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上海藏书大家周振鹤著作精装2册,收录演讲及访谈20篇,书话、书评、书札、研究论述等文章30余篇,侧面展现周氏的学术成就与藏书意趣。
《行不由径》,收录周振鹤重要演讲、讲座及媒体访谈文章20篇,内容涉及历史、文学、政治地理、语言、读书、治学等多个方面。
《藏书不乐》,收录作者30余篇涉及忆藏书、逐旧书、读书札记、怀人忆旧、书评书序,以及诸多关于上海研究的文章,学养深厚,洞识精微,文字隽永,余味悠长。
★32开精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周振鹤,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复旦大学教授,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出版专著《西汉政区地理》《体国经野之道》《方言与中国文化》及《学腊一十九》《随无涯之旅》等学术论文集、学术随笔集十余部
★《行不由径》:周振鹤先生的求学往事、治学方法、学术成就、读书趣味,一览无遗
★《藏书不乐》:上海藏书大家周振鹤先生的书人书事,诠释了藏书与阅读的乐趣,在浮躁的当下,如一股清流,激发我们通过阅读获得心灵的救赎
《行不由径:周振鹤演讲访谈录》
收录了周振鹤先生重要演讲、讲座及媒体访谈文章二十篇,内容涉及历史、文学、政治地理、语言、读书、治学等多个方面。作者对历史与文学之关系、中国历史中的基本规律、学问与人生、中国古代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上海城市形态变迁等话题都有精辟论述。此外,作者对其四十年的求学往事、治学历程也有详细交代。其中“做学问应当跨界”,“学问的关键是求真,不管有用无用”,“读书是一种过日子的方式”等主张,有如甘泉清风,为我们的心灵涤尘。
《藏书不乐》
本书收录了周振鹤先生新作30余篇,内容看似驳杂,实际不脱书人书事。大体分为五类:
一为忆藏书、逐旧书。作者之性情、趣味、眼光,立于纸上。
二为读书札记。作者将自己不经意间收藏的*图书与闲暇时阅读的名人日记、笔记、书札等互证,梳理出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隐情。
三为怀人忆旧。作者所忆之人,或因治学相携,或因爱书相知,皆为君子之交。
四为书评书序。或是对晚辈学人的鼓励与指导,或是借此表达对某个学术问题的独到见解,皆为作者在学术研究上“捞过界”的*好注脚。
五为上海专题。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发前人所未发,将上海研究中的诸多空白点呈现出来。
全书学养深厚,洞识精微,文字隽永,余味悠长。
周振鹤,1941年生于福建厦门,1958—1963年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与福州大学矿冶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西汉政区地理》《体国经野之道》《方言与中国文化》(合著)及《学腊一十九》《随无涯之旅》等学术论文集、学术随笔集十余部。
《(精)行不由径:周振鹤演讲访谈录》
作者:周振鹤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20700672
出版时间:2018-04
开本:32开
页数:288
定价:48.00
目录
小序
上辑 演讲
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
——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
孔子观史:中国历史“百世可知”
从城外之城开始
——上海近代城市形态演进
司马迁排行榜
——《史记·货殖列传》讲疏
下辑 访谈
一个人做学问最好有九条命
能完成自己的学术使命我就满足了
谈上海行政区划的变迁
历史与戏说的距离有多远
如何面对“网络语言入侵”
读书就是一种过日子的方式
学问的关键是求真,不管有无用处
历史地理学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政治地理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
不要迁都,要功能分疏
非常时代非常人
中国政区为何总在变
用道契“拼”成的外滩地区原貌
如何理解《上海年鉴(1854)》的重要价值
做学术研究,有时像解数学方程
《(精)藏书不乐》
作者:周振鹤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20700757
出版时间:2018-03
开本:32开
页数:267
定价:48.00
目录
藏书不乐 / 001
我本无心,书却有意
——欧洲买书小记 / 004
俄京逐书记 / 022
遇罕见书胜逢甘霖 / 030
我是如何买书的 / 035
上海旧书店忆旧 / 042
上海的外文旧书店 / 046
无法之法
——谈书籍装帧艺术 / 051
卡夫卡纪念馆 / 059
怀念章巽(丹枫)先生 / 065
人生不可能有常
——怀念罗闻达 / 070
柳雨生又一事 / 075
鲁迅听章太炎课事征实
——读《钱玄同日记》之一 / 079
章太炎在东京讲国学事疏补 / 093
关于章太炎《国故论衡》的“先校本” / 114
跳读《夏鼐日记》 / 122
到底有人想起了他
——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 128
追求对古人思想的理解
——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 135
分久必合,合久难分
——序《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 143
著书不如抄书
——《顾炎武全集》出版有感 / 150
欧洲文明史还是世界文明史 / 154
对佐藤进先生演讲的评论 / 159
文武昆乱不挡的培凯 / 163
俞平伯慎校古书 / 169
闵板不是闽板 / 172
《汉书补注》不老实处 / 176
不一般的地理学家
——徐霞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178
汉字使用频率的计算 / 188
迎来革命 / 191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
——以齐文化为例 / 194
赵氏南越国开发岭南的功绩
——参观广州南越王博物馆有感 / 198
印桥南周家谱序 / 202
《北洋官报》:晚清官报之样板 / 206
“译书为当今第一急务”
——影印版《译林》前言 / 216
上海设市的历史地位 / 232
文化上海:通向国际大都市之路 / 240
“外滩源”是个错误的概念 / 248
一百五十年前的上海侨民 / 261
“我伲”比“阿拉”更正宗 /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