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存”4册,以【改革新思】【理论新见】【史海新探】【书林新话】4大主题为书名,广收名家专访、名人故事、政治理论、文史观点、书评、书话、札记等
本团购包括《改革新思》《理论新见》《史海新探》《书林新话》4册,收录《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15年刊发的各领域经典论述,涵盖文史、政治、经济、社会、读书等方面,书中所收作者皆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学者,亦有人们熟知的众多文化名人,内容广博,题材多样,可读性强。
★16开平装,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改革新思》,包含著名作家徐小斌《文妖徐小斌痴迷一切美》、刘恒《和刘恒交往三十年》、潘军《一不留神玩过界》等名家故事,还有这些名家的名家朋友出场,比如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著名作家高洪波、著名影视演员许晴等倾情为自己的朋友撰文
★《理论新见》,主题集中在“‘十三五’前瞻”等方面,文章内容侧重于阐释和应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史海新探》,党史国史类侧重于展现学术研究的新观点、新史料、新视角,历史镜鉴类多为挖掘古代历史中的治国思想和制度设计,文史知识类钩沉热点历史人物,丰富人文知识
★《书林新话》,书中文章既有著者心迹,言书之缘起,书人书事,又有评者书间觅理,探寻书之学术创见,更有阅者兴之所至,随感札记,言及书里书外、书情书趣
《改革新思》
此选题为北京晚报专访名家的专版汇编。创立以来有莫言、王蒙、侯一民等众多名家相继亮相,且以名家写名家的形式推出,广受关注。 包含著名作家徐小斌《文妖徐小斌痴迷一切美》;刘恒《和刘恒交往三十年》、潘军《一不留神玩过界》等名家故事,还有这些名家的名家朋友出场,比如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著名作家高洪波、著名影视演员许晴等倾情为自己的朋友撰文。著名作家刘恒评价:“少了电子味,富有人情味,《名家》讲故事、接地气”。
《理论新见》
本书收录的主要是《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15年刊发的系列重头文章,多见于《北京日报 理论周刊》头版头条,主题集中在“深入学习*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深入认识新常态”“‘十三五’前瞻”等方面。文章内容侧重于阐释和应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具有权威、准确、深刻,可读性强等特点。
《史海新探》
本书系2015年《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史”版所发文章之结集,内容分三类:一是党史国史类,侧重于展现学术研究的新观点、新史料、新视角;二是历史镜鉴类,内容多为挖掘古代历史中的治国思想和制度设计;三是文史知识类,钩沉热点历史人物,丰富人文知识,这些文章,堪称文史“新探”,并因富有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而备受读者的喜爱。
《书林新话》
本书是2015年《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发表的读书类文章,主要为人文社科类著作的书评、书话、札记等,作者皆为一流专家学者和知名文化人。书中文章既有著者心迹,言书之缘起,书人书事,又有评者书间觅理,探寻书之学术创见,更有阅者兴之所至,随感札记,言及书里书外、书情书趣。
北京日报理论部,主办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理论部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办刊理念,以文会友,吸引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问题,感受社会发展的洪流,体会时代的脉动。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存:改革新思》
作者:北京日报理论部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20561
出版时间:2016-05
开本:16开
页数:309
定价:56.00
目录
遏制权力干扰司法的改革措施必须有效
“法庭之友”:司法吸纳民意的好帮手
社区自治不等于共同治理
尽快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一些重要条件
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不是“零和博弈”
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对民营企业转型要有信心和耐心
政府管理如何适应新常态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新识
拿什么凝聚和提升我们的社会
基层改革面临三类难题
谨防信访救助制度施行偏离初衷
新常态下经济热点问题辨析
新常态下要保持战略定力
准确把握新常态的两个特征
中国经济的三大新增长点
新法规为遭误读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乡政不可怠 乡业不能衰
为经济增速适度回升积蓄力量
从协调走向协同
改革不能让司法资源更趋紧张
防止制度建设过密化
用市场信号衡量城镇发展
没有正确的利益观就没有正确的改革观
谁推荐谁负责
信访渠道“越疏越堵”成因析
法治建设:既要真诚,又要有定力
自由裁量权应该下放给谁
大城市发展的一个误区
防止基层民主形式化
“善养严管”与“格调建设”
真正的创新可以对冲经济下行
在效率洼地发现新增长点
用公信力、公正性消减“政策赤字”
推进改革亟须形成社会合作意识
干部“能下”会影响队伍稳定吗
谨防改革泛化和激情衰减
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
不健康的心理从何而来
抓住能尽快释放红利的改革
政府公共服务流程仍须优化
牢固确定制造立国的理念和战略
体制的可改革性比改革重要
不能偏离“省直管县”的改革目标
“中国式民主”的新路
不要误读了改革促进派
经济转型需要“针灸疗法”
司法是“稳定器”并非“灭火器”
法治浪漫主义不可取
办证多、办事难的“痛点”犹存
为什么中国制造业总是“慢半拍”
自觉地“引导民主”
法官业绩考核确有两难情况
减税不能代替改革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密码
去除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随意性
