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术理论4册:《电影导演的培养》《电影的论说》《影心探赜:电影历史及理论》《电影话语新论》,既有深入细致的理论探讨,也有鞭辟入里的个案评析。
本系列由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格拉西莫夫、中国电影史研究专家李少白等撰写,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审视和考察中外电影,阐述电影导演的具体工作细节,梳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影视专业的教学用书或参考用书,又适于影视爱好者阅读。
★ 32开平装,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 《电影导演的培养》,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格拉西莫夫全面地阐述电影导演应具备的思想、艺术修养,导演与剧作者和演员的关系以及电影导演技巧的基本问题
★ 《电影的论说》,收集了中国电影评论学者峻冰撰写关于导演、剧作、表演、叙事、样式、接受等审美质素的研究文章四十余篇
★ 《影心探赜:电影历史及理论》,中国电影史研究专家李少白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中国电影历史进行了新的梳理
★ 《电影话语新论》,作者潘源、潘秀通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西方电影理论融合,诠释以个性化为主旨的当代整体综合美学理念,论证当代电影话语于“两极对立”中的综合化与个性化
《电影导演的培养》
本书作者格拉西莫夫(1906-1985)是我国电影观众非常熟悉的苏联著名电影导演,而且是杰出的电影艺术理论家和教育家,曾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执教三十余年。本书便是作者根据他在他所领导的表演导演联合工作室的讲课记录写成的,全面地阐述了电影导演应具备的思想、艺术修养,导演与剧作者和演员的关系以及电影导演技巧的基本问题。
作者简介
谢尔盖·阿波里纳里耶维奇·格拉西莫夫(1906—1985),苏联电影编剧、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静静的顿河》导演。
《电影的论说》
本书作为一本关于电影的学术著作,收集了作者近年发表的关于导演、剧作、表演、叙事、样式、接受等审美质素的研究文章四十余篇。既有深入细致的理论探讨,也有精辟入理的个案评析。作者观看了大量的中外影片,掌握了丰富的文字材料,对电影各个方面的论述和评说切中肯綮,言之有物,见解独到。文中所提影片均标明导演和拍摄年代,所提片中角色均标明饰演者。此外,英美影片标出了英文原名,重要影片还给出细致的获奖情况。该书对电影教学或自学电影知识有较为切实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峻冰,本名曹俊兵,1970年生,安徽蒙城人。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四川大学文艺学专业电影理论方向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系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电影评论、诗歌等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乡土与人生的恋歌》,与人合著《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影视艺术——影片分析》。现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电影电视系任教。
《影心探赜:电影历史及理论》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的学术性著作。作者在观摩大量中外影片及掌握丰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以较为宽阔的视野,依托世界电影实践,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中国电影历史进行了新的梳理;对电影艺术的本体论和创作论,作了有自己见解的建构;对电影学科建设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意见并作了粗略分析。
书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根据他新时期以来为电影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授课或学术会议发言的稿本扩展整理而成,对电影教学或自学电影知识有比较切实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少白,1931年7月1日出生于安徽太和县的一个偏僻乡村,2015年3月16日仙逝。一生从事中国电影史研究,倾注全部精力。参与撰写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成为中国电影史研究迄今为止最为详实,资料最为丰富的一部巨著。后有著作《影心探赜》、《中国电影史》等等。
《电影话语新论》
本书是作者多年影视教学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的结晶,是富有创新意识的学术专著。书中,作者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西方电影理论融合,给予新的诠释与提升,进一步构建与深化了以个性化为主旨的当代整体综合美学理念,论证了当代电影话语于“两极对立”中的综合化与个性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美学走向,以及当代特征。全书十二童立论严整,论点求新,论述缜密,结构谨严,学术视野开阔,博观而约取自成一家之说。本书力求将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应用性与可读性结合例证丰富,宏微兼顾,史论交融,语言生动精练。因而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影视专业的教学用书或参考用书,又适于影视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潘源,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影视学博士,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电影话语新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斯基》(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影视艺术传播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出版译著15部,代表性译著作品:《弗洛伊德式的身体——精神分析与艺术》(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冷山》(接力出版社,2004)、《布朗神父探案系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等。
潘秀通,上海大学教授。主要著作:《电影艺术新论——交叉与分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电影导演的培养》
作者:(苏)格拉西莫夫 著,富澜 等译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04928
出版时间:2001/3/1
开本:32开
页数:438
定价:25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教学工作室的经验和传统
论培养和自我修养
作为创作集体的大学生教学工作室
谈大学生的好高骛远习气
世界观的形成
对电影导演艺术的看法
我们进行工作的条件
第二章 艺术家的社会立场
世界与银幕
影片为了什么而拍摄
现实生活的问题与戏剧冲突
两部影片的范例
反应的敏感性
团结一致
社会立场和艺术形象
第三章 创作的兴趣——思想和意图
把握生活
学生的习作
最初的电影观察
生活的纪录
第四章 艺术构思
文学与电影
论语言的形象性和电影的形象性·论内容的充实性与风格
文学基础的可靠性
第五章 导演剧本
编剧和导演的共同任务
构思的表述
第六章 指导演员的工作——原则和建议
选择演员
电影表演的特点
案头朗读·排演
形体(无声的)习作
第七章 舞台形象的创造
导演者的表演经验
作品的样式与风格——导演的处理和演员的表演
主人公的性格与形象
进行总结
演出之后
第八章 银幕形象的创造
职业感
“拍片”意味着什么?
