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前沿丛书”第一辑4册,收入王启发、王中江、庞朴等学者的著作,在人类不同思想体系的背景之下,对中国哲学思想展开了一系列具有震撼性的探讨,作者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揭示出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独特价值。原价118元,现团购价32元,全国包快递!
★ 32开,2005年版
★ 由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王中江担任丛书主编,任继愈和庞朴担任顾问
★ 揭示出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独特价值
◆系统梳理了儒家教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很经典
——传恩
◆读了庞朴的谈玄说无后买的这本,读完大有豁然开朗之感.
——风雨
◆导师推荐的一本书,对初学者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
——鈊南
作者:王启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22391
出版时间:2005-1-1
开本:32
页数:380
定价:26 元
内容简介:
王启发博士所著《礼学思想体系探源》内容非常丰富,这是从思想史角度尝试探讨儒家礼学的第一部专著,作者阅读了西方学者的一些相关理论著作,引入诸如家族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自然法、国家法等概念分析儒家礼学,而不是按传统的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分类方法来讨论,这使得原本缺乏理论系统性的礼学,具有一种较好的理论形式,方便今人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这是一部有很高学术水准的研究专著。在当前受商品经济冲击的情况下,许多学者急功近利,学风浮躁,很少有人选择三礼之学作为长期的研究课题,也难得有人花上十五年的工夫去写这样一部专著。学术贵在专精,礼学是一种专深细致的学问,专家难求,我希望王启发博士锲而不舍,再接再厉,继续钻研此绝学。
目录:
总序
序
导论
一、礼的基本属性与意义
二、礼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礼的起源及其宗教性
一、礼由宗教到人文的转变
二、祀典的原则及其分类
三、祭礼的表现
四、中国古代传统宗教之礼的特点
第二章 礼的内在化及其道德意义
一、家族伦理:冠礼、婚礼、丧服礼
二、社会伦理:乡饮酒礼、射礼
三、政治伦理:燕礼、聘礼、朝觐礼
四、结语
第三章 礼的外在化及其法的规范性
一、礼与自然法
二、礼与成文法
三、礼与法相分立的历史过程
第四章 先秦诸子论礼与法
一、儒家:重先王之礼,以为法的尺度
二、墨家:崇先王而近儒,非道德而近法
三、道家:弃礼重道以为法,自然无为以为则
四、名家:名辨礼法,以归于大道
五、法家:从礼法并重,到以法代礼
六、管仲学派:礼法兼容,时代性的综合
七、结语
第五章 《礼记 月令》与古代自然法思想
一、神事:以自然神崇拜为核心的神本思想
二、政事:以事应时、以时行事的政令思想
三、农事、工事:以农为本,适时兴工,不夺民时,不妨民力
四、禁忌: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保护意识
五、灾祸:天人感应观念下的自省与警世意识
六、《月令》自然法的政治实践
七、结语
第六章 《礼记.王制》篇与古代国家法思想
一、中国古代国家法意识与《王制》的出现
二、《王制》国家法思想的基本內容
三、《王制》国家法思想的基本特点
四、《王制》国家法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第七章 《周礼》与古代理想政治
一、《周礼》的性质与成书年代
二、《周礼》的结构与思想渊源
三、《周礼》职官体系的特点
四、《周礼》与先秦诸子思想的联系
五、《周礼》的政治实践
……
第八章 郑玄《三礼注》考实及其思想史意义(上)
第九章 郑玄《三礼注》考社及其思想史意义(下)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视域变化中的中国人文与思想世界》
作 者: 王中江
出 版 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 S B N : 9787534822353
出版时间: 2005-1-1
开 本: 32
页 数: 590