改革遇到了“肠梗阻”吗
我们对简政放权的认识加深了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得益彰
穿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靠什么
让决策评估真正发挥督促作用
直面改革动力消耗因素
论规划与民生
切勿遇事就以公文开道
准确理解“一个都不能少”
“特惠模式”有碍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
引领中国发展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
不能以陈旧观念看待反腐
选官任官制度需要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产业有新竞争力,经济增长才会企稳
把握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点
改革不能“空转”
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存:理论新见》
作者:北京日报理论部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20516
出版时间:2016-05
开本:16开
页数:379
定价:67.00
目录
担当精神·战略定力·科学方法
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时空定位
实施以质取胜的发展新战略
我国进入最佳“减速治理”期
关于“新常态”的一些判断
关于法治的混合治理模式
政府协商:一种新的协商民主
辨析“圈子”现象
构建中国国际话语需处理好五大关系
涵养依宪治国的法治文化
论政治规矩
指导新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要有清晰的“政府职责配置表”
提倡照辩证法办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新型行政方式以柔性为主
论思想建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怎样形成的
群众的眼睛具有“集群效应”
公正判决适当说理
社会治理的四个特征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国家权力的科学管理要有新作为
“尊重和保障人权”应写入《立法法》
再论雷锋精神的时代性
小企业有大作为
关于“四个全面”思想内涵的哲学思考
环保和增长是统一的
对当前人口形势若干看法的商榷
“三驾马车”分析框架有重大缺点
十八大精神是“四个全面”的总源头
二十四节气告诉了我们什么
谁是市民化成本分担者
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中国法治的转型与挑战
中国民主的巨变与走向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为民情怀源自何处
我国正在形成“土字型社会结构”
当前社会民生问题满意度调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
执法权与隐私权的平衡点
善治是法治之目标
规矩:把握“四个全面”的一个维度
如何理解“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从国际政治比较看“治理民主”的优势
重温“愚公移山精神”
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
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节点
中国出现了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吗
“政体思维”没有前途吗
中国经济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潜力
小微企业意义不小
同情贪腐“能官”有违法治思维
“压力水泵”原理的启示
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姿态
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靠什么
重温“愚公移山”的哲学意蕴
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财政理念
对待知青历史需要更多理性
论“党纪与国法不能混同”
正确对待古今中西文化资源
回应当前国人关心的一个话题
正确把握政治制度比较的基本标准
网络对社会矛盾的助推效应分析
认清中华文化在世界和时代面前的优势
迈进现代社会,“道德良知”不能缺失
我为何主张“两线伦理”
不宜用哲学思维简单取代法治思维
以史鉴今的大智慧
什么是“党性”
在群众参与中找到善治的答案
代表了人类正义的回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
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是什么
从严治党基本规律论
社会治理的最终原则究竟是什么
农业补贴易错位
谨防片面看待中华民族主体性
“解构”容易,“建构”难
这张“经济牌”管用吗
公检法相制约方能保障公正
把纪律挺在前面是“为治本赢得时间”
农村社会结构已发生重要变化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调查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打折扣
如何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互联网+”热词背后的真问题
西化思维定势的片面性是与生俱来的
我对刑讯逼供诱因的实证分析
“司法防线理念”渊源和实质
调研归来谈经济情势
公益性领域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吗
改变“处处缺文化”的印象
学术思想的“外壳”与“内核”
不拂乡亲美意的“徐氏三字经”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存:史海新探》
作者:北京日报理论部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20554
出版时间:2016-05
开本:16开
页数:327
定价:58.00
目录
清代官员的“年终密考”制
冷静耐心处理“郴州事件”
再识遵义会议
古代的普法:讲读律令
正史中的武则天的正面与侧面
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
县委书记
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
