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史学家安作璋主编《中国运河文化史》(上中下),史料丰富、内容翔实,深入地探讨春秋战国至民国时期大运河的变迁及运河区域文化的轨迹,全面反映两千多年运河区域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历史。原价155元,现团购价39元包邮!
★ 32开精装本,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 安作璋国际著名史学家,被日本学者誉为“秦汉史之大家”,他人名字和生平事迹已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词典》、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大词典》
★ 本书为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承担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
★ 书中引用大量中外史籍资料、民俗资料和考研资料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 书前附有珍贵的照片,书中所附地图为安国(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绘制
★ 本书是学术价值很高的一部运河文化史学术专著
中国的大运河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运河区域曾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发达的重要地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研究运河的变迁和运河文化,不仅对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新时期经济和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战国至民国时期大运河的变迁和运河文化两大部分。运河变迁包括历代对运河的开凿、修治及其历史背景和航运、水利、管理等内容。运河文化为本书的重点,包括历代运河区域以城市为中心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发展状况,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的事迹、思想、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如哲学、宗教、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社会组织,民情风俗,各民族间的联系,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外国的交往,文物古迹等等,力求全面反映两千多年运河区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历史。
本书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吸收融合大量中外史籍资料、民俗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和论述:
一、大运河的开发,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
二、大运河的变迁与政治中心东渐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与历代皇朝兴衰的关系及其经验教训。
三、运河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大运河变迁的关系。
四、运河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关系;运河文化的特征及其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五、中国运河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安作璋男,1927年出生于山东曹县,汉族,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历任师范学院历史系助教、讲师、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山东历史学会顾问、山东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等职务。1987年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198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学术专著。
第一编早期的运河与运河文化,由李泉(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任主编。李泉、王云(教授)、江心力(副教授)写成初稿,杨朝亮(讲师)、崔吉学(讲师)、唐明贵(讲师)提供一些资料,最后由李泉通稿。
第二编隋唐时期的运河与运河文化,由杨荫楼(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撰写其中的第一、二、三、四章及第五章第四节、第八章第一节一、二(一)、三、第三节;傅永聚(教授、副校长)撰写第六、七章、第五章第一、二、三节、第八章第一节二(二)、第二节。
第三编宋元时期的运河与运河文化,由张熙惟(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撰写,张晓言(青岛市档案局)、张慧(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参撰。
第四编明代的运河与运河文化,由陈冬生(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主编,并撰写其中的第一、三、八章;张照东(副研究员)撰写第二章;张弘(济南大学副教授)撰写第四章;张仁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撰写第五章第二节,徐文军(中文系讲师)撰写第五章第一节;仝晰纲(历史系教授)撰写第六章;仇世林(副教授)撰写第七章。由陈冬生负责本编的通稿。
第五编清代的运河与运河文化,由朱亚非(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任主编。谷雪艳(南开大学历史系)撰写第一章;林吉玲(济南大学副教授)撰写第二章;张弘(副教授)撰写第四章第一、三节,宋淑玉(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撰写第四章第二节;郭鉴(山师大中文系)撰写第五章;李伟(山师大历史系副教授)撰写第七章;陈冬生(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撰写第三章;刘晓焕(副研究员)撰写第八章;马树华(青岛海洋大学讲师)撰写第六章;林红(山东大学讲师)撰写第九章。由朱亚非负责本编的通稿。
第六编民国时期的运河与运河文化,由唐志勇(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撰写。
书中所附地图为安国(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绘制。
沈国良先生帮助收集了部分照片。
最后由安作璋对全书进行修改定稿。
《中国运河文化史》(上中下)
主 编: 安作璋
出 版 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32834518
出版时间: 2006-6-1
开 本: 大32开
页 数: 2417
版 次: 1
装 帧: 精裝本
定 价: 155 元
内容简介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战国至民国时期大运河的变迁和运河文化两大部分。重点阐述了运河文化,包括历代运河区域以城市为中心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发展状况,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的事迹、思想、文化各方面的成就,社会组织,与外国的交往等,力
求全面反映两千多年运河区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历史。
目录
第一编 早期运河与运河文化
第一章 早期运河的开凿
第二章 运河对政治局势的影响
第三章 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运河区域文化的繁荣
第二编 隋唐时期的运河与运河文化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运河
第二章 运河与隋唐皇朝的统治
第三章 隋唐时期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
第四章 隋唐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
第五章 隋唐时期运河区域的学术和教育
第六章 隋唐时期运河区域的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
第七章 隋唐时期运河区域的宗教与民俗
第八章 隋唐时期运河区域的南北与中外文化大交流
第三编 宋元时期的运河与运河文化
第一章 宋元时期运河的扩展与南北大贯通
第二章 宋元皇朝的统治与运河
第三章 宋元时期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第四章 宋元时期运河区域的学术文化
第五章 宋元时期运河区域的科学技术
第六章 宋元时期运河区域的学校教育、民俗与宗教
第七章 宋元时期运河区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四编 明代运河与运河文化
第一章 明代的运河
第二章 明代运河区域的社会与政局
第三章 明代运河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提高
第四章 明代运河区域的哲学与史学
第五章 明代运河区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第六章 明代运河区域的教育和科举
第七章 明代运河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八章 明代运河区域的宗教与民风变迁
第五编 清代运河与运河文化
第一章 清代运河的治理与漕运
第二章 清代运河区域的政治形势
第三章 清代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清代运河区域的学术成就
第五章 清代运河区域的文学艺术
第六章 清代运河区域的科学技术
第七章 清代运河区域的科举与教育
第八章 清代运河区域的宗教与民间秘密会社
第九章 清代运河区域的民俗变化
第六编 民国时期的运河与运河文化
第一章 民国时期运河的变化
第二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政治局势
第三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城乡经济
第四章 名国时期运河区域的文学创作
第五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表演艺术
第六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美术
第七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社会科学
第八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自然科学
第九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教育
第十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出版和新闻事业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宗教
第十二章 民国时期运河区域的帮会和风俗
第十三章 民国时期运河沿线的古迹
结束语——运河与运河文化的复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