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6册,国内各领域学者解读《西厢记》《桃花扇》《茶经》《坛经》《菜根谭》《传习录》,从小的阅读视角探讨多个主题,配古色古香的典雅插图
本丛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邀请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从人文风貌到历史典故,有故事般的叙述也有学者般的考据,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华夏文明史上的亮丽风貌。
★16开平装,海燕出版社出版
★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由专家学者写“小书”,每书选取一个主题,以现代学术眼光、研究能力,去总结、解读、梳理古代中国文明
★主题涵盖多部传统文化优秀典籍,从不同的角度将华夏文明史上的种种精彩纷呈于读者眼前
★装帧设计简约大方,印刷清晰,阅读舒适,配有多幅古典雅致的黑白插图
本丛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丛书主题繁多,风采各异,从人文风貌到历史典故,有故事般的叙述也有学者般的考据,以较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多个传统文化的主题,以不同的角度将华夏文明史上的种种精彩纷呈于读者眼前,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读者可一边重新审视被重述和还原的历史,一边聆听与感受被深藏蕴蓄的历史传奇。
丛书由国内学科或者领域内的佼佼者——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冬颖、著名文化学者王守国等人——对各个经典进行架构解读。他们不仅学有专攻,且在文化普及方面卓有成就。摈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式的曲解戏说,也不同于简单的翻译注释,不是教科书式的枯燥复述,更不是学术报告型的生硬阐明,它将华夏文明的精髓伴着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并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将先圣先贤的哲思赋予鲜明的时代感和推进意义,以轻松通俗的语言风格拉近了经典和读者的距离,让经典变得生动亲切、丰润可爱,令读者在轻松的阅读环境里潜移默化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让中国的传统不只束缚于书斋,而走向更广阔的大众。
《临去秋波那一转:〈西厢记〉的情感世界》
《西厢记》本源自唐传奇《莺莺传》,其后有诸多改编版本,其中又以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为对后世影响*之作,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亦作为千古不朽的爱情传奇为后世所传诵。
本书以简明流畅的语言重新复述了《西厢记》的故事,重点放在“情感”二字,在深入浅出揭示《西厢记》的情味之余,对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也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及戏剧爱好者的普及型读物。
《西厢记》讲述的是一则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才子张生与佳人莺莺因彼此倾慕而私下有了性关系,莺莺作为女性在一千多年前能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是令人赞叹的,但故事的结局不是很令人满意,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终是妾有意,郎无情。这个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多文人的兴趣,他们纷纷为此赋诗填词,只是没能为崔张的爱情找到一个好的归宿,顶多为莺莺的遭遇感到惋惜。到了金代,有一个书生气的艺人董解元根据这一故事题材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让故事的结局满足了听众的心理所需,故事改写了莺莺被抛弃的命运,使崔张二人双双私奔,走到了一起。
到了元代,元曲大家王实甫对这一题材有着颠覆性的改编,他以充沛的感情、高度的热情写成了这场完整、生动、贴近人心、贴近生活的精美绝伦的爱情故事。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完成了崔张感情由灵的相交到肉体的结合。吻与性是爱情的高潮,王实甫把人类的爱情推向了极致。这在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是没有的。这也正是《西厢记》为什么被称为喜剧的原因:不论男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遇到多少曲折与磨难,有多少悲欢离合,而终究走到了一起,并且实现了人们认为的人生*得意、*幸福的两大目标: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王实甫不但让张生与莺莺合理地走到一起,在剧尾还给天下的男女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作者】杨光:河南人民出版社编审。
《歌尽桃花扇底风:孔尚任与〈桃花扇〉》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对明末的忠良奸佞等众生态做了入木三分刻画。剧作的主题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本书以简明流畅的语言重新复述了《桃花扇》的故事,并对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故事和人物、历史意识和哲理沉思、艺术与传播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及戏剧爱好者的普及型读物。
在明清易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夹缝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巨人,他以他的如椽巨笔,为那个行将就木的时代下了断语,他就是伟大的戏剧家孔尚任。
干将铸剑,三年始成。孔尚任创作《桃花扇》又何止三年?二十多年里,《桃花扇》“三易其稿”,“抉心讴成”,其艺术魅力也像宝剑一样,出鞘就光芒四射,轰动了京都。王公缙绅,争相传抄,京城里一时间洛阳纸贵。由此可知此剧受欢迎的程度。《桃花扇》不仅以文本的形式流传,且很快就被搬上了舞台。从康熙39年正月到三月,《桃花扇》在京都独占鳌头,盛演不衰,“长安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
【作者】范红娟:郑州师院教授,文学博士
《游心清茗:闲品〈茶经〉》
公元780年左右,世界上*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这是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陆羽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茶经》全书共七千多字,其实篇幅并不大。共分3卷10节。本书选取《茶经》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了阐述和评议,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盛世兴茶,茶和天下。茶人喜爱营造游心清茗、闲品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泡上一杯好茶,从容展读茶圣陆羽的不朽经典,静心体味中国茶文化的渊深博大、清敬和美。
