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性文化系列”3册,选辑当代知名诗词学专家刘士林多年来治诗心得和研究成果,语言平实,立论精辟,内容深刻。
《中国诗学精神》以全新的视野、角度、思维和观念为读者描述了中国文化的本体精神;
《中国诗学原理》借用人类学的理论与观念,探索中国古典诗学及诗性文化;
《中国诗性文化》全面论证了中国诗性文化的本体结构与历史形态,并对中国文明的精神结构进行了全面而精深的阐释。
★ 16开平装,海南出版社出版
★ 刘士林:“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 《中国诗学原理》是出版自90年代《中国诗学人类学》的再版
★ 《中国诗学精神》是出版自90年代《中国诗哲论》的再版
★ 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使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全无学院体的生硬与呆板,颇为清新、好读
“中国诗性文化系列”丛书构筑了作者刘士林教授那美丽却并不虚幻的“诗性文化”之城的城砖,虽沉默朴素,但很有质感。全书包括《中国诗学精神》、《中国诗学原理》、《中国诗性文化》、《中国诗词之美》四种。作者以“诗性文化”为关键词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让读者借此机会重温中国诗性文化的精神之旅,接触人类原初的情感震撼,寻找民族生命的源头、大地深层的泉水。
《中国诗性文化》
本书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本书依次阐述了中国诗性文化的发生背景,历史形态,轴心期的连续性,以及它所提供的生命诗化方式。目的在于指出:尽管其表现形态在历史中屡有变异,但其以生命伦理学为精神硬核的诗性精神,却始终如一,这就是“天地大德日生”,是如何凭借个体生命中从原始时代禀承而来的诗性智慧,来完成个体的死生解脱与自由的存在方式。
《中国诗学精神》
《中国诗学精神》一书以全新的视野、角度、思维和观念,为我们描述了中国文化的本体精神,对学术界从另一角度认识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中国诗学原理》
《中国诗学原理》借用人类学的理论与观念,研究时下“哲学”、“美学”之传统文化与诗学研究之区别,探索中国古典诗学及诗性文化。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教授、博导,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数字化城市与交通研究所执行所长。主要从事城市科学、文化战略、智慧城市研究。兼任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城市文化分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国际化试验区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中国城市群发展年度报告》主编、《中国城市科学》集刊主编、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等。
《中国诗性文化》
作者:刘士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17214
出版时间:2006/12/1
开本:16开
页数:496
定价:59.8
目录:
绪论 从轴心期到青铜时代
第一编 天地之心
引言
第一章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对挑战的回应
第二章 诗性智慧
第三章 主体视角:天命之谓性
第四章 自然之维:万象为宾客
第二编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诗性伦理学的历史形态
引言
第五章 目击而道存:汉语“道德”考源
第六章 胼手胝足:诗从寺新考
第七章 原始歌舞:从风诗到比诗
第八章 仪式歌舞:从兴诗到赋诗
第九章 诗性政治:从雅诗到颂诗
第三编 诗云子曰:轴心期崩坏与重建
引言
第十章 诗性文化的轴心结构
第十一章 君子远庖厨:原儒篇
第十二章 礼与食孰重:原墨篇
第十三章 名与身孰亲:原庄篇
第四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诗性主体的死生解脱
引言
第十四章 咏而归:儒家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五章 与物为春:庄子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六章 存在本身的美:禅宗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七章 天地大德曰生:理学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五编 此中有真意:生命的诗化之路
引言
第十八章 涵盖乾坤:大而化乏的诗圣
第十九章 截断众流:行气如虹的诗仙
第二十章 随波逐浪:和光同尘的诗人
第二十一章 神农氏之诗境
结语 此身虽异性长存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国诗性文化》评论存目
后记
《中国诗学原理》
作者:刘士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17207
出版时间:2006/12/1
开本:16开
页数:232
定价:29.8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方法论
1 对象与范围
2 自然本体论与社会本体论
3 “经”诗学与“史”诗学
4 诗学人类学方法论的提出
5 诗的本质与现象
6 结构主义的视角
7 人类学的历史考察
第二章 诗性文化论
1 描述与阐释
2 诗性智慧的内在机制
3 区分“文化”与“文明”
4 历史、文学与民俗视角
第三章 本源论
1 发生学的逻辑结构
2 兴比赋的发生顺序
3 “兴”的本体分析
4 “比”的本体分析
5 兴比赋合说
6 发生学的历史结构
7 周六诗新考
第四章 体用论
1 诗体代变与深层结构
2 即体即用的兴观群怨
3 诗可以兴
4 诗可以观
5 观物之文·观物之象·观物之理·观物之妙
6 “朝夕”与“俯仰”
7 “诗可以群”与“诗可以怨”
第五章 本体论
1 本体论问题是它的质朴性
2 “构建性”与“调节性”
3 本源性的思
4 本源性的言说
5 听:诗之声与乐之音
6 看:诗中画与画中诗
7 写:有韵之文与文而成音
后记
《中国诗学精神》
作者:刘士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17191
出版时间:2006/12/1
开本:16开
页数:216
定价:29.8
目录:
绪论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1 精神方式
2 诗性文化
3 诗的情结
4 天地之心
5 《诗经》:周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6 历史冲突
上篇 本体论诗学导论
第一章 我存在的本体
1 烟云往事
2 存在与虚无
3 欠缺与永恒
第二章 诗的本体论结构
1 诗是什么
2 诗如何是
3 诗的本体论结构
第三章 “自然历史过程”
1 有关论述
2 一种信念
3 苦难的历程
下篇 中国诗哲的本体论诗学研究
第四章 中国生命智麓的苦难发生机制
1 从原始思维的视角看
2 庄子的《庄子》
3 黄金时代寻梦
4 痛苦的智慧
第五章 眇眇兮愁予的宇宙意识.
1 沉寂了三百年以后
2 青铜心态
3 诗言志
4 智者与水
第六章 旷世不再鸣的本觉真心
1 在受难中的鲜艳与圣洁
2 变徵之音
3 东方“拉奧孔”
4 林无静树 川无停流
第七章 人淡如菊的自然本体
1 “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2 归去来兮
3 五柳先生和桃花源
4 平淡 自然 本真
5 回归自然简议
第八章 飞扬跋扈的酒神精神
1 “舍白之外,孰能有是气乎”
2 中世纪的浪漫骑士
3 立德 立功 立言
4 酒神的歌声
5 痛饮生命之华筵
第九章 百年多病的日神精神
第十章 落尽豪华的存在哲学
第十一章 倩魂消尽的忧郁本质
第十二章 白茫茫大地的虚无情综
第十三章 自啮其身的悲剧知识
第十四章 绪论:思想史与诗学史
附篇 昨夜书中得故纸
第十五章 思维方式深层变革的产物
第十六章 旧游时节好花天
第十七章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后记 徒从绮语见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