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年终盛宴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西方经典悦读”,精选精选卢梭、卡多佐、马克思、亚里士多德等西方著名作家关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作品12册,在保持原作权威、经典的基础上进行通俗化编译,将经典名著的思想精髓,以通俗易懂、变繁为简的形式呈现给普通读者。原价285.6元,现团购价59元包邮!

×

团购价¥59.0 ¥285.6 折扣2.1
已售150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北京出版社出版
精选卢梭、卡多佐、马克思、亚里士多德等西方著名作家关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作品
丛书保持原作权威、经典的基础上进行通俗化编译
通俗易懂、行文流畅
提高艺术修养的必读经典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hao*** 2020/6/5 15:02:37
    让学术著作大众化
  • sy1*** 2017/9/5 11:34:14
    经典著作的缩略版,适合了解一下,也不用翻大部头那种情况。需要有时间、心净时慢慢看。
  • shi*** 2016/7/30 12:07:50
    打算学以致这个用的书,到现在只拆了一本,团购的2套不同内容的系列丛书,觉得值,很多经典著作由于太厚重,让人却步,刚好可以作为一个导读,领略大家思想的精粹
  • 文字积*** 2016/7/6 14:38:13
    每一本都有塑封,内容深,适合慢慢看。
  • 981*** 2016/1/3 14:07:39
    质量印刷不错 内容很少 价格优惠 有一本没封的灰多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将经典学术名著全新通俗化编译的《西方经典悦读》经过精心准备终于面世了。对这套丛书在尊重和保持原作权威、经典的基础上进行通俗化的编译,目的是减少阅读障碍,使读者在享受轻松阅读的同时,对西方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说起来很有意思,策划这样一套大型普及型丛书,源于一次常规的新编辑培训。其间有老编辑教育新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涉猎一定要广,多读书至关重要。大家很自然地谈起应该读什么书,于是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休谟、卢梭、黑格尔、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一批对人类影响深远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大师的名字及其相关著作被提了出来。但接下来的即兴调查却让人大吃一惊!在座的新老编辑近三十人,无论从学历还是所从事的职业看,都应该属于博览群书的人,但通读过《政治学》、《战争论》、《相对论》的竟然没有;读过《人性论》、《法哲学原理》、《资本论》的仅有一人;读过《社会契约论》、《物种起源》、《国富论》的也只有两人……由此看来,对这些名家名著我们几乎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详,阅者寥寥,令人汗颜。
  为什么从中学到大学都耳熟能详的这么多传世经典学术名著,我们居然都没有拿起来读一读,真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于是我们就此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可想而知,上面提到的这些西方经典学术名著,读者阅读率低得惊人。令人欣慰的是,同样的调查也表明,相当多的人从中学时代开始就非常想读这些“人人皆知”但“人人皆未读过”的西方学术经典。之所以一直没有读过,与这些经典著作艰涩难懂或篇幅太长有很大关系。作为普通读者,大家只是想从整体上去了解这些学术名著,而并不需要深入研究。所以,几千年上百年的历史跨度、不同时期的艰深译文、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的鸿篇巨制……都成为挡在学术名著与普通读者之间的鸿沟,是阻碍经典学术名著从“人人皆知”到“人人皆读”转变的关键!
  要实现这种转变,让经典学术名著通俗易懂、变繁为简最重要。换言之,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对这些经典学术著作想读、能读、爱读。虽然现在我国的出版事业极其繁荣,然而多数学术经典名著至今却尚未有通俗普及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历史上,康德曾不得不作《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以相对通俗的表述推广普及其《纯粹理性批判》;休谟更不得不作《人类理智研究》,乃至尝试亲自撰写《<人性论>摘要》,以补救其艰深的《人性论》出版时所遭到的冷遇。
  鉴于此,我们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精选出几十部西方经典学术名著,组织一批学有专长的青年学者,进行全新的编译,推出了这套《西方经典悦读》,希望普通读者也能来共同领略经典名著的思想精髓,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和充实、提升自我的目的。
  出于这个目的,在内容上,我们一方面将一些大部头经典做了瘦身,力求这个版本能化繁为简,提炼出原著精华;另一方面也对一些文字量虽不多,但因时代久远或表述拗口的知名精短著作进行了语言通俗化的梳理。同时在封面、版式设计上,我们也尝试改变传统学术著作的固有风格,力求简洁清新,从而更方便各类读者轻松、快速地阅读。对于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啃”原著的读者来说,希望这套《西方经典悦读》有“替代”原著的作用,能满足大致了解原著的基本需要;同时,我们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引发大家对西方经典的阅读兴趣,并随着年龄及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最终阅读原著起到引导入门的作用。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出版初衷难度很大。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有些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学术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则比较少,像我们这样成规模重新编译改写的更是很少见到。
  有些朋友质疑我们将经典通俗化的意义,认为原著难懂可以去看解读文章啊。我们以为,尽管有些经典名著可能不乏有解说性的文本,但这毕竟只是解说,而且还是解说者的“一家之言”,既无法让读者看到作品的原有概貌,也无法让读者领略到作品原有的内涵和韵味。所以,能够通俗展现经典学术著作的原汁原味必要且重要。
  大师们的学术著作所表达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顺理成章,但在当时都是超前的思想火花,所以对这些先进思想的表述,不可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就达到通俗易懂、传播普及的水平。正是经过时间长河的积淀和考验,通过现代人自身的理解,才能将其更好地诠释出来。
  文化只有传播与借鉴才能彰显其价值。近一个时期以来,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开掘与推广非常引人注目,并催涨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也希望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能够引起大家关注。与“世界接轨”的口号喊了很久,而人们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只要采用一些西方的技术和方法就是与世界接轨的层面上。殊不知,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西方文明,无不有其历史、文化的根源,是诸多西方思想家、科学家对社会、对自然长期思考的结果。如果仅从其外部现象或技术角度进行模仿,是难以深人了解西方之所以先进的深层内涵的。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做到“与世界接轨”,首先就应该“让思想先行”。《西方经典悦读》丛书就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对西方经典文化进行推广普及,希望能让更多的读者分享到人类思想的硕果。
  我们和众多专家学者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丛书面世的一天。我们不敢奢望像康德和休谟自己改写其著作那样使这个通俗普及本也成为经典,但我们确实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使广大读者对经典不再望而生畏,真正实现对学术经典的轻松“悦”读。
  最后,我们还是想说,编译毕竟不能替代原著。希望阅读完这套丛书后,有更多的读者有兴趣和勇气,并且满怀敬意地去研读经典原著,更为直接地感受和领略大师的思路历程。

