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教育家陈君葆全集全6册,布面精装,收录陈先生20世纪20-80年代全部诗歌、书信、手稿、论文等,全面展现陈君葆的学术思想及成就。
【诗歌】,陈君葆诗作的结集,反映先生数十年间的人生历程、社会交谊,更是特定历史时期香港地区与内地文化界、政界沟通交流的历史通道的真实记录。
【书信】,收集陈先生20世纪20至80年代的书信,及其担任图书馆馆长时保存图书的有关事宜和诗文唱和的书札,呈现其为人修养、学养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文集】,收录先生见诸报纸、杂志、手稿及其他载体的文章。全面呈现他作为学人的风采,亦为读者认识和了解当时的人物、史事提供了新的视角。
★16开布面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陈君葆先生是香港著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家,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与当时到香港的中国政要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有广泛的接触和密切的交往
★新中国成立后,陈君葆与内地文化名人来往频密,对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做出过较大的贡献
★【诗歌集】:不仅仅是传统士大夫对人生、社会生活以及行谊的记录,也不仅仅是处于传统与现代嬗变过程中传统诗歌创作以及现代诗歌创作并重的典范,更是特定历史时期香港地区与内地文化界、政界沟通交流的历史通道的真实记录
★【书信集】:几十年间,往来多鸿儒。书牍往还中,发信人自然不乏私人个性、情愫的抒发,亦多对社会、国家事务情势的观感
★【文集】:分为时评、北游纪实、十载观成散记、谈艺论学、友朋忆旧、琐谈杂感六大主题,时间跨越20世纪40至60年代,对了解陈君葆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热忱有重要帮助,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诗歌集】
陈君葆的诗歌不仅仅是传统士大夫对人生、社会生活以及行谊的记录,也不仅仅是处于传统与现代嬗变过程中传统诗歌创作以及现代诗歌创作并重的典范,它更是特定历史时期香港地区与内地文化界、政界沟通交流的历史通道的真实记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以及史料价值。
【书信集】
本书收录了陈君葆先生在20世纪20至80年代往来的书信,多为家书以及与学界往复书信,也收录了陈君葆担任图书馆馆长时保存图书的有关事宜以及诗文唱和的书札。这批书札较好地呈现了陈君葆先生的为人修养、较高的学养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为了解那段时期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资料。
【文集】
本书为陈君葆先生的文章汇集,主要为时评、北游纪实、十载观成散记、谈艺论学、友朋忆旧、琐谈杂等内容,时间集中在20世纪40—60年代。文集收录陈君葆先生的文章较全,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他作为学人的风采。
《文集》不仅能够使读者从陈君葆先生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论述中国问题等文章中读出他爱国爱乡、追求进步的情怀,同时为读者认识和了解当时的人物、史事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君葆,广东中山人。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任教职及教育管理者,后至香港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兼文学院教授。抗战期间,为保护中国的珍贵典籍多方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内地学界\政界与陈君葆建立紧密的联系,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工作。历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委员、全国文联委员。
