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智慧的探索丛书”16开精装7册,本丛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术传统和治学风格的一次集中展现,包括冯棉《结构推理》、郁振华《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高瑞泉《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晋荣东《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方旭东《吴澄哲学思想研究》、陈卫平《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顾红亮《杜威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这些论著折射了当代中国哲学追寻智慧的探索过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文字简洁、条理清晰,可为读者学习与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定价490元,现团购价118元包邮!
★ 16开精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智慧的探索”丛书名来自于冯契先生。从早年的《智慧》到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冯契以始于智慧又终于智慧的长期沉思,形成了华东师大哲学系“智慧之思”的哲学传统。“丛书”收入的论著,既有华东师大哲学系创始人的奠基性文本,也有年轻后辈的探索之作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作序
★ 本丛书是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传统的回顾和总结,同时折射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
★ 《结构推理》系统考察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是探究这一逻辑前沿领域的力作
★ 《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了解中国现代哲学家们思想的重要著作
★ 《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系统分析中国现代思想谱系,深入考察中国现代精神传统
★ 《逻辑何为: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对改革开放以来逻辑学所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回顾
★ 《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本书是到目前为止对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为全面和深入的一个成果
★ 《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本书对明清之际约200年间的中西文化比较做了系统研究
★ 《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本书以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及其哲学传播为阐述背景,深入研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界的影响
友情提示:本套书的书顶或书底部有划线,是出版商所作的特价记录,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结构推理》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是次系统关注并深入推进这一逻辑前沿的力作,填补了逻辑学在这一重要领域内的空白。全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结构合理,层次感强;文字简洁,符号;行之明快,条理清晰,充分体现了现代逻辑研究的“数理性”和“严格性”特点。
作者介绍
冯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逻辑室主任,逻辑学博士点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逻辑学会会长。撰有专著《经典逻辑与直觉主义逻辑》、《广义模态逻辑》、《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相干与衍推逻辑》、《可能世界与逻辑研究》、《相干逻辑研究》等多部。参与编写《哲学大辞典》、《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辞海》、《外国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大辞典》(副主编)、《大辞海》等辞书和《逻辑学导论》等多部教材。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逻辑”和“逻辑哲学”。
《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
采取专注于问题的研究进路,对中国现代哲学(以清华学派、现代新儒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体)作了一番整体考察。紧扣“在科学时代,形上学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框架,从科学和形上学、存在和天道、直觉和理智、名言之域和非名言之域、自由和境界等五个方面,展示了中国现代哲学关于形上智慧之可能性话语的多重理论意蕴,在充分肯定中国现代哲学所取得的多方面思辨成就的前提下,也提出了批判超过中国现代形上学的课题。
本书紧扣“在科学时代,形上学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对中国现代哲学作了一番整体考察,在肯定其多方面思辨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批判超过中国现代形上学的新课题。
作者简介
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里昂高师等从事访问研究。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秘书长、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知识论分委员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美国波兰尼学会理事、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院(Joriss)知识与行动研究室(KAL)中方主任。主要学术兴趣:认识论、形上学、中西哲学比较。代表作:《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2000)、《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2012),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和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七十多篇,与人合译《跨越边界的哲学》(1999)、《西方哲学史》(2004)、《时代之思》(2007)。
《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
本书直面近代以来观念世界的变迁,通过对“因袭”、“规抚”、“创获”三种途径的复杂交织,形成了以“进步”、“创造”、“竞争”、“科学”、“民主”、“平等”、“大同”、“平民化理想人格”等组成的现代观念谱系的分析,进而考察了中国的精神传统,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崛起的文化动因。
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创造性成果,历来存在着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对立的两极。《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批评两种极端所导致的偏见,直接面对近代以来观念世界的变迁:在“古今中西”百年之争中,通过“因袭”、“规抚”、“创获”三种途径的复杂交织,形成了以“进步”、“创造”、“竞争”、“科学”、“民主”、“平等”、“大同”、“平民化理想人格”等组成的现代观念谱系,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它不但给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问题,在观念史研究的层面给予了一种辨证论的回答,而且有助于理解中国崛起的文化动因。
作者简介