作者简介

《西方经典悦读:社会契约论》
  卢梭
(R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民主政体之父”.
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提出“天赋人权”,反对专制、暴政。其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西方经典悦读:论美国的民主》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声誉。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回忆录》是一本关于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回忆录,对其间许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路易•勃朗等)的评述十分尖锐,用语几近刻薄。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该书在作者死后34年(1893年)才首次出版。

 

《西方经典悦读:有闲阶级论》
  凡勃伦
(Veblen)(1857-1929)是出生在美国的挪威移民的后代,虽然在美国长大但从来真正融入美国社会,这使得他战为“美国社会的陌生人”,能够以旁观者的视角极度冷静、清醒地看待这个世界。因而他作为一个辛辣的社会批评家而被一般公众知晓,这一风格的代表作便是本书。但从职业上说,他是个经济学家,是《政治经济学》杂志的第一主编,并在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上有广泛著述。1899年,他出版了经典著作《有闲阶级论》,这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西方经典悦读:司法过程的性质及法律的成长》
  卡多佐
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家和法学理论家之一。1870年5月24日,他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是文学和哲学,接着进入耶鲁法学院,两年后(未毕业)就离校,获律师资格并在纽约开业。然而,他的满身“书生气”使他很不适宜从事这种“如果想正直就无能为力”的行当,但是,法官却常常从他的辩论中感到他的论点的说服力。1913年,尽管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并很少为圈外人知晓,却作为独立的改革派候选人当选为纽约最高法院的法官,次年成为纽约上诉法院法官,1926年他又被提名和选举为该法院的首席法官。在他任职纽约期间,由于他出色的司法意见,对全国各州法院司法都有很大影响,纽约州法院因此是最受各州尊重的法院。他因此也被称为“英语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上诉法院法官之一”。


《西方经典悦读:国富论》《西方经典悦读: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1790年,亚当•斯密在克科底去逝。他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西方经典悦读:货币万能》
  范德林特
(Vanderlint,?-1740)是伦敦的一名木材商,是精明的荷兰弗兰芒人的后裔,与威廉•配第、大卫•休谟等人同处古典政治经济学早期代表人物之列。然而,其生平却几乎无人知晓,这使他成为了一名神秘的“经济学商人”。范德林特是重农学派的先驱,是货币数量论的早期代表,其理论对18世纪的法国和英国的经济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经典悦读:资本论》
  马克思
(Marx,1818-1883),19世纪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全世界元首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常说的两大发现,使昨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法兰西内战》《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其中《资本论》的影响最为深远。


