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北京”2册:日本学者丸山昏迷《北京》,较早将近代北京系统介绍到日本的书籍;美国著名记者拉莫特《北京的尘土》,以书信形式真实记述一战前后的北京之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
《北京》,初版于1921年,丸山昏迷生前仅有的一部著作,开创了日本人对近代北京城市研究的先河。
《北京的尘土》,拉莫特以书信形式记述1916年她在北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尤其侧重揭示了当时欧美人在中国的各种政治特权和优越感,以及普通中国人对于欧美特别是来华西人复杂的心态,并对此加以辛辣的讽刺和反思。
★32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
★丸山昏迷,日本学者,1919年来华当记者,后为《北京周报》编辑,和鲁迅有过多次接触,曾发文赞评鲁迅的创作和为人
★在华日本人独特的观察视角
★大量稀有珍贵的历史老照片
《北京的尘土》
★记录着被中国人自己遗忘的、日常的民国北京常态
★更多元的民国史料,对同一事件提供了不同于中国人的解释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书也可谓1916-1917年间部分来京欧美人士的一部别样的心态史
《北京》
本书大致分为十八个部分,具体为:北京概况、旧皇城、东城、西城、北城、外城、近郊、远郊、北京的风俗、北京的日本人、北京的耶稣教、文华殿读画记、大同石佛寺、京剧、中国货币、中国的度量衡、中国旅行的注意事项、北京各机关以及近郊名胜。
作者首先简述了北京的历史、自然情况等,再进一步介绍旧皇城、东城、西城、北城、外城、近郊、远郊各区域特征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为全书重点,所占比重最多。北京的风俗部分,从发式讲到服装、饮食、居住、全年节日以及婚礼和葬礼;北京的日本人部分,介绍日本人在北京的发展情况,再进一步说明各教会在北京的分布状况。另外,文华殿读画记、大同石佛寺、京剧分别节选自栗原诚的《中国美术研究丛书(第一编):文华殿古画目录·文华殿读画记》、木村庄八与木下杢太郎合著的《大同石佛寺》、村田鸟江的《京剧与梅兰芳》。中国货币部分,作者介绍了银本位的中国货币制度、货币种类、兑换办法以及迟迟未能推进的币制改革困境。为便于游客了解中国的度量衡,在中国的度量衡部分将中国甲乙两制与营造尺库平衡、万国公制、英美日制进行了比较说明。最后部分列出北京公署、学校、图书馆、医院等机构以及近郊各地名胜古迹。
作者简介
丸山昏迷(1895-1924),原名为丸山幸一郎,笔名昏迷生,1919年来华当记者,后为《北京周报》编辑。在1922年和1924年,他和鲁迅有过多次接触,宴请过鲁迅,也为鲁迅照过相。1922年丸山昏迷在《北京周报》第14号发表《周作人氏》一文中谈到鲁迅。1923年4月1日,丸山昏迷在《北京周报》第59期上又发表《周树人氏》专文,对鲁迅的创作和为人均有好评。1924年逝世。
译者卢茂君,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
《北京的尘土》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写于1916年10月-11月和1917年2月-3月的信件。这些信件正是通过她,作为记者的敏锐眼光和作为作家的生动叙述,以一位外国人的视角,以国际政治为中心,展现了1910年代北京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寺庙文化、建筑名胜和政治事件等各种面向。正如她在简介中所说的,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既要反映真情实景,又颇具可读性。读到这些内容,似乎自己已经置身于1916和1917年的北京城。
作者简介
爱伦N.莫拉特,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新闻记者,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她旅行亚洲,亲眼目睹鸦片对上瘾者的伤害,并写了相关著作警醒世人。这些旅程中,也包括她在北京令人印象深刻的旅行,写下了《北京的尘土》一书,成就了她的“北京经验”。
《北京》
作者:【日】丸山昏迷 著;卢茂君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70800
出版时间:2016-01
开本:32开
页数:424
定价:58.00
目录
一、北京概况 9
二、旧皇城 29
三、东城 43
四、西城 62
五、北城 85
六、外城 106
七、近郊 135
八、远郊 158
九、北京的风俗 183
十一、北京的耶稣教 244
十二、文华殿读画记 250
十三、大同石佛寺 262
十四、京剧 272
十五、中国货币 286
十六、中国的度量衡 291
十七、中国旅行的注意事项 304
十八、北京各机关以及近郊名胜 310
《北京的尘土》
作者:【美】爱伦N.莫拉特 著;李二苓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70817
出版时间:2016-06
开本:32开
页数:160
定价:28.00
目录
简介: 1
鸣谢: 1
目录: 1
插图目录: 2
第一部分:1916年10月和11月写的信件 3
1. 贫穷古老的中国
2. 北京
3. 文明
4. 种族对抗
5. 势力范围
6. 关于外国人的神圣性
7. 常见的驴
8. 顾问和建议
9. 中国的房屋
10. 在中国怎么做
11. 老西开暴行
12. 老西开事件
13. 老西开“事变”
第二部分:
1917年2月和3月写的信件
1. 回到北京
2. 鸦片丑闻
3. 海象和木匠
4. 中国的方针明确了
5. 冒险的恐惧
6. 沙尘暴
7. 一碗粥
8. 剪报
9. 德国的回答
10. 尘土和流言
11. 外交关系的破裂
12. 走在城墙上
13. 与中国总统的会面
14. 英国的十二条要求
15. 结语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