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北斗丛书”11册,精选蔡元培、章炳麟、茅盾等11位民国大家的学术文化名著,凝聚了作者的学术经验与心得,是相关领域内名家所写的入门经典著作。

本团购包括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章炳麟《国学讲演录》、茅盾《世界文学名著讲话》、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吴梅《中国戏曲相对论》、陈柱《诸子概论》、郑昶《中国美术史》、张荫麟《中国史纲》、李维《中国诗史》。

×

团购价¥78.0 ¥222.0 折扣3.5
已售57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11部均为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是相关领域内名家所写的入门经典著作
凝聚了作者的学术经验与心得,见解独到,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论述清晰,内容翔实,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

书友说
  • wuj*** 2022/8/11 11:24:36
    专著性质的丛书,看过后给上课的学生讲
  • wuj*** 2022/8/11 11:24:17
    专著性质的丛书,看过后给上课的学生讲
  • ztw*** 2022/8/8 10:19:40
    很好,物美价廉
  • 139*** 2022/7/4 11:06:28
    这套书还是很不错的,以前买过单册。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国学讲演录》
章炳麟,语言文字学家。他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集大成者,朴学大师。他博通经史,精研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在使传统的小学脱离经学附庸的地位而成为独立的语言科学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本书是章炳麟的国学讲演录,内容包括: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诸子略说和文学略说。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章炳麟。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从朴学大师俞樾受业。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投身变法运动,参加强学会,任《时务报》撰述。政治思想倾向改良主义。他不同意康有为神化孔子,再加上在学术上他是古文经学派,康有为、梁启超是今文经学派,不久即分道扬镳。戊戌政变后,章太炎遭通缉,避地台湾,任《台北日报》记者。1899年春,他把自己有关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音韵等方面的散论辑成 《訄书》。同年夏,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1900年7月,在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张园国会,因反对既排满又勤王的宗旨,脱离改良派,走上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1902年再次逃亡日本,与孙中山正式结交。为了宣传排满思想,和秦力山等人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3年3月,重至上海,任教于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学社。6月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直斥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 ,未辨菽麦”,对革命则大加赞颂,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大论战拉开了序幕。

《中国史纲》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加以演绎,详尽描绘了中华五千年中各个时代的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史纲。假如你不是专业史学工作者,那么,读懂中国历史,读此书,足矣!你将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真切地了解到中华民族波澜壮丽的历史长卷。
作者简介
张荫麟(1905—1942),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今广东省东莞市)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中国史纲》 。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得到梁启超的激赏。1924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文学史纲要》
作为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也有着极其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独特的观点,他曾经计划写作《中国文学史》,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留下来的只有这本《汉文学史纲要》。
该书原系鲁迅于1923年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该书虽然只写到西汉两司马,但在这短短的十节讲义中,无论在选材、体例和观点上,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我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收入的还有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
此外,鲁迅其他有关古典文学研究的短文作为附录列于书后。本次出版,还配以精美插图约100幅,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大师经典的精髓。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字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通过清学对宋明理学的“反动”,提出了作者的学术史观和治学态度。梁启超在提到“学问的价值”时指出在“善疑、求真、创获”,而其学术史观也体现出了这三个方面。笔者从善疑、求真、创获的角度以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方面分析梁启超的学术史观点。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将清代思潮的变迁过程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而贯穿三个阶段他所予以重视的关键性精神即是“科学精神”。
梁启超所关心的问题在于学问该如何得到发展,并且忧虑“致用”的主观动机容易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其客观性,因此,梁启超主张学者应避开去问所治的学问是否实用。“为学问而治学问”,这就是梁启超《清代学术概念》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梁启超深刻地体会到了政治权力主宰真理和正义的严酷现实,他所站到的非政治性立场本身就在政治社会环境中。《概论》在政治思想史学上具有深刻的意义。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中国近代学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出身于地主家庭,幼年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并朝着科举仕途努力,1889年,梁启超少年得志,考中举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同康有为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协助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896年,他担任了《时务报》主笔。1897年又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次年回京师筹办保国会,1898年7月被光绪皇帝召见,奉旨以六品衔办泽书局事。1917年,出任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年底离开政界,从事学术活动。1918年,梁启超赴欧考察。一战之后的欧洲,给梁启超以深刻的印象。1920年春,梁启超回国。他先后写了《欧游心影录》等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劳资调和。梁启超晚年致力于学术活动,著书讲学。曾执教于清华、南开等校,是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并曾一度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9年1月,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其著作被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清史讲义》
本书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了《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考证,运用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了清之先世源流、揭示了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核心问题。全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代从开国到国运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重要史实进行了有力的论证,特别肯定了康熙帝削平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收抚外蒙古、亲征噶尔丹的重大功绩,对雍正帝也作了“好名图治、于国有功”的评述。此书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是有关清史问题的重要著作,为研究清史者之入门书。
作者简介
孟森(1869-1937),世称孟心史先生,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清史研究的杰出奠基人,他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吸收了近代史论研究方法,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其著作是近代清史研究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清史专家王钟翰先生评价说,其“不过三十余年,而撰述之富,成就之大,影响之深,自非后辈未学所能望其肩背者也。”

