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走近敦煌丛书”全10册,16开全彩图文,由敦煌学界专家编著,全面介绍敦煌的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内容准确、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带读者真正进入敦煌艺术圣殿。
这是一套敦煌学界大家写给大众的敦煌文化普及读物,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敦煌乐舞、民俗、饮食文化、遗书、莫高窟壁画与彩塑、中西文化交流、莫高窟的营建等方面的内容。每册均配有100余幅精美彩色插图,有助于普通读者更加直观地走近敦煌、了解敦煌、读懂敦煌。
★16开平装,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
★ 中国学界泰斗季羡林作序
★ 本丛书曾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入选新闻出版部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 阅读“走近敦煌丛书”,让读者能够与敦煌渐行渐近,真正进入这座辉煌灿烂的艺术宝库
《艺苑瑰宝:莫高窟壁画与彩塑》
敦煌艺术,虽然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敦煌,包括很多古代文物都似乎是陈旧的、灰暗的、尘封土闭的、缺乏活力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难道还需要继承这样僵死的艺术吗?事实上,正如很多研究者所看到的那样,敦煌艺术是无比精湛、无比辉煌且充满了活力的。对于现代艺术的很多门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为长期在敦煌工作的学者,深感有必要把敦煌艺术的真髓解析出来,让更多的人从本质上了解并理解敦煌艺术。
在佛教崇拜的时代,艺术家们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来描绘佛教的各种内容,留下了无比精美的艺术作品。虽经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莫高窟至今仍保存着两千多身彩塑和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
作者简介
赵声良,汉族,196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昭通人,出生地云南昭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馆员。
《华戎交汇:敦煌民族与中西交通》
今日的敦煌,是一座旅游名城,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当你走近敦煌,不仅仅要看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这些自然景观。也要沿着汉代的长城,去看看耸立两千多年的玉门关;还要走过炽热的戈壁,探访宕泉潺潺流水旁的莫高窟,去观摩那些形象地叙述着敦煌佛教历史、艺术、风俗……的斑驳壁画。 我们还要透过这本小书,带着你们进入藏经洞,去翻检那些从这里被拿到世界各地的敦煌文书,看看里面记载的古代敦煌这块土地上活跃过的月氏人、匈奴人、汉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于阗人……有骑马射猎的,也有农耕定居的。 我们还会带着你们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与东往西去的各国使者、商人、僧侣、士兵诸色人等,一一交谈,了解汉代的张骞怎样西行寻找月氏;粟特商人怎样把香料、药材、金银器皿、珍禽异兽、乐舞胡姬运输到敦煌,再转售到长安;还有“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的僧人仍然不断地前往西天取经,而印度、中亚的胡僧也络绎不绝地奔赴长安、洛阳,和后来宋朝的都城汴梁。
作者简介
荣新江,1960年生于天津。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唐研究》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编委、《中国学术》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年受聘新疆师范大学"天山学者"计划。
《石室写经:敦煌遗书》
1900年6月22日,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在敦煌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发现了一个一丈见方、六尺多高的复洞(现编号为第17窟),洞内重重叠叠堆满了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经卷和文书。这就是所谓的“敦煌遗书”。《石室写经——敦煌遗书》即对敦煌遗书的内容、时限和形态进行了概述,对敦煌宗教文献、历史地理文书、社会史文书、俗文学文献、科技文献、敦煌写本四部书的内容和价值分别进行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敦煌遗书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重点对一些有价值、有趣味的作品进行了赏析。
作者简介