高瑞泉,1982年以同等学历被华东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为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后来继续随冯契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毕业以后即留哲学系任教至今。期间曾赴挪威卑尔根大学科学论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学,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多所大学访问、讲演或参加学术会议。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著有《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平等观念史论略》、《智慧之境》、《从历史中发现价值》等数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逻辑何为: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
本书着眼于充分发挥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从如何推进社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提升社会的合理化程度以及培育公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诸方面,对当代中国逻辑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作出了初步的批判总结,学术价值高。
从当代中国逻辑所肩负的双重任务,即逻辑学自身需要现代化和逻辑学应当为现代化服务出发,围绕现代性的建构和批判这一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以来逻辑学所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重点的但又是系统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简介
晋荣东,1971年3月生,男。1989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先后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专业为中国哲学,后留校任教于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至今。1998年8月任讲师,2000年8月任副教授,2006年12月任教授。2003年入选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2005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2008年荣获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学委员会委员,逻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吴澄(1249~1333),是元代屈指可数的理学大家,本书是到目前为止对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为全面和深入的一个成果。作者方旭东按照吴澄思想的内在脉络对其学说做了详尽、细致的梳理和解说,书中随处可见作者对哲学概念的敏感。作者还善于从理学的前后关联上对吴澄的思想加以定位。《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不仅为元代理学研究者所必备,而且,对有志于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初学者也具有范本意味。
《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从元代理学大家吴澄的哲学思想出发,详尽而细致地对吴澄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是目前为止对吴澄的思想*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并进而展现了元代理学所取得的成就,揭示了元代理学在理学发展史上的承接作用。
作者简介
方旭东,1970年生,安徽怀宁人。哲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德哲学研究,著有《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吴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译有《维特根斯坦》(中华书局,2002)、《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长春出版社,2003),主编《海外中国哲学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多篇。2003至2004年在日本研修,2006至2007年在哈佛大学哲学系访问,2009至2010年在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
《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明清之际约200年间的中西文化,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和近代的中西文化相联系,把它看作是文化结构和认识过程的合乎逻辑的展开;是时代性和民族性、工具价值与时代价值、“中国化”和不“失真”这三对矛盾的运动过程;通过比较而阐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既是中西文化比较,也是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的胚胎。
作者简介
陈卫平,1951年出生,1973-1976年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1978—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1981-2002年)、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02-2012年)任教。1992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目前担任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哲学史(1949-2009)”首席专家。研究成果曾10次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
《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
本书以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及其哲学传播为阐述背景,以经验论、知行之辩、存疑、实验与历史等科学方法、个人与社会之辩、民主论、平民教育等为问题主线,以胡适和陶行知为主要代表,深入研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界的影响,展示现代中国哲学家对实用主义的误读。
作者简介
顾红亮,1971年生,浙江萧山人。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曾在Bar-Ilan Universitv(2003-21304)、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7-2008)、Harvarcl University(2010-2011)作学术研究。主要著作有《实用主义的误读》、《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儒家生活世界》。
《结构推理》
作者:冯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61971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238
定价:68.0
目录:
第一章 经典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
§1. 1 经典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系统PL
§1. 2 切割规则与其它导出规则
§1. 3 系统PL与相应公理系统P的等价性
第二章 直觉主义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
§2. 1 直觉主义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系统IL
§2. 2 系统IL与相应公理系统IP的等价性
§2. 3 二元关系语义
第三章 相干命题逻辑及其线性片段的结构推理
§3. 1 相干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系统RL及其线性片段BCL
§3. 2 系统RL、BCL与相应公理系统R、BC的等价性
§3. 3 三元关系语义
§3. 4 系统RL、BCL的完全性
第四章 正结合演算的结构推理
§4. 1 正结合演算的结构推理系统BL
§4. 2 系统BL与相应公理系统B的等价性
§4. 3 择类语义
§4. 4 正结合演算结构推理系统BL-D的可判定性
参考文献
符号表
索引
后记
《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
作者:郁振华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62008
出版时间:2015/6/1
开本:16开
页数:336
定价:68.0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科学和哲学
第一节 科玄之争:问题的凸现