《世界文学名著讲话》
本书茅盾先生对一些西方具有巨大影响的文学名著进行了通俗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对欧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流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析。此书对爱好文学的青年和学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是茅盾先生对一些西方具有巨大影响的文学名著进行了通俗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对欧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流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析。本书对爱好文学的青年和学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83年起陆续出版四十卷本的《茅盾全集》,收录了他的全部文学著作。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涉学既浅,参考之书又寡,疏漏抵牾,不知凡几,幸读者有以正之。又是编辑述之旨,略具于绪论及各结论。尚有三例,不可不为读者预告。(一)是编所以资学堂中伦理科之参考,故至约至简。凡于伦理学界非重要之流派及有特别之学说者,均未及叙述。(二)读古人之书,不可不知其人,论其世。我国伦理学者,多实践家,尤当观其行事。顾是编限于篇幅,各家小传,所叙至略。读者可于诸史或学案中,检其本传参观之。(三)史例以称名为正。顾先秦学者之称子,宋明诸儒之称号,已成惯例。故是编亦仍之而不改,决非有抑扬之义寓乎其间。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光绪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先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光复会、留法勤工俭学会、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参加同盟会。民国建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曾赴德国留学,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比较文明史,后又赴欧美考察教育。病逝于香港。其著作汇编成《蔡元培全集》。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国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六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本书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的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作者简介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早年毕业于杭州府学堂,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首创汉文正楷字模。致力画史画理,著作有中国画学全史(书成於一九二九)、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历史研究、画馀百绝等。
组织或参与蜜蜂画社、中国画会、寒之友社等艺术团体,十馀年如一日。后与画友汤定之、张善子、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世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结为九社。著作之馀,兼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国立艺专等教授之外,又以鹿胎仙馆名义,招集有志治艺之青年,研究国画,成材者数十人。山水、花卉、仕女,不拘一格,尤工山水,时而松秀,时而苍郁。画柳长条细叶,婀娜多姿,朋辈戏以郑杨柳呼之。馀事诗词,清新可诵。印有山水画集。卒年五十九。

《中国诗史》
作为现代学术背景下的中国诗史尝试,作为部中国诗歌通史,《诗史》还是以开阔的诗史眼光与现代形态的编著体例给学术界带来相当强烈的新鲜感,因而出版后受到学界好评。我们要了解中国诗史研究的学术史,了解近代以来文学研究的转型,李维的这部《诗史》仍然是不能不读的著作。
作者简介
李维,生卒年月不详,民国学者,历史学家,近代诗人,著有《诗史》,是中国诗歌通史。1928年10月由北平石棱精舍印行的《诗史》。李维自序称这部书的写作是受老师刘毓盘的启发。1926年冬,李维避乱还乡,在家用三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二百六十页篇幅的《诗史》,成为中国现代形态的诗歌通史。