郝春文,汉族,1955年7月4日出生于北京通州区,历史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1983获学士学位后又考入该校,为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等职,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院长。中国古代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负责人,北京市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域外汉文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重点学科域外汉文古文献学学科负责人,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五代史研究方向硕士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市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历史学科组副组长、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委、《敦煌吐鲁番研究》年刊编委等职。
《丝路明珠:敦煌》
这里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其历史更是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刀耕火种到两汉时期的设置郡县;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政权的激烈争夺到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从吐蕃时期佛教的迅速发展到归义军时期的苦心经营;从西夏政权的统治到元、明、清时期的日渐衰落,可以说各个时代的敦煌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
作者简介
郑炳林,1956年生,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甘肃省社联副主席、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敦煌学及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等10余部,主编10余部,主编丛书10余种。
李军,1979年生,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历史学副教授。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唐五代西北区域史研究。
《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
敦煌类图书的出版已形成了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一大特色,此类图书的成功出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从中摸索和积累了诸多编辑经验。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上,从敦煌的景观、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艺术、影响等角度安排写作内容。
敦煌藏经洞文献及敦煌壁画中,保存了大量唐宋时期的饮食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初步勾勒出那时敦煌人的饮食结构,食物的品种、名称、制作方法,饮食习惯,饮食方式,饮酒习俗等。对这些材料的整理和研究,使我们有机会回到一千多年以前,看看当时的敦煌人究竟吃什么,怎样吃。
作者简介
高启安,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之后,先生主要从事编辑等工作,发表了报告文学、通讯、杂谈和影评等各种新闻体裁的文章数百篇。高先生爱好广泛,博涉文史,在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同时,逐渐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延伸到敦煌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学和中国饮食文化等方面,其中敦煌学是其重点研究领域。
《遗响千年:敦煌的影响》
敦煌是人一生必去的若干个地方之一,去敦煌旅游是很多人的梦想。敦煌旅游热近年逐渐升温,并将长期持续下去。但当人们真正到了敦煌,进入莫高窟之后,密集的佛教艺术信息骤然袭来,往往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让普通人走进敦煌、读懂敦煌的真正大众的通俗读本。 本书是“走近敦煌丛书”之《遗响千年——敦煌的影响》,书中介绍了敦煌文化的巨大贡献和它在中国和世界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如敦煌学的产生及各国学术概况,敦煌艺术光辉照耀下的文学艺术作品(如井上靖的小说《敦煌》、舞剧《丝路花雨》,有关诗歌和绘画等),中外文化艺术名人与敦煌的故事等。
作者简介
刘进宝,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史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敦煌学领域的研究。
《国宝流散:藏经洞纪事》
书中介绍了莫高窟藏经洞封闭的缘由和藏经洞文物重新发现的史实,讲述外国探险者盗宝的故事,概述敦煌文物的流存情况。藏经洞的发现,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藏经洞文物的流散,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不幸,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作者简介