定 价: 39 元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式的确需要改变,明智的选择是在真正存在问题的地方加以改变;中国哲学史确实需要重写,谨慎的态度是要真正找到能够带来突破的重写途径。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文与思想图像”发生了许多使人意想不到的惊人变化。这些变化何以发生,除了能够从知识社会学立场出发加以解释和理解外,还有就是我们无法否认的它与我们观察视点和范式的改变所具有的密切关联。
本书内容分为五编:人格、人文和经典世界;共同体生活样式与个体生活样式;传统社会解体过程中的文化选择立场及其论辩;另一种文明视野下的儒、道传统;两个领域:经验实证与超验预设。
目录:
总序
前言 改变着的视点与改变着的中国人文与思想图像
第一编 人格、人文和经典世界
一、儒家“圣人”理想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二、早期“士”阶层:它的形成、自我意识及原创性
三、从儒家“六经”的形成看经典的条件
四、上博《诗传》与儒家《诗》教谱系新知
五、学术知识的统一理想及人格和王道理想——荀子儒学的重新定位
六、荻生徂徕与日本儒学的革新
七、“原意”、“先见”及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
第二编 共同体生活样式与个体生活样式
一、道家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生活
二、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以“垂拱之治”与“无为而治”的关联为中心
三、老子的“自治主义”
四、道家的“乌托邦”想像
五、“逃避政治”和“冥想性自由”:庄子的“隐”和“游”及其影响
六、从“德治”到“力治”:先秦政治思想的一个演变
七、公私之辨
八、章学诚的历史与社会实践意识
第三编 传统社会解体过程中的文化选择立场及其论辩
一、“变法”的合理性论证及其反驳
二、福泽谕吉与张之洞:两个《劝学篇》的比较
三、“新知识阶层”的诞生及角色担当
四、“新旧之辨”的历史推演及文化选择形态
五、作为解构传统的“五四”进化主义
六、“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的论辩
第四编 另一种文明视野下的儒、道传统
一、严复与儒学
二、道家哲学的新视角
三、胡适意识中的中国自由传统
四、冯友兰与释“儒”
五、熊十力哲学观和科学观的问题意识及其反应方式
六、理学与心学的紧张与整合
七、“儒学观”:类型、范式及其方法
第五编 两个领域:经验实证与超验预设
一、严复认知世界的二重构造
二、胡适:科学人生观与拒绝超验领域
三、金岳霖与实在主义
四、冯友兰:认定超越性的实在与终极关怀
五、殷海光的经验实证主义
后记
《文化一隅》
作 者: 庞朴
出 版 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 S B N : 9787534822377
出版时间: 2005-1-1
开 本: 21cm
页 数: 496
定 价: 33 元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部分,古墓新知、三分浅说、文明世界、人文中华和箧边拾零,内容包括:“太一生水”说、形上形下之间、文明与冲突等。
目录:
古墓新知
初读《郭店楚墓竹简》
古墓新知——漫读《郭店楚墓竹简》
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
《语丛》臆说
抚心日辟
竹、帛《五行》篇比较
郢燕书说--郭店楚简及中山三器心旁文字试说
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
"太一生水"说
一种有机的宇宙生成图式--介绍楚简《太一生水》
震惊世界学术界的地下文献- - 关于郭店竹简的对话
"使由使知"解
天人三式——郭店楚筒所见天人关系试说
"仁"字臆断
亲手触摸一下历史--漫说郭店楚简之一
宇宙生成新说--漫说郭店楚简之二
存世最早的《道德经》——漫说郭店楚简之三
另有一种五行——漫说郭店楚简之四
本来样子的三纲——漫说郭店楚简之五
三重道德——漫说郭店楚简之六
《五行》补注
三重道德论
郭店楚简揭秘--湖南电视台"千年论坛"录制
三分浅说
浅说"一分为三"
一分为三——中国哲学的贡献(论纲)
形上形下之间
说"错综"
说"参加"
三分诸说试释
三分法论纲
偏执与超越
中庸与三分
"一分为二"说
三极:中国人的智慧
"鸡三足"说
四圣二谛与三分
"天参"试解
文明世界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的多元化
文明与冲突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世界文明走向的两种相反预测
仇必和而解
"文明"界说
愿21世纪不再是某某的世纪
多元世界与儒学精神
迎接和而不同的新世纪(论纲)
愿21世纪成为人的世纪
全球化与化全球
21世纪与东方--在成均馆大学校东Asia学术院开院纪念会
上的演讲
