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南开大学教授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文苑杂谈》精装,布面书脊,以古典文学为媒介剖析维摩与观音,14个专题论述古诗文写作的文体、文风、语言和艺术技巧。

孙昌武长期从事中国佛教文学、佛教文化研究,著述丰硕,在学界、教界深具影响。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详述观音与维摩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演变,由点及面,探讨中国佛教文化特征。

《文苑杂谈》:是其讨论古典诗文艺术的札记,曾在《古典文学知识》杂志上连载三年,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

×

关键字
名家文集
团购价¥55.0 ¥131.0 折扣4.2
已售45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32开精装,布面书脊,中华书局出版。

孙昌武,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治学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两个领域。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广征博引,孜孜以求,引用了大量原始资料,包括考古资料与敦煌文献,令人信服。

《文苑杂谈》:采取漫谈写法,说古论今,资料丰富,多举出富于情趣而又让一般读者感到新鲜的例子。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书底部有激光刻字,是出版方所作的特价标记,介意的读者慎拍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

观世音信仰和维摩诘信仰在中国佛教与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受容、发展、演变,不仅相当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佛教的特征,而且关联着中国思想意识的整个发展状况。而其在文学中的表现,也非常的生动、丰富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本书撷取了维摩与观音这两位大乘佛教中影响面*广,知名度*大,接受*为普遍的著名菩萨,从民众信仰的独特角度出发,广泛利用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文苑杂谈》

本书确立十四个专题,详细论述古典诗文写作中有关文体、文风、语言运用、艺术技巧等内容,明晰概念,举出例证,考订辨析,加以论说,提出具有规律性的见解。如《数字入诗》则列举古代诗人把数字用在作品中的例子,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特有的运用数字的艺术技巧。每个专题均独立成篇,所述以小见大,内容充实,分析详密,理论有相当深度,提出许多对于文史研究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并发表有启示、有价值的意见,是雅俗共赏的、具有丰厚学术内容的著作。 本书行文活泼,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论说间往往妙趣横生,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都会从中获益。

作者简介

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人。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等职。治学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两个领域,著有《柳宗元传论》《佛教与中国文学》《道教与唐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史》《禅宗十万讲》等;译作有《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等。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孙昌武文集: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精)》
作者:孙昌武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7088
出版时间:2019/7/1
开本:32开
页数:456
定价:79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寻求救济——菩萨思想
第二章 《维摩诘经》的弘传
第三章 观音信仰的弘传
第四章 六朝名士与维摩诘
第五章 六朝观音应验传说
第六章 唐代文人居士与维摩诘
第七章 净土信仰与净土观音
第八章 大悲观音信仰与文学艺术
第九章 唐代俗文学中的维摩诘
第十章 观音的俗神化与艺术化
第十一章 宋代的官僚居士与维摩诘
第十二章 宋代以后文学创作中的观世音
结语
参考书目
1996年版后记
2005年版后记


《孙昌武文集:文苑杂谈(精)》
作者:孙昌武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0270
出版时间:2019/7/1
开本:32
页数:277
定价:52

目录:

说“识字”

“识字”的深一层含义

阅读文学作品的“识字”

治学门径的“识字”


说“诗语”

“诗家语”

“理语”

词藻

意象


说“炼字”

“一字为功”

“一字师”和“诗中眼”

“炼字”与“炼意”


数字入诗

虚数和实数

“算博士”

“一”字的魅力

数字构成辞藻


说“对偶”

作“对子”

“对偶”作为修辞手段

诗的“对仗”

“对偶”作为“工具”


说“典故”

“事典”和“语典”

“典故”——一种特殊的词藻

“小众”的用典

“用典”与“出处”

“文章本天成”


说“四六”

从骈俪到“四六”

从“文学的自觉”到“文笔论”

“应用”骈文的流弊

骈文有佳作——精致的美文


杂谈“古文”

“古文”与“散文”

“古文”与“传奇”

“只是要作好文章”

骈、散间行

余论:真正意义的“作家”队伍形成


作文用“虚”

《归去来兮辞》的结构

文有“虚”、“实”

用“虚”斡旋

架空“虚”说

用“虚”的意义:散文的演进


“以文为戏”

关于《毛颖传》的争议

“以文为戏”作为一种为文传统

韩愈的“以文为戏”

“以文为戏”——散文艺术的一个标志


谈“谀墓”

——以韩愈为例

韩愈“谀墓”之讥

墓志作为史传散文

传奇笔法

散文艺术的开拓与创新


谈“避讳”

——以欧阳修碑志文为例

掩饰和隐讳

空话和套话

公论不易

附论:慎重使用碑志


说“联语”

朱自清说“门联”

联对非小道

联语作为箴铭

纪念、哀挽的联语

联语里的人间百态


杂谈“润笔”

“润笔”习俗种种

“润笔”厚薄、种类

“润笔”与“谀墓”

不受“润笔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