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府志》精装,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西周到清朝乾隆年间襄阳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等各方面情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非全新)
乾隆《襄阳府志》由清朝襄阳知府陈锷修纂,刊刻于乾隆二十五年,是“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代表。
全书按分野、沿革、疆域、山川、古迹、风俗、赋役、职官、艺文等内容分卷记载,凡与本郡之相关,“莫不旁搜远绍,巨细毕举”,有助于读者了解光绪年间襄阳府的风土人情及地理特征,更是建设现代襄阳的重要资源和参考。
★ 16开精装,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 襄阳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政治重心,更是南北经济区域中心。襄阳交通发达,水陆便利,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
★ 本书以清知府陈锷主持修纂《襄阳府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刻本为底本,参校明天顺年间张恒纂修《重刊襄阳郡志》四卷和清光绪年间恩联等修、王万芳等纂《襄阳府志》二十六卷志余一卷整理
★ 书中蕴含大量的天文、地理、物产、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人文史料,有助于读者了解光绪年间襄阳府的风土人情及地理特征
友情提示:本书为2009年出版,品相非全新,图书封面棱角处有褶皱现象,纸质较脆,切口有黄斑,介意的读者慎拍
历史中的襄阳乃天下重地,繁荣之所。襄阳建城史可追溯到2800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襄阳历来为州、郡、路、府、道治所。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湖广之形势,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在中国地理大格局中,对襄阳的经营与图治,已超出了局部地域性而具有了全局性的战略意义。襄阳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政治重心,更是南北经济区域中心。襄阳交通发达,水陆便利,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域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是商家必争之地。襄阳还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点,文化繁盛,名人荟萃。战国楚辞赋家宋玉、东汉文学家王逸生于宜城;更始帝刘玄、光武帝刘秀出自枣阳;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隆中十年,三顾茅庐家喻户晓;唐宰相张柬之、清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生于襄阳,这里还孕育了伍子胥、王粲、庞统、杜甫、孟浩然、皮日休、米芾等等风流人物。“江山留胜迹,骚人赋华章”,现存有隆中、白水寺、米公祠、水镜庄、鹿门寺、岘山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古迹。襄阳以其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让海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我来襄阳工作已三年多,每当深夜静读襄阳历史,就会为其辉煌的过去所惊叹,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所感慨,也为其璀璨的文化所吸引,同时更自己肩负责任的厚重而深感不安。“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历史的襄阳,才能更好地建设好现在的襄阳,规划好未来的襄阳。
古老的襄阳,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而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带来了先机。襄阳处于我国中部鄂渝豫陕毗邻的中心,在四省市交界30多万平方千米、3000多万人口范围内,真正有中心城市雏形的城市首先是襄阳,而综观襄阳的经济实力与堪称中心还有差距。现在的襄阳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首先,襄阳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就襄阳所在范围而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集聚需要有个中心,地区的物资流、信息流、商业贸易活动等等,也需要这样一个资源配置平台。早在1986年成立的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襄阳就被推举为主席方,协作区的常设联络处就设在襄阳。其次,要实现中部崛起,中部需要有大的城市来支撑,襄阳可借此大势加速发展。再次,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产业只有在中部转移好、发展好,才能更好地向西部转移发展。现在的襄阳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等等。正是这一系列机遇扑面而来,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把襄阳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现在我们要客观地认清襄阳特殊区位所带来的优势和机遇,加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力度,顺应历史大势,尽快把襄阳建成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乃至最终确立襄阳的区域中心地位。