银幕形象的具体性
第九章 导演构思的体现
活起来的文学
论蒙太奇
体现出来的构思的和谐性
第十章 当代电影中的导演艺术问题
《电影的论说》
作者:峻冰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16926
出版时间:2001/5/1
开本:32开
页数:12334
定价:24
目录:
第一部分 关于导演
造型表现与纪实再现——张艺谋电影作品美学风格之比较
表现主义文学与张艺谋的“红色系列”
青春、爱情、往事的记忆与失落——八十年代日中电影新潮的悖反
斯皮尔伯格生平与创作轨迹——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艺*之一
探求共通的人文题旨——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艺*之二
艺*形式的审美营建——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艺*之三
大众艺*的定位和认同——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艺*之四
造型·符号·象征——《黄土地》的表述策略
纪实语境的二律背反——《秋菊打官司》“说法”何在
美的挚爱纯情——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
真实厚重的历史建构——评史诗巨片《辛德勒名单》
第二部分.关于剧作
基于媒介本性的原则悖反——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新论
电影导演剧作的美学功能——兼论张艺谋的几部影片
新汁新味更佳——谈张艺谋的影片和它的原著
“剧作时代”的呼唤——评电影《凤凰琴》
深刻的战栗——评影片《致命的诱惑》
《漂亮女人》:神化的现实梦幻
第三部分 关于表演
第四部分 关于叙事
第五部分 关于样式
第六部分 关于接受
后记
《影心探赜:电影历史及理论》
作者:李少白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1589X
出版时间:2000/5/1
开本:32开
页数:474
定价:28.6
目录:
自序
学科建设
对电影学科体系的构想
中国电影历史研究的原则 方法
电影理论价值随想
重视电影市场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国电影历史分期
画面的声音的——中国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艺术探索
中国电影艺术的划时代变革
中国电影文化运动的兴起——左翼文艺运动向电影界延伸
电影文化运动初期的成就
两种意识形态在电影领域的对立和斗争
曲折发展阶段的新兴电影运动
对“国防电影”阶段的扫描式考察
关于中国商业片
理论研究
历史地看待电影的多元属性
论电影艺术形式
电影本性纵横谈
电影民族化琐议
电影掌握与艺术真实
论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
个案分析
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论费穆和《小城之春》的历史意义
《电影话语新论》
作者:潘秀通、潘源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21814
出版时间:2005/1/1
开本:32开
页数:521
定价:37
目录:
序
第一章 重写电影新概念
一 理论的挑战
二 实践的挑战
三 市场的挑战
四 重写新概念
第二章 新媒体与新话语
一 当代人面对新媒体
二 新媒体产生新文化
三 新文化拥有新话语
四 话语的读解与噪声
五 重专业化与实践化
第三章 话语与语言言语
一 话语
二 语言
三 言语
第四章 意象说与话语论
一 立象与尽意
二 意象与结构
三 造型及构成
四 意象与语境
五 意象与风格
第五章 机位语与人类学
一 景框的话语活力
1. 屏蔽与分离
2. 限定与延伸
3. 稳定与变化
4. 收敛与扩展
5. 客观与主观
6. 修饰与美化
二 机位与视点语言
三 在场抑或不在场
四 视点转换与引申
第六章 数字影像的魔力
一 传统影像与数字影像
二 数字影像创新与真实
三 数字影像与观念创新
第七章 空间及虚拟空间
一 空间的话语魅力
二 创造性虚拟空间
三 复合化与多样化
第八章 叙事话语的演进
一 叙事与反叙事
二 基本叙事范型
1. 两极式与融合式
……
第九章 电影技术与话语
第十章 影视合流与合一
第十一章 纷繁芜杂后现代
第十二章 话语观念的创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