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丛书”8册,32开精装,前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组织编撰,各方教育史研究专家、学者共同执笔。丛书有坚实的史料基础、高度专业的研究水准及学术性,出版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于2005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奖”。本次团购8册包含《职业教育史》《成人教育史》《工读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师范教育史》《中小学教育史》《少年宫教育史》《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总定价271.8元,现团购价48元包邮!
★ 建国以来第*次大规模地组织队伍研究与编撰新中国教育史
★ 丛书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奖”(1999—2004)一等奖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课题“中共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成果
★ 32开精装,海南出版社出版
友情提示:本套本套书因年版久远,品相略旧,书边有黄斑,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教育部老部长何东昌的主持下,组织一批教育史科研人员和教育部一些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同志,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2002年重组为教育理论研究部,2008年重组为教育理论研究中心)为研究基地,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的课题研究。这是建国以来第*次大规模地组织队伍研究与编撰新中国教育史。整个课题研究历时十余载,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丛书”(13卷本)即为其成果之一,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奖”(1999—2004)一等奖。本次团购为其中8卷:《职业教育史》《成人教育史》《工读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师范教育史》《中小学教育史》《少年宫教育史》《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
《职业教育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严格地说,是近代教育时期才诞生的。虽然职业概念在历史上早就出现,但职业教育独立成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则是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以后逐步形成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特别是大工业出现以后的产物。
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界定和称谓不完全统一,但对它的基本属性都已认同,即职业教育一般是指为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从事工作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培养和培训的教育。简言之,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人才的教育,泛称为职业教育。
本书阐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按四个历史时期展开,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职业教育(1949年10月~1956年8月),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1956年9月~1966年4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职业教育(1966年5月~1976年9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1976年10月~1999年)。
《成人教育史》
我国成人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尽管它的发展在起步时主要是面向广大工农,但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成人教育体系,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成人教育遭到全面破坏。不过改革开放以后,成人教育恢复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成人教育也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性格,是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的。成人教育理论、政策、制度、实践等,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实践表现方式,有不同的改革与发展目标。纵观共和国50年的成人教育,其社会主义性质是不变的,它追求以8广泛而有效的方式把广大的劳动者纳入教育体系的做法是不变的,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原则是始终不动摇的。基于上述认识,根据成人教育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特点、性质、作用等,编者进行了认真地探讨和研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编写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教育史》。
《工读教育史》
工读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无疑具有一种独特的地位。这不仅对新中国50年的教育史来说是如此,即便是对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来说,亦是如此。中国的工读教育旨在教育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学生,由教师对他们实施与普通中小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教育活动,以达到矫治、保护他们的目的,进而培养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其自身也得到健康发展的人。《工读教育史》单独列为一卷,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工读这一特殊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又揭示了一个客观事实:工读教育的确是新中国日趋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形式,同时体现了一种渗透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社会价值取向。
本书以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系统总结与深入研究了44年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历史、教育对象、教育特征、教育规律,阐述了各个阶段的社会与教育背景、办学特征、劳动与教学、教育科研、国内外教育交流等内容。课题组在倾心竭力搜集各地工读教育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着揭示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过程与规律,力图通过工读教育史的编撰,为教育行政部门、工读学校以及有志于工读教育研究的学者,提供有关中国工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改革与发展、矛盾困惑与探索创新等诸方面的资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创立基础。
《高等教育史》
本书研究的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9年建国50周年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历史。其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教育指导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要的决策、会议和规章制度:重要教育事件、教育活动;高教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和资献等。在历史阶段的划分上,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关于历史时期的划分为依据,同时考虑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历史情况,把50年的高教发展历程大体上划分为4个阶段,计9章: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及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第一、二章);探索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道路(第三、四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第五章);深化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第六、七、八、九章)。
本书把高教事业的发展放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研究,在反映高教事业的方针、政策时,不仅要引述上级的决策内容,还要尽可能介绍当时的实施情况、实际效果,以及产生的影响。充分肯定成绩,正视历史教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用丰富、真实、系统可靠的史料,作为惟*的写史基础,对高教发展史上出现的重大事件的成败得失不做抽象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求用摆足史实、立论客观的研究成果编撰成一部科学的信史。