第二节 知识和智慧:几种典型进路及其他
第二章 存在和天道
第一节 理气之辩的重光
第二节 精神之维的高扬
第三节 走向心物之辩的合理解决
第三章 直觉和理智
第一节 逻辑分析法及其限度
第二节 理性的直觉
第三节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第四节 余论
第四章 名言之域和超名言之域
第一节 可说的和不可说的
第二节 思辩地说和诗意地说
第五章 自由和境界
第一节 天道和境界
第二节 自由和真善美
第三节 在有限与无限之间
结语
附录一 知识经验和形上智慧:二分的还是连续的———中国现代形上学之批判
附录二 1957年中哲史座谈会上的冯友兰和贺麟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
作者:高瑞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67560
出版时间:2015/8/1
开本:16开
页数:402
定价:78.0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后经学时代的来临
第二章 进步与乐观主义
第三章 竞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第四章 创造与传统
第五章 平等:信念与实践
第六章 民主:追求与困惑
第七章 科技:技进于道
第八章 大同理想
第九章 从“圣人”到“平民”——中国近代人格理想的历史走向
附录 征引文献举要
后记
《逻辑何为: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
作者:晋荣东[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61995
出版时间:2015/5/1
开本:16开
页数:262
定价:72.0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现代逻辑的规范性及其问题
第一节 有效性:现代逻辑规范性的效力之源
第二节 来自论证评估实践的质疑
第三节 现代逻辑规范性的理论反思
第二章 从传统逻辑到非形式逻辑
第一节 传统逻辑的论证理论及其主要问题
第二节 非形式逻辑的本质与主要论题
第三节 非形式逻辑的现代性特征
第三章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逻辑合理性观
第一节 现代逻辑合理性观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后形而上学之思的启示
第三节 现代性反思与逻辑合理性观的转型
第四章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现阶段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诸种姿态
第二节 名辩学、中国古代逻辑与逻辑史的书写
第三节 从“据西释中”到科学的比较法
第四节 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第五章 传统名辩的现代诠释(上)
第一节 言与文:语言的双重功能
第二节 言语交际的规范与原则
第三节 正名与意义理论
第四节 性与天道:言语交际的限度
第六章 传统名辩的现代诠释(下)
第一节 主体间论辩之必要与可能
第二节 庄子:“辩无胜”及其复杂性
第三节 后期墨家:“辩胜,当也”
第四节 “辩无胜”与“辩有胜”之争的真理观意蕴
第七章 作为辩证逻辑的论辩术
第一节 古希腊论辩术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论辩术及其逻辑特性
第三节 论辩术的当代复兴
第四节 对进一步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启示
第八章 辩证思维方法的主体问性向度
第一节 一致而百虑:思维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的主体间性向度及其具体表现
第三节 通过百家争鸣推进辩证逻辑的现代化
第四节 化理论为方法:群众观点的新内涵
第九章 辩证逻辑与科学的合理性
第一节 科学发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辩护:证实与否证的统一
第三节 科学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参考文献
索引
初版后记
重印后记
《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方旭东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62015
出版时间:2015/5/1
开本:16开
页数:312
定价:68.0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理气先后
第一节 气生万物
第二节 理在气先
第二章 太极论
第一节 太极与太一
第二节 太极与无极
第三节 太极与阴阳
第四节 太极之体用动静
第三章 理一分殊
第一节 宋儒论理一分殊
第二节 理一
第三节 天地人物之同异
第四章 性说
第一节 性与气
第二节 性与情
第三节 性与心
第四节 复性
第五章 心学
第一节 以心为学
第二节 本心
第三节 心之诸说
第四节 收心与放心
第六章 学以求博
第一节 通天地人曰儒
第二节 “教法”与《学统》
第三节 学问格局
第七章 学之本末先后
第一节 本末
第二节 先后
第八章 为学之方
第一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
第二节 博文与约礼
第三节 格物与致知
第四节 格物与诚意
第九章 涵养之法
第一节 敬说之渊源
第二节 敬之义蕴
第三节 持敬工夫之先后
第四节 敬之辨析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新版后记
《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
作者:陈卫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71420
出版时间:2015/10/1
开本:16开
页数:300
定价:68.0
目录:
绪论 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的胚胎
第一节 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
第二节 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缩影
第三节 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的矛盾端倪
第四节 “两代人做同一件事”的不同点
第一章 揭开第一页的历史前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的发生
第一节 传教士东来和中西文化的相遇
第二节 王学和实学对西学流播的接应
第三节 西方世界观念与夷夏传统的冲突
第二章 近代科学幼芽的夭折——科学家的中西科学比较和会通
第一节 比较西方“格致”学和儒家“格致”学
第二节 比较中西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三节 从“会通以求超胜”到“西学东源”
第三章 与西学的联系及分离——后理学的思想家对西学的评价和吸取
第一节 方以智和王夫之论西学的“质测”和“通几”
第二节 戴震和焦循融西学于经学
第四章 冲突与调和——西方传教士的“天儒同异”之辩
第一节 天主教的儒学化
第二节 中西哲学的若干比较
第五章 儒家文化传统的回击——正统士大夫“破”西洋“邪说”
第一节 用“华夏中心”论抵制西学东渐
第二节 用“义理为本”论否定“夷技”
第三节 用儒学天道观和伦理观驳斥天主教
第六章 节取技能而禁传学术——封建君主对西学的选择
第一节 末朝君主无可奈何的宽容
第二节 新朝君主局部限制的开放
第三节 盛世君主中断西学东渐
附录一 徐光启与明清之际思想世界的重建
附录二 明清之际的西学流播与中国本土思想的接应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
作者:顾红亮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69014
出版时间:2015/10/1
开本:16开
页数:345
定价:68.0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消解形上之道
第一节 摈弃二元论
第二节 实在之人化
第三节 经验之双重维度
第四节 自然主义之嫁接
第二章 知行合一
第一节 认识对象之生成
第二节 知行概念之厘定
第三节 知行合一于行
第四节 融工具于真理
第三章 怀疑、实验和历史方法
第一节 怀疑方法
第二节 实验方法
第三节 历史方法
第四节 勤、谨、和、缓
第五节 学术方法范式之转换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之统一
第一节 科学与人生之统一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内涵之辨析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之互动
第五章 民主与独裁之对峙
第一节 民主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 以无为注释民主
第三节 以科学说民主
第六章 教育即经验之改造
第一节 教育与生活之统一
第二节 学校与社会之统一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之统一
第四节 教、学与做之统一
第五节 教育之民主化与平民化
附录一 杜威在华讲学大事记
附录二 杜威著作中译和演讲出版隋况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