和而不同理想与21世纪现实(论纲)
人文中华
中华文化万古常青——为"中国与犹太文化今昔国际研讨会"作
学术反思与文化"着陆"——答《文艺理论研究》记者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论纲)——为参加“中华文化经济建设研讨会”而作
国人与国学
学派与学统
天人之学述论
儒家教育理念的最大特色
《庄子》的主要思想
道家的玄思和先民的纺轮
《周易》古法与阴阳观念
《老》、《庄》零诂
儒家的天(提纲)
箧边拾零
随想五十条
北游记--为《淮海晚报》作
我与将军的翰墨缘
数典请勿忘祖
我的语文老师们
艰难的羽化——80年代编辑生涯杂忆
《东西均》的版权谜
《中华文化通志》总序
《蓟门散思》前记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序《中国儒学》
非僧非道一醉翁——自选集自序
《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序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前言
《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引言
《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
作者:任文利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22360
出版时间:2005-1-1
开本:32
页数:276
定价:20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所探讨的,是王阳明及其后学的心学问题。按照传统的说法,王阳明心学直接来源于南宋的陆九渊。但是,如果不是停留在“现成的”结论上,而是深入到新儒学的问题本身,就会发现,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学所面对的问题,显然要复杂得多。若以整个新儒学的问题来看,其形而上学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不是别人,正是朱熹。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论”中作了详细论述。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运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对心学与新儒学即理学关系进行纵向和横向考察之后得出的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一结论成为贯彻全书的基本观点。在往后的论述中,作者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陈述中,坚持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
目录:
总序
序言 蒙培元
导论
一、关于“天”
二、“综合地说”——“天地之心”
三、“分解地说”——“理”与“气”、“形而上”与“形而下”
上编 阳明心学
第一章 王阳明思想的演化
一、黄宗羲《姚江学案》“前三变”、“后三变”考辨
二、“龙场悟道”与“致良知”:王阳明两次重要思想转变考
第二章 “龙场悟道”后的两个命题:“心即理”与“存天理去人欲”
一、“心即理”:阳明早期心学的本体论核心命题及其溯源
二、理是什么?——阳明早期心学的困惑及其回答
第三章 “致良知”转向的发生
一、阳明早期心学之心体的预设——兼及“收敛”与“发散”
二、“致良知”转向——“知”的意义,显与破除“理障”
第四章 “致良知”意义的展开
一、“良知”內涵解析:“情”与“知”
二、感应与目的——以“四句教”为核心
第五章 余论:作为本体的“预设”悬搁后的问题
下编 阳明后心学
第一章 “悬崖撒手”:王畿
一、王畿之“调适上遂”
二、“出离生死”:跻阳明于禅
第二章 “霹雳手段”:聂豹
一、不足为王畿“救正”——聂豹与王畿
二、聂豹之于王阳明与宋儒
三、“天地之心”、“理气”
四、心性与修养工夫——以“已发”、“未发”为核心
第三章 “尊身立本”:王艮
一、“迹”上的澄清:“出必为帝者师,处必为天下万世师”
二、“简易”宗旨:“尊身立本”
第四章 “赤身担当”:颜山农
一、山农家风
二、神秘主义:山农之“神道设教”
三、山农宗旨: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五章 “出身主大道”:何心隐
一、关于“身家”
二、“心”、“性”与“欲”
三、“建极”、“设矩”与“作主”——兼及“道德自律”与“他律”
第六章 “秦州派中惟一特出者”;罗近溪
第七章 以工夫树立本体之尊严:刘宗周
第八章 “一洗理学套括之气”:黄宗羲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