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外名家的交流盛宴!“人文经典书系”6册,6大板块,大师云集,带你领略中外学术思想,研中国古代哲学,看国学发展脉络,探中国历史长河,承传统文化智慧,赏红学艺术魅力。
本套书荟萃胡适、梁启超、吕思勉、王国维、陈寅恪、夏丏尊、以赛亚·伯林等众多大师的学术研究成果,涵盖【思想】【哲学】【历史】【国学】【文化】【红学】6大板块,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和哲思,极富阅读与研究参考价值。
★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哲学的盛宴(中国篇)》国学大师的经典力作,再版数十次,销量超过50万册,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超级入门书,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哲学入门教材
★《国学的盛宴》通过大师的手笔厘清中国国学的发展脉略及成就
★《历史的盛宴》一次与史学大师一起探访中国历史的快意之旅
★《思想的盛宴》知识人的心灵礼物,文化思想的卓越旅程,思想的盛宴、智者的声音、心灵的礼物
★《文化的盛宴》精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名家篇章,开启一场文化思想的精彩旅程
★《文化的盛宴-听大师讲<红楼梦>》文化思想的卓越旅程,国学大师的饕餮盛宴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书,白色封面不耐脏,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哲学的盛宴(中国篇)》
本书是以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在北京大学的哲学讲义为基础进行整理的,该书在1919年由商务印书馆*一次出版,引起了巨大反响,再版十数次,受到蔡元培、梁启超、冯友兰先生的高度评价。内容从史前时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以伏羲、周公、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大师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使读者首先被精妙的哲学思想所吸引,同时了解到哲学家爷是血肉之躯,他们的困扰与奋斗。读本书,是一次了解哲学大师、走进哲学大师的心灵之旅。
作者简介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国学的盛宴》
作品本着传承文化的初心,*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师的手笔厘清中国国学的发展脉略及成就,更有利于读者学国学、品国学、用国学。本书辑录了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胡适、柳诒徵、鲁迅、傅斯年、朱自清、闻一多、郑振铎、许地山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文字,既有常识,又有思想。既有通俗,又有权*。笔者相信本书能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作品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哲思,堪称一部大师笔下的“国学的盛宴”。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学家、文学家。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徽州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以倡导、领导闻名于世。
《历史的盛宴》
本作品以近代著名历史学家为线索,精选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历史学家讲历史的文章。这些大师包括蔡元培、胡适、辜鸿铭、傅斯年、蒋梦麟、王国维、柳诒徵、李剑农、吕思勉、章太炎、梁启超、金毓黼、张荫麟等。作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夹叙夹议,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宏观的历史的图景,堪称一部历史的盛宴、大师的盛宴。
作者简介
吕思勉,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张荫麟,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思想的盛宴》
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学者汉娜·阿伦特等人的16篇文章。书中内容涵盖面很广。在政治与社会方面:如以塞亚·伯林的《爱因斯坦和以色列》,W.H.奥登的《偏头疼》,加布里埃尔·安南的《马勒的重现》,以及汉娜·阿伦特的《关于暴力的思考》。这本文选中还有其他一些文章,分别出自约瑟夫·布罗茨基、布鲁斯·查特温以及安德列·萨哈罗夫。这些文章在知识界和思想界都曾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收录了诸如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以及琼·迪迪安的《在萨尔瓦多》。罗伯特·洛威尔的《两个诗人》,斯特拉文斯基的《生命之泉》以及罗伯特·休斯的《安迪·沃荷的崛起》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后,世界著名漫画家大卫·列文的肖像漫画,为本书增添了极大的阅读乐趣。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是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也是20世纪*杰出的自由思想家之一,以赛亚·伯林主要是因为对政治和道德理论的贡献而闻名的。首先,他在消极的和积极的自由之间作出了著名的区分,并主张对于可能的误用,消极概念是更为安全的一个。第二,他将价值多元主义观念作为伦理学中的中间立场,确立于一元论和相对论之间,并对于道德生活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描述。两种观点的结合导致了自由思想中一个新的学说——自由多元主义(Liberal Pluralism)——的建立。
《文化的盛宴》
作品精选了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蔡元培、陈寅恪、胡适、夏丏尊、李叔同、鲁迅、闻一多、徐志摩、陶行知、郁达夫、朱自清、林徽因、丰子恺、梁实秋等大师及其相关的文字。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大师们的生活、读书、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一段文字代表一段人生,代表一段历史。作品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哲思,堪称一次大师汇聚的“文化盛宴”。