《师范教育史》
今日的中国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要探索新中国50年师范教育规律和经验,还须注意近代中国在师范教育方面留给新中国一些什么遗产,既要注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师范教育遗产,又要注意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反帝反封建英勇斗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的师范教育的革命精神。本书回溯了新中国师范教育50年发展的历程,深入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总结正反两面的有益经验,以供资政育人。
《中小学教育史》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普通中小学教育】,下编为【特殊教育】。
本书是客观反映我国中小学教育50年历史的第*部专著。本书的撰写是在参与收集、整理、编纂了120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该《文献》包含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中央机关各有关部委制定颁布的对历史与现实发生重要影响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指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重要指示、讲话、信函、文章以及全国性教育会议的重要文件、中央报刊有关教育的重要社论和文章等,还有对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反映地方和学校重大事件的资料。这些文献资料大多数为公开发表的原始资料。本书的编纂从充分占有史料着手,既重视占有原始资料,也注意了解二手资料。注意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同时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予以审视。
本书把《特殊教育》作为单独一编并与《普通中小学教育》合为一卷,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我国特殊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以中小学教育为主体。二是在行政管理上,主管特殊教育的机构一直设在主管中小学教育的部门,从国务院有关部委到各级地方政府都是如此。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后,特殊教育事业步入建国后发展*好的时期。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并取得显著进展,许多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始形成以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举办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新格局。与此同时,特殊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少年宫教育史》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以少年宫为主线的中国校外教育事业产生、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揭示新中国少年宫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少年宫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史和论结合,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以充分体现少年宫教育的特点。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分设六章:首章为少年宫教育的初创时期,历史地分析少年宫教育产生的背景,叙述初创时期少年宫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第二章为少年宫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时期,展现少年宫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得到普及与提高的过程;第三章为少年宫教育的受挫时期,客观地反映“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年代里,少年宫教育遭到的否定和破坏,以及少年宫教育工作者为恢复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所作出的种种努力;第四章为少年宫教育的全面恢复与整顿时期、第五章为少年宫教育的全面改革时期、第六章为少年宫的蓬勃发展时期,这三章充分展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年宫教育机构由整顿、扩建到在全国范围普遍发展,同时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使少年宫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的过程。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
本书主要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年以来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为了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对建国前的一段历史时期的教育国际交流有所了解,在开篇的首章里,还专门介绍了从清朝末年的1872年第*次官派出国留学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80年的教育国际交流简史。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上,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研究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以来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史》
作者:闻友信 杨金梅/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627
出版时间:2000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373
定价:29.8元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职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接收职教遗产 对学校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节 发扬革命根据地兴办职教的优良传统
第四节 学习苏联兴办职教的经验
第五节 适应建设需要 大力举办中等专业学校
第六节 发展技工学校 培养国家急需的技术工人
第七节 农村职业教育的起步~
第八节 50年代职教的成就和主要经验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
第一节 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新型职业学校迅速崛起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开展
第四节 “多快好省”地发展职业教育
第五节 调整巩固职业教育
第六节 推行两种教育制度
第七节 有计划地发展职业教育
……
《成人教育史》
作者:董明传 毕诚 张世平/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658
出版时间:2002年3月
开本:32开
页数:361
定价:35元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成人教育的历史背景与基础
第一节 清末成人教育的产生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
一、民国初期成人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成人教育
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成人教育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成人教育
第四节 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成人教育
第五节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成人教育
第六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成人教育b
第二章 新中国成人教育的创立和探索
第一节 新中国成人教育的创立
第二节 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发展
第三节 成人教育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四节 成人教育的调整与发展
第五节 半工(农)半读制度的积极探索
一、半工(农)半读制度产生的缘由
二、对半工(农)半读教育的提倡
三、半工(农)半读制度的发展
……
《工读教育史》
作者:夏秀蓉 兰宏生/主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634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开本:32开
页数:240
定价:22.5元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工读教育的初创阶段(1955~1966年)
第一节 创设工读学校的历史性尝试
一、第一所工读学校在北京诞生
二、各地相继创办工读学校
第二节 艰难的起步
一、特殊的教育对象与艰巨的教育任务
二、教育思想的争论与发展
三、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四、工读学校的领导与管理体制
第三节 以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为基本出发点
一、工读学生罪错原因与类型
二、工读学生的教育管理
三、成功的教育个案
第四节 工读学校教师的艰辛与奉献
一、工读学校的师资来源
二、工读学校的师资培养
三、工读教育的科学研究
第五节 工读学校的劳动教育与文化教学
……
《高等教育史》