《西方经典悦读:自杀论》
  涂尔干
(杜尔克姆、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西方经典悦读:经济学原理》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西方经典悦读:君主论》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
(Niccolò Machiavelli 1469—1527)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冶家、外交家;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里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并且又一次指出马基雅维里及其后的一些近代思想家使政治研究独立于道德,他说:“从近代马基雅维里……以及近代的其他许多思想家谈起,权力都是作为法的基础的,由此,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所剩下的是独立地研究政冶的主张,其他没有别的了。”马基雅维里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有“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之称,并且是历史家、军事著作者、诗人和剧作家。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有其传世的著作,包括《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著〔罗马史〕前十卷》三卷(下称《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八卷、《兵法》(直译:《战争的艺术》)七卷、《曼陀罗华》(喜剧),还有其他剧本、诗、文以及大量的关于出使各国的情况报告和通讯等等。


《西方经典悦读:政治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的根本倾向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鲜明地表达了他对智慧和真理的热爱与追求。恩格斯称之为"最博学的人"。

本单详情

 

 

 

 

 

 

 

 

 

 


 

西方经典悦读:社会契约论
作    者:卢梭 (Rousseau J.J.)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868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212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社会契约论》以反对封建专制,倡言民主共和、主张人民主权为其主题和中心内容,提出了富于革命性的宪政理论,是世界政治法理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在革命后期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卢梭的思想对后世思想家的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非凡的经历与不朽的思想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本部分的主旨
第二章 最初的社会
第三章 最强者的权利
第四章 奴隶制
第五章 我们必须经常回到最初的契约
第六章 社会契约
第七章 主权者
第八章 社会的状态
第九章 真正的所有权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主权是不可转让的
第二章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章 公意是否会出错
第四章 主权权力的范围
第五章 生与死的权利
第六章 法律
第七章 立法者
第八章 人民
第九章 人民(续)
第十章 人民(续)
第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立法体系
第十二章 法律的分类
第三部分
第一章 一般意义的政府
第二章 不同政府形式的建制原则
第三章 政府的分类
第四章 民主制
第五章 贵族制
第六章 君主制
第七章 混合政府
第八章 没有一种适合于所有国家的政府形式
第九章 一个良好政府的标志
第十章 政府权力的滥用与政府变坏的倾向
第十一章 政治共同体的死亡
第十二章 主权权威如何自我维持
第十三章 主权权威如何自我维持(续)
第十四章 主权权威如何自我维持(续)
第十五章 议员或代表,
第十六章 政府的建制不是契约的结果
第十七章 政府的建制
第十八章 如何防止政府篡权的行为
第四部分
第一章 公意是不会毁灭的
第二章 投票
第三章 选举
……
结语

 

西方经典悦读:论美国的民主
作    者:托克维尔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820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97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论美国的民主》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为19世纪的美国人认识自己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参照材料,也为今天的美国人重新审视自己提供了一面宝贵的镜子。同时,它还为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认识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目录
编著的话
导读站在民主的灯塔上探求民主之光
第十二版序
绪论
上卷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北美的地理概况和原住印第安人
第二章  英裔美国人的构成特征及其影响
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情况
第四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五章  美国的各级政权
第六章  美国的司法权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
第八章  联邦宪法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
第二章  美国的政党
第三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
第四章  美国的政治社团
第五章  美国的民主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第六章  美国的民主政府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威及其影响
第八章  多数的暴政在美国受到的限制
第九章  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因素
第十章  值得研究的其他几个问题
下卷
序言
第一部分  民主对美国人的智力活动的影响
第一章  关于美国人的哲学方法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更喜好一般观念
第四章  为什么美国人不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
第五章  宗教在美国与民主的互补共生关系
第六章  天主教在美国得以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倾向于泛神论的原因
第八章  平等激发了美国人追求完美的观念
第九章  美国人的致富激情与对科学、文学、艺术爱好的统一
第十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偏重实践而不关心理论
第十一章  美国人以什么精神对待艺术
第十二章  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平凡的建筑物又建造宏伟的建筑物
第十三章  民主时代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美国文学所具有的商业性
第十五章  民主社会里研究希腊和拉丁文学的效用
第十六章  美国的民主对语言的改变
第十七章  论民主国家诗的源泉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喜爱夸张
第十九章  简论民主国家的戏剧
第二十章  关于民主时代的历史学家的研究倾向
第二十一章  关于美国的议会辩才
第二部分  民主对美国人的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爱平等比爱自由更热烈和更持久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完成后比在其他时期强烈
第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以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
第五童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结社权的运用
第六章  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第七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第八章  美国人以“正确理解利益”的原则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
第九章  美国人在宗教上对“正确理解利益”原则的运用
第十章  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
第十一章  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物质生活享乐上的特点
第十二章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
第十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身在幸福之中还心神不宁
第十四章  美国人对于喜好享乐、热爱自由和关心公务的统一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让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
第十六章  为什么过分热爱福利反而可能损害福利
第十七章  如何教导人们以长远眼光看待行动目标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人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
第十九章  为什么几平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实业活动
第二十章  为什么实业有可能产生贵族制度
第三部分  民主对我所说的民情的影响
第一章  民情因身份平等而日趋温和了
第二章  民主使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简易了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本国不爱激动而在欧洲却又表现得过于激动
第四章  前三章的总结
第五章  民主改变了主仆关系
第六章  民主制度和民情对地主和佃户之间关系的影响
第七章  民主对工资的影响
第八章  民主对家庭的影响
第九章  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
第十章  年轻女性怎样习得为妻之道
第十一章  身份平等如何有助于美国维护良好的民情
第十二章  美国人怎样理解男女平等
第十三章  平等是如何自然地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的
第十四章  对美国人的仪表的若干考察
第十五章  美国人的严谨精神和它为什么不能阻止美国人做事轻率
第十六章  美国人轻浮的自尊心
第十七章  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
第十八章  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
第十九章  为什么美国人虽多怀奋进之心却少有鸿鹄大志
第二十章  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越来越少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的人民希望和平而其军队却希望战争
第二十三章  民主国家的军队里最好战和最革命的阶层
第二十四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的军队较其他国家的军队在战争初期软弱而在战争持续阶段强劲
第二十五章  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
第二十六章  民主社会里的战争
第四部分  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一章  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
第二章  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
第三章  引导民主国家的人民走向中央集权的感情和思想原因
第四章  有助于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是避免中央集权的若干因素
第五章  虽然当今欧洲国家的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稳定但其最高权力却日益加强
第六章  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
第八章  主题的总结