【作者】郭孟良,历史文化学者,主要从事明清经济史、出版传播史研究。
《淤泥定生红莲:〈坛经〉智慧》
佛教禅宗典籍《六祖坛经》,是禅宗代表著作之一,简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由禅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录而成。
《坛经》是佛教经典中**一部由中国人自己说的“经”。佛教中其他称为“经”的一般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惠能的事迹和说法内容,以其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受到佛教内外人士的推崇。对于初学佛教的人,一般会推荐他们研读《坛经》
本书书名“淤泥定生红莲”是《坛经·决疑品》“无相颂”中的一句偈语,意思是说,如果能在世俗生活中培养孝顺、忍让、改过迁善、饶益等方面德性,在世俗烦恼中认识、运用自性智慧,就好比是在污浊的淤泥中生出洁净的莲花一般。这句偈语颇能概括《坛经》入世修行的观念,也是中国化佛教的精神之所在。
本书的副标题“《坛经》智慧”,强调的则是透过《坛经》,了解其中蕴含的古代智慧、东方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聪明、智商不是一回事。它大约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性”。智慧不仅包含处事的机敏,还包含心态的自在、快乐、安详,包含为人处世的道德,是所有这些方面的统一整体。
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以作为对古典文化、国学名作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和历史爱好者的辅助参考读本。
《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
《菜根谭》是明人洪应明与吕坤的警世良言集结,是一部处世智慧的经典奇书,包含修养、人生、处世、出世诸方面,阐发了修身养性的感悟,既有作者自己的心得体会,又有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典名句、俗语谚语中演化而来的精彩文句,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本书的作者在对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一书进行了深刻的阅读与研究后,将《菜根谭》倡导的生活方式态度与今天的社会生活重新结合,除了理性的剖析,更注重如何在现代应用于实践,故而具有相当的趣味与意义。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活得很不容易,每个人的生存方式方式也可以有很多不同,如果你觉得人生就应该拼搏奋进,你这样做了,你很快乐,那么ok。如果你觉得人生就应该恬淡平和,你这样做了,你很充实,那么也ok。苏东坡说的好:“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生活在哪里、居住在哪里,如果你觉得安放自我的地方“身心两自在”,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和家园。
【作者】霍明琨,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东方名家主讲。致力于古典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曾有多部论文著作发表出版。
《澄明之境:问道〈传习录〉》
《传习录》是记录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言行的一部著作,涵盖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即“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
本书对王阳明的主要学说和观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尽量客观详实的讲述了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和理论精华,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浙江绍兴余姚人。因其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世称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阳明一生,是儒家自我意识实现的一生。王阳明将自己的一生定义为“致良知”的过程。阳明认为,良知之存,赖乎一心,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是我心。君子一生,就是发现自己内心良知,发现自我纯善本性,并将此良知推演开去,造福万物的生命历程。这样的历程,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异曲同工。阳明所谓的“致良知”过程,实际上是发现本心、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历程。因而,阳明之学,也就是发现本心、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之学。
阳明一生,所学庞杂,他涉猎佛、道二家,旁通兵家纵横之学,而以儒学为主脑。若论杂用并施,注重实效,则阳明之学颇似汉学;若论坚守儒家古训,坚守良知之教,不离道德本源,则阳明之学又颇类宋学。换言之,阳明之学,兼取了汉学、宋学的优长,而去除了它们各自的弊病,尤其是弥补了宋学的不足。
【作者】李振峰,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中西方文论等,同时从事诗歌散文创作,曾发表作品多篇。
《临去秋波那一转:〈西厢记〉的情感世界》
作者:杨光、魏童声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58904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开本:16开
页数:144
定价:18元
目录
引言:《西厢记》:一个古老又时尚的爱情故事
妾有意 郎无情
妾有意 郎有情
郎情真 妾意浓
宰相与艺人
留连风月
爱情让人病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说说“临去秋波那一转”
女人善变
爱情的胜算
你是我的全部
媒婆与红娘
以吾心写吾口
爱情的加速器
失败的崔母
《西厢记》是“花间美人”
吻与性是爱情的高潮
你赠芍药我给心
相爱不简单
那人就是我的菜
男追女隔座山 女追男隔层纱
爱情需要经营
附:《莺莺传》
《歌尽桃花扇底风:孔尚任与〈桃花扇〉》
作者:范红娟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58706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118
定价:15元
目录
一 末世里的桃花
——《桃花扇》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孔尚任
时代夹缝中的巨人
二 《桃花扇》底看南朝
——《桃花扇》的故事和人物
一把扇子和一段历史
爱情和政治里的两样人生
结局归零
三 桃花花语系春秋
——《桃花扇》的历史意识和哲理沉思
时代的哀音
历史的沉思
参差的对比:李香君和侯方域
四 桃花扇尽风不尽