作者:郝维谦 龙正中/主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610
出版时间:2000年7月
开本:32开
页数:619
定价:48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旧中国的高等教育
一、近代高等教育的缘起与拓展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高等教育
三、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
第二节 对旧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接管、接收、接办与初步改造
一、对公立学校的接管
二、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进行接收
三、对私立学校的管理与接办
第三节 创办新型的高等学校
一、成立中国人民大学
二、改造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四节 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一、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
二、开展自我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
第五节 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翻度的建立
一、高等教育的性质、宗旨及任务
二、高等教育的修业年限、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高等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
四、高等学校的招生与分配制度
第二章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一、调整前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
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则与实施
三、高等学校领导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方针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
三、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节 学习苏联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成绩和失误
二、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探索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道路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调整、提高和继续探索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
第六章 高等教育由“乱”到“治”走向改革开放
第七章 高等教育的改革
第八章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速高教改革发展
第九章 面向21世纪,深化改革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结束语
附表1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情况
附表2 1949年到1999年研究生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师范教育史》
作者:金长泽 张贵新/主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641
出版时间:2002年3月
开本:32开
页数:346
定价:33.5元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师范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
一、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初期实践
二、师范院校教师的思想改造运动
三、新中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
一、完成高等师范教育的院系调整
二、确定大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方针与政策
三、学习苏联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节 整顿和改进中等师范教育
一、停止短期小学师资训练班招生
二、收缩初级师范学校的办学规模
三、有计划地发展师范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进修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建立系统的教师进修制度
二、中等学校在职教师业余进修的制度化
三、小学教师轮训进修的制度化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师范教育
第一节 “教育革命”中的师范教育
……
《中小学教育史》
作者:卓晴君 李仲汉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603
出版时间:2000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580
定价:46元
目录
第一编 普通中小学教育
导言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小学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教育政策
一、《共同纲领》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
二、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与教育建设方针的制定
三、毛泽东“健康第一”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第二节 接管、接收和整顿旧教育
一、新中国建国以前的教育概况
二、接管公立学校
三、接收教会学校和外资津贴学校
四、接办和整顿私立学校
第三节 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
一、举办工农速成中学
二、举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三、中小学向工农开门
第四节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一、通过各科教学和政治课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二、结合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
第二编 特殊教育
……
《少年宫教育史》
作者:许德馨/主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665
出版时间:2000年12月
开本:32开
页数:304
定价:25元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少年宫教育的初步创立(1949年10月一1956年8月
第一节 少年宫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早期发展
一、适应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三、学习老解放区儿童工作的经验
四、苏联校外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早期的少年宫教育机构
一、少年儿童文化馆和儿童宫
二、少年之家
三、少年宫
第三节 少年宫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一、少年宫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少年宫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少年宫教育的初步成果
一、初步建立少年宫的管理机制
二、奠定社会积极参与支持的初步基础
三、确立结合国情,学习国外经验的基本原则
四、探索并展示一种新的儿童教育方法
……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
作者:于富增 江波 朱小玉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806457702
出版时间:2001年8月
开本:32开
页数:346
定价:32元
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启动
第一节 旧中国的教育国际交流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国际条件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第三节 大力吸收建国前出国的留学生回国工作
第四节 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启动
第五节 向苏联大量派遣留学生
第六节 与苏联开展全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七节 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八节 制定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制度
第九节 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针
第二章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曲折中发展
第一节 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第二节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调整中发展
第三节 调整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工作方针
第四节 出国留学人员的管理
第五节 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及生源多样化
第六节 拓宽聘请外国专家渠道及扩大派遣出国教师
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国家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