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书画集》16开精装,铜版纸彩印,郑板桥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擅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书画爱好者临摹、创作的最佳范本。原价380元,现团购价49元包邮!
★ 16开精装本,铜版纸印刷
★ 郑板桥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 全彩图文,书画体貌书朗,风格劲峭
★ 每幅画均标注名称、年代、规格、所藏地址等信息
★ 郑板桥擅画兰竹,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友情提示:外包装盒破损,或无包装盒,介意的读者慎拍!
郑板桥(1693-1765),名燮,以号行,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世籍苏州,明洪武间,迁居兴化,遂为江 苏兴化人。少孤贫,天资奇纵,慷慨啸傲,超越流辈。曾中举为山东潍县令。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工书法,以篆隶体参合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自称“六分半书”。有纵横错落,瘦硬奇峭之致,自成体貌。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多不乱,少不疏,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藉以寄托其坚韧倔强的品性。
《郑板桥书画集》 全二卷
郑板桥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11.22,卒于1765.1.22。享年七十三岁。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书画集》 全二卷
作 者: 郑板桥
出 版 社: 长城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00176418
出版时间: 2003-7-1
开 本: 大12开
页 数: 445
版 次: 1
装 帧: 精裝本
重 量: 2992
定 价: 380 元
目录
序言
楷书
行书
行书贺新郎词
节录怀素自叙诗
节录怀素自叙诗(局部之一)
节录怀素自叙诗(局部之二)
行书
书法
行书
扬州杂记(附局部)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二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三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四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五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六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七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八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九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十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十一
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之十二
行楷书诗
行书七绝三首
行书七绝二首
行书七律二首
行书七律二首(局部之一)
行书七律二首(局部之二)
行书七绝诗
行书七绝诗
行书唐诗
行书
书法
五言诗
隶书
隶书(局部)
行书录东坡居士诗
行书录东坡居士诗(局部之一)
行书录东坡居士诗(局部之二)
行草卷
行书七律诗
七言联
行书七言联
行书七言联
隶书歌谣
六分半书
六分半书(局部之一)
六分半书(局部之二)
行书自作诗
行草七律诗
东坡烟江叠嶂诗
行书诗
焦山诗
行书
行书四言联
行书五言诗
行书
行书(局部之一)
行书(局部之二)
行书
行书
行书
行书
行书(局部之一)
行书(局部之二)
行书
行书五言联
行书
为南岗作行书
道情十首
道情十首(局部)
行书五言诗
行书
行书
行书(局部)
行草论书史
行草论书史(局部之一)
行草论书史(局部之二)
行书七律诗
行书词
行书东坡诗文
行书录苏轼文
行书录苏轼文(局部)
行书家书
行书
行书
行书(局部之一)
行书(局部之二)
行书论书
行书曹操诗
行书论书
草书唐诗
草书唐诗(局部之一)
草书唐诗(局部之二)
行书七言联
行书七绝二首
为织文书
行书七言联
行书四言联
坡公小品
坡公小品(之二)
坡公小品之三
坡公小品之四
坡公小品之五
坡公小品之六
坡公小品之七
坡公小品之八
坡公小品之九
坡公小品之十
行书诗
行书诗(局部之一)
行书诗(局部之二)
行书七绝诗
行书七绝诗(局部)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帖》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帖》(局部)
行书七绝诗
行书七绝诗(局部)
行书笔谈一则
杂书
杂书(局部之一)
杂书(局部之二)
行书梅庄记
行书梅庄记(局部之二)
行书梅庄记(局部之三)
手札
行书批词之一
行书批词之二
行书批词之三
行书批词之四
行书批词之五
行书批词之六
行书批词之七
行书批词之七(局部)
行书批词之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