王冀青,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盛世遗风:敦煌的民俗》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自汉武帝凿通西域开始,这里逐步形成了一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镇和都会,承载起捍卫边疆和沟通中西的重任,扼中西交通,纳东西文化。中原传统文化从这里输出,影响着西方世界,而西方文化又从这里传人,与中原传统文化交汇融合。印度佛教从这里传人而东渐,佛教的兴盛使这里获得了佛都的美誉。而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及多民族的杂居又在这里留下了显明的民族生活习俗。东西交通发达,中外文化交汇,各民族风俗熔融,从而使这里商贸发展,百业兴旺,并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鸣沙山、月牙泉、三危山、渥洼池诉说着敦煌数千年的历史,而古代壁画和塑像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及藏经洞的数万件文献珍迹又准确而具体的记载着当时敦煌人的真实生活和民俗民风。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敦煌的民俗。
作者简介
谭蝉雪,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著有《敦煌岁时掇琐》、《敦煌石窟全集·民俗画卷》、《敦煌石窟全集·服饰画卷》、《解读敦煌·中世纪的敦煌》、《三教融合的敦煌丧俗》、《曹元德、曹元深卒年考》及《敦煌婚姻文化》等。
《箫管霓裳:敦煌乐舞》
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石窟群,虽历经千年沧桑,留存至今的700余个洞窟仍然保存了大约近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近4千身彩塑,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西夏与宋元时代的舞蹈形象;在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的约5万卷(号)古代写本中,也存有曲谱、舞谱等珍贵的乐舞资料。我们这本小册子,就是希望主要通过敦煌壁画里乐舞形象的介绍与赏析,使广大读者对传承有绪、多姿多彩的敦煌舞蹈有更多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索。
作者简介
王克芬,1927年4月生于重庆云阳。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1944年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敌演剧六队”。1947年在上海中国乐舞学院师承舞蹈家戴爱莲习舞。1956年调人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在欧阳予倩、阴法鲁、杨荫浏等著名专家指导下研究中国舞蹈史。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2000年获美国中西部中国科技与文化交流协会授予“杰出艺术家贡献奖”。2009年获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
柴剑虹,浙江杭州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志愿赴新疆任教十年,1981年后历任中华书局文学室编辑、《文史知识》副主编、汉学编辑室主任。曾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敦煌研究院、吐鲁番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出版有《西域文史论稿》、《敦煌吐鲁番学论稿》、《敦煌学与敦煌文化》、《我的老师启功先生》、《品书录》等著作。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家特殊津贴。
《三危佛光:莫高窟的营建》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一传入中国就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佛教”。敦煌石窟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它的营建历史和所反映的佛教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形态。
本书内容要准确,材料要翔实,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还要有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本领。像这套丛书,配了许多图片,当然还要求图与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敦煌类图书的出版已形成了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一大特色,此类图书的成功出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从中摸索和积累了诸多编辑经验。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上,从敦煌的景观、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艺术、影响等角度安排写作内容。经过我们认真调查与讨论,列出12个部分。
作者简介
王惠民(1961-),浙江杭州人,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学系并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为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佛教图像学、佛教文化、敦煌文献学等研究,发表《敦煌321窟、74窟十轮经变考释》《敦煌龙兴寺等寺院藏三阶教经籍》《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等论文、著作近百篇(部)。