刘秀莲,黑龙江大学经济学学士、人口学硕士,清华大学民商法专业、中央党校法理学专业研究生。长期致力于经济、人口、社会学等领域理论研究。编著有《经济转变与人口转变:理论模式与实证分析》、《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经营》、《现代银行管理实务》、《经济与民生》、《百年香山·城市日记》、《中山文史》系列丛书之《抚今追昔》、《伟人垂范》、《文脉相承》等人口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史学、文史学著作18部。
谢荣滚,陈君葆女婿。整理出版有《陈君葆日记全集》《陈君葆诗文集》《赤子情深——陈君葆传》等。
《(精)陈君葆全集:诗歌集(上下册)》
作者:陈君葆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0804
出版时间:2018-04
开本:16开
页数:888
定价:198.00
目录
一九二一年
赠刘子卓赴苏门搭腊
一九二二年
送涂九衢公归湖南二首
送成利抚君
送李君春鸣回南通
为华侨中学旧生送涂(九衢)校长别
送陈友古兄归长沙时陈长乐兄既由羊城适上海
计程
回粤舟中作壬戌年冬
离广州时滇桂军已陆续进城
西楼忆旧
妙高台春意寄香海双鹣楼
与崇高兄登加东云海楼小饮
耶节后一日宝清宝偕两子偕予与胡陈两君往新街场
六里碑游大星君之稼轩时宝楷方主树艺之政因赋
四律且示诸子
巴里文陀
槟城西山
春病
闻子规鹧鸪啼
见绿草
晓蝶
飞燕
虞姬
槟城行
赠妙庄女士回铁城
与内子云卿送玉华妙庄女史回国
咏史
病中闲语
附:陆在山奉和君葆诗
奉和君葆病中闲语之作
在山即以和余病中闲语之作见示因书此以答并用
原韵
病中即事
病起在山启华大池诸子先后到访
池公喜饮茶闲便过访索饮因戏赠此
与东木登太平山
雪兰莪港驿舍望海寄凤坡
江沙雨后
太平马克斯韦尔峰蔷薇架下
彭亨道中什次劳勿两登釜阜晚兴三首
羚江晚望
催装
与胡陈彭洪诸子并宝清大星云卿游光岩黑岩十首
即步原韵奉和菽园先生老前辈
附:邱菽园赠陈君葆诗
陪施君送陈君葆硕士吉隆之行即席题句
游光岩诗又一
咏史一首
槟城极乐寺二首
笼鸟
晓由杜新杜亚温治至吉隆坡道中口占
次杜新杜亚别舍赠郭慧馨女史并柬心谷君
杜新杜亚别舍晓起即景
宝清兄谓卧榻之侧久不许他人鼾睡忽昨夜不知
何自来一青蛙不怒亦不言及早始发觉云云因
为赋此戏赠且请寄示妙庄女史以博一粲
怡保龙须岩题壁
次太平望湖上诸山寄东木
九日三首
咏史二首
一九二三年
读书有感一绝
一九二四年
致和宝清兄
牙痛漫吟一首
即景漫成二首
重过古毛有感
咏史
端节
频年
月夜闻巫人弦歌
偶吟
有感
偶成五首
池公卜居赋此奉呈
昨日下午过访池公新居值兰花开为赋此应索
巴里大院待车看人送别月下口占
登高
隔水
昨夜
雨后新月
偶成
小诗
四绝句
山头见示在山六首
忆西楼
和东木金宝驿题句
附:金宝驿原作
梦游神山日本天皇陵寝四首
菩萨蛮实吊远十字路旅次晓雨
浪淘沙
菩萨蛮偶忆
西江月
南歌子
高溪梅
贺新郎杜新杜亚温泉别所寄俊卿女史
疏影槟榔屿西峰
鹧鸪天寄涂九衢君
一九二五年
偶感四绝句
寄答凤坡
吉隆坡太平山半山亭偶吟二首
步登太平山归至旅舍夜雨赋寄东木并示同游诸子
断句
梦中忆五弟
槟城感怀
槟城留语
可芦温泉
可芦湖上待雨
可芦观雨
银灯
可芦官舍雨晴
无题四首
……
一九五五年
春天的絮语
集定庵句(二集三十五首)
寄启芳悠如教席羊石兼柬瑞人靖老五
首(一)
无题三十首(二)
答融熙法师寄来篇什系五绝一首
得杨宗瀚无题集玉溪句因即集义山句四首奉答
并广其意仍用其起句原句
附:无题集玉溪句原诗
蝶恋花和曾靖老
和草衣木棉诗二律
蝶恋花
集玉溪生句寄答杨宗瀚十首之第五至第十首
有感
有感一首
菩萨蛮
词一首
次融熙法师乙未三月廿九怡保并中韵二首
题黄永玉李流丹劳军图
悼瑞人七律一首
读刘子平哀瑞人诗辄成两律
次怡保道中韵集澹归句寄怀融熙上人二首
闻融熙上人将有隆坡之行因再次前韵仍集澹归
句寄奉并柬欧阳雪峰二首
感事集澹归句五律一首
细看云玉寄回富士山巅风景明信片忽忆五十年
间事并及安重根其人若有所感辄题一绝其上
咏云玉在神户加拿大学院图书馆拾获蝴蝶二首
访黄居素于东山台感赋
住北京饭店四二七房见房中悬画两帧其一为
敦煌壁画散花天女余一幅为徐悲鸿画水牛
感而有作
官厅水库道中二十五绝
续丰沙道中作二首
何子贞书东坡雪后和北台壁韵
酒会感赋一绝
又酒会感赋一律
迎新年二首
北京行有感三首
一九五六年
乘火车经湖南长沙衡阳有感而作
除夕寄怀曾靖老四首
贺大公报创刊五十四周年
谢清漪园主人邀往穗观捷(克)展一律
春日王通明医师置酒高会见招畅谈穗游观感
二律
赠华革赴穗参观捷(克)展观光团团长潘范庵
悼念全国人代会常委民革副主席谭平山先生
集澹归句寄荫普
喜闻黄荫普先生献书
步清漪老人张二乔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穗文史
馆雅集韵七律二首
题黄承燊校长沙田艺园雅集见招胡春冰为撮
小影
五四后二日香岛中学黄承燊校长沙田艺园游湖
雅集见招八首
索古湾待雨二绝句
得靖老来书有感而赋一律奉报
喜闻蔚儿调京石油部设计局工作
