主治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阴阳
第一节 素问·生气通天论
第二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第三节 素问·宣明五气
第四节 素问·阴阳离合论
第五节 素问·阴阳别论
第六节 素问·宝命全形论
第七节 素问·阴阳类论
第八节 灵枢·阴阳清浊
第九节 灵枢·五味
第三章 藏象经络
第一节 素问·六节藏象论
第二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
第三节 素问·五藏别论
第四节 素问·太阴阳明论
第五节 素问·经脉别论(节选)
第六节 灵枢·本神
第七节 灵枢·营卫生会
第八节 灵枢·决气
第九节 灵枢·海论
第十节 灵枢·五癃津液别
第十一节 灵枢·营气
第十二节 素问·骨空论(节选)
第十三节 灵枢·大惑论
第十四节 灵枢·经脉
第十五节 灵枢·五味论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灵枢·百病始生
第二节 灵枢·五变
第三节 素问·至真要大论(节选)
第四节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第五节 素问·举痛论
第六节 素问·调经论(节选)
第七节 灵枢·五邪
第八节 灵枢·玉版
第五章 疾病
第一节 素问·热论
第二节 素问·评热病论
第三节 素问·逆调论
第四节 素问·咳论
第五节 素问·痹论
第六节 素问·痿论
第七节 素问·疟论
第八节 素问·风论
第九节 素问·厥论
第十节 素问·奇病论
第十一节 灵枢·周痹
第十二节 灵枢·口问
第十三节 灵枢·胀论
第十四节 灵枢·水胀
第十五节 灵枢·痈疽
第六章 诊法
第一节 素问·脉要精微论
第二节 素问·平人气象论
第三节 素问·玉机真藏论(节选)
第四节 灵枢·五色(节选)
第五节 素问·疏五过论
第六节 灵枢·动输
第七章 治则治法
第一节 素问·异法方宜论
第二节 素问·汤液醪醴论
第三节 素问·藏气法时论
第四节 素问·刺志论
第五节 灵枢·论痛
第六节 素问·针解
第七节 素问·缪刺论
第八章 养生防病
第一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
第二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第三节 灵枢·天年
第九章 五运六气学说
第一节 五运六气学说与《内经》
第二节 干支甲子
第三节 五运和六气
第四节 运气推演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运气学说的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金匮要略临床运用
作    者:林昌松、 黄仰模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
条 形 码:9787030274267
出版时间: 2010-4-1
开    本: 16开
页    数:243
定    价:48元
内容简介
《金匮要略临床运用》作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中重读《金匮要略》的中级篇,主要介绍了《金匮要略》的基本理论、学术思想、主要内容、辨证方法、治则治法以及对中医临床学科发展的影响;当中涉及《金匮要略》主要病证的证、治、调、护,《金匮要略》方药的方解、功效、药理、运用,《金匮要略》疑难验案解读等内容.《金匮要略临床运用》内容充实,特点鲜明,师古不泥古,重运用,重临床,有发展思路,有创新思维,是学习经典的参考书,也是临床工作的工具书.《金匮要略临床运用》可供临床中医主治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第一章 《金匮要略》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金匮要略》的作者及其沿革
第二节 《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金匮要略》的诊法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四节 《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
第五节 《金匮要略》的治则治法
一、治则
二、治法
第六节 《金匮要略》的方药
一、组方
二、用药
第七节 《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
一、继承发挥《内经》、《难经》的学术思想
二、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三、运用脏腑经络理论辨治杂病
四、病因学说
五、创立以证为主,病证结合的诊治方法
六、方证结合,法度严谨,加减灵活
七、强调培补脾肾
八、注重平脉辨证,证病结合的诊断在临床的应用
九、扩展治未病的思想
第八节 《金匮要略》对中医临床学科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金匮要略》病证诊治
第一节 痉病
第二节 湿病
第三节 喝病
第四节 百合病
第五节 狐盛病
第六节 阴阳毒病
第七节 疟病
第八节 中风病
第九节 历节 病
第十节 血痹病
第十一节 虚劳病
第十二节 肺痿
第十三节 肺痈
第十四节 咳嗽上气病
第十五节 奔豚气病
第十六节 胸痹心痛病
第十七节 腹满病
第十八节 寒疝病
第十九节 宿食
第二十节 五脏风寒积聚病
一、肝着证
二、脾约病
三、肾着病
第二十一节 痰饮病
第二十二节 消渴病
第二十三节 小便不利、淋病
第二十四节 水气病
第二十五节 黄疸病
第二十六节 惊悸
第二十七节 吐衄下血瘀血病
第二十八节 呕吐
第二十九节 哕病
第三十节 下利病
第三十一节 肠痈
第三十二节 蛔虫病
第三十三节 妇人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二、妊娠腹痛
三、胎漏、胎动不安
四、妊娠水气病
第三十四节 妇人产后腹痛
第三十五节 妇人杂病
一、脏躁
二、梅核气
三、瘕瘕
第三章 《金匮要略》方药应用
第四章 《金匮要略》疑难验案选读
第一节 白塞综合征(狐蓥病)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阴阳毒)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 炎(历节 病)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虚劳腰痛)
第五节 痛风性关节 炎(历节 病)
第六节 颈椎病(血痹)
第七节 周围神经炎(血痹)
第八节 雷诺病(血痹)
第九节 坐骨神经痛(虚劳腰痛)
第十节 风湿性关节 炎(湿病)
第十一节 急慢性胃炎(呕吐、虚劳)
第十二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心痛、虚劳)
第十三节 消化道出血(下血)
第十四节 肝炎(黄疸病)
第十五节 胆囊炎(腹满)
第十六节 肝硬化(虚劳)
第十七节 肝硬化腹水(水气病)
第十八节 慢性结肠炎(下利)
第十九节 便秘(脾约)
第二十节 阑尾炎(肠痈、寒疝)
第二十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上气)
第二十二节 支气管哮喘(咳嗽上气)
第二十三节 肺心病(痰饮病)
第二十四节 胸膜炎(痰饮病)
第二十五节 冠心病(胸痹心痛病)
第二十六节 心律失常(惊悸)
第二十七节 急性肾炎(水气病)
第二十八节 肾盂肾炎(淋病)
第二十九节 尿路结石(淋病)
第三十节 尿潴留(小便不利)
第三十一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水气病)
第三十二节 糖尿病(消渴病)
第三十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虚劳)
第三十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虚劳)
第三十五节 神经官能症(百合病)
第三十六节 梅尼埃征(痰饮病)
第三十七节 恶性肿瘤化疗后(虚劳)
第三十八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衄血)
第三十九节 子宫肌瘤(瘾病)
第四十节 先兆流产(胞阻)
第四十一节 更年期综合征(脏躁)


