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汉学研究的奠基性著作《印度汉学史》,32开精装,总达500余页,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20世纪上半叶以来印度学者的汉学研究发展史,兼具术研究价值与史料价值。
本书是国内*次以专题著作的形式对20世纪以来印度汉学研究史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涉及印度学者对中国语言、哲学、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研究,除了对印度汉学进行历史梳理外,还围绕印度本土汉学家进行研究。
★32开精装,大象出版社出版
★本书作者尹锡南,文学博士,历史学硕士,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前院长、著名汉学家张西平教授为本书撰写序言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印度的汉学研究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考察,对以后印度汉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系统研究将拓展中国的印度研究领域,弥补其中一些不足之处,同时也将丰富或促进国内对国外汉学的系统研究
★为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20世纪以来印度的中国学研究史”的阶段性成果
《印度汉学史》系尹锡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20世纪以来印度的中国学研究史”的阶段性成果,被列入张西平教授主编的“国际汉学研究书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前院长、著名汉学家张西平教授为本书撰写“序言”《印度汉学的启示》。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主要梳理了20世纪上半叶以来师觉月、H. 雷易、泰无量、洛克希·钱德拉、玛妲玉、嘉玛希、狄伯杰、邵葆丽等印度著名汉学家的印度汉学研究发展史,涉及印度学者对中国语言、哲学、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以来,印度汉学界对中国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因此,本书除了对印度汉学进行历史梳理外,还围绕印度本土汉学家进行研究。作为特例,沈丹森和谭中等有印度和美国双重国籍的学者也在考察之列。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印度的汉学研究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考察:第一阶段(1918—1947年)印度独立之前的汉学研究;第二阶段(1948—1964年)局限于少数精英学者的汉学研究;第三阶段(1965—1988年)侧重于现实问题研究(包含中印关系研究)的政治研究占主导,人文历史方面的汉学研究走入低谷;第四阶段(1989年至今)逐渐步入正轨,发展势头迅猛且硕果累累的汉学研究。
综观全书,印度汉学研究呈现如下特点:(1)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依附式研究道路,它的依附对象和模仿内容,主要包括欧美汉学界的相关研究机构及其治学方法、理论体系。(2)研究基础薄弱,缺乏前现代的汉学研究传统,其开端远没有以法国汉学为代表的欧洲汉学早。(3)研究领域方面“重现实政治,轻人文历史”,且受中印两国政治关系影响比较大。
本书是国内乃至世界汉学界首次以专题著作形式对20世纪以来印度汉学研究史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总结的书。这种系统研究将拓展中国的印度研究领域,弥补其中一些不足之处,同时也将丰富或促进国内对国外汉学的系统研究,对以后印度汉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结合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海外传播和推广的文化政策,这本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尹锡南,土家族,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在德里大学等印度高校访学,主要研究印度汉学史、古典梵语文艺理论等。先后出版《印度的中国形象》《印度中国观演变研究》《中印人文交流研究》《印度文论史》等著作。
《印度汉学史》
作者:尹锡南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71118860
出版时间:2023/10/1
开本:32开
页数:578
定价:120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汉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结构
第一章 印度独立以前的汉学研究
第一节 印度为何缺乏汉学研究传统
第二节 印度现代汉学萌芽及其时代背景
第三节 师觉月
第四节 谭云山
第五节 S.拉达克里希南
第六节 M.N.罗易
第二章 1948年至1964年的印度汉学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拉古.维拉
第三节 K.M.潘尼迦
第四节 P.V.巴帕特和V.V.郭克雷
第三章 1965年至1988年的印度汉学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谭中
第三节 泰无量
第四节 兰比尔·婆诃罗
第五节 印度中国研究转型的时代背景
第六节 《中国述评》简介
第四章 1989年至2021年的汉学研究
第一节 印度中文教学机构概况
第二节 中国历史研究
第三节 中国文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宗教哲学研究及其他
第五节 《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简评
第五章 印度汉学研究基本规律及相关思考
第一节 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印度汉学与中国印度学比较
第三节 中国学者如何与印度汉学界互动
参考资料
附录1 印度汉学研究部分重要书目
附录2 《泰戈尔与中国》(选译)
附录3 印度对《道德经》的回应
附录4 《在华十三月》的中国书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