作者简介
梁启超,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国维,中国著名学者,文化大师。
《文化的盛宴-听大师讲<红楼梦>》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在著作问世之时便引起世人争相阅读,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开创了一门新的学问——红学,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以一本书开辟一门学问的孤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之着迷。王国维等著的《文化的盛宴(听大师讲红楼梦)》精选了陈独秀、蔡元培、吴宓、刘文典等文化巨匠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与评价,可令广大“红迷”多角度理解《红楼梦》,充分领略这本文学名著的风采。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谥忠悫。浙江嘉兴海宁人,清末秀才,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学者,国学大师,甲骨四堂之一,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精通英文、德文、日文,是运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人。主要著作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坠简》等。
《哲学的盛宴-中国篇》
作者:胡适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0136
出版时间:2015-05
开本:16开
页数:323
定价:38.00
目录
序
再版自序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共两章)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共五章)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共四章)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共六章)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
第九篇 庄子(共两章)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共两章)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共三章)
第一章 荀子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共三章)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附录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后记
《文化的盛宴》
作者:梁启超 等著;古青山 编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3076
出版时间:2015-05
开本:16开
页数:281
定价:38.00
目录
为学与做人/梁启超
三十自述/梁启超
知命与努力/梁启超
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
(三十)自序/王国维
文学小言/王国维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陈寅恪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
悼亡妻黄仲玉/蔡元培
记辜鸿铭/胡适
回忆辜鸿铭先生/罗家伦
辜鸿铭先生轶事/梁实秋
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竺可桢
教育家张伯苓/胡适
第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
学做一个人/陶行知
儿童用书选择标准/陶行知
回忆鲁迅/郁达夫
话中有鬼/朱自清
正义/朱自清
儿女/朱自清
论气节/朱自清
教育你的父母/梁实秋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华罗庚
从宗教论中西风格/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闻一多
弘一大师的遗书/夏丏尊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
胡适先生二三事/梁实秋
追悼志摩/胡适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林徽因
志摩在回忆里 /郁达夫
我是扬州人/朱自清
我所见的叶圣陶/朱自清
我与老舍与酒 /台静农
山雨欲来风满楼/蒋梦麟
桥名谈往/茅以升
《历史的盛宴》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286
出版时间:2016-07
开本:16开
页数:314
定价:38.00
目录
001 | 严复:与夏曾佑论史书
004 | 辜鸿铭: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
011 | 辜鸿铭:中国古典的精髓
014 | 蔡元培:民族学上之进化观
018 | 章太炎:历史的价值
020 | 章太炎:论读史之利益
024 | 章太炎:略论读史之法
031 | 章太炎:论经史实录不应无故怀疑
038 | 章太炎:历史之重要
043 | 梁启超:五种专史概论(节选)
051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064 | 王国维: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069 | 陈独秀:中国历代的大事
074 | 柳诒征:国史要义史识
096 | 柳诒征:与青年论读史
104 |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导论
115 | 李剑农:周代之“封建”
121 | 鲁迅: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125 | 鲁迅:忽然想到(一至四)
129 | 鲁迅:随便翻翻
132 | 吕思勉:历史研究法(节选)
151 | 吕思勉:中国史籍读法(节选)
180 | 吕思勉:怎样读中国历史
188 | 吕思勉:论文史
191 | 蒋梦麟:历史的使命
195 | 蒋梦麟:中国生活面面观
205 | 朱经农: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209 | 金毓黻:古代史家与史籍
224 | 李大钊:研究历史的任务
229 | 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235 |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
253 | 胡适:中国...
