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周超低价!花生文库“建筑馆系列”3册,收入建筑师金兹堡、陈占祥、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的建筑学经典著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是关于建筑理论和保护建筑文化的系列读本。原价249元,现团购价65元,全国包快递!
★ 《风格与时代》苏俄建筑师金兹堡的著作,与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齐名
★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由著名建筑师陈占祥编著,曾与梁思成先生共同提出“梁陈方案”
★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大8开精装本,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李秋香共同编写
★ 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 适用于建筑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员及土建筑文化爱好者
◆俄国建筑的现代主义宣言,算是他们的“走向新建筑”吧。读后对俄国现代建筑有了个整体的了解。
——飞飞《风格与时代》
◆写的比较到位,有不少实例作为研究的基础,结合理论,提出和总结了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领域一些经验,比较实用。可以当作论文资料阅读。
—— creese0829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书非常好,写得是中国近代很有学识的一位规划师,很可惜作为本专业的同仁,在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中,却几乎没有被提到过,作为历史的一段,有必要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
——ali《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
《风格与时代》一书是前苏联建筑中早期结构主义最早的、最重要的论书。它从建筑在新的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出发,阐明建筑在社会方面、技术方面合理化的必要性与途径,并指出,现代建筑组织新生活,它给新生活形式。全书立论尖新,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齐名。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对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陈占祥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他,留学英伦,随名师研究都市规划学。
1949年前,他为南京规划了“中共政治区建设的计划大纲”
为上海提出“开发浦东”的建议。
1950年,与梁思成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1957年被错划为建筑界的“两大右派”之一。
这里有陈占祥本人的亲自讲述,有亲朋友好友的往事回忆,有不堪回首的“历史档案”……
这是一位城市设计(规划)师、建筑师,怀揣着一颗滚烫中国心,丰富、曲折、多舛的人生故事。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乡土建筑研究,从1989年开始酝酿,到1990年动手做浙江省新叶村研究,都是着眼于村落的整体的。第二年就根据实际情况,以浙江省楠溪江中游的村落群为乡土建筑的研究对象。1995年,早于《墨西哥宪章》四年,工作组做了浙江省诸葛村的乡土建筑保护规划,以整个村落为对象,而且移用了《威尼斯宪章》的保护原则。经过几年的研究工作,一方面认识到只有完整的村落才能比较完整地拥有一方乡土文化的历史信息,同时也认为,用《威尼斯宪章》的原则严格地保护完整的古村落不但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到1999年初,工作组已经完成了七个村子的保护规划。工作组的看法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主要是形成聚落,各种各样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建筑在聚落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和乡土生活、乡土文化的系统相对应,是一个有机体。一幢乡土建筑只有在这个系统里才具有最充分的意义,发挥最大的价值。打一个比方,分子是物质在常态下具有这种物质的结构和全部特性的最小单元,聚落就是乡土建筑的分子,具有乡土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全部特性,任何一幢孤立的建筑或者一种类型的建筑都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只研究和保护聚落中少数几幢特殊的建筑物或一类建筑物而不保护聚落的整体,就会失去大量的历史信息。
《风格与时代》图片↓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图片↓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图片↓
《风格与时代》
作 者: 金兹堡
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 S B N : 9787561329474
出版时间: 2004-5-1
开 本: 20
页 数: 280
定 价: 33 元
内容简介
集中概括了革命后头几年里苏俄先锋文化中大量涌现的纲领,比当时所有的著作都更全面透彻地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它从建筑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出发,阅明建筑在社会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合理化的必要性和途径,现代建筑要组织新的生活,给新生活以形式。这本书很雄辩,表现出作者的博学和自信。
作者简介
金兹堡,(1892-1946),苏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曾在法国和意大利求学,后在俄国读土木工程,于1917年毕业,1923年在莫斯科第一次全俄农业展览会上设计克里米亚馆,同年,与维斯宁兄弟一起酝酿着构成主义的早期理论。
金兹堡吸收现代建筑思想,其中包括法杜埃斯堡的《风格》。1924年,他把在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里所做的报告整理成了《风格与时代》一书。1925年,在莫斯科成立了“现代建筑师协会”,金兹堡任副度席并任协会刊物《现代建筑》的主编,除了理论工作之外,金兹堡主要从事新型的住宅研究和设计。1930年5月后,其学术主张和理论受到了批判,去世之前,默默地工业建筑和居住建筑方面工作。
译者简介
陈志华,1929年生于浙江,1947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49年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志华在4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讲授过苏维埃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建筑设计初步、外国造园艺术、文物建筑保护等。
