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缘图画集》线装影印本,是我国首部《红楼梦》连环画集,由清末民初画家李菊侪、李翰园兄弟绘制,全书共388幅,图文并茂,笔触传神,每幅图的文字说明后均有署名觉僧所作的评点。本书根据民国二至三年华国书局石印之北京“黄钟日报”附刊本影印,版本稀见,是研究“红学”史及民国艺术史的重要资料。原价280元,现团购价65元包邮!
★ 16开线装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 由凊未民初画家李菊侪、李翰园兄弟绘制
★ 根据民国二至三年(1913-1914)华国书局石印之北京“黄钟日报”附刊本影印
★ 全书共388幅,图文并茂,笔触传神
★ 印刷精良,装帧精美,值得收藏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组织力量,开始多品种,大数量地影印一批与“红楼梦”有关的老书。图册类书籍首选了我国首部“红楼梦”连环画“金玉缘图画集”(又名“石头记新评”,杜春耕藏品)。 梦霞女士邀我们写一篇考证此书并介绍“红楼梦”连环画起源历程的序,欣然领命,谨作以下几方面叙述。
“黄钟日报附张”
关于“金玉缘图画集”这本画册有两本书曾介绍过。一九五五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红楼梦版画集”(阿英编),收录了此书的四幅画并作了以下文字说明:李菊济“金玉缘”石版画册,我所见的石版画册有二处,一为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点石斋石印巾箱本,一为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北京“黄钟报”附张连刊本“黄钟日报”所刊题“金玉缘画册”,当时名画家李菊济所作,见存者凡三百余幅,为“红楼梦”画册巨制。又称“石头记新评”刻画情节。性情,尚见精神兹选“怡红院”,“至礼无文”,“晴雯补裘”及“百花含笑”共四题。
中华书局在一九五九年出版的“红楼梦书录”(一粟编着,以下简称“书录”)中,记录有若干相异之处,书中写道:“石头记新评”:李菊济绘,觉僧评。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至三年(一九一四年)华国书局石印,北京“黄钟日报”附刊,存三百八十八幅,俊半多题翰园画,觉生评。
对照这次影印的底本,我们相信,这个底本就是阿英,一粟诸先生作文所借以为据的那个本子。首先阿英书中所收的那四幅画,由于底本经装裱后产生高低不平的纹路,而阿英书中之纹路与原书相同,这就确证了图片拍自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所用的底本(此次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采用了一些技巧,基本上看不到此纹路了,但底本依然如此)。至于“书录”的工作本为什么亦是此底本,要讲清楚比较复杂但笔者认为藉此机会可以介绍对底本的一些考证结果,所以就多说几句罢底本为一函六册,金镶玉装,每册封面均贴有一张不同字体的“金玉缘图画集”笺条。首页印有“李菊挤石头记画册”一行大字,背面印有“黄钟日报附张,民国二年十一月”扉页用纸与正文图画用纸不同,前者是竹纸,后者是单面有光纸,显然此书是拼装本把书拆开来检查,发现每页书的正反两面并不连在一起,而是装裱时合在一起的,在装订线内部分(亦有少量在书的装订中缝处),有百十来张画面画框之外,分别印有“民国所述年所述月XX号星期所述华国书局印”字样,图三百十五边框还印有“黄钟日报所述张”字样。这样我们便可以确定该书是由“黄钟日报附张”收集起来再装裱加工而成。那么为什么它就是一粟的工作本呢?这主要是通过“书录”所记的页数来确定的“书录”说 “存三百八十八幅”,而现在所用的底本亦是三百八十八幅之数实际上这个本子是有残缺的,编号从一至三百九十图“凤姐斥奴”止,中缺第六十三,一百九十,二百共三幅图,按故 事情节,后面还应当有数十幅图画。而此本的最后一幅画,并不是“红楼梦“故事,而是李菊挤画的“齐以通商而富”图。三百九十加一减三,正好为三百八十八幅,这说明此底本亦是一粟编“书录”时所用的工作本。