《艺苑瑰宝:莫高窟壁画与彩塑》
作者:赵声良 著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205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160
定价:38
目录:
前言
充满人间气息的佛像
早期彩塑——外来风格与中原风格并存
隋代——风格的转变期
唐代——走向世俗化
佛像画的世界
说法图
菩萨
天王、力士(药叉)
美丽的天使——飞天艺术
飞天是什么
北朝的飞天
隋代的飞天
唐代前期的飞天
唐代后期的飞天
佛教故事画
佛传故事画
充满牺牲精神的本生故事
具有忠孝思想的佛教故事
佛教史迹故事画
附属于经变画中的故事
故事画的艺术成就
佛国之境(经变画)
涅槃经变
维摩诘经变
弥勒经变
阿弥陀经变、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
药师经变
法华经变
报恩经变及其他经变画
经变画的艺术成就
青山绿水看唐风
北朝至隋代的山水画
雍容华美之风——唐代前期壁画中的山水
恬静淡泊之景——唐代后期壁画中的山水
屏风画中的山水
五台山图
装饰的艺术
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
后记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箫管霓裳:敦煌乐舞》
作者:王克芬、柴剑虹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212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111
定价:38
目录:
前言
敦煌乐舞的人文背景及源流
华戎所交—都会
刚柔兼济大舞台
不绝如缕说渊源
菩萨如宫娃——经变画中的天宫乐舞
巾舞
鼓舞
琵琶舞及反弹琵琶舞姿
绳舞、盘舞等
人间多曼舞——壁画里的民俗歌舞场面
供养人礼佛舞
宴饮舞与敦煌舞谱
出行舞
祭祀舞与拟兽舞
剑器舞
胡舞动心弦——特色鲜明的民族舞蹈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惊破霓裳羽衣曲”
稚气伴欢颜——生动活泼的童子舞姿
莲花童子舞
百戏童子舞
火宅童子舞
多元荟萃,植根中华——敦煌乐舞的文化特征
汉风胡韵、源远流长
佛教舞蹈,风格各异
多元荟萃,植根中华
继承与创新——敦煌乐舞的发扬光大
《丝路花雨》等舞剧的创作演出
敦煌舞的教学实践
敦煌乐器的仿制研究
敦煌舞伎服饰的研究与复原
【附录】敦煌唐代经变画中的舞伎服饰浅析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
作者:高启安 著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236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163
定价:38
目录:
引言
百昧饮食——原料构成
粮食类
肉乳类
蔬菜类
味品类
瓜果类
油脂类
野生动植物类
餐制和营养
百种家什——饮食加工和饮食器具
油梁硙碾——粮油加工
铛锅镬鏊——敦煌的炊具
碗碟刀叉——敦煌的餐具
盆罐缸瓮——敦煌的容器
瓮角叵罗——敦煌的酒具
案墩铺设——食床、食单和坐具
餢飳馎饦——奇特的食物名称
对坐会食——敦煌入的宴饮
宴饮场所
宴饮称谓
宴饮座次
宴会方式
觥筹交错,著词歌舞——敦煌人与酒
酒若悬流注不歇——敦煌的酒品
释徒不拒“般若汤”——敦煌的僧尼饮酒
藏钩喧拳著歌舞——饮酒方式
壶觞百杯图浪饮——敦煌人的酒量
敬神供佛施舍鬼——饮食在敦煌人精神世界中的作用
敬神
供佛
施舍鬼
粗粝和精细——社会等级在饮食中的体现
在世俗和戒律之间——僧尼饮食
酒肆林立 食行发达——敦煌的饮食业
结语
图版目录
参文文献
《石室写经:敦煌遗书》
作者:郝春文 著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199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132
定价:38
目录:
引子——“敦煌遗书”不是遗书
敦煌遗书的概况
敦煌遗书的内容
敦煌遗书的时限
敦煌遗书的文本形态
敦煌遗书的装帧形态
敦煌遗书的文字形态
敦煌遗书的数量及收藏情况
敦煌遗书的内容及价值
敦煌宗教文献及其价值
敦煌历史地理文书的内容和价值
敦煌社会史文书的内容和价值
敦煌俗文学文献的内容和价值
敦煌科技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敦煌写本四部书(古籍)的内容与价值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遗响千年:敦煌的影响》
作者:刘进宝 著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335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130
定价:38
目录:
引言——世界的敦煌学
四海茫:芒寻国宝
避难京都的敦煌学家
巴黎图书馆中的王重民
敦煌藏学研究的开拓者——于道泉
潘重规与《列宁格勒十日记》
敦煌文献的整理刊布
《敦煌宝藏》及其他
《英藏敦煌文献》的刊布
《俄藏敦煌文献》
《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及其他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及其他
敦煌艺术探索
王子云的敦煌考察
敦煌考察中的向达
面壁敦煌的张大千
常书鸿和“敦煌人”
敦煌文艺创作
井上靖的《敦煌》及其影响
中国舞剧的经典——敦煌舞剧《丝路花雨》
敦煌乐舞结硕果
舞剧《大梦敦煌》
世界关注敦煌
平山郁夫的敦煌情结
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北区考古新发现
后记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三危佛光:莫高窟的营建》