他的主要著作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翻译了《走向新建筑》、《俄罗斯建筑史》、《建筑艺术》、《二十世纪欧洲各国建筑流派宣言和纲领》等书,还编译了一本《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此外,还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大约100万字的学术论文、科普文章、评论文章、杂文随笔等,一部分汇编著成《北窗杂记》。
近年来,他和楼庆西、李秋香一起研究乡土建筑,已经出版了几部专著:由他执笔的撰文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张壁村》、《福宝场》等。
目录
序
导言
著者小传
前言
风格
建筑风格的要素
风格演化中的延续性和独立性
希腊——意大利“古典的”思想体系和它的现代遗产
新风格的前提条件
机器
机器的静力和动力特点
建筑中的结构与形式
工业和技术的有机体
新风格的特征
图版,回顾现代俄国建筑师作品中的新风格
译后记
附录 1 苏联早期建筑思潮——兼论我国现代建筑
附录 2 构成主义和维斯宁兄弟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
作者:陈占祥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8275025
出版时间:2005-7
开本:16
页数:211
定价:28 元
内容简介
过去,我国把建筑师一般称为工程师。 在西方,称一位建筑师为工程可能引起对方的抗议。欧洲人说:医师的恢复(人体)秩序,律师维持(社会)秩序,建筑师创造(物质世界)秩序。我国的建筑师职称已恢复,这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代的西方,建筑师就不是独一门的工程师。古罗马建筑师兼军事工程师维曲罗维斯(维特鲁威)提出对建筑师的要求,那就是“建筑是由许多种科学产生的一门科学,各门学问的发展丰富了它的内容;建筑科学有助于对其他技术成果的应用做出评价……”
15世纪的大学问家、建筑师和艺术家阿尔培蒂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人的尺度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尺度。他提出了建筑师这样的要求,首先是建筑师对后代人的责任与本人的荣誉,切莫由于无知、粗率、愚蠢而为后世所不齿。“谨慎、明智和有学问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应当既能得到富裕者的欣赏而同时又不违背勤俭原则。
建筑师需要对专业的历史与理论做现再评价,需要从综合环境设计去考虑建筑设计,脱离城市总体环境的个体设计思想不应当再保存下去了。他不再以某一个人为服务对象而是整个社会。
在我国,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建筑师地位的社会承认。直至今天,建筑师还仅仅是为“甲方”委托工程“画张图看看”。建筑师接受“甲方”在某一已定基地上的设计任务,只能按此要求进行设计甚至还是去迎合“甲方”领导个人的喜爱。对设计人这样的制约,建筑创造性活动是很难进行的。
作者简介
陈占祥先生1916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奉化县。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澄衷中学学习;1935年至1937年在上海雷士德工学院建筑构造专业学习;1938年赴英国留学,1944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城市设计硕士学位;1944年至1945年攻读英国伦敦大学都市规划博士学位。在英国留学8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向英国各界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参加演讲活动。1944年,他师从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学专家“大伦敦规划”主持人阿伯康培爵士,协助和参加完成英国南部三个城市的区域规划,获得好评,同期成为英国皇家规划师学会会员。
目录
陈占祥生平
陈占祥自传
陈占祥晚年口述
首都政治区建设计划大纲草案
环路、交通与总体规划
关于北京市的城市规模
建筑师历史地位的演变
忆梁思成教授
我对美国城市规划的印象
在第一届首都建筑设计汇报展览会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述评
爸爸和我的童年
忆爸爸
我的岳父
外公的故事
深切怀念老友陈占祥
梁思成与陈占祥的友谊
怀念陈占祥先生
一棵吹不倒压不垮的迎风松
西方文化的启蒙老师
蓓蓓的妈妈和爸爸
建筑师还是描图机器?
关于纠正1957年《建筑学报》对华揽洪、陈占祥两同志的错误批判问题的声明
附录:“反右”时期对陈占祥部分批判言论摘录
1 捍卫党对建筑界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2 深入开展建筑界的反右派斗争
3 驳斥陈占祥对规划管理工作的污蔑
4 从市政规划和市政建设上反驳陈占祥对北京市总体规划的污蔑
5 我们全体技术人员坚决反对陈占祥的反党言行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作者:陈志华
出版社:黄山书社
ISBN:9787807075103
出版时间:2008-1-1
开本:8
页数:190
定价:188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有关乡土建筑保护问题的理论性总结。
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对目前国际关注的乡土建筑保护提出自己系统的、科学的、实际的理论建构。
全书由近十篇文章(论文)组成,其中《乡土建筑保护十议》等文章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本书的出版对于改变目前国内乡土建筑保护缺乏认识、缺乏保护手段、缺乏长远的规划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目前各地房地产快速发展,如何处理协调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利用等问题,有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双重价值。
本书的出版,也受到了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关注。
本书兼有研究性和工具性,图片丰富,案例详备,其读者对象既可以是大多数文物管理部门和建筑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员,也可以是对乡土建筑文化及旅游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作者简介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专家,1929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7年入清华大学社会系学习,1949年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目录
小引
中国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世界意义
乡土建筑研究丛书·总序
抢救乡土建筑的优秀遗产
乡土建筑保护十议
秀土建筑保护论纲
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价值观问题
怎样判定乡土建筑的建造年代
《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
在《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后的附言
后记
附件:乡村整体保护规划一例,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古街保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