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3册,由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韩国陆军上将白善烨、军旅作家何楚舞等,为读者讲述美、韩、中三国眼中的朝鲜战争,丰富的历史图片、生动的战史记录、全面的战争反思,为读者呈现不同视角下的历史。原价151元,现团购价59元包邮!
★ 16开平装本,重庆出版社出版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的惊世遗作,《纽约时报》畅销书,《华尔街日报》最佳亚洲题材图书,作者耗时10多年,访问了100多位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写成
★ 《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韩国年度社科畅销书、韩国权威媒体《中央日报》全年连载;韩国最高战地指挥官白善烨亲笔著述;军事专家戴旭、空军少将乔良倾力推荐!
★ 《血战长津湖》,作者历时两年走访了28名志愿军老兵,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
★ 图文并茂,史料丰富,语言生动
★ 全程再现朝鲜半岛60年前的真实战争场景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最佳亚洲题材图书;最冷酷的战争,最辛辣的笔触,最动人的故事;残酷而不失警示,真实而不失有趣;再现宏大惨烈的悲壮史诗,感知跌宕起伏的大国博弈;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的惊世遗作!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拨开历史迷雾,追问大国博弈真相:包括毛泽东自己在内,当时只有一个半人支持出兵朝鲜,但他为何仍坚决派兵入朝?朝鲜军队溃败之际,莫斯科为何仍稳坐钓鱼台?30万中国大军集结鸭绿½¬畔,华盛顿为何仍错判中国?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又是如何龙争虎斗的?朝鲜战争为何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2: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
韩国年度社科畅销书、韩国权威媒体《中央日报》全年连载,韩国最高战地指挥官白善烨亲笔著述,丰富的历史图片、生动的战史记录、全面的战争反思,全程再现60年前朝鲜半岛的真实战争场景。军事专家戴旭、空军少将乔良、资深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节目主持人朱克奇、军旅作家贾松禅倾力推荐!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强力来袭!
60多年前的今天,冰天雪地的证词!
顽强不灭的意志,惨痛难忘的回忆!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长津湖!
本书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63年前在这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陆军一师展开了一场长达20天的战斗。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因为极度严寒,作战已经成为了中美两军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较量。为了写作本书,作者历时两年,走访居住全国各地的28名志愿军老兵。
重现历史,回忆往昔,哈伯斯塔姆先生再次把我们带回了那场战争。
——《纽约时报》
无论是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还是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哈伯斯塔姆都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新闻周刊》
大卫•哈伯斯塔姆以无尽的愤慨和惊人的智慧,让我们重温了二战尘埃落定之后那场似乎遥不可及,让人无法理解的冲突。他笔下的惨烈,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战争的警钟。
——《时代》
《最寒冷的冬天》再度重现了那段被遗忘的历史,让战争的炮火在人们耳边回响。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巨作,它和《出类拔萃之辈》一样,都是当代历史的一部恢弘之作。
——《克利夫兰平原报》
《最寒冷的冬天》也许是迄今为止记述战争与冲突的顶级巨作。
——《明尼苏达圣保罗明星论坛报》
大卫•哈伯斯塔姆的辞世之作将让朝鲜战争不再是“被遗忘”的战争。
——《星期日丹佛邮报》、《洛基山新闻报》
作为三年战争的全程经历者,白将军成功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而这是我过去在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以及前苏联人的回忆文章中,不曾获得过的视角。
——空军少将 乔良