《中国戏曲相对论》
本书是吴梅在戏曲理论方面的主要著作,包括《顾曲麈谈》和《中国戏曲概论》两部分。探究了戏曲理论、曲律、曲谱,论述了元、明、清三代的杂剧、传奇和散曲。资料丰富、论述精当,是为“专家之学”。
作者简
吴梅(1884-1939),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字瞿安,号霜臣,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吴梅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研究和教学。
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十二种。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吴梅对古典诗、文、词、曲研究精深,作有《霜崖诗录》《霜崖曲录》《霜崖词录》行世。又长于制曲、谱曲、度曲、演曲。作《风洞山》《霜崖三剧》等传奇、杂剧十余种。

《诸子概论》
本书所论述,以司马谈所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为限。
《诸子概论》所论述各家次第,一依《汉书艺文志》,以各家之书均著录于《汉志》也。《诸子概论》每家为一编,编又分章,章又分节。每编之首章为总论,次则每子一章。诸子亦不能尽述,述其要者而已。
《诸子概论》每章总论,又分本原、命名、流派、评议、家数、五节。每章各子分传略、书本、学说、三节。《诸子概论》论述诸子学说,*注重于各人之基本观念,及政治教育二者。
作者简介
陈柱(1890-1944),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陈柱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著述中以《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子间诂补正》《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子十论》《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等最为精辟。深受学界前辈和师友的推崇赞赏。国学大师唐文治评价他说 “横空而来,足使千古学人才人一起俯首。”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国学讲演录》
作者:章炳麟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4250
出版时间:2007-04
开本:16开
页数:214
定价:18.00

目录
小学略说
经学略说
史学略说
诸子略说
文学略说


《汉文学史纲要》
作者:鲁迅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8111
出版时间:2008-09
开本:16开
页数:133
定价:15.00

目录
第一篇 自文字至文章
第二篇 《书》与《诗》
第三篇 老庄
第四篇 屈原及宋玉
第五篇 李斯
第六篇 汉宫之楚声
第七篇 贾谊与晁错
第八篇 藩国之文术
第九篇 武帝时文术之盛
第十篇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附录一: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附录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清代学术概论》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4632
出版时间:2007-04
开本:16开
页数:221
定价:18.00

目录

自序
第二自序
儒家哲学
第一章 儒家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第三章 儒家哲学的研究法
第四章 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上)
第五章 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下)
第六章 儒家哲学的重要问题


《清史讲义》
作者:孟森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34617
出版时间:2010-08
开本:16开
页数:399
定价:36.00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清史体例
第三章 清代种族及世系
第四章 八旗制度考实
第二编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
第二节 太宗
第三节 世祖
第二章 巩固国基
第一节 圣祖嗣立至亲政
第二节 撤藩
第三节 取台湾
第四节 治河
第五节 绥服蒙古
第六节 定西藏
第七节 移风俗
第八节 兴文教
第九节 盛明之缺失
第三章 全盛
第一节 世宗初政
第二节 雍正朝特定之制
第三节 武功之继续一——收青海及喀木
第四节 武功之继续二——再定西藏
第五节 武功之继续三——取准噶尔
第六节 武功之继续四——取回疆
第七节 世宗兄弟间之惨祸
第八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上——禅学
第九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下——儒学
第四章 嘉道守文
第一节 内禅
第二节 嘉庆间兵事一——三省苗
第三节 嘉庆间兵事二——三省教匪
第四节 嘉庆间兵事三——海患
第五节 嘉庆间兵事四——畿辅教匪
第六节 道光朝士习之转移
第七节 鸦片案
第八节 鸦片案究竟
第五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
第一节 太平军(上)
第二节 太平军(中)
第三节 太平军(下)
第四节 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
第五节 平捻


《世界文学名著讲话》
作者:茅盾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9514
出版时间:2009-01
开本:16开
页数:314
定价:28.00