作者:王惠民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090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153
定价:38
目录:
佛教篇
大化西行:初期的敦煌佛教
真实的佛陀虚幻的佛国
白马驮经:佛教传人中国
敦煌菩萨:竺法护与敦煌早期佛教
神圣与凡俗:敦煌的佛教世界
石窟与禅
僧俗之间
净土与地狱
营建篇
凿仙岩以居禅:石窟形制
禅窟
中心柱窟
殿堂窟
佛坛窟
大像窟
影窟
僧房窟
瘗窟
仓储窟
佛龛
奋锤聋壑:窟主、工程与工匠
乐傅、法良发其宗:敦煌石窟的首创
《莫高窟记》
敦煌石窟知多少
建平、东阳弘其迹:敦煌北朝洞窟的营建
继往开来:隋代洞窟的营建
灿烂佛宫:唐前期敦煌石窟的营建
惨淡经营:中唐以后的敦煌石窟的营建
保护篇
治沙防沙
崖面体加固
壁画和塑像的保护
壁画颜料的分析
壁画的酥碱与起甲
游客对石窟的影响及其对策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国宝流散:藏经洞纪事》
作者:王冀青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076
出版时间:2007/12/1
开本:16开
页数:153
定价:38
目录:
前言
王圆禄与藏经洞的发现
王圆禄的来历
王圆禄定居莫高窟
王圆禄在莫高窟的修复活动
王圆禄发现藏经洞的经过
王圆禄发现藏经洞的时间
藏经洞文物的早期流散
藏经洞文物在地方官员间的流散
甘肃省政府对待藏经洞文物的态度
藏经洞文物向省外的流散
最早获得藏经洞文物的外国人
虎视眈眈的西方考古学家
斯坦因与藏经洞文物的大规模外流
斯坦因来到敦煌
斯坦因进入藏经洞
斯坦因对藏经洞的观察与记录
斯坦因告别莫高窟
斯坦因撤离甘肃前的最后一捞
伯希和入洞与藏经洞文物的东运
曼纳林未入藏经洞之谜
伯希和在藏经洞的活动
北京学术界对藏经洞文物的反应
藏经洞劫余文物的东运
王圆禄及地方官员匿盗藏经洞文物的行为
民国时期藏经洞文物的继续流散
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在莫高窟的活动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期间在莫高窟的活动
鄂登堡在莫高窟的活动
华尔纳在莫高窟的活动
王圆禄的后事
后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盛世遗风:敦煌的民俗》
作者:谭蝉雪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229
出版时间:2008/9/1
开本:16开
页数:138
定价:38
目录:
引言
沙漠绿洲百业兴
从放牧到农耕
牛肥马壮畜牧旺
商客稠繁丝路忙
手工制造业兴盛
家居生活总是情
从建房到住房
清洁卫生及医疗
出行习俗
骞马与马技
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岁时节日乐无穷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古今服饰收眼底
从袴褶到袍服
飞襳垂髾与上襦下裙
袒胸与女着男装
美不胜收的发式与化妆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
谈婚论嫁多奇趣
两种婚俗并存
多妻制与妻妾制
和亲婚与收继婚
敦煌婚俗趣谈
奇怪的鬼婚
儒释交融生净土
火葬与窟葬
老人入墓
少数民族的举哀
丧葬礼俗的程序
葬后的斋忌
逆修斋
结束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华戎交汇:敦煌民族与中西交通》
作者:荣新江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083
出版时间:2008/9/1
开本:16开
页数:178
定价:38
目录:
引言
月氏——古老敦煌的自种人
从第323窟张骞通西域壁画谈起
为什么去找月氏人
张骞“凿空”与河西归汉
敦煌的月氏人——古代中国的白种人
“禺氏边山之玉”
玉门关与悬泉置——汉代的关城和客栈
列四郡据两关
丝绸之路
悬泉置与汉代驿道
天马与升仙
丝绸——经由敦煌的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
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佛教东来——敦煌的佛教都市空间
大月氏人口授浮图绎
贵霜早期的“藏经洞”——敦煌佛教的曙光
“敦煌菩萨”竺法护
西行求法运动与莫高窟的开凿
凉州模式
从平城、洛阳到敦煌
隋唐的佛教都市与东西交通
栗特商胡与敦煌的胡人聚落
从粟特文古信札谈起
商队与萨保
胡人聚落
祆神与袄祠
敦煌市场与粟特商人的贸易网络
吐番统治敦煌与藏文化的贡献
“寻盟而降”与“勿徙他境”
从昙旷到法成
禅宗入藏
飞鸟使与吐蕃时期的中西交通
归义军时期的丝绸之路
沙州张、曹两氏归义军政权
悟真的长安之行与唐朝复兴佛法运动
敦煌寺院的外来供养
往来敦煌地区的求法僧人
藏经洞中的多元文化色彩
回鹘与敦煌
从西迁到建国
甘州回鹘的创立
甘州回鹘与瓜沙州曹氏
西州、敦煌间的使者往来与变文讲唱
于阗与沙州
大宝于阗国
从德太子在敦煌
白玉、瑞像与佛典——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流
结束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丝路明珠:敦煌》
作者:郑炳林、李军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15069
出版时间:2008/7/1
开本:16开
页数:169
定价:38
目录:
敦煌历史沧桑
两汉以前的敦煌
两汉时期的敦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
隋至唐前期的敦煌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
西夏元明清时期的敦煌
古代都会城市敦煌
交通枢纽
商业都会
军事重镇
敦煌的名胜古迹
敦煌地区的佛教石窟
敦煌地区城池关隘遗迹
敦煌地区的著名自然景观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