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地学典》之【气象】【测绘】【海洋】【自然地理】分典任选!系统整理各分支学科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文献,运用传统类书的方法编纂,准确翔实、便于检索。
《气象分典》,汇编有关风、云、雨、露、霜、雪、雹、雷电、雾、光象和晴阴霾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测绘分典》,核照综述、理论与方法、仪器、数据、地图五个方面,梳理中国古代测绘的发展脉络。
《海洋分典》,汇编海洋水文、气象、生物、盐业、灾异、信仰、海塘工程、防卫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自然地理分典》,择取我国古籍中有关山脉、河流、土壤、动植物资源等有关自然地理各元素的文献材料。
地学典-测绘分典-中华大典¥99.0
地学典-气象分典-中华大典-全2册¥199.0
中华大典·地学典·自然地理分典¥95.0
海洋分典-中华大典.地学典¥99.0
《中华大典·文学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全4册,16开精装,繁体竖排,总达1000万字,重达7公斤。文史大家卞孝萱主编,汇编隋唐五代时期的所有文学、流派以及代表性作家的文献资料。
《中华大典·文学典: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全两册,16开精装,繁体竖排,总达500万字。知名红学专家黄进德主编,汇集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有的文学总集、流派以及250个作家的文献资料。
★16开精装,重庆出版社出版
★《中华大典》是当代专家学者在总结中国历代类书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现代科学分类方法编纂的一部新的巨型工具书
★著名学者任继愈、程千帆、戴逸、吴文俊、傅熹年、卞孝萱、葛剑雄、白化文等人担任《中华大典》编委会成员
★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之首
★「地学」系「地球科学」之简称。各分典之下以总部、部为经目,再以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著录、艺文、杂录、图表为纬目
★《气象分典》《测绘分典》《海洋分典》《自然地理分典》相互交织,融汇贯通,共同描绘我国古代地理学面貌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有自然旧斑点,介意的读者慎拍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数据。
中国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为了适应今天和以后研究和检索的需要,1988年海内外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各古籍出版社倡议,在已有类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编纂一部新的类书《中华大典》。
《中华大典》在钱钟书、冯友兰、钱学森和季羡林等300多位学者的联名呼吁下于1992年启动编撰。25年后,这部包含了24个典、116个分典的皇皇巨著于2017年底宣告竣工,由广大专家学者和全国各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出版单位积极参与,成为了中国涵盖范围*大、字数*多、门类*全的类书。
国务院在关于编纂《中华大典》问题的批覆中指出,编纂《中华大典》“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所收汉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约三万种,达七亿多字,分为二十四个典,近百个分典,内容广博,规模宏大上则所未有。这项工作从开始起就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为《中华大典》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认真编好中华大典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李鹏的题词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坚持科学态度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尽量采用古精校精刻本,优先采用我国建国后文献学和考古学的优秀成果。对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不同学派的数据,兼收并蓄。运用现代图书分类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精选、精编,力求便于检索、准确可信。
《气象分典》
气象是人类最早关注和记录的自然现象之一。我国历史文献中有关气象内容的记载非常丰富,根据《中华大典》编纂通则有关篇幅和体例的要求,我们精选四百万字气象历史文献编入《气象分典》。根据历史资料的多寡并对应现代学科概念,依次分列以下七个总部及引用书目:
天气现象总部:下设综合部、风部、云部、雨部、露部、霜部、雪部、雹部、雷电部、雾部、光象部和晴阴霾部十二个部。主要纂录古籍中涉及古人对大气和天气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记载,反映古人对天气现象成因的探索过程和认识水平。不同时期人们对不同天气现象的重视和认知程度不同,所记内容繁简差异很大,尽管纂录时考虑了不同时代资料的代表性和均衡性,以图反映古人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的全貌,但仍然无法弥补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天气现象记载的稀缺性。关于天气现象或气象灾害的实况记录,分别在气象观测与仪器总部和气象灾害总部中纂录。
《测绘分典》
本书是依据现代学科分类,运用传统类书的编纂方法,第一次将我国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丰富测绘历史文献史料,进行全面搜集和系统鳖理,旨在为学术界以及希望了解我国测绘学科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的人士提供准确翔实、便于检索的珍贵资料。
测绘与人类息息相关,测绘知识既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和社会实践,又进一步促进人类和社会发展。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土地丈量、治水、修路、架桥、建房、航海、军事等实践中,不断利用并丰富和发展测绘科技知识。如,《周髀算经》中的勾股测量法、张衡的地动仪、裴秀的「制图六体」原则、祖冲之的密率、指南针的发明等等,在古代测绘学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禹治水、李冰建都江堰、郑和航海等壮举都是运用测绘科技的伟大实践。我国历史上不少朝代还设有专门管理测绘的机构和官职,如东汉时期的「大司空」、隋唐时期的「职方」等,也留存了大量的测绘历史文献。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中,测纶堪称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