沙田艺园游湖雅集香岛校董陈惠泉为留影以
诗报
周末报创刊七周年纪念赋绝句二首致祝
题黄祝焜为摄放船图
听中国艺术团谭富英唱空城计集定庵句成一绝
又谭富英演除三害唱太守之王浚感赋二绝
中国民间艺术团到港演出杂咏三首
无题一律
题谭干的疏木寒鸦图片
荷花曲六首
狮子曲四首
中国民间艺术团到港演出杂咏四首
草桥关看裘盛戎
庆顶珠中之谭富英
黄元庆之打店
奉酬桐薪先生和荷花舞三首
广州北园小饮偕陈芦荻一律
在由穗至北京火车上至湖南境题王燕屏手册
杭州西湖
鹧鸪天一阕与君重上楼
又杭州西湖七绝一首
鹧鸪天二阕
如梦令一首
无题偶成句
西湖月
和易剑泉先生
杭—穗火车中路过粤北坪石有作四首
食杭州水蜜桃用百庸百亩大桃韵
杭州西湖滨望戚继光纪念塔三首
西湖观白莲花寄桐薪三首
和雪琼楼游惠州西湖诗
浅水湾看月
贺新晚报六周年志庆
感事
悼彭泽民先生
次遐翁喜晤韵一律
致廖恩德
题玫瑰岩本事绝句六首
祝培侨中学十周年校庆
九龙暴乱事件愤而有作
送颜世亮天竺之行
得靖老书有诗并问对时局意见因赋二绝以报
次荫普闻以埃战事爆发英法进兵埃及感赋韵
咏埃及事四首
深水湾晒太阳望海
贺陈海鹰雷耐梅结婚
周恩来访问高棉渔镇五首
悼九龙暴乱事件死难工友同胞
和靖老韵并柬毛云龙伉俪三首
寄万人绝句十三首并系二十八字代札
广州雨中参观商展
雨中过越秀湖寄叶启芳教授兼柬靖老香港
海陆丰公学建校十周年纪念特刊题句
西海归来客三律
早梅
读菊老诗兼忆故乡梅花
圣诞节的回忆见圣诞贺年片有怀何永佶星洲兼
柬畲雪曼伉俪罗志仁连士升暨南中诸友并序…
忆寄李春鸣先生
读听雨楼笔谈记李越缦买妾自嘲一事因成诗三
首伯雨进一解
偶成
瓶菊一绝
除夕一首
……
《(精)陈君葆全集:书信集(上下册)》
作者:刘秀莲 谢荣滚 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2976
出版时间:2018-03
开本:16开
页数:780
定价:230.00
目录
第一编 家书万金
甲篇 南州寄简(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七年)
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二年一月四日)
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给妻子郑云卿明信片(一九二三年三月二日)
给妻子郑云卿明信片(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一日)
给妻子郑云卿明信片(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给小女云玉信(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四年九月三十日)
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七年七月三十日)
乙篇 难中寄怀(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四年)
丙篇 厚爱寄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六六年)
丁篇环球寄趣(一九六九年)
戊篇晚年寄望(一九七○年至一九八二年)
……
第二编 友谊长青
甲篇 鸿雁往复
贺无葊遗诗序(一九四○年十月十三日)
复简又文函(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七日)
简又文致陈君葆函(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日)
复李应林函(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日)
李应林致陈君葆函(一九四六年九月十日)
李应林致陈君葆函(一九四六年十月四日)
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主任函(一九四六年九月五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主任张发奎致香港
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函(一九四六年三月三十日)
国民政府*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致陈君葆函(□□□□年十月二十五日)
致李光经函(□□□□年一月十六日)
李光经致陈君葆函(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九日)
致叶恭绰函(一九五七年六月九日)
叶恭绰致陈君葆函(□□□□年四月三十日)
叶恭绰致黄新彦、黄雨亭、陈君葆函(□□□□年六月二十四日)