金匮要略临床精要
作    者:廖世煌、 黄仰模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
条 形 码:9787030274243
出版时间: 2010-4-1
开    本: 16开
页    数:304
定    价:58元
内容简介
《金匮要略临床精要》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1800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古往今来有名望和建树的中医都非常重视对《金匮要略》的研读和运用.为了帮助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金匮要略》,开拓理论和临床思维,我们编写了《金匮要略临床精要》、《金匮要略临床运用》、《金匮要略临床发挥》三《金匮要略临床精要》.《金匮要略临床精要》是《金匮要略临床精要》.《金匮要略临床精要》内容共两篇.上篇金匮要略重温,从原文选读、原文语译、原文理解、应用举隅等方面介绍金匮要略第一至二十二篇的主要内容.下篇金匮要略表解,以表格的形式介绍金匮要略的内容,力求纲举目张、简明扼要.
《金匮要略临床精要》作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中重读《金匮要略》的初级篇,可供初入临床的中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目录
总前言
前言
上篇 金匮要略重温
第一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第二章 痉湿喝病脉证治
第三章 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
第四章 疟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第六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第八章 奔豚气病脉证治
第九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第十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一章 五脏风寒积聚瘸脉证并治
第十二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第十三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第十四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
第十五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
第十六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第十七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第一节 呕吐的成因
第十八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第十九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鱿虫病脉证治
第二十章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一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第二十二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下篇 金匮要略表解
第一节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表解
第二节 痉湿喝病脉证治表解
第三节 百合狐盛阴阳毒病脉证治表解
第四节 疟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五节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六节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七节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表解
第八节 奔豚气病脉证治表解
第九节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表解
第十节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表解
第十一节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十二节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十三节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十四节 水气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十五节 黄疸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十六节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表解
第十七节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表解
第十八节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十九节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蜕虫病脉证治表解

第二十节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表解
第二十一节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表解
第二十二节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表解


伤寒论临床发挥
作    者: 朱章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
条 形 码: 9787030275424
出版时间: 2010-4-1
开    本: 16开
页    数:344
定    价:68元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临床发挥》以帮助读者贯通《伤寒论》基本理论、掌握其辨证规律、临床中大胆应用经方、仔细辨证并能在此基础上启发思路、以创新的方法对其理论进行研究为目的.《伤寒论临床发挥》设原文、重点内容、思考与启迪、辨证提要、歌诀、临床应用、医案选、学习继承与创新应用举例及名医精萃等十个栏目,与过去《伤寒论》的相关著作相比,重点内容突出,侧重于临床应用,重在启发学术及研究思路.东汉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及其创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该书集理、法、方、药为一体,既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临床学科.
《伤寒论临床发挥》作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中《伤寒论》的高级篇,可供临床高年资主治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目录
总前言
前言
伤寒论原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论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第四节 太阳病疑似证
第五节 合病与并病
第六节 太阳病欲解时
第三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概论
第一节 阳明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
第四节 阳明病预后
第五节 阳明病欲解时
第四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概论
第一节 少阳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小柴胡汤证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第四节 少阳病传变与预后
第五节 少阳病欲解时
第五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概论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第六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概论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
第四节 少阴病疑似证
第五节 咽痛证
第六节 少阴病预后
第七节 少阴病欲解时
第七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概论
第一节 厥阴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
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
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
第五节 呕哕下利辨
第六节 厥阴病预后
第七节 厥阴病欲解时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 霍乱病脉证
第二节 霍乱病辨治
第九章 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 阴阳易证
第二节 差后劳复证
附录 汉代的度量衡制与经方药量的折算
致谢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