 

西方经典悦读:有闲阶级论
作    者:凡勃伦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691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58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有闲阶级论》中有一些核心矛盾构成了作者凡勃伦论述的主干,如生产性活动与侵占性活动、和平倾向与掠夺倾向、炫耀性消费与讲究实用、炫耀性有闲与劳苦贱役、歧视性倾向与非歧视性倾向、万物有灵与因果律等。在这些互相矛盾的性格倾向或精神状态之中,作者用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反思能力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有闲阶级文化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演进的历史画卷。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 一个阶级的历史演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原序
第一章 绪言
一、有闲阶级是如何演化出来的
二、人类活动是如何分化为“侵占”与“生产”两种的
三、掠夺文化阶段是如何到来的
第二章 金钱的竞赛
一、私有财产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二、人们为什么要占据财富
第三章 炫耀性有闲
一、为什么有闲阶级要远离生产劳动
二、炫耀性有闲的;准则是怎样渗透到礼仪之中的
三、代理性有闲是如何产生的
第四章 炫耀性消费
一、消费的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二、为什么需要代理性消费
三、确证金钱力量的两种手段是什么
四、为什么炫耀性有闲这种手段后来衰落了
五、炫耀性消费这种手段为什么越来越受到青睬
第五章 生活中的金钱标准
一、消费习惯是如何固化的
二、炫耀性消费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第六章 金钱的荣誊准则
一、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财富
二、明显浪费原则在宗教崇奉中有哪些体现
三、为什么人们总是偏爱高价物品
四、人们的审美观念受到了金钱荣誉准则怎样的影响
第七章 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一、明显浪费准则对服装有哪些影响
二、炫耀性有闲原则对服装有哪些影响
第八章 工业革新与保守主义
一、有闲阶级在社会变革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二、为什么有闲阶级是生而保守的
第九章 古代遗风的保持
一、现代文明社会中还残留着哪些古老的性格特质
二、为什么有闲阶级身上体现出了更多的掠夺气质
三、经济发展有哪两条路线?
第十章 流传至今的尚武精神
一、掠夺气质是如何形成的
二、掠夺气质在体育比赛中是如何表现的
第十一章 相信命运
一、赌博爱好是怎样形成的
二、万物有灵观念对工业发展产生了哪影响
第十二章 宗教信仰
一、万物有灵观念、竞赛爱好与宗教信仰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二、宗教信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三、为什么宗教信仰成了女人和儿童的专属
第十三章 非歧视性倾向的残存
一、现代工业社会中的非歧视动机有哪些具体体现
二、新妇女运动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第十四章 高级学识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一、人类知识是如何起源的
二、复古倾向在现代教育制度中有哪些表现
三、大学中为什么还残留着宗教色彩
四、人文学科与实用学科为什么会不断博奔

 