作为事实上的配角之一,韩国人对于朝鲜战争的感觉,也是作为主角之一的中国人需要了解的。难得白善烨上将相对客观、全面的叙述,给中国人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军事专家 戴旭
朝鲜战争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争。究竟谁挑衅,谁到底做了什么事,现在已不太重要。既然是众说纷纭,不妨多听听其他人,尤其是韩国人是如何解读这场战争,本书或许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就是一次难得“兼听则明”的机会。
——资深军事评论员 宋忠平
对于62 年前朝鲜半岛上的那场战争,历史提供的视角更多地集中在中、美两方。白善烨可谓朝鲜战争中韩国“第一名将”,他的这本战争回忆录为我们提供了韩国视角,其
中不乏充满血肉之感的细节,也使我脑海中的朝鲜战争图景更为丰富、更为整体。
——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节目主持人 朱克奇
关于朝鲜战争,我们所能看到与听到的著作或声音大多来自中国和美国。唯独这场战争中最理所应当的“当事人”却被大家忽略和遗忘了。韩国历史上的首位上将白善烨将军的这本回忆录价值巨大,同时这本书也为这段令国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添上了更详细的注解。
——知名军旅作家 贾松禅
韩军能够发展,可以归功于曾经带领韩军在休战会谈上签字、领导过16 个师的年轻指挥官白善烨。他的正直、勇气和卓越的能力都让我深感敬佩。
——时任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司令、美国四星上将 马克•克拉克
一本记录了朝鲜战争老兵白善烨将军为祖国和同胞奉献一生的历史性文献。
——韩国知名记者、作家 郑飞石
一位名将诞生了,他就是指挥过朝鲜战争的白善烨将军。军事技术可以在学校里学到,但是名将只可能绽放于战场之上。
——日本前文化厅厅长、知名作家 三浦朱门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 Halberstam),“拯救世界”的新闻独眼狼,20世纪最伟大的记者之一,最冷静最客观最犀利的战争观察员。美国知名传播学者以及历史学家,美国战地新闻记者,最受美国人尊敬的记者之一。他的新闻报道及所著书籍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生存的时代。
大卫·哈伯斯塔姆1934年生于纽约市,195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0年入《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投入广泛的美国民权运动报道中,1962年成为该报驻越南西贡特派记者,1964年获普利策奖。
哈伯斯塔姆曾创作了《陷入困境》《罗伯特·肯尼迪未完成的远征》《胡志明——北越的领袖》《出类拔萃之辈》等二十多本畅销书。
2007年4月23日,就在《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付梓之际,在为下一部作品进行采访的途中,哈伯斯塔姆不幸因车祸罹难。
《最寒冷的冬天Ⅱ : 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
白善烨,韩国军史上最年轻的陆军上将,最权威、最客观的朝鲜战争“活化石”。他全程参与了朝鲜战争及韩国的战后重建,并在朝鲜战争时期担任韩国国军师长、军长等要职,战功显赫。同时,通过战场上的领军作战及与各国高层领导人深入接触,他对朝鲜战争的历程了若指掌。作为韩国军队现代化的奠基人之一,2009年6月,他被国会授封为韩国建国以来唯一一位名誉元帅。
白善烨于1920年11月23日出生于平安南道江西郡德兴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任韩军第1步兵师师长;1951年晋升为少将,并任第1军军长,同年7月作为韩方代表参加停战谈判;1952年1月晋升为中将,同年7月任陆军总参谋长兼戒严司令;1953年年仅33岁的白善烨晋升为韩国史上最年轻的上将,1954年2月任新创建的第1野战军司令;1957年,再次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1959年退役。现为韩国 “6•25战争”(即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事业委员会顾问委员与国防部军史编纂研究所顾问委员长。
此书为其私人回忆录,2009年出版后,以其客观性、真实性赢得各界读者好评,韩国权威媒体《中央日报》于2010年全年连载。
《最寒冷的冬天Ⅲ : 血战长津湖》
何楚舞,蒙古族,军旅作家,朝鲜战争史研究者,曾有多部作品风靡网络,著有长篇小说《热血1950》、《黄金弹壳》、《岁月无声》等。
凤鸣,生于北京,资深媒体人,凤凰大视野编导。
陆宏宇,男,安徽人,原在西藏阿里部队服役,现为职业作家。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作 者: (美)大卫•哈伯斯塔姆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29024086
出版时间: 2010-11-1
开 本: 16开
页 数: 588
定 价: 58 元