《思想的盛宴》
作者:以塞亚·伯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958
出版时间:2016-09
开本:16开
页数:279
定价:38.00
目录
001 汉娜·阿伦特
029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039 安德列·D·萨哈罗夫
057 苏珊·桑塔格
075 以塞亚·伯林
093 罗伯特·休斯
113 加布里埃尔·安南
129 布鲁斯·查特温
153 一行禅师
165 彼埃尔·布莱兹
181 伊丽莎白·哈德维克
191 琼·迪迪安
211 W.H.奥登
221 约瑟夫·布罗茨基
237 罗伯特·洛威尔
257 戈尔·维达
《文化的盛宴-听大师讲《红楼梦》》
作者:王国维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675
出版时间:2016-09
开本:16开
页数:313
定价:38.00
目录
《石头记》索隐(上)/蔡元培
《〈红楼梦〉考证》/胡适
《红楼梦》评论/王国维
论晴雯的头发/林语堂
《红楼梦》新谈/吴宓
红学之点滴/张恨水
《新序》初稿/许啸天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附/高语罕
王熙凤/高语罕
《红楼梦》的宝藏/高语罕
读《红楼梦》笔记(节选)/张笑侠
《国学的盛宴》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9443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368
定价:46.00
目录
001 辜鸿铭
001 中国古典的精髓
004 宋 恕
004 国粹论
008 范皕诲
008 青年国学的需要
014 要研究国学者的读书法
016 国学非国故
018 我之国粹保存观
021 章太炎
021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讲(节录)
028 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038 国学之统宗
044 治国学之方法
052 蔡元培
052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055 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
057 高梦旦
057 论保存国粹
060 梁启超
060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080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088 在中国公学演说
091 黄 节
091 国粹保存主义
093 《国粹学报》叙
096 孙德谦
096 评今之治国学者
100 王国维
100 《国学丛刊》序
103 《国学丛刊》序(代罗叔言参事)
105 许之衡
105 国魂与国学
108 论国粹无阻于欧化
113 邓 实
113 古学复兴论
117 国学真论
121 国学无用辨
124 高 旭
124 学术沿革之概论
132 南社启
134 顾 实
134 国学研究会演讲录序
138 《国学丛刊》发刊辞
140 胡朴安
140 研究国学之方法
143 客观的研究国学方法
144 陈独秀
144 学术与国粹
146 谈国学问题两则
148 柳诒徵
148 讲国学宜先讲史学(节录)
151 中国文化西被之商榷
156 鲁 迅
156 随感录两则
159 所谓“国学”
161 忽然想到(五至六)
164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165 吴承仕
165 我们的认识和实践
169 马 瀛
169 国学名称的由来
173 国学研究方法
187 许啸天
187 《国故学讨论集》新序
192 钱玄同
192 研究国学应该首先知道的事
195 青年与古书
199 随感录三则
202 钱基博
202 国学历代变异的问题
209 国学之意义及治国学之方法评判
213 国学正名
217 陶孟和
217 国粹与西洋文化
222 陆懋德
222 论国学的正统
225 李大钊
225 《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
230 今与古
234 何炳松
234 论所谓“国学”
242 拟编中国旧籍索引例议
244 陈 柱
244 研究国学之门径(节录)
256 胡 适
256 研究国故的方法
260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271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282 再谈谈整理国故
286 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
293 姚 光
293 国学保存论
296 许地山
296 国粹与国学
310 傅斯年
310 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
317 毛子水
317 《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识语
319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327 郑振铎
327 新文学之建设与国故之新研究
330 且慢谈所谓”国学”
338 朱自清
338 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
345 国学是我的职业
352 闻一多
352 论振兴国学
354 复古的空气
358 刘治平
358 论“五四”整理国故运动之意义
366 倪羲抱
366 爱国为研究国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