西方经典悦读:司法过程的性质及法律的成长
作    者:卡多佐(Cardozo)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707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80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司法过程的性质及法律成长》将法官决断疑难案件时运用的方法和力量具体归纳为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习惯的方法和社会学的方法四类。一是逻辑的方法,也称做类推的规则或哲学的方法。即以法律为大前提,后以事实为小前提,再运用形式逻辑推理得出判决结果。二是历史的方法,也称做进化的方法,即法律原则沿着历史发展趋势发挥功能。三是习惯的方法,也称做传统的方法,即法律原则按照社会的传统或习惯路径发挥功能。四是社会学的方法,即法律原则按照正叉、伦理和社会福利、当时的社会风气发挥功能。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 英美法系法官裁判的经典样本
第一部分 司法过程的性质
第一讲 引论、哲学方法
一法官判决是一个“化合物”
二原则在法官制造“化合物”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有的案件直接援引法典和制定法即可
四自由决定的方法
五法官的工作必须以先例为起点
六判例法的规则和原则并非终极真理
七法官面临着一个两面性的问题
八类推的规则或哲学的方法居于首位
九人们偏好于司法的逻辑性
十用正义来考察和检验哲学
十一与大陆法学家的观点并不相悖
第二讲 历史、传统和社会学的方法
一什么是历史的方法
二历史造就了法律的发展
三习惯的介入及其作用
四法律的第四种指导力量
五填补法律空白的重点原则应是社会福利
六正义和效用是我们前进的指导方向
七以宪法为例
八新时代要求有新的标准和规则
九法院关于理性和正义的标准必须是客观的
十过去的司法裁决必须重新塑造
第三讲 社会学方法、法官作为立法者
一社会学方法在各领域被普遍运用
二法律研究最主要的问题是法律的目的
三法官是否应当有一种标准作为衡量依据
四法官不应把个人信仰强加于社会
五逻辑、历史、习惯、效用都是推动法律进步的力量
六法官只能在空白处立法
七立法与司法中的造法有别
八填补法律空白需要借助于社会需求
九应当寻求回应现实的法律概念
十法官造法不是没有边界的自由
十一法官立法具有必要性
十二法官要在被诸多规则限制的空间里寻求社会正义
十三“马格劳德现象”和依法审判的区别
第四讲 遵循先例、司法过程中的下意识因素、结语
一规制法官行为的还有他们的良知
二判决应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三遵循先例应当成为规则而非例外
四法院有义务部门法建立在符合现实的基石上
五证据法领域的相关例证
六遵循先例正在减弱之中
七法官应是一个集大成者
八法官所面对的三种案件
九影响裁判的法官的下意识因素
十法官也受制干人性的局限
十一每个法官的奇特个性会达致某种平衡
十二法律在反复的重新制作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 法律的成长
第一讲 法律重述的必要:促进法律的确定性
一历史的难题法律的稳定与发展的平衡
二法律的确定性的意义
三美国法律研究所有志于法律重述
四法律重述给法官松绑
五庭审之外的力量对庭审的影响正在增强
六大学在引导审判过程中的力量
七我的两个忠告
第二讲 需要一种柯助于法律生长的哲学
一法哲学建立的必要性
二法哲学的内容
三什么是司法过程和法律
四法院的判决才是法律吗?
五作为秩序原则的法与作为道德科学的法
六未达预期的法是错误的法吗?
七判决与法律的关系
八判决有可能被推翻
九法律就是某种预期
十狄骥对“规范性法规”和“建构性法规”的区分
十一摒弃极端的思想认识
第三讲 法律的成长和裁决的方法
一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必然有选择行为
二法官奉行的哲学对他的工作有重要影响
三四种法官应当遵循的力量
四为了形式牺牲正义是不值得的
五原则或先例是探索或然性的结果
六法律问题的解决涉及方法选择
七没有一种方法固定地居于最高位置
八逻辑和功利的夺权战争仍在继续
九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方法
第四讲 法律的功能和目的
一庞德对法律目的的分析
二正义的标准无法被完全客观化
三正义与对称和秩序原本是一致的
四直觉在真理发展中的作用
五法官要受到立法者所宣告的价值标准的约束
六我们时常在充当着哲学家的角色
七哲学常常是新情况下进行裁决的基础
八如何使用历史的方法
九方法应当结合在一起
第五讲 法律的功能和目的(续):结论
一什么是法律的功能
二法律的功能有时候会被歪曲
三法院一切棘手问题的根源

 

西方经典悦读:国富论
作    者:亚当&#8226;斯密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837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95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国富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要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包括重农主义在内的许多重要的经济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描述,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富论》也因此成为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目录
编者的话
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进的原因,以及劳动产品自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们的顺序
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
第二章 论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论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作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所产生的工资与利润的差别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二篇 论财富的性质、蓄积和用途
第一章 论财富的分类
第二章 论货币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借贷资本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发展的自然顺序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古代欧洲农业受到的抑制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的兴起与进步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的体系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之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进口原本能在本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我国贸易差额构成不利影响的国家的货物施加特别限制
第四章 论出口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八章 关于对重商主义学说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联邦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联邦国家的开支
第二章 论社会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三章 论公债