目录
第一辑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勒克特拉》
《神曲》
《十日谈》
《吉诃德先生》
雨果和《哀史》
《战争与和平》
第二辑
无名氏的《屋卡珊和尼各莱特》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弥尔顿的《失乐园》
莫里哀的《恨世者》
伏尔泰的《戆第德》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菲尔丁的《约瑟·安德鲁传》
卢梭的《新哀绿绮思情书》
歌德的《浮士德》
席勒的《强盗》
司各特的《萨克逊劫后英雄略》
拜伦的《曼弗雷德》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
雨果的《欧那尼》
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
显克微支的《你往何处去》
萨克雷的《浮华世界》
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果戈理的《巡按》
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托尔斯泰的《复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契诃夫的《三姊妹》
福楼拜的《波华荔夫人传》
左拉的《娜娜》
莫泊桑的《一生》
易卜生的《娜拉》
王尔德的《莎乐美》


《中国伦理学史》
作者:蔡元培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6704
出版时间:2007-10
开本:16开
页数:128
定价:15.00

目录
序例
绪论
伦理学与修身书之别
伦理学史与伦理学根本观念之别
我国之伦理学
我国伦理学说之沿革
我国之伦理学史
期 先秦创始时代
章 总论
伦理学说之起源
各家学说之消长
第二章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伦理思想之基本
天之观念
天之公理
天之信仰
天之
天道之秩序
家长制度
古先圣王之言动



皋陶
商周之革命
三代之教育
(一) 儒家
第三章 孔子
小传
孔子之道德



忠恕
学问
涵养君子
政治与道德
第四章 子思
小传
中庸
率性

结论
第五章 孟子
小传
创见
性善说


浩然之气
求放心
孝弟
大丈夫
自暴自弃
政治论
结论
第六章 荀子
小传
学说
人道之原
性恶说
性论之矛盾
修为之方法

礼之本始
礼之用
礼乐相济
刑罚
理想之君道
结论
(二)道家
第七章 老子
小传
学说之渊源
学说之趋向
道德道德论之缺点
因果之倒置
齐善恶
无为之政治
之起源
结论
第八章 庄子
小传
学派
世界观及人生观
理想之人格
修为之法内省
北方思想之驳论
排仁义
道德之推移
道德之价值
道德之利害
结论
(三)农家
第九章 许行
小传
义务权利之平等
齐物价
结论
(四)墨家
第十章 墨子
小传
学说之渊源
弟子
有神论
法天
天之爱人利人
道德之法则
兼爱
兼爱与别爱之利害
行兼爱之道
利与爱
兼爱之调摄
勤俭
非攻
结论
(五)法家
第十一章 管子
小传
著书
学说之起源
理想之国家
道德与生计之关系
上下之义务
结论
管子以后之中部思潮
第十二章 商君
小传
革新主义
旧道德之排斥
重刑
尚信
结论
第十三章 韩非子
小传
学说之大纲
性恶论
威势
法律
变通主义
重刑罚
君主以外无自由
以法律统一名誉
排慈惠
结论
期结论
第二期 汉唐继承时代
章 总说
汉唐间之学风
儒教之托始
道教之托始
佛教之流入
三教并存而儒教终为伦理学之正宗
第二章 淮南子
小传
著书
南北思想之调和


性与道合
修为之法
善即无为
理想之世界
性论之矛盾
结论
第三章 董仲舒
小传
著书
纯粹之动机论
天人之关系

性论之范


仁义
结论
第四章 扬雄
小传
著书


性与为
修为之法
模范
结论
第五章 王充
小传
革新之思想
无意志之宇宙论
万物生于自然
气与形形与气
骨相


结论
第六章 清谈家之人生观
起源
要素
人生之无常
从欲
排圣哲
旧道德之放弃
不为恶
排自杀
不侵人之维我论
反对派之意见
结论
第七章 韩愈
小传
儒教论
排老庄
排佛教


结论
第八章 李翱
小传
学说之大要

性情之关系
情之起源
至静
结论
第二期结论
第三期 宋明理学时代
章 总说
有宋理学之起源
朱陆之异同
动机论之成立
功利论之
别出
儒教之凝成
思想之限制
第二章 王荆公
小传
性情之均一
善恶
情非恶之证明
礼论
结论
第三章 邵康节
小传
宇宙论
动静二力
物人凡圣之别

慎独
神性情
结论
第四章 周濂溪
小传
太极论
性与诚
善恶
几与神
仁义中正
修为
之法
结论
第五章 张横渠
小传
太虚
理一分殊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心性之别
虚心
变化气质