内容简介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首度全面揭秘朝鲜战争的真相:硝烟弥漫的20世纪,为什么唯独朝鲜战争让美国人不忍言说却又无法遗忘?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检讨。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点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李承晚军的不堪一击,迫使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赤裸上阵;斯大林按兵不动背后的战略意图,让毛泽东面临是否派兵入朝的艰难抉择。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多年,耗时10余春秋,完成其生命最后之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为创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他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他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目录
第一章 云山惊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1950年10月20日,美军攻占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谓东方心理学自诩的麦克阿瑟断言,中国一定不会参战。因此,他不顾天气、地形等不利因素,要求各部队迅速北上,准备在圣诞节前到达鸭绿江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云山一带设伏待机,于11月1日对行进至此的美第1骑兵师发起猛攻,全歼一部并将其击溃。
1.云山伏击战
第二章 愁云惨雾:朝鲜人民军南下
1950年4月,金日成说服斯大林允许他统一朝鲜半岛。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近10万大军越过三八线,挥师南下,连战连捷,将美、韩军队压缩在洛东江以东、釜山附近一个狭小的防御圈里。
2.金日成的决心与麦克阿瑟的疏忽
3.麦克阿瑟、李承晚与近代朝鲜的悲惨命运
4.金日成的革命历程
5.朝强韩弱
第三章 美国参战:后方与前线
未经国会授权,杜鲁门擅自决定出兵,并纠集多国部队以联合国军名义参战。然而,美国正值战后裁军之际,各项军事准备工作严重不足,而且桀骜不驯、刚愎自用的麦克阿瑟也令人头痛不已。沃克将军率第8集团军死守釜山,与时同时,麦克阿瑟却在东京考虑实施仁川登陆。
6.杜鲁门决定出兵
7.将门虎子
8.舔犊情深
9.人无完人
10.初战不利
11.两将斗法
第四章 洲际政治:应对共产主义的冲击
冷战结束后应该如何应对共产主义的冲击,共和党和民主党借此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斗争达到高潮:“是谁丢了中国”成为杜鲁门政府一个不得不面对且棘手的政治问题。在国务院,凯南和尼采是两派的代表人物。
12.两党政治
13.凯南与尼采
14.总统之路
15.台湾问题的政治学
16.华夏龙虎斗
17.是谁丢了中国
第五章 孤注一掷:朝鲜人民军挺进釜山
朝鲜人民军向洛东江后的美、韩军队发起全面总攻,力图突破洛东江防线,拿下釜山,彻底结束战争。双方在洛东江突出部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双方均伤亡惨重,而美军终能坚持到仁川登陆这个转折点的到来。
18.决战洛东江
第六章 扭转乾坤:麦克阿瑟仁川登陆
尽管遭到多方反对,麦克阿瑟仍然一意孤行,坚持实施仁川登陆。中国军情人员从多个渠道获得了这个情报,中方及时地通知了金日成,无奈他丝毫不信,仁川登陆竟然一切顺利,美军随后快速推进,一举攻下汉城,朝鲜人民军全线溃退。
19.激辩仁川登陆
20.仁川登陆与收复首尔
21.放弃台湾还是保卫台湾
第七章 跨越三八线:向北挺进
美军跨越三八线,将战火烧到朝鲜境内。麦克阿瑟命令各部队迅速北进,直抵鸭绿江。美国政府也被胜利冲错了头脑,不顾中国的强烈警告,放手让麦克阿瑟一搏。毛泽东深思熟虑,决定出兵朝鲜,并由彭德怀担任志愿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及手下蓄意忽略或掩盖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执意北进。
22.止步三八线还是跨过三八线
23.中国发出警告
24.斯大林、毛泽东与彭德怀
25.威克岛会晤与威洛比的误判
26.麦卡锡主义与冲向鸭绿江
第八章 志愿军猛击:长津湖与军隅里
尽管云山之战表明,中国已经出兵朝鲜,但麦克阿瑟仍不顾一切地分兵冒进。志愿军在长津湖和军隅里两地设下埋伏,突袭钻入圈套的美、韩军。美军第2师、陆战第1师等部仓皇撤退。李奇微接替因车祸身亡的沃克出任第8集团军司令,力图重整旗鼓。
27.待君入瓮
28.谨慎的弗里曼
29.第9团兵溃清川江
30.拙劣的指挥
31.军隅里与“长手套”
32.第23团成功突围
33.第2工兵营奋力突围
34.第1陆战师逃离长津湖
35.谁之罪
36.李奇微出场
37.李奇微重整旗鼓
第九章 与志愿军作战:双联隧道、原州和砥平里
李奇微迅速整顿部队、振奋士气、调整战术。中美双方在双联隧道、原州和砥平里展开激战。美军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不仅解救了陷入重围的部队,而且还击退了志愿军的进攻。朝鲜战争至此逐渐转入阵地战。双方都失去了全面胜利的可能性。
38.彭德怀的忧虑
39.从原州到砥平里
40.“双联隧道”惊魂
