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思想家方以智《浮山文集》精装,总达577页,是解密方以智一生思想和行事变迁的珍贵资料,对于南明史、经史考订、书画赏鉴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浮山文集》是方以智一生文章的总集,包括《前编》十卷,《后编》两卷,《别集》两卷,共计十四卷。其中《前编》收录其出家前的作品,《后编》收录其出家后的文章,《别集》以书画题跋为主,也包含少量的铭文。
★ 32开精装,华夏出版社出版
★ 本书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之“方以智集”的一种
★ 方以智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安徽桐城人。与侯方域、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季四公子”
★ 方以智对理学态度的变化,出家前后的内心折磨,忠孝两难全时的艰难决择,晚年的精神归宿等等,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蛛丝马迹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愚者、无可、药地等。万历三十九年(1611),生于安徽桐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及第,授翰林院检讨0明亡后流离岭表,永历帝累以内阁大学士相召,终上十辞疏而不入朝。顺治七年(1650),在广西平乐为清兵所执,披缁得免。顺治九年(1652)北返,经樟树(有药都之称),停庐山,抵桐城。次年春往南京曹洞宗禅师觉浪道盛处,圆具足戒,法名大(弘)智。顺治十二年(1655)因父丧破阕回桐城,庐墓三年。服阙后禅游江西,并于康熙三年(1664)入主青原山净居寺。康熙十年(1671),因“粤难”押赴广东,卒于江西万安之惶恐滩。
方以智虽一生坎坷,却好学不倦。早岁重考订,《清史稿·隐逸传》称其“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中年以后,濒经离乱,备尝艰险,为学转趋幽深。出家后思考重心多落在烹炮三教,宗一圆三,环中寓庸,会通《易》《庄》禅之途。所著书,存世者不下400万言。其中,《物理小识》、《通雅》等属前期作品,《易余》、《东西均》、《药地炮庄》、《冬灰录》、《一贯问答》以及《周易时论合编》(方孔照、方以智合编)等为后期代表作,另有诗文集若干种。
方以智生前声名籍甚,身后却默默无闻,与其学术史地位颇不相称。“方以智集”笺注疏释方以智要著,以飨学界。尚未流通者,优先推出。已整理而明显不尽人意者,亦不惮重出:或校点,或校释,或校订,或汇编,有注音,有释义。一切以可读、可用为准也。
张永义,1966年生,河南泌阳人。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199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浮山文集》
作者:(明)方以智 著 張永義 校注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92140
出版时间:2017/7/1
印次:2017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本:32开
页数:577
定价:120
目录:
校注说明
浮山文集前编
卷一 稽古堂初集
卷二 稽古堂二集上
卷三 稽古堂二集下
卷四 曼寓草上
卷五 曼寓草中
卷六 曼寓草下
卷七 岭外稿上
卷八 岭外稿中
卷九 岭外稿下
卷十 猫峒废稿
浮山文集后编
卷一 药地愚者智随笔
卷二 药地愚者智随笔
浮山此藏轩别集
卷一 浮庐愚者随笔
卷二 浮庐愚者随笔
附录一 膝寓信笔
附录二 辑佚
附录三 序跋
附录四 传记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