古老的襄阳,以其渊源深厚的文化优势,为我们狠抓产业,加快向综合实力强市发展的步伐创造了条件。其一,利用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三产服务业。到目前为止我们做的工作很不够,比如:《三国演义》120回,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但是我们宣传得不够,三国文化还停留在文化认识状态,没有用物化形式显现出来,更没有用产业的形式表现出来。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人文开发与利用,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还要以文化和旅游业为突破口,发展好现代综合服务业。其二,利用文化优势,参阅人文史料典籍,研究好襄阳市情、地情,走出一条适合襄阳特色的工业、农业建设发展之路。其三,利用文化优势,加强以人为本的建设。通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襄阳、建设和发展襄阳的热情与斗志,把文化肉涵内化为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形成生产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
乾隆《襄阳府志》是“康乾盛世”的佳作,是“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代表。它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西周到清朝乾隆年间襄阳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等各方面情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市委、市政府对其整理重刊高度重视,意义至少有三:其一,这是继承传统、抢救和保护遗产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开发历史、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整理出版后的乾隆《襄阳府志》还是襄阳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见证。其二,点校本乾隆《襄阳府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整理的第一部古籍,它必将起到增强襄阳深厚古文化历史的知名度和辐射力,成为外界了解襄阳的“窗口”,成为襄阳的“名片”。其三,乾隆《襄阳府志》含有大量的人文史料,是我们研究襄阳、建设襄阳的重要资源与参考,也是对市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好教材。
重温历史,我们激情浩荡;展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现在,“康乾盛世”200多年后的襄阳,迎来了盛世繁华!襄阳不仅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魅力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汽车生产基地,在《福布斯》杂志评出的最适合开设工厂的城市中名列前茅,等等。如今,为了走好科学发展之路,市委、市政府从基础抓起,把古籍整理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一项工程,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汲取养分,进一步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激发广大干群的豪情壮志,真抓实干,扎实苦干,让古老厚重的襄阳更加雄姿英发,让自信自豪的襄阳人民更加殷实美满!
巍巍岘山翠,幽幽鹿门深。龙飞白水惊天地,出师二表泣鬼神。自魏晋以降,“宇内最古之郡亦莫襄阳若矣”!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实乃是尊重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顺从民意、展望未来之举,值此欢庆之际,也适逢乾隆《襄阳府志》整理重刊之时,略述所感。
——中共襄阳市委书记/襄阳市人大主任:唐良智
一、本书以清知府陈锷主持修纂《襄阳府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刻本为底本,参校明天顺年间张恒纂修《重刊襄阳郡志》四卷和清光绪年间恩联等修、王万芳等纂《襄阳府志》二十六卷志余一卷。
二、全书整理贯彻保持原貌的原则。断句采用现代标点。
三、原文中竖排改为横排,双行夹注改为单行小楷,以别于正文。
四、原文中繁体字原则上改为简体字。避讳字、通假字、异体字、俗体字、雕版工人习惯用字等非规范字,尽可能改为现代汉语通用字。
五、原文引用他书,如系节抄,不作增补;所引如有衍、脱、误、倒,以致文意不通者,则酌加校改。校勘所得,用()号表明为误字,[]号表明为正字。校勘者根据其体例和文意补充的少许文字,以[]标明。示敬之空格不予保留,并根据文意接排。
六、原文中漫漶缺损文字,如无他证,用虚缺号□表示,且一字一□。如缺损字数不详,以[]标示并内附文字说明。
七、原文较长时。于文意转折处酌予分段。
《襄阳府志(九品)》
作者:乾隆《襄阳府志》点校整理工作委员会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6058759
出版时间:2009/1/1
开本:16开
页数:590页
定价:467
目录:
《襄阳府志》序
重修《府志》序
《襄阳府志》凡例
《襄阳府志》网目
《襄阳府志》日录
《襄阳府志》修辑姓氏
卷之一分野
卷之二沿革
卷之三疆域形势附
卷之四山川
卷之五古迹陵墓附
卷之六风俗
卷之七城池
卷之八学校书院附
卷之九坛庙寺观附
卷之十官署公廨、废署附
卷之十一里社市镇、关粱附
卷之十二赋役
卷之十三赋役积贮附
卷之十四兵卫驿铺附
卷之十五水利
卷之十六封爵
卷之十七职官一
卷之十八职官二
卷之十九职官三
卷之二十职官
卷之二十一名宦
卷之二十二选举
卷之二十三选举
卷之二十四 选举
卷之二十五 选举
卷之二十六 耆旧
卷之二十七 耆旧
卷之二十八 寓贤
卷之二十九 列女
卷之三十 释老
卷之三十一 艺文
卷之三十二 艺文
卷之三十三 艺文
卷之三十四 艺文
卷之三十五 艺文
卷之三十六 艺文
卷之三十七 祥异
卷之三十八 纪事
卷之三十九杂识上
卷之四十杂识下
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