41.激战“双联隧道”
42.第23团坚守砥平里
43.“围捕行动”与原州之战
44.麦吉与“麦吉山”
45.柯罗姆贝茨救援队
46.坚守到底
47.转折点
第十章 将帅失和:麦克阿瑟的去职风波
骄纵的麦克阿瑟越来越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不但违抗政府的命令,搅乱政府与中国的和谈政策,而且还与反杜鲁门的共和党人勾结,大有从政之势。杜鲁门忍无可忍,终于将其解职。解职后的麦克阿瑟一度风格无限,而杜鲁门却四面楚歌。不过,等国会听证会召开后,麦克阿瑟的光环就逐渐消褪了。
48.麦克阿瑟“逼宫”
49.杜鲁门下定决心
50.麦克阿瑟听证会
第十一章 战争后果:结局与未来
麦克阿瑟终因从政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艾森豪威尔却意外崛起当选总统。朝鲜战争陷入阵地战僵局,双方在1953年7月27日停火。中国、朝鲜、韩国、美国在随后几十年里的发展变化或多或少地与这场战争有关。冷战结束了,人类已经穿越意识形态的隔阂。老兵们向世人祈祷,但愿永远不再有战争。
51.黯淡与辉煌
52.可知的结局与不可知的后果
53.反思
《最寒冷的冬天Ⅱ : 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
作 者: (韩国)白善烨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29059491
出版时间: 2013-2-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41
定 价: 48 元
内容简介
不可逾越的三八线,难以逃脱的宿命。曾经对金日成顶礼膜拜的白善烨为何会效忠李承晚?“战神”麦克阿瑟为何会惨淡退出历史舞台?身先士卒的李奇微是如何在朝鲜战场上运筹帷幄?晚年的李承晚又是如何在韩国政坛作垂死挣扎?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三八线上依然硝烟弥漫,作为战争中“最应该”的主角韩国人,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命运之痛时,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朝鲜战争不仅直接导致了今天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对立,而且由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介入,这场厮杀的主角已悄然易手。虽已过去60多年,但在近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领衔主演。然而,朝鲜战争的真相,真就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吗?洛东江战役的死里逃生,多富洞大捷的欣喜若狂,进驻平壤的意气风发,兵败汉城的绝望无奈,停战谈判中的现实无助,创建韩军的踌躇满志…..作为韩国第一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及战后重建的陆军上将,韩国人到底如何解读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韩国第一猛将白善烨将在这本酝酿60年之久的回忆录中给出最权威的答案。生动的战史记录,全面的战争反思。
目录
推荐序从对手的角度看自己的战史
第1章序幕拉开三八线上燃起战火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袭击,4小时内,朝鲜的坦克和步兵突破韩军防线,朝鲜战争爆发。当时,我正和妻子及两岁的女儿在一起。接到金德俊少校的战事紧急电话后,我匆忙从家里冲了出去,直奔位于龙山三角地的陆军司令部。
1.凌晨急报:开城陷落
2.一溃千里的汶山防线
3.木筏上的渡江战役
第2章决战洛东江300公里大撤退
开战之后,朝鲜军队势如破竹,相继占领了汉城、晋州。我们只好从汉江南岸开始后撤。经过300公里的长征后,我们来到了洛东江边。战况已十分危急。就在这时,美军进入朝鲜半岛,与在洛东江防线坚守多日的韩军展开了绝地反击,局势开始发生逆转
4.7月拉锯战
5.兵临“最后的防线”
6.死守洛东江
7.多富洞大捷
8.绝地反击:歼敌三个师
第3章北进!北进!遭遇中国志愿军奇袭
就在第1师成功占领平壤继续北进的时候,云山却突然传来韩美联军遭到中国志愿军埋伏并被炮袭的急电。就在我们为形势突然恶化而感到震惊之时,战场外传来了另一个更加令韩军焦虑不安的消息——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直奔朝鲜而来
9.沿着后退的路线打回去
10.巧施“巴顿战术”,进军平壤
11.平壤入城,人生巅峰
12.平壤教堂敲响了钟声
13.落入中国志愿军的圈套
14.血流成河的秋夜
第4章再次后撤北进平壤成泡影
麦克阿瑟的独断专行使得韩军遭受了重大损失,我们不得不开始惨淡的大撤退。当然,中国志愿军的“人海战术”给我们带来的伤亡也是惨重的。随着整个军队的撤退,近在眼前的统一也只能化为泡影。
15.立石整军待命
16.“圣诞节攻势”带来的灾难
17.惨淡的“1•4”大撤退
18.中部防线攻防战
第5章重返三八线生死线上的角逐
李奇微身先士卒,重整旗鼓后的联合国军将目标锁定在了三八线。同以往一样,中国志愿军依旧选择了相对脆弱的韩军防线发起进攻,但他们的战略意图早已被识破。就在中国志愿军集中兵力进攻东线之时,韩军出其不意地在西线发起了反攻
19.波谲云诡的汉江
20.挥泪告别第1师
21.决战还是后退?