“金玉缘图画集”的作者与刊出时间
底本封面所标“金玉缘图画集”是收集装裱之人加上去的名称。而此连载之画页,第一至第三图无名称,第四图标为“新石头记第四图”。从第五图开始,均以 “石头记新评第所述图”标之,故此书原题名为“石头记新评”。书的评者为“觉僧”、“觉生”,“僧”与“生”音相近,笔者认为他们应是同一个人。
关于图的作者,从第一图到第一百三十七图,落款为“李菊济”,从一百三十八图至三百九十图均署名“李翰园”或“翰园”(其中二百一十六图与二百一十八图又有“健雄”之署名)。开始我们曾怀疑李菊挤与李翰园可能是同一个人,因为他们画的同一套画又都姓李,但经仔细查看了各画面后,觉得他们一定是两个人。因为这两部分图的画风不同,人物造型有别,且画中人物的年龄段亦大不一样前者用笔粗犷有力,后者细腻温和;前者的贾宝玉等人均画作青年公子或小姐,后者的宝玉等人则画成了一群儿童,从人物造型看,两人所画的发型就有很大区别。一个人不可能仅相隔一天时间就什么都大变样了,所以李菊济与李翰园应是两个画家,扉页反面所标“李菊挤 石头记画册”应改署为“李菊挤,李翰园石头记画册”。
关于此套连续刊登之画页的确切刊出时间,可从上面已提到的画框外所记的一些年月日来作出精确的答案。年月日均能看清的记录有十六条,例如图一百八十九为民国三年六月八号,图二百二十五为民国三年七月十四号,图二百四十三为民国三年八月一多。最早有时间记录者为第四图,它刊登于民国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星期六,再上推三天,此画稿应首刊于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有记录的画稿最后刊登时间为第三百零一图,民国三年九月姗号,按日后推,则此底本的最后一图应附刊于“黄钟日报”民国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考虑到三百九十页后全缺,故实际上应刊到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一月或二月为止。当然,如果该附刊因故停刊,或因故不往下刊,那又当别论了。
觉僧(生)的“评曰”
除极少数几幅图外,每幅图的文字说明后均有署名觉僧(生)所作的评。在连环画中,除了系说明还加评点的“红楼梦”作品,是笔者至今仅看到过这惟一的一部。或许是由于它出现得早,所以尚继承了历来对“红楼梦”文本进行评点的习惯性做法。假如把觉僧的“评曰”放到整个“红楼梦”的各类评点本系列中,它,还是极有特色,令人思考的。故在“红楼梦”的评点史中,应有它 相应位置的。
现举例说明它在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从保持家庭稳定的视角出发,考评书中人物与事件。故对贾母,王夫人,林黛玉等人的微词较多,而对薛宝钗则以肯定为主。 第六十七图“宝黛幽情”评曰:宝年十五,黛年十四,已通人事而不令避嫌,此谁之咎软! 第七十六图“春睡图”。评日:美人春睡,未免有情,然年已长而疏于防范,贾母不得辞其过也。 第一百九十八图“宝黛酒兴” 。姑表兄妹而令其以酒相戏,贾母王夫人明明见之,何故纵之耶!
(二)强调“红楼梦”以言情破情的主旨,与“甲戌本”凡例所指出的“戒妄动风月之情”宗旨相合。 第十五图“初人红楼”。评曰:仙姑名警幻则痴也!情也!愁也!恨也!皆幻也!红楼以言情为破情,信然。 第十六图“幻梦惊人”。评曰:温柔乡里,现出荆棘虎狼,夜叉海鬼,令人毛骨惊然。 第四十一图“宝玉惊耗”评曰:秦氏之死,独从凤,宝二人梦中写出。见风月孽债,二人独多,借之警醒二人也!
(三)强调性格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林黛玉的悲剧发生原因的考察上。 第九十图“香菱破闷”。评日:(林黛玉)小小年纪便尔触境遗漏泪,断非福相;香菱之潇洒,所以能熬过来。 第百十二图“钗玉发呆”评日:钗以无心出之,黛以有心防之多心人多忌,多忌人多病,宜其妖也!
(四)对宝,黛虽多有贬词,但却多处肯定其情,有就事论事的特色。第一百七图“绛珠还泪”评曰:情不至笃时滚不下泪来。儿女子多泪,正其情之笃也。 第百三十六图“宝哥赠帕”评曰:宝黛之情均在无字句间,观两块旧帕可以知之矣!