我国测绘史料非常丰富,但有关理论、技术和方法等内容却散见于数学、天文、历史、地理、文学等史料中,少有系统的专著。《测绘分典)是根据《中华大典》编纂通则有关篇幅和体例的要求,精选测緰历史资料,核照「综述」、「理论与方法」、「仪器」、「数据」「地图」五个总部进行分类编排,方便检索、使用和研究。综述总部主要包括有关测绘的机构建置、制度、人物、事件、著作等内容;理论与方法总部主要闻述测量和绘图理论;仪器总部主要介绍与测量和绘图有关的各种仪器;数据总部主要包括经绣度、距离、高程和田地面积等资料:地图总部主要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实物。
《海洋分典》
本书将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海洋大国暨海洋文化大国的海洋历史文献进行系统的专门编纂集成,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作为国家行为编纂一国海洋历史文献大典,在世界所有海洋国家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全面搜集爬梳、系统整理积累我国数千年海洋历史文献,以见证中华民族海洋发展与创造历史,为今人和后人研究使用提供参考,意义重大。
按照国家「大典办」统一要求,《海洋分典》编纂集入的我国古代海洋学(包括海洋自然科学和海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内容,是从自先秦至清末浩如烟海的历代经史子集和地方文献原典原文中查询检索、选择整理、辑绿编选出来的。为读者查阅使用方便,对所有选用的典籍文献,均参照现代学科分类视角并根据文献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门别类、垫理总汇、一一标点编纂,初具我国有史以来海洋学已知存世文献之集大成的基本面貌。
《海洋分典》分为「海疆」、「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盐业」、「航海海运」「海洋灾异」、「海洋信仰」、「海塘工程」、「海洋防卫」等十个总部。
《自然地理分典》
本书在《中华大典》「编纂通则」对体例、篇幅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对自然地理要素记载的实际情况,本分典精选了两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分列为五个总部十五个部:
陆地地貌总部:下设平原部、丘陵部、山地部、高原部、特殊地貌部五个部。主要收录古籍文献中对不同地形地貌的记载。由于古人对地貌认识的局限性,现代地理学划分的某些地貌类型并没有在古籍中体现出来,某些不易区分其地貌类别的描述则按照其今天所在区域的地貌进行归类。古代文献中对山脉的描述甚多,因而注重选择总体、概括的记载,以及各地重要山脉的记述。
陆地水文地理总部:下设湖泊沼泽部、江河部、泉源部三个部。主要汇集文献典籍中对陆地上各种水体的记 。
土壤地理总部:下设土壤性质与分类部、土壤利用部两个部。主要收 古人对士壤性质的认识,以及分类与利用方法。
资源地理总部:下设动物资源部、植物资源部、矿物资源部和其他资源部四个部。主要汇集古代对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性状、用途等方面的记载。
著作总部:下未设部。主要收绿对历代重要自然地理文献的撰述,着绿、流传、评介的资料。
《中华大典·地学典·测绘分典》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 编纂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01312
出版时间:2015/6/1
开本:16开
页数:1232
定价:350
目录:
综述总部
机构建置部
建置总说分部
先秦至汉分部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部
隋唐五代分部
宋辽金元分部
明清分部
制度部
人物部
先秦至汉分部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部
隋唐五代分部
宋辽金元分部
明清分部
事件部
著作部
先秦至汉分部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部
隋唐五代分部
宋辽金元分部
明清分部
理论与方法总部
测量理论与方法部
绘图理论与方法部
仪器总部
仪器总说部
测距类器具部 附:测面积类器具
测向类器具部 附:测角类器具
测准类器具部
天球地球测量类器具部
绘图记録类器具部
数据总部
经纬度部
距离数据部
综合里程数据分部
海路里程数据分部
高程等数据部
山高广数据分部
水深潮高水面数据分部
城池堤防建筑高宽深广数据分部
田地面积数据部
地图总部
总图部
政区图部
专题图部
引用书目
《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全2册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 编纂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71943
出版时间:2014/1/1
开本:16开
页数:1913
定价:700
目录:
天气现象总部
综合部
风部
云部
雨部
露部
霜部
雪部
雹部
雷电部
雾部
光象部
晴阴霾部
气象观测与仪器总部
观测理论与方法部
观测场所与仪器部
观测记录部
气象预报总部
综合部
天气预报部
天气谚语部
气候预测部
气候总部
综合部
季节与节气部
物候部
区域气候部
应用气象总部
综合部
农事部
军事部其
他应用部
气象灾害总部
综合部
干旱部
洪涝部
冰雹部
雷电部
霜冻部
冰雪部
连阴雨部
大风部
台风部
其他气象灾害部
人文总部
综述部
机构建制部
制度部
人物部
事件部
著作部
引用书目
《中华大典·地学典·自然地理分典》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 编纂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08243
出版时间:2016/2/1
开本:16开
页数:1153
定价:330
目录:
陆地地貌总部
平原部
丘陵部
山地部
高原部
特殊地貌部
陆地水文地理总部
湖泊沼泽部
江河部
泉源部
土壤地理总部
土壤性质与分类部
土壤利用部
资源地理总部
动物资源部
植物资源部
矿物资源部
其他资源部
著作总部
引用书目
《中华大典·地学典·海洋分典》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 编纂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12363
出版时间:2016/9/1
开本:16开
页数:1226
定价:350
目录:
海疆总部
总说部
北方海疆部
山东海疆部
苏、沪海疆部
浙江海疆部
福建海疆部
台、澎海疆部
南海海疆部
海洋水文总部
综合部
潮汐理论部
各地潮汐部
广陵涛部
钱塘潮部
弄潮部
潮候潮信部
海洋气象总部
综合部
占验部
海风综合部
飓风、台风、风暴潮部
其他海洋气象部(海气、海市、云雨、海冰等)
海洋生物总部
海洋盐业总部
综合部
长芦盐区部
山东盐区部
两淮盐区部
两浙盐区部
福建盐区部
两广盐区部
航海海运总部
综合部
海道部
针路、海图部
中外航海部
国家海运部
海洋灾异总部
综合部
潮灾(飓风—海溢)部
风灾、地震、冰灾部
海洋异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