22.大关岭之生死战
23.临阵磨枪
第6章战争得失停战谈判的艺术
停战谈判的一天还是来了,交战各方迫于各自的压力走到了谈判桌前。此次的停战谈判在世界战争史上更是绝无仅有的,双方为了争取谈判的筹码,在后方战场展开了鏖战。但此时的美军已经无意再战,毕竟朝鲜半岛是否能够统一与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
24.我的停战谈判生涯
25.从僵局到破局:边打边谈
26.准备与游击队的战争
27.智异山作战
28.新生韩军的象征:创建第2军
第7章狼烟再起释放战俘事件
停战协议基本达成,但李承晚不愿意放弃“北进统一”。为了抵制停战和谈,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制造了释放反共战俘事件,这使联合国军和共产主义阵营陷入大混乱,朝韩双方狼烟再起。美军对李承晚彻底失望,战后非但对他在“4•19”革命中被赶下台冷眼旁观,甚至打算除掉他
29.在压力重重下就任总参谋长
30.处理军队堆积如山的问题
31.打破“四星上将只能是国王”的铁律
32.达成韩美共同防御共识
33.释放战俘震惊天下
34.重陷危机的半岛局势
第8章签订协议战争终于结束了
停战协定终于签订,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这个无法改变的结果。然而1127天的漫长战争,使这个国家变成一片废墟,国库早已掏空,人民食不果腹,士兵甚至饿到顾不得军纪,连司令的爱犬也偷偷炖了吃。所幸,在美军的援助下,堆积如山的重建工作都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35.进现代化军队面世
36.加快战后重建步伐
37.被饥饿、死亡阴影笼罩的人们
第9章战后回顾美军与韩国的前世今生
38.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
39.战争爆发前军队左右派的血腥对抗
40.建军以来最严重的违纪事件
41.“4•19”革命的前兆
42.“4•19”革命与李承晚政府的倒台
《最寒冷的冬天Ⅲ : 血战长津湖》
作 者: 何楚舞, 凤鸣, 陆宏宇 著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29071387
出版时间: 2013-10-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36
定 价: 45 元
内容简介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有史学家称,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拐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发源于朝鲜半岛的长津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
63年前在这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陆军一师展开了一场长达20天的战斗。
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因为极度严寒,作战已经成为了中美两军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较量。这场战役,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遗忘的惨烈记忆。长津湖战役迫使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军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而中国志愿军也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至今,它还是美国军事院校不断学习和演练的战例范本。
全面、真实地再现了长津湖之战的壮烈场面,从战争发动前美苏中各国战略考量、大国之间的博弈写起,然后分别从中美双方的战争准备、策略、实力对比等各方面因素着手叙述,再到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等一个个分战场激烈的战斗场面,使人仿佛重新回到那白雪皑皑、硝烟密布的战场上,看着这场旷古的决战,令人心中无比震撼。
为了写作本书,作者历时两年,走访居住全国各地的28名志愿军老兵。老兵们分别来自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9兵团第20、26、27军,既有战斗英雄、火线指挥员,也有参与战略决策的高级指挥员、参谋以及军情、后勤人员。他们是仅存的历史见证者。
目录
序
引子
第一章台湾还是朝鲜
(一)毛泽东钦点9兵团
(二)台湾还是朝鲜
(三)毛泽东的底线
第二章圣诞节攻势
(一)威克岛秘密会谈
(二)中美首战
(三)中国仍在19世纪
第三章彭德怀的口袋
(一)示弱诱敌
(二)美第7师中了头彩
(三)合围与口袋
第四章大军渡江
(一)暗度陈仓
(二)宋时轮的担忧
第五章亮剑长津湖
(一)西线战火酣
(二)王牌对精锐
(三)收报奇功
第六章鏖战新兴里
(一)新兴里第一夜
(二)新兴里第二夜
(三)降伏“北极熊”
第七章并肩突破柳潭里
(一)攻击柳潭里
(二)致命的错误
(三)卡住柳潭里南逃之路
第八章向心攻击下碣隅里
(一)史密斯的困境
(二)下一秒攻击
(三)苦战机场
(四)东山争夺战
(五)激战下碣隅里
(六)阻击南逃之敌
(七)千古杨根思
第九章突围与反突围
(一)德赖斯代尔特遣队的悲剧
(二)坚持还是投降
(三)撤向古土里
第十章大撤退
(一)殊死阻击水门桥
(二)不死的战斗队形
(三)兴南大撤退
第十一章26军的隐痛
(一)总预备队错失良机
(二)永远的长津湖
附录一长津湖之战双方参战部队序列
附录二志愿军第9兵团编制及装备简表
附录三美军陆战1师编制及装备简表
附录四长津湖之战大事记
附录五口述人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