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文集”2册 生词注音版,吕思勉是中国近代的史学大师,著述丰富,成就卓著。《白话本国史》以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底本;《秦汉史》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1983年版本为底本。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二部均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原价116元,现团购价32元包邮!
★ 16开平装本,生词注音版,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 国学大师吕思勉精心创作
★ 《白话本国史》新版,以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底本
★ 《秦汉史》新版,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1983年版本为底本
★ 考证翔实、论见独到,是历史研究方面的参考读本
《白话本国史(生词注音版)》
最快速、最系统、最经典的国史教材,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权威版本。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生词注音:让更多的人真正读懂中国史,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品本国史,圆中国梦。读历史,就是读人心。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重要的史学家,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白话本国史(生词注音版)》是最快速、最系统、最经典的国史教材,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权威版本。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以严谨求证的态度剖析那一场场击鼓传花式的王朝更替。觥筹交错的剪影中,承载着一个民族鲜活的记忆。
《秦汉史(生词注音版)》
最好读的秦汉史正史读本,揭开秦汉时期最引人入胜的历史知识。国学大师吕思勉精心创作的断代史经典代表作。一书在手,了解全部秦汉史。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重要的史学家,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本书是最快速、最系统、最经典的国史教材,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权威版本。《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四部断代史中的第二部,写于20世纪30、40年代之交,初版于1947年,此后多次再版,是近现代研究秦汉时期历史的经典之作。书中沿用先秦史的体例,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为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政治史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秦汉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文化史通过叙述秦汉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吕先生认为,《秦汉史》“叙西汉人主张改革,直到新莽;及汉武帝之尊崇儒术,为不改革而转入观念论之开端;儒术之兴之真相;秦汉时物价及其时富人及工资之数;选举、刑法、宗教各章节,均有特色”。吕思勉先生研究中国历史自成一格,见解独到,对秦汉时期的社会及政治方面的研究甚为透彻,因此书中将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大变动一个分水岭,作为中国社会革命的一个关键点,论述尤为人所叹服。对秦汉帝王的评价,可谓见识卓绝,最是符合人性本质。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中国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出生于书香世家,15岁入县学。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史学代表作品:《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为代表的四部断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吕思勉文集:白话本国史(生词注音版)》
作 者: 吕思勉著
出 版 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34473869
出版时间: 2015-1-1
开 本: 16
页 数: 628
定 价: 58 元
内容简介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重要的史学家,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框架由绪论和五篇构成,在每一篇里又分若干章,详细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民国十一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历史,既有政治史事又有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而且还叙述了东南亚中西亚各国、各民族与中国的关系。这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具有完全意义的通史。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也正因为此,现在喜欢阅读中国历史知识书籍的读者越来越多。但这样的读者时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首先,在大量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中,为了阐述史实,保证内容的原汁原味,就不得不频繁引用史书上的内容,但正是由于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各种变迁,史书中的大量古汉语词汇中有较多生僻字,这对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言,只知其音,不知其意,甚至不知其音。另外,有些生僻字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在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中都留出空白,现代读者已经很难看到古文的原貌。再者,编者在梳理文稿的过程中,有感于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充分认识到现在中国人中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从节目的现场情况来看,有些汉字的读音似乎也与人们通常记忆中的读音相差甚远。可见现在中国人在文字语言能力方面的逐步弱化。由此想到了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曾在《白话本国史》中引用《世宗本纪》的一句话(参看原书第二章:南宋金元的兴亡第三节金朝的灭亡):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编者进行了大量阅读、对比工作,翻阅各类古书文集,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辨识繁体字及生僻字的能力,以《白话本国史》繁体本为基础,充分尊重原著,尽可能的保留原书内容,并通过查阅《康熙字典》,对文中的生僻字单独标注了拼音,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编者认为,喜欢读书的人、尤其是喜欢阅读历史知识的人,一定不是易于忘本之人,但现阶段大多数国人的文字、语言能力却也不容乐观。如果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文字、语言能力有所裨益,对于编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目录
编者说
前言
序例
绪论
第一章历史的定义
第二章中国的历史
第三章现在研究史学的方法
第四章本书的分期
第一篇上古史
第一章汉族的由来
第二章古史的年代和系统
第三章三皇五帝
第一节三皇五帝时代社会进化的状况
第二节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第三节尧舜的禅让
第四节禹的治水
第四章三王时代