西方经典悦读:道德情操论
作    者:亚当&#8226;斯密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936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88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求富有道即合德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彼此同情的快乐
第三章 论感情的一致性是我们用以判断别人行为是否合宜的标准
第四章 续前章
第五章 论可亲可敬的美德
第二篇 论各种适宜的激情
第一章 论源于肉体的激情
第二章 论源于习惯的激情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论幸运与否对判断行为合宜性以及情景差异与对赞同态度的影响
第一章 论对悲伤和快乐产生同情的激情程度的比较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及社会阶层的区别
第三章 论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 论优点和缺点,或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
第一章 论报答应该感激的人,惩罚应该愤恨的人
第二章 论感激或愤恨对象的合宜性
第三章 论赞同施恩者才能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和赞同损人者就不能同情受难者的情形
第四章 对前几章内容的概述
第五章 对优点和缺点感觉的分析
第二篇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章 论对正义和悔恨的感觉,以及对优点的自觉
第三章 论这种天性结构的效用
第三篇 论涉及行为的优点或缺点时命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论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 论命运影响所及的范围
第三章 论这种情感不恒定的根本原因
第三卷 论评判自我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以及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我认同和不认同的原则
第二章 论对赞扬以及值得赞扬的热爱,对谴责以及该受谴责的畏惧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以及普遍原则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 论被视为上帝的法则的道德普遍原则的影响和权威
第六章 论责任感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第四卷 论效用对赞许感的意义
第一章 论效用赋予一切艺术品以美,及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效用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以美,及这种美所获得的影响
第五卷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赞许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美丑评价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 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第一篇 论个人品质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第二篇 论个人品质对别人幸福的影响
第一章 论天性使我们关心个人所依据的次序
第二章 论天性使我们关注社会团体所依据的次序
第三章 论博爱善行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结论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篇 论应在道德情感理论中考察的问题
第二篇 论对美德本质的各种说明
第一章 论体现为合宜性的美德体系
第二章 论体现为谨慎的美德体系
第三章 论体现为仁慈的美德体系
第四章 论放荡不羁的体系
第三篇 论关于赞同本能的各种体系
第一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赞同本能的体系
第二章 论将理性作为赞同本能根源的体系
第三章 论将情感视做赞同本能的体系
第四篇 论道德实践准则的不同论述方式

 


西方经典悦读:货币万能
作    者:范德林特(Vanderlint J.)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776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20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范德林特,神秘的英国商人,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货币数量论的早期代表。《货币万能》穿越时空的对话,听18世纪的英国贸易,思21世纪的世界经济。《货币万能》是马克思的枕边书,值得品读的经济学名著。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商人视角看英国贸易之殇
货币万能
致大不列颠商人
前言
引言
第一篇 货币原理
第二篇 如何解决贸易问题
第一章 享乐、和平与贸易
第一节 目前人们的消费水平并不奢侈
第二节 和平的环境和充裕的物品是贸易繁荣的保证
第二章 解决贸易问题的建议
第一节 耕地应随人口增加
第二节 应大量种植树木
第三节 房屋空置的原因是贸易委靡
第四节 贸易顺差是必要的
第五节 贸易禁运和禁止流通货币出口不可取
第六节 总结
第三篇 我国的贸易现状及发展路径
结语

 