结论
第六章 程明道
小传
性善论之原理
善恶


忘内外

结论
第七章 程伊川
小传
伊川与明道之异同
理气与性才之关系

养气
寡欲
敬与义
穷理
知与行
结论
第八章 程门大弟子
程门弟子
上蔡小传
其学说
龟山小

其学说
结论
第九章 朱晦庵
小传
理气

心情欲
人心道心
穷理
养心
结论
第十章 陆象山
小传
朱陆之论争
心即理
纯粹之惟心论
气质与私欲

先立其大

结论
第十一章 杨慈湖
小传
已另
结论
第十二章 王阳明
小传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结论
第三期结论


《中国美术史》
作者:郑昶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8142
出版时间:2008-04
开本:16开
页数:104
定价:12.00

目录
编辑大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雕塑
第三章  建筑
第四章  绘画
第五章  书法
第六章  陶瓷
参考书


《中国诗史》
作者:李维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8128
出版时间:2008-04
开本:16开
页数:229
定价:22.00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 -中国诗之源起
第二章 - -三百篇为中国诗学之渊薮
第三章 - -楚辞代兴与诗学之中断(上)
第四章 - -楚辞代兴与诗学之中断(下)
第五章 - -两汉诗体衍进及乐府之特盛(上)
第六章 - -两汉诗体衍进及乐府之特盛(下)
第七章 - -魏诗为六朝诗学之先导
第八章 - -两晋诗学极盛与中兴以后作者之玄思(上)
第九章 - -两晋诗学极盛与中兴以后作者之玄思(下)
第十章 - -宋诗再振为六朝诗学之极峰
第十一章 - -齐梁陈诗风绮靡与六朝诗体之蜕化(上)
第十二章 - -齐梁陈诗风绮靡与六朝诗体之蜕化(中)
第十三章 - -齐梁陈诗风绮靡与六朝诗体之蜕化(下)
第十四章 - -北魏北齐北周诗学之不竞
第十五章 - -隋诗余光反射为六朝诗学之终局
中卷
第一章 - -初唐诗体与沈宋(上)
第二章 - -初唐诗体与沈宋(中)
第三章 - -初唐诗体与沈宋(下)
第四章 - -盛唐诗学鼎盛及诗体之大成(上)
第五章 - -盛唐诗学鼎盛及诗体之大成(中)
第六章 - -盛唐诗学鼎盛及诗体之大成(下)
第七章 - -中唐诗风一变与元和长庆间诗人之体别(上)
第八章 - -中唐诗风一变与元和长庆间诗人之体别(中)
第九章 - -中唐诗风一变与元和长庆间诗人之体别(下)
第十章 - -晚唐诗人之别致与诗学衍变后统派之分传(上)


《中国史纲》
作者:张荫麟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6353
出版时间:2008-01
开本:16开
页数:241
定价:22.00

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中国戏曲相对论》
作者:吴梅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8067
出版时间:2008-04
开本:16开
页数:230
定价:22.00

目录
第一章原曲
第一节论宫调
第二节论音韵
第三节论南曲作法
第四节论北曲作法
第二章制曲
第一节论作剧法
第二节论作清曲法
第三章度曲
第四章谈曲
中国戏曲概论

卷上
一、金元总论
二、诸杂院本
三、诸宫调
四、元人杂剧
五、元人散曲

卷中
一、明总论
二、明人杂剧
三、明人传奇
四、明人散曲

卷下
一、清总论
二、清人杂剧
三、清人传奇
四、清人散曲


《诸子概论》
作者:陈柱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28104
出版时间:2008-04
开本:16开
页数:141
定价:14.00

目录
第一编儒家
第一章儒家总论
第二章晏子
第三章孟子
第四章荀子
第二编道家
第一章道家总论
第二章老子
第三章庄子
第三编阴阳家
第一章阴阳家总论
第四编法家
第一章法家总论
第二章韩非子
第五编名家
第一章名家总论
第二章公孙龙子
第三章惠子
第六编墨家
第一章墨家总论
第二章墨子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