第一节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第二节夏殷的兴亡
第三节商朝的事实
第四节商周的兴亡
第五节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春秋战国
第一节春秋
第二节战国
第六章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獯粥
第二节东胡
第三节貉
第四节氐羌
第五节粤
第六节濮
第七章中国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一节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
第二节封建
第三节官制
第四节教育和选举
第五节兵制
第六节法律
第九章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商业和货币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第十章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一节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第二节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第三节东周以后的学派
第二篇中古史(上)
第一章秦始皇帝的政策
第二章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一节豪杰亡秦
第二节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第三节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斗争
第三章汉初的休养生息
第四章汉朝的武功
第一节匈奴
第二节西域
第三节朝鲜
第四节闽粤南越和西南夷
第五章前汉的衰亡
第一节汉武帝的内政
第二节霍光废立和前汉的外戚
第六章社会革命
第七章后汉的兴亡
第一节光武的中兴
第二节后汉的武功
第三节后汉的外戚和宦官
第八章秦汉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第一节官制
第二节教育和选举
第三节赋税
第四节兵制
第五节法律
第六节学术
第二篇中古史(中)
第二篇中古史(下)
第三篇近古史(上)
第三篇近古史(下)
第四篇近世史(上)
第四篇近世史(下)
第五篇现代史
《吕思勉文集:秦汉史(生词注音版)》
作 者: 吕思勉著
出 版 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34474057
出版时间: 2015-1-1
开 本: 16
页 数: 672
定 价: 58 元
内容简介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四部断代史中的第二部,写于20世纪30、40年代之交,初版于1947年,此后多次再版,是近现代研究秦汉时期历史的经典之作。书中沿用先秦史的体例,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为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政治史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秦汉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文化史通过叙述秦汉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吕先生认为,《秦汉史》“叙西汉人主张改革,直到新莽;及汉武帝之尊崇儒术,为不改革而转入观念论之开端;儒术之兴之真相;秦汉时物价及其时富人及工资之数;选举、刑法、宗教各章节,均有特色”。吕思勉先生研究中国历史自成一格,见解独到,对秦汉时期的社会及政治方面的研究甚为透彻,因此书中将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大变动一个分水岭,作为中国社会革命的一个关键点,论述尤为人所叹服。对秦汉帝王的评价,可谓见识卓绝,最是符合人性本质。编者在梳理文稿的过程中,有感于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充分认识到现在中国人中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从节目的现场情况来看,有些汉字的读音似乎也与人们通常记忆中的读音相差甚远。可见现在中国人在文字语言能力方面的逐步弱化。由此想到了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曾在《白话本国史》中引用《世宗本纪》的一句话(参看原书第二章:南宋金元的兴亡第三节金朝的灭亡):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编者认为,喜欢读书的人、尤其是喜欢阅读历史知识的人,一定不是易于忘本之人,但现阶段大多数国人的文字、语言能力却也不容乐观。如果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读者的文字、语言能力有所裨益,对于编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编者进行了大量阅读、对比工作,翻阅各类古书文集,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辨识繁体字及生僻字的能力,以《秦汉史》繁体本为基础,充分尊重原著,尽可能的保留原书内容,并通过查阅《康熙字典》,对文中的生僻字单独标注了拼音,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以便读者更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秦代事迹
第一节始皇治法
第二节始皇拓土
第三节秦之失政
第四节二世之立
第三章秦汉兴亡
第一节陈涉首事
第二节刘项亡秦
第三节诸侯相王
第四节楚汉兴亡
第四章汉初事迹
第一节高祖初政
第二节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儒术之兴
第三节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昭宣时政治情形
第十三节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昭宜元成时兵事四
第六章汉末事迹
第一节元帝宽弛
第二节成帝荒淫
第三节哀帝纵恣
第七章新室始末
第一节新莽得政
第二节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新莽败亡
第八章后汉之兴
第一节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光武平群雄下
第九章后汉盛世
第一节光武明章之治
第二节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后汉时东北诸族
第十章后汉衰乱
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后汉羌乱
第四节党锢之祸
第五节灵帝荒淫
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十一章后汉乱亡
第一节何进之败
第二节董卓之乱
第三节李催郭汜之乱
第四节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赤壁之战
第九节刘备入蜀
第十节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孙权取荆州
第十二章三国始末
第一节三国分立
第二节三国初年和战
第三节诸葛亮伐魏
第四节魏氏衰乱
第五节魏平辽东
第六节司马氏专魏政
第七节蜀魏之亡
第八节孙吴盛衰
第九节孙吴之亡
第十节三国时四裔情形
第十三章秦汉时社会组织
第一节 昏制
第二节族制
第三节户口增减
第四节人民移徙
第五节各地方风气
第十四章秦汉时社会等级
第一节豪强
第二节奴客门生部曲
第三节游侠
第四节秦汉时君臣之义
第五节士大夫风气变迁
第十五章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
第一节秦汉人訾产蠡测
第二节秦汉时豪富人
第三节秦汉时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汉世禁奢之政
第五节汉世官私振贷
第十六章秦汉时实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商业
第四节钱币
第十七章秦汉时人民生活
第一节饮食
第二节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衣服
第四节宫室
第五节葬埋
第六节交通
第十八章秦汉政治制度
第一节政体
第二节封建
第三节官制
第四节选举
第五节赋税
第六节兵制
第七节刑法
第十九章秦汉学术
第一节 学校
第二节文字
第三节儒家之学
第四节百家之学
第五节史学
第六节文学美术
第七节自然科学
第八节经籍
第二十章秦汉宗教
第一节祠祭之礼
第二节诸家方术
第三节五德终始之说
第四节图谶
第五节神仙家
第六节道教之原
第七节佛教东来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