西方经典悦读:资本论
作    者:马克思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882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88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资本论》是《西方经典悦读》系列丛书之一,是唯一一本彻底改变了20世纪人类命运的书,也是唯一一本全球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资本家和劳动大众都需要阅读的书。解读一切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大厦尽管乍看上去艰深莫测,高不可攀,甚至令许多人深感不得其门而入,但深奥的经济问题其实大多基于几个基础性的学说。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 影响人类历史的巨著
卷一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二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三章 剩余价值率
第四章 工作日
第五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三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二章 协作
第三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四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四篇 工资
第一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二章 计时工资
第三章 计件工资
第四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五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卷二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第五章 流通时间
第六章 流通费用
第二篇 资本周转
第一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第二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三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周转的周期
第四章 劳动期间
第五章 生产时间
第六章 再论流通时间
第七章 可变资本的周转
……
卷三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西方经典悦读:自杀论
作    者:迪尔凯姆(Durkheim)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684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88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自杀论》是埃米尔&#8226;迪尔凯姆的一部重要社会学著作,它和《社会分工论》内容十分密切,也可以说,它是《社会分工论》的续篇。因为在《社会分工论》的最后一部分已对社会分工而引起的社会病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之所以增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它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揭开自杀的神秘面纱
导论
第一编 非社会因素
第一章 自杀和心理变态
一 精神错乱
二 偏执狂
三 精神错乱者的自杀
四 神经衰弱
五 酗酒
第二章 自杀与正常的心理状态、种族、遗传
一 种族的定义
二 种族与自杀
三 遗传与自杀
第三章 自杀与自然因素
一 气候与自杀
二 季节性气温与自杀
三 冷热异常与自杀
四 昼长与自杀
第四章 仿效
一 仿效的定义
二 不应归因于仿效的事实
三 仿效是否对自杀有强烈的影响
四 仿效对社会自杀率没有影响
第二编 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
第一章 确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
一 病因学的分类
二 寻找引起集体自杀的原因
第二章 利己主义的自杀
一 宗教信仰影响自杀
二 个人自由度影响自杀
三 教育普及度影响自杀
四 小结
第三章 利己主义自杀(续)
一 婚姻状况与自杀
二 已婚者对自杀可以免疫的原因
三 丧偶比独身对自杀更具免疫力
四 家庭群体可以预防自杀
五 政治群体可以预防自杀
六 利己主义自杀的成因
第四章 利他主义的自杀
一 利他主义自杀产生的土壤及分类
二 军人自杀率高的原因
三 为自杀下定义的必要性
第五章 反常的自杀
一 经济危机影响自杀
二 社会制度制约与自杀
三 工商界异常的自杀
四 夫妻关系反常引发的自杀
第六章 不同类型自杀的各种形式
一 不同类型自杀的形式
二 自杀性质与选择方式无关
第三编 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第一章 自杀的社会因素
一 自杀取决于社会原因
二 凯特莱的理论不能解释社会自杀率
三 一种精神上的外在力量决定自杀率、
四 这些观点对自杀问题的解答更有利
第二章 自杀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 历史上评价自杀是一种犯罪
二 自杀和犯罪的关系
三 自杀和杀人在心理上是否具有一致性
四 自杀和杀人是否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条件
第三章 实际的结论
一 自杀是不是正常的社会学现象
二 如何消除自杀现象
三 行业团体可以制止自杀
四 小结

  


西方经典悦读:经济学原理
作    者:阿尔弗雷德&#8226;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899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88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成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为微观经济学各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为经济自由之路作了总结。马歇尔提出的"静态分析范式"现在已经演变为局部均衡分析法,创造了经济学分析的工具,他提出的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 与时代同行的经济学思想
第一篇 导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经济学的实质
第三章 经济规律
第四章 经济研究的次序和目的
第二篇 若干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财富
第三章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第四章 收入和资本
第三篇 论需求及其满足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需求与活动的关系
第三章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第四章 需求弹性
第五章 一物不同用途之间的选择和立即使用与延缓使用
第六章 价值与效用
第四篇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土地的肥力
第三章 土地的肥力(续前)及报酬递减的倾向
第四章 人口的增长
第五章 人口的健康与强壮
第六章 工业训练
第七章 财富的增长
第八章 工业组织
第九章 分工、机械的影响
第十章 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第十一章 大规模生产
第十二章 企业管理
第五篇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第一章 绪论――论市场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
第三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四章 资金投放与分配
第五章 正常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续)及关于长期和短期
第六章 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和连带供给与复合供给
第七章 直接成本和总成本同连带产品的关系(销售成本、风险保险、再生产成本)
第八章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
第九章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续)
第十章 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第十一章 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
第十二章 从报酬递增规律看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十三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理论与最大限度地满足原理的关系
第十四章 垄断理论
第六篇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章 分配概论
第二章 分配概论(续)
第三章 劳动工资
第四章 劳动工资(续)
第五章 劳动工资(续)
第六章 资本的利息
第七章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
第八章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续)
第九章 地租
第十章 土地租佃
第十一章 分配总论
第十二章 进步对价值的一般影响
第十三章 进步和生活程度的关系

 