和斯特朗谈话时间新考
羊是怎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
县令欧阳修
厚俸与薄禄的不同制度取向
“六慎”与官德治理
严复:强国必先铸民品
“不致妨孤寒之路”
清代的铁帽子王其实不“铁”
文化只有古今之别没有东西之分吗
一次历时88天的“整风学习的考试”
承续张载“哲学四句教”的义理
我们对中国古代法处在误解之中
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
明清士大夫休闲观蕴有积极因素
古代人才兴国的微型标本
巡视制度:历代相沿的监察制度
清代京官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持久抗战的真谛
三山五园是清帝“视事之所”
戴胄直谏明断案
“打秋风”:明清官场公开的敛财怪象
“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
鉴古明今的八大法制观点
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民间写史的境界
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
为什么说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
清代的另类“车改”
我党巡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家书记录的中国人民抗战心灵史
恶劣风气折射民国社会深层危机
治史需要多重证据
“还中国一个历史的公道”
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一环
民国政治的一个怪象
伯力城审判:沉默半个世纪的证言
章太炎痛斥抗战投降派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官箴与预防腐败的关联度
对历史少一点误读,多一份尊重
“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
别样怪圈:古代改革中“宏观调控”的消长
偏激止于理性,片面止于客观
国民党为什么打不好敌后游击战
一次民心向背的大检验
中国书院积淀的文化精神
古代社会怎样搞调查
谈传统家规家训中可贵的育人理念
再说商鞅
最高人民法院大区分院设立与撤销原委考
谢觉哉家书中的情怀
盛唐气象谁奠基
学问遇到权术,戏也,悲也
儒家“大同”思想新解
急进的政治改革易夭折
认清儒家文化对现代法治的正面作用
中国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启示
清朝腐朽的起因探
谋事切忌“为浮议所动”
从史实中看到真实是十分重要的
西汉的黄金是正式货币吗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存:书林新话》
作者:北京日报理论部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20509
出版时间:2016-05
开本:16开
页数:342
定价:62.00
目录
互联网正在重塑中国文化习惯
对乾嘉时代士大夫思想的一个解剖
追索经典常存敬畏
对世界的感悟加深
我的“民法梦”
从美国历史中发现它的道义债务
一次外交事例中的文化碰撞
道德是市场经济的价值灵魂
张荫麟写通史的五个标准
重温潘光旦的“中和位育”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老庄道家与环境哲学的会通
新版《师哲回忆录》的看点
中国亲和特性的软实力
未经包裹的“自我”
张之洞的学人圈
官场说官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观书心语十则
还原儒学与科学问的真实关系
图像叙事中的晚清百态
雍正遇到的朋党难题
众寻真知启世人
读经典,收获的不只是粮食,更是种子
“抱不抵抗主义”问题翻不了案
刑事司法中的国情民意
解开启功生前身后的几个“谜团”
张学良的阅读习惯
从学徒、助手到第一支笔
有“硬颈”基因的项南
回到五四运动的“原点”
书评的怪圈
清官的司法判案也不足为训
“75后”新体验:中国发展的两次升级
全面认识“官书”“私记”的史料价值
对我起了巨大作用的两本书
吕振羽:史与诗熔铸的情怀
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
贤哲的会心之处
重新认识劳动
以权利制约权力是民主与法治的契合点
阅读也是一种创造
福山“政治菜单”之失
王鼎:清代的“屈原”
古人的乡愁寻寄
北京历史文化特征新探
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
读图时代:国民阅读困境的深层之因
《选主批判》:西方学者反思选举民主
读懂那些“读不懂”的书
历史教训似在眼前
何谓“政治法学”
古籍今译不宜大力提倡
爱之不增其美,憎之不益其恶
抗战烽火中“长大”的中国大学
《史记》中的法治思想
伟大也要有人懂
谈笑,也是为了思考
汉镜铭文体现的价值观
依法治国与历史经验
“沦陷区研究的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了”
当事人的回忆录就要这样写
中国抗战“维护了亚洲的集体安全”
亚洲智者留下的政治遗言
五年规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书出得好,反对的声音自然就压下去了
鲁迅的第一“粉丝”
探求国家兴衰的深层原因
闲话《闲话藏书》
基辛格看世界秩序面临的挑战
国史研究要遵从真善美的统一
“五四”:砥砺思想与学问的“磨刀石”
合理确定有效的“政府管理半径”
混得好、合得来是需要规则的
明了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历史趋势反转的迹象愈来愈明显
司法公信力呈现“四个交织”
与古圣先贤神交的一个窗口
还“西方文明”一个真实的面貌
秘藏文献读之不忍释卷
“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依法治国的两个层面
重提张岱年的中华文化精神观
“市场机制”与“官僚体制”的边界
关于《新中国口述史(1949—1978)》
“单位研究”:既要回望,更要开新
日记妙谈
从“失衡”走向“再平衡”
一篇文章与一个王朝
把北京建成全球的书香之都
古代民众对待“父母官”:期望、失望、再期望
“无直接利益冲突”机理剖析
家礼撰作具有敦励良风美俗的价值
“去漫画化”的“蒋介石真相”
一代文化人的心灵史
古人的“世界观”
《国富论》的若干面貌
从大历史角度看“中国模式”
话语是“历史忠实的记录者”
我的外交经历、认识和看法
为中国政治经济学增添新内容
“灰皮书”的作用和影响始料未及
读一读《“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我看“得意拜孔”说
政治正义与国家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