叶恭绰致陈君葆函(□□□□年八月七日)
叶恭绰致陈君葆函(□□□□年九月十五日)
叶恭绰致陈君葆函(□□□□年□□月□□日)
叶恭绰、郑振铎致陈君葆函(□□□□年九月二十三日)
致黄般若函(□□□□年二月四日)
致柳亚子函(□□□□年正月十日)
陈君葆补抄《图南集逸稿》竣事题两绝其后即寄南史(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九月十九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十一月十六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十二月九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十二月十四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一月十三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二月四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七月三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十一月十四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七月二十二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九月二十五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一月二十九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十二月十一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十二月三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一月二十六日)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年一月五日)
附乙篇 友朋来翰
附丙篇 职务来函
附录一:《陈君葆书信集》序言曾德成
附录二:朱德总司令在香港的寿宴谢荣滚
附录三:《陈君葆全集·书信集》部分人物简介
《(精)陈君葆全集:文集(上下册)》
作者:陈君葆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2907
出版时间:2018-12
开本:16开
页数:944
定价:260.00
目录
甲篇时评
日本的南进侵略
苦闷的法国
莫洛托夫出席三藩市会议
三藩市会议前之三国会谈
论波兰问题
第二次三头会议
的里雅斯德问题之纠纷
战后欧洲局面
歧路中之欧洲
——民主主义乎?共产主义乎?
安全机构与印度独立
日本土决战战略观
三巨头会议与三国军事同盟
达达尼尔问题与英苏关系
波兰终投入苏联的怀抱
三头会议之诸议题
宋子文赴苏使命的观测
俞鸿钧论渝通货膨胀
佛朗哥政权与苏联
西姆拉会议的失败
英国工党掌政与对日作战
三头会议与东亚问题
英国工党掌政以后
波茨坦会议两宣言
《新生日报》发刊词
“岁聿云暮”
英苏之间
美苏之间
侮辱女性
史太林对邱吉尔的反驳
安全理事会第一个难题
苏联退出安理会
英访印代表团的使命
先党后国抑先国后党
谈谈战后教育方针
——答粤教厅长姚宝猷先生
罢教
黑市
中国的当前问题
欧洲局面的展望
民主政治在今日
美国的罢工风潮
“联合国周”在香港
邱吉尔与史太林
克利浦斯夫人访华
对目前时局应有的认识
越南独立战争之我见
到和平之路
对于和平的信念
拥护和平运动
我们要加强对和平的信念
平安年
对我国热核爆成功发表谈话
对我国进行第二次原子弹试爆成功发表谈话
……
“五四”在广州
“五二四”事件为何会爆发
抗议港英递解杜伯奎出境讲话稿
雷州半岛西北的安铺镇
南三联岛之行
也是一次“炉边谈话”
四十年的回忆
——写于“五四”运动四十周年
谈谈鸭馄饨
“木棉花开山雨积”的时候
香港最高的一棵树
我的回忆中的新加坡
再谈回忆中的新加坡
马来半岛与新加坡
陈君葆强烈谴责印尼当局阻挠华侨回国
盆栽外语
——记盆栽展览中的几张书画品
洛阳敬事街小学参观记
谈新年希望
辛亥革命纪念的意义
海边小语
下三峡琐记
看《小星泪》
一些回忆,一点印证
——写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
三十年的回顾
图书馆事业与香港
谈校名
病
诺尔曼之死
迫害
重话“九一八”旧事
——萧斋散记
柴门外的流水
“春节”琐语
“元夜”时的“乡思”
“梅兰菊竹”而外
谈“分”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