西方经典悦读:君主论
作    者: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 N.)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929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67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君主论》的主要论点是,国家的福利证明任何行动路线的正当性。在政治事务中,政治需要压倒伦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是不同于私人生活中的道德准则的,马基雅维利认为,对于统治者来说,公平交易可能是一种代价太高的奢侈的行为,为了便于交易,也许有必要采取欺诈和暴力行为,这种做法在人们看来似乎是难以接受的,并且可能是有罪的,但在政治领域却是例外。这体现了马基雅维利的"国家与道德毫不相关,政治和伦理应该彼此分离"的中心观点。马基雅维利相信,政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功。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国家与道德毫不相关,政治与伦理应该分离
尼科洛&#8226;马基雅维利写给洛伦佐&#8226;美第奇殿下的献辞
第一篇 论君主国的国体
第一章 关于世上的王国种类及诞生方式
第二章 关于世袭君主国
第三章 关于混合君主国
第二篇 论君主国的获取
第四章 关于亚历山大征服大流士及其他
第五章 如何统治在被征服前习惯于在各自法律和自由下生活的被占领国
第六章 凭借自身的力量与才智而取得的新领地
第七章 关于凭借他人之力或者因为机运而获取的新君主国
第八章 关于以邪恶手段获得君主权位者
第三篇 论国民与教会政治
第九章 关于市民君主国
第十章 如何评估所有君主国的力量
第十一章 关于教会君主国
第四篇 论军队与国防
第十二章 关于各种军队及雇佣军
第十三章 关于客军、混合军和本国军
第十四章 关于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
第五篇 论暴政与仁政
第十五章 关于世人尤其是君主受到赞扬或责难的缘由
第十六章 关于慷慨与吝音
第十七章 关于残暴与仁慈,为人所爱与为人所惧
第六篇 论君主的自身形象
第十八章 关于君主应当如何守信
第十九章 关于君主必须避免受到蔑视与憎恨
第二十章 关于建筑城堡的利弊,兼论君主日常事务
第二十一章 君主如何行事以赢得声望
第七篇 论当权人
第二十二章 关于君主怎样对待自己的大臣们
第二十三章 关于如何避开奉承者
第二十四章 关于意大利的君主们丧失国家的根本原因
第二十五章 命运如何影响世事及如何与之抗争
第二十六章 关于怎样解放蛮族手中的意大利
附 关于马基雅维利

 

西方经典悦读:政治学
作    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
条 形 码:9787200092783
出版时间: 2012-5-1
开    本: 16开
页    数:194
定    价:23.8元
内容简介
  《政治学》是公元前32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这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也是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据、在书中,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广泛涉及了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 诉说政治生活真谛的奠基之作
第一卷 人与城邦
一家庭――城邦的起点
二家庭要素
三家务管理与财富获取
四致富术
五财富追求的适度原则
六哲学家与致富术
七家庭统治与国家统治
八几种特殊群体的政治特性
第二卷 公民与政体
一城邦的至善不在于公民共有一切
二公民共有切是不现实的
三财产宜私有公用
四《法律篇》所主张的政体的不足之处
五均分财产型政体
六希波达莫斯的政体设计及不足之处
七斯巴达政体
八克里特政体
九迦太基政体
第三卷 公民与政体理论
一公民的本质
二城邦的本质
三良好公民与善良之人的区别与联系
四特殊阶层的公民身份问题
五再论人的政治性及统治方式
六政体的分类及其疑难
七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正义观
八城邦最高权力的归属及其疑难
九相对较好的最高权力安排方式
十政治正义及其疑难问题
十一君主制的种类
十二论君主制与法治
十三几种政体的适用条件
十四最优秀的人应该统治
第四卷 政体的种类
一政体研究概述
二政体为什么具有多样性
三再论政体划分的标准
四平民政体的种类
五寡头政体的种类
六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产生的原因
七贵族政体的种类
八共和政体及其产生方式
九僭主政体
十最优良的政体――中庸政体
十一政体构建与城邦要素的“质”和“量”
十二政体吸纳各种阶层的方式
十三政体的议事要素
十四政体的行政要素
十五政体的司法要素
第五卷 政体的变更与保全
一政体的变更与人的平等诉求
二政体变革的心态因素
三引发政体变更的另外几种原因
四权贵相争:城邦内乱的导火索
五平民政体的变更
六寡头政体的变更
七贵族政体的变更
八政体保全概说
九政体的维持与官员的素质
十君主制与僭主制的保全
十一苏格拉底的政体变革思想及其不足之处
第六卷 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的构建
一概说
二平民政体的原则和目标
三平民政体的平等原则
四最优秀的平民政体
五政体的构建要着眼长远
六寡头政体的构建
七城邦的构建与部队的组成
八城邦的构建与官职的设置
第七卷 通过教育实现理想城邦
一概说
二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
三对两种幸福观的评价
四理想城邦诸条件
五理想城邦的市民的秉性
六理想城邦的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
七理想城邦各个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八城邦阶层划分制度的起源
九理想城邦的选址及城市设计
十理想城邦的共餐点的设置
十一理想城邦的公民的德性
十二理想政体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德性
十三再论理想城邦的公民的德性
十四理想城邦公民的婚配及生育
十五理想城邦的儿童的抚育
第八卷 城邦青少年的培养
一概说
二对城邦青少年的教育的内容要适当
三对城邦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四教育的内容要全面
五再论城邦对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