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畅销书!孙了红“侠盗鲁平”系列之《鬼手》《蓝色响尾蛇》《血纸人》3册,收入十数篇悬疑探案故事,为你讲述一个亦侠亦盗的鲁平传奇。
民国时期,孙了红创作的“侠盗鲁平”系列一度风靡全国,主角鲁平类似莫里斯笔下的亚森·罗宾,是一个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侠盗。
本次团购的3册收入“紫色游泳衣”、“木偶的戏剧”、“三十三号屋”、“眼镜会”、“窃齿记”等悬疑探案故事。惊世骇俗的死亡谜团,怪异紧张的情节推进,神秘恐怖的气氛场面,令人欲罢不能。
★ 中国版“侠盗鲁平”系列,由20世纪30年代中国侦探小说作家孙了红创作,讲述二十世纪旧上海的侠盗鲁平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探案故事
★ 孙了红的故事描写强调悬念性,情节的推进往往带有神秘恐怖的气氛,这些绘声绘色、描写十分逼真的场面使得读者感到战栗,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二十世纪的旧上海,豪杰辈出,盗贼前加一侠字,方显此人的不一般。作者的一位神秘朋友——鲁平,总是隐藏在黑夜里活动,他有着自己独一的特征——胸前一条艳红的红领带,耳上一颗少有的痣,指间一枚鲤鱼型的戒指从不离手。其所到之处总让警探伤神头疼,让那些为富不仁的奸商们丧胆,这便是一代侠盗鲁平。
孙了红的侠盗鲁平探案系列强调故事的悬念性,往往有神秘恐怖的气氛。比如说半夜摸人颈项,冰冷而僵硬的带着锋利指甲的鬼手(《鬼手》);大雨磅礴的半夜,窗户被大风刮得哐当哐当响,空旷的大厅中间,昏黄的手电筒灯光下出现了一具面带笑容的尸体(《蓝色响尾蛇》);人犯被绑在场中无奈的向四周搜寻,一把尖刀将其刻心剖肚,随着一阵阵焦味就出现了一张浸满了鲜血的血纸人(《血纸人》);停尸房间,两位姑娘正在给尸体化妆,忽然窗外传来了一阵阵嘘嘘的声音……这些绘声绘色、描写十分逼真的场面使得读者感到战栗,让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鬼手》一书包含《鬼手》、《紫色游泳衣》、《木偶的戏剧》、《三十三号屋》、《真假之间》五篇故事。
《蓝色响尾蛇》一书包含《蓝色响尾蛇》、《囤鱼肝油者》、《鸦鸣声》、《夜猎记》四篇故事。
《血纸人》一书包含《血纸人》、《眼镜会》、《一〇二》、《窃齿记》四篇故事。
孙了红(?-1958)原名咏雪,小名雪官,祖籍浙江宁波吴淞镇,20世纪30年代中国侦探小说作家,亦是中国现代通俗侦探推理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自号“野猫”,活跃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起初他并不写侦探小说,而是什么都写,1922年《半月》上就有他用文言文撰写的短篇。他总是喜欢在小茶馆内进行创作,当场挥笔疾书,写完就给在场的茶客阅读,据说场面非常热闹,赞扬之声不绝。民国35年(1946年),孙了红担任《大侦探》主编,除写侦探小说外,也写通俗小说、散文,并翻译小说。50年代初,写过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事迹为主题的新编历史剧《万古忠义》,以及《三不愿意》、《谪仙怨》等剧本。后因病不能再写大型剧本,改写《绿色之烛》连载惊险小说,发表在《新闻日报》副刊上。他的主要作品有《燕尾须》(1925年9月,《红玫瑰》二卷,后改写成《囤鱼肝油者》)、《东方亚森罗平案》(与何朴斋合著,1926年5月)、《侠盗鲁平奇案》(1943年10月)、《蓝色响尾蛇》(1948年4月)、《紫色游泳衣》(又名《劫心记》,1948年9月)、《夜猎记》(1948年10月)等,其它如《虎诡》、《雀语》、《鬼手》、《窃齿记》、《血纸人》、《三十三号室》、《木偶的戏剧》、《蜂媒》、《鸦鸣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