(五)引导读者欣赏作品之;魅力。 第三十图“书房大闹”评曰:幼童斗气,写来好笑。王摩洁诗中有画,曹雪芹记中有画。 第六十九图“触破幽情”评日:红楼一书,写到极浓艳处,便有人冲破。言情而不浅,妙文也。
以上数条,信手拈来,算不得研究。但评者署名“觉僧”或“觉生”,自然是以一个过来人冷眼看世事的态度对“红楼梦”书内许多情节作个案处理,读来有一种清新,活泼,客观的感觉。这种评点方式,非常适合赞画册。另外,画面情节与标题的选定亦与评点风格一致,相互照应。看着,读着,觉得与创作者们一起通过红楼故事在解读着人生。
首部“红楼梦”连环画本。
前面我们已说到这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的“金玉缘图画集”为我国首部“红楼梦”连环画册,现在我们来简述一下红楼题材绘画作品创作的历程,并藉此使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历史地位。
(一)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的“红楼梦绣像”版画,它附印于萃文书屋版“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之内,俗称为“程甲本”。稍馒出版的本衙藏系,东观阁系,藤花榭系三让堂系等木刻本,其绣像大都是“程甲本”绣像的翻刻或仿刻。嘉庆十一年(一八○六)的“宝兴堂节本”的绣像则是“程甲本”绣像的组合。直到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王希廉评点的“双清仙馆本”,才有新创作的六十四幅绣像出现。
(二)生活于干,嘉,道三朝的改琦(一七七四~一八二九)与汪析(字惕斋,一七七六~一八四○),是“红楼梦”题材画作的早期双璧,他二人画作水平相仿,但风格各异改琦的“红楼梦图咏”,“改七萝红楼梦临本”在光绪与民国年间的出版使之为大家所熟知。而汪惕斋的“红楼梦”画,虽已在“道光中叶大行其道”(见“扬州画苑录”),但由于未曾刊印,知之者甚少。改琦之画以绣像为主,亦有部分情节画,而流传至今的十二幅八开彩绘“汪惕斋先生红楼梦册页”(杜春耕藏)则均为“红楼梦”的情节画。这些情节画实际上已为回目画的创作开了先河。
(三)以光绪十年(一八八四)的“增评补图石头记”及稍后的“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为始,则开始了大量回目画的创作历史。此两书各有每回两幅共二百四十幅精美的石印回目画。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可算是“红楼梦”连环画的先驱。但由于它没有故事情节说明,故尚不能算是“连环图画本”。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左右,王钊创作了六十四幅回目画,并以小八开本形式以“红楼梦写真”之名石印出版,则是这一领域的精品。
(四)清末或民国初年上海出版了“大字足本连环图画评注金玉缘”(此书未见有过相关记载,杜春耕藏),则是介于回目画与连环图画之间的一个本子此书的每回起首部分正文之中,均插有一幅与今天的“小人书”大小相当的回目画,但由于该书未刊明出版于何时,故尚不能断定它的刊出时间是早于还是晚于“金玉缘图画集”的印行时间。
(五)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十一月十九日至民国四年初,北京“黄钟日报”以附刊的名义刊行了“金玉缘图画集”,是完全意义上的连环图画本“红楼梦”。
(六)稍后,上海亚东书局用六十四开本的形式出版了连环图画本“红楼梦”该书共分两册,有画页三百十九页。首有主要人物的绣像,画面中有故事情节说明。另外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旁有该人物的名字,并且人物的对话亦用一个框子框起来印于书上,这是典型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连环图画本的构图格式。该书由钱笑呆先生编绘,此书版权页上未印上出版时间,但它发行于民国时代却是完全可以确定的。此书未见“红楼梦书录”等书籍作过记录和介绍,现由杜春耕收藏。
(七)民国年间刊印的几套图说“红楼梦”烟标(或称香烟牌子,洋片),亦印有大量“红楼梦”故事情节连环图画,从广义上来说它也是一组连环画。
李菊侪,又名李荫林,号听秋吟馆主人,幽梦生等。主要活动在北京。是凊未民初画家,不仅因为他画了数百幅红楼梦的图画,还为烟草公司画了不少"烟画",尤善画京剧脸谱和京剧人物。晚清画报盛行,他又是京派新闻画报重要画手和主编者。光绪、宣统间,他就参予戓主编了[开通画报]、[北京醒世画报]、[菊侪画报]、[菊侪绘画女报]、[燕都时事画报]等等。一九二六年泰东书局出版数册[戏本],也是李氏所作。他又善制迷,成立"菊社",是当时北京迷坛两大支柱之一。
《金玉缘图画集》
作 者: 李菊侪、李翰园等绘,觉僧 评
出 版 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01319244
出版时间: 2002-6-1
开 本: 12
页 数: 392
定 价: 280 元
内容简介
这是世上现存的最早的《红楼梦》连环画,其构图和对人物的关系、性格、神态的把握与刻画都别具风格,与现在流行的其他几种连环画相比另有一番不同的风韵,画工精湛,形象优美。此书印刷精良,装帧精美,确实值得收藏。
目录
序
士隐入梦
雨村巧缘
世態炎凉
雨村入仕
宝玉落胎
黛玉初造贾府
贾母堕泪
王凤姐出场
贾母传饭
宝黛初见
雨村玩法
薜姨妈投亲
宝钗出场
秦可卿導淫
初入红楼
幻梦驚人
襲人解事
刘姥姥初入贾府
风蓉出丑
香菱出场
二春围棋
凤入宁府
焦大谩骂
钗玉相遇
金玉巧缘
梨香院小饮
绛芸轩
襲人狐媚
贾政训子
书房大闹
璜大奶奶
张太医治病
宁府庆寿
……
又一恶梦
探春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