——《桃花扇》的艺术与传播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桃花扇》的传播和影响
《游心清茗:闲品〈茶经〉》
作者:郭孟良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63557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159
定价:17元
目录
一 六羡歌
6 不知何许人也
11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23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32 人间相学事新茶
二 叶嘉传
44 南方嘉木
60 绿香满路
76 香飘四海
三 修事法
91 采制:七经目
95 备器:二十四器
102 品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107 煎饮:活水还须活火烹
111 论艺:茶有本色,茶有真香
四 清和引
125 精行俭德
129 茶类隐
132 吃茶去
135 清敬和美
附录 《茶经》
《淤泥定生红莲:〈坛经〉智慧》
作者:陈红兵,刘昱辰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61812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141
定价:17元
目录
《坛经》的般若思想来源
闻经悟道人佛门
“惟求作佛”与当仁不让
根性大利与为法忘躯
“时时勤拂拭”与“本来无一物”
传法与以心传心
“若传此衣,命如悬丝”
明上座本来面目
风动还是幡动?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修行离不开善知识
人世修行的方法
福报与功德
往生净土与净化自心
淤泥定生红莲
定慧一体与一行三昧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
《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
作者:霍明琨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55248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163
定价:19.5元
目录
齐家与交友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家庭中的真佛
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给子孙留下什么
严出入、谨交游——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三分侠气、一点素心——经营你的“友脉”
天下无不入我陶熔中——对待君子和小人
读书与立身
扫除外物,直觅本来——为什么要读书
兢业的心思,潇洒的趣味——学习是件好玩的事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扫一屋更要扫天下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耐住寂寞就不会寂寞
世故与天真
与其练达,不若朴鲁——做个菜鸟也无妨
人品极处,只是本然——本色就是特色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不争”的力量
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人要像孔方兄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不偏不倚的中庸
绝对与相对
退步即进步的张本——东山再起的智慧
忙里要偷闲,闹中要取静——把握生命的节奏
热闹中着冷眼,冷落处存热心——该降温时则降温
君子之才华,不可使人易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少事为福,多心为祸——学会用减法
物我之问
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找到我自己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能看得破,认得真——吕端大事不糊涂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超人”的境界
非分之福,造物之钓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苦乐之际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关上门和打开窗
横逆困穷,是煅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谁是真的英雄
败后或反成功,拂心处切莫放手——不抛弃不放弃
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痛并快乐的生活
天人之间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小宇宙的能量
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心念改变命运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君子不受造化之陶铸——让生命化蛹为蝶
此心安处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看到真实的自己
降魔者先降其心——降服心里的野猴子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当下”便“放下”
竞逐听人,恬淡适己——安放身心的家园
《澄明之境:问道〈传习录〉》
作者:李振峰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60778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135
定价:17元
目录
一 诗意之思 1
1.岩中花树——心学的自然体悟 1
2.格竹事件——圣贤之路上的困惑 2
3.狂者胸次——乡愿与狂狷之辨 4
4.龙场悟道——困境中的升华 6
二 日常理趣 8
1.满街圣贤——成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8
2.江涛烟柳——百里之外的思念 10
3.市中哄诟——别样天理良知 12
4.父子讼狱——觉醒人之本心 13
三 自强之道 16
1.事上磨练——“动”中达致“中和” 16
2.集义去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
3.好名之病——疾没世而名不称 19
4.改之为贵——去除多悔之病 20
四 追寻良知 23
1.复本去蔽——良知的澄澈本相 23
2.精金喻圣——圣贤质与量的区分 24
3.知行合———真正的知与行 26
4.破心中贼——内心的修养功夫 28
五 存乎一心 30
1.羲皇上人——时间的心学意味 30
2.卜筮与理——阳明的《易》学之道 31
3.兼爱之问——仁爱的发端处 33
4.自高则伪——圣人与贤人之问 35
六 超然之学 37
1.曾点言志——诗化的人生理想 37
2.复兴古乐——移风易俗致良知 38
3.除却厉气——阳明晚年的反思 40
4.得鱼忘筌——儒学经典与圣人之学 42
七 目击道存 44
1.天泉证道——为心学立法的“四句教” 44
2.拔本塞源——心学的历史轨迹 46
3.三教归儒——儒、佛、道的高下互补 47
4.戒惧慎独——心灵的自我省察之路 49
八 回望先贤 51
1.仲尼之谤——求全之毁与不虞之誉 51
2.颜回高处——不迁怒与不贰过 53
3.废辄立郢——正名的历史假设 55
4.摘议晦庵——影响的焦虑 56
